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童年·山居·端午

2022-01-01叙事散文旅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4 编辑

童年·山居·端午
(沈仲庸)小时候,不知道是因为兄弟姐妹多,还是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或是我虽未达“七岁八岁讨狗嫌”的年纪,但已具备“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4 编辑 <br /><br />童年·山居·端午
(沈仲庸)
  小时候,不知道是因为兄弟姐妹多,还是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或是我虽未达“七岁八岁讨狗嫌”的年纪,但已具备“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惹人烦的水准。总之我上学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山上祖屋跟着祖父、祖母过的。
  山上人家间隔远,祖屋离最近的邻居也在几百米外,同住的大伯、伯母比我父母大二十多岁,堂兄、堂姐都已成家外迁了。山上人家少空闲,他们顶多是交待一下不要玩火、保护好自己什么的,便干活去,任由我独个儿屋里屋外,林间、草丛嬉戏。不玩火、玩水、爬树起初是很好地做到的。保护好自己就不见得了,捉虫挨蜇弄得浑身疙瘩,追蝴蝶、蜻蜓掉入田里一身泥浆,采浆果被刺划得满脸花都是常事。每当看到我一副很受伤的样子,祖母她们直心疼,伯父他们却总说“再不懂保护好自己,就欠揍!”
  心疼的依旧,说“揍”的老是没动静。我慢慢地悟出真理:我是孙悟空!
  既然是孙大圣,那就得有大本事。那会儿粮食还紧张,野猫、老鹰却又多,家里养的那几只鸡只好圈在带瓜棚、围篱笆的园子。尽管山里还没到像别处那样吃地瓜丝拌米饭的地步,可给的它们伙食量不足,让活着不成问题,指望大量下蛋,难!原先我没来,大人们还可以在太累了的时候就吃个蛋补补。我来了,他们谁都没说累了。看着他们走路都有点摇摆的样子,我知道他们也该吃些!
  要吃蛋,先得让鸡伙食好点。弄根竹枝掰去细枝叶,拿来四处找蛛丝绕上,感觉够了就在水里沾一下,甩掉水珠再往竹枝细端掳成小团留在尖端处。另寻一根长竹竿,将竹枝插上,就是捕蜻蜓的工具了。当然也有用竹条挽个小圈,找一张蜘蛛网蒙上就行简便些,可那样不牢固耐用,即便是金黄斑点的大蜘蛛的韧网也一样。捕蜻蜓是需要耐心、天气的,加上一些色彩斑斓,或个头威武、纤细的我都不忍下手,能捕得的并不够鸡们饱餐。于是,我也用竹条弯成镊子,或菜园,或田间,或林子,或草丛四下搜捕各色虫子。猪圈旁,垃圾池里蚯蚓多,但我一般很少去挖,不是怕脏,也不是怕挨骂,而是当作保障——哪天收获太少了,就到那儿追加点——免得亏待鸡们!
  蛋,渐渐多了,鸡也变成十几只了。我也慢慢学会不只限于捕虫,开始搜寻草籽、树籽,顺带采猪草。大人们最后一点限制也解除了,充满欣喜、信任的“你真行!”多了。每当这时,我好想说:我是孙悟空!
  那是凭票供应的年代,记不清什么是不用票就能买到了。虽说山里基本能自给自足,可是祖母气喘,需常吃点桔饼,几个人的布票也都省给了我们小一辈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糖票更难得一见。父亲接送我时都会买些给他们,看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也很高兴,也想他们开开心心的。
  有一次,父亲又去接我。想起几个小伙伴,我带上平时玩的细竹鞭、竹剑、木棍。
  影视还不发达的时代人,对越剧团该是不陌生的,戏里演些啥可能不懂,演员手里的道具却很能吸引孩子们,玩伴里有个小胖曾想偷根秦琼“锏”,当然未成。拿到我送的后,哥几个拥着我四处炫耀。弄得其他人眼馋不已,央求我下次给他们也带一根,还有许诺拿东西换。小老鼠的父亲在供销社,被缠得无奈,还亲自出面和我说,拿布票、糖票、烟票跟我换。
  回到山上祖屋,我又开始一件大事,那就是留心树林、竹林里能改成剧团道具的一切。为了把竹鞭弄得更像锏,我开始用火;为了把松枝节瘤弄下来改成锤,我学会了爬树;小溪对大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一个孩童而言是一大挑战,偏偏那儿有最像龙头拐的树根,我偷着下水,学会游泳。在没有人教的情形下,我尝了多少苦头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还不能让祖母他们知道。
  付出总有回报,当我拿回换来的票证、食品时,父母像审查一样审了我半天。回到祖屋,祖母听了父亲的讲述,乐得直说:“小花子胚真厉害!”伯父立即更正:是条小龙!我终于大声说出:是孙悟空!
