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理的抒情仪式之一--对本主的祭拜
2022-01-01叙事散文张卫平
大理的抒情仪式之一--对本主的祭拜有人早已经高声宣布,神已经死啦。其实,在人死后,神才会死的。在大理的本主崇拜中,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了尊崇与敬仰。由此我想,在这里,在他们死去后,他们也都会成为神的。--题记原野中四季的风吹过,带来一阵阵的……
大理的抒情仪式之一--对本主的祭拜
有人早已经高声宣布,神已经死啦。其实,在人死后,神才会死的。在大理的本主崇拜中,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了尊崇与敬仰。由此我想,在这里,在他们死去后,他们也都会成为神的。
--题记 原野中四季的风吹过,带来一阵阵的暗香,风形花影中是无声的信念,在月光与雪花的映衬中凝固与那些虔诚的仪式。时光中所有的王、所有的英雄、所有的祖先用他们高居的目光观望大地;大地上所有的图腾、所有的自然万物,都会在某个寻常的白族村寨找到自己的神祗。一棵大青树深入的根须将土地牢牢地抓住,枝繁叶茂;大青树旁,香烟缭绕,神灵们高居于简陋的庙中,福佑一方的子民。 他们是这一村一境的本主,本境的福主,是这里赤脚踩在泥泞中的人们信念中的主人、监护者和保护神。每一个村子与每一个村子是不同的,于是,每一位不同的本主,有着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传说。然而,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他们在神的面目外充满人情世态。在虚化了的神灵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亲戚,自己秩序中的王和臣民百姓,一种与世俗相符和映射的秩序。他们也会在夜里推倒墙头,去和邻村相倾慕的异性本主相会。这是一些再丰富无比的细节了:复杂的血缘、奇怪的婚姻、超乎想象的因缘、没有任何理由的友情,它们和现实中的人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它们之间如此盘根错节的关系,难以分割,林林总总,这难道不也是另一个世界的现实,或是更为合理的现实? 一个以本主为名的神的系统,在现实与虚幻的想象中痕迹随处可见。 于是在苍山的脚下一个叫做庆洞的地方,就诞生了在大理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本主神庙“神都”。在被称之为“东方狂欢节”的绕三灵仪式中,所有的游行的人都会停下身不由己的歌舞,朝拜大理王朝的开国之君段氏的先祖段宗榜。他被封为“灵镇五峰建国皇帝”(即爱民皇帝),又号“神明天子”,是南诏清平官,为南诏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名将。神啊 难道不是也是人间一种折射的影子吗。 苍山之下,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本主,于是在洱海浩浩荡荡的一百二十里水波旁的一百二十个村庄,就有了各具特色的一百二十个本主。一里一本主,一里一神灵,神,犹如希腊城邦的选民它们统治自己小小的王国,并让所有的子民自由地生活、想象。每一个本主享有着自己的节日,承受千年。在这个日子里,所有的子民都会云集在庙内的神祗前,祭拜之后,观戏娱乐,热闹的场面要延续数天,于是在洱海的两岸,似乎天天都有着本主活动的影子。在乡间的路上,本主们的雕像被全村的人抬着,巡视他们的田野,接受喜庆的气氛。来吧,朋友,来到既肃穆又热烈欢快的村落的仪式中间,沉浸在这块天天都在过节的田野的深处,这是那种既乐天又有虔诚信仰的土地,炊烟袅袅,喧声笑语朗朗,流连忘返的你,肯定不知此处是它乡。 在节日的身后,我们又回到了庭院,开始平静的生活,这时候,我