  童年也不全是成功的喜悦。生产队的几条牛就叫我几乎信心尽失。那是几条黄牛,队里人家轮流放养。轮到祖父他们时,我起了个大早,带上狗儿溜到牛栏打开门,放出它们来,也许是饿了,也许是被狗吓着,它们一出门便往山坡上冲,记起伯父说过,不能让它上那边,那儿有林场的菜园。我急忙冲过去拦阻,总算是改了方向!可又不对劲,它们冲去的方向是我们自己的菜地,我急得带哭腔吆喝,它们却分散开来边啃边踏,绿油油的菜地顿时一片狼籍。幸好伯父赶来,几声吆喝就制止住了。他没有责备我,只是乐呵呵地说,牛也有灵性,会欺生,还说孙悟空不怕牛魔王,不该哭!多跟几天就会听话的。
  只是直到我离开祖屋去上学,结束山居的日子,我也没能降服它们。以至于到如今我敢说自己是农民,却不敢说是放牛娃。
  祖屋坐落在山上面东的山坳里,山坳不深,也不宽,挖了近屋顶高的土墈才腾出二十余米深,百来米宽的坪。祖屋就在坪的南端靠山梁处,土墙瓦房,屋内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烧未设烟囱的柴灶,椽梁楼板都如上了黑漆般。墙筑得极厚,窗口却开的是高又小,里边光线不很好,五进十多间,就算中间大厅宽敞明亮,大厅门是两片厚实沉重的柞木板,开关都很费力气。楼上四边的墙,楼下门窗两侧都有可看清外头,从外边却很难发现的小孔,问了才知道那是防匪用的。
  家当尽是些笨重的大家伙,起先我连个矮凳也搬不动。还是伯父弄来竹子,扎了个小竹椅给我专用。
  屋的左侧山梁是水田与菜地,有条小路迎坡而上,上去约几百米是另一户人家。右边是残墙空坪,听说是我伯公、叔公们的房,后来搬了,就变成这般模样。坪的尽头连着一条平缓绕过山梁穿过树林的路,这路串着间隔数百米的几户人家。有一个老婆婆独自住那儿,祖母常带着我给她送去些布头、煤油、火柴、食盐或米。我问过为什么,可祖母只说,那是我表叔祖的家。
  屋下是几块菜地和层层叠叠的梯田。伯父告诉我,山凹里的田是“土旁龙”称垅,山梁上的是“土上龙”称垄。看着下边一垅和右侧一垄,我好奇地问伯父,是不是每户人家都有一垅一垄。伯父说以前基本是这样,也有多或少的,并指着屋后茂密的树林告诉我,家社就一样了,都是一小块竹林,居中的几株巨树就是家社,田都归集体了,只有家社和自留地还细分。
  其实,属于各家的还有些,大概也是祖传,比如几棵脸盆粗的梨树,海碗粗的柚子树,蜜桃、苦桃、李子、杏,最多的是屋后墈上的茶树百余株。果树伴我度过快乐童年当然难忘,采茶、制茶成了我喜茶的开端一样难忘。还有几丛可把花摘来煮汤或晒干的,只知道闽北话叫“米汤花”,至今我还是挠头——不懂它的学名!我伯父他们用筷子为笔,汤为墨教会我写的,就是这名儿,大约他们也只知是这。
  穷年月也重节日,不过山居人家多讲“大年大节”,这大年好懂,大节是端午。大年我回父母身边过,得一件旧线新织的多色拼凑的毛衣,或拿哥哥姐姐们旧衣改的算“新衣”。端午就不同了,祖母早早预备、分工。我也能帮忙,不象过年,只有挨斥责的份。
  农历四月份正是山居人家农忙时,修水渠、犁田、耙田、锄田坎、筑田埂连着转,就是为着过了端午来得及莳田。端午前几天,队里社员都收工较早,以便准备过节。祖父和伯父把油松劈成小片,找出夹泥鳅的钳子,和装烧着的油松用的“火引”(这东西用铁丝编成中号盆大小,圆网兜状,有长长的铁套头,再装上木柄。)。夜里他们背上满满一扁篓的油松拿着明亮的“火引”下垅捉泥鳅。
  山风阵阵掠过树林,“哗啦哗”的松涛声中,看不到一会儿,我就在祖母怀里睡着。难得等到他们会来。
  次日,在鸟儿的欢唱声中醒来,总能看到天井石台上的木盆里泥鳅蹿动,预示大节开始。芋仔、紫苏煮泥鳅就餐餐都有了。
  祖母她们也开始在家忙碌起来。她们利用沟渠、泉旁种的糯米派上大用场。先是蒸些揉成团,垫上剪成方块的篛叶,放到四方的木供盘上,和几碗香菇、木耳、金针类的拿到家社前摆上。然后开始包粽子。
  当时的这种糯米,听她们说叫“牛尾糯”,还以为是因稻穗像牛尾巴而得名。后来才知道不全对,这是芒稻的一种,谷粒带有细长的芒,味道虽好,但产量低,如今已不多见。
  煮粽子需较长时间,包好了放入锅里,拿竹菜罩盖上。煮沸后就用两根油茶树干慢火煨着,一般要煮大半天。煮好的粽子,再拿到楼上挂到悬吊的长竹干上,除了送些给家里其他人外,都是我们几个吃较长时间才吃完。
  端午这天,队里放假,中午一餐是最为丰盛的。伯父还破例允许我随意喝糯米酒,发现我很能喝酒后,他和祖父都尽可能地少喝,但也规定我一天只能喝半碗,怕对身体有影响。
  午后,串门就成要事,通常是伯父到队部去,我跟着祖父各家去走走,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有几个,他们怂恿我一道出去玩,不知什么原因祖父都不答应,就算他和老爷爷们聊的正高兴,只要我不在他看得见的范围内,他就会喊我。
  晚边回家,祖父会把我拉着对祖母说“带回来给你了”。祖母总是高兴地问这问那,我说起祖父不让我和小伙伴去玩,她老说是她不让,又说明年就可以了。只是每次都是“明年”,直到我离开去上学。
  童年快乐却短暂,留在记忆中与山居的日子,端午的隆重一样时常想起。岁月中,祖父、祖母相继辞世。祖屋里的伯父、伯母也如祖屋般,渐渐飘摇。不久后,也许一切都成怀念。童年、山居、端午的快乐,还能再真切地找着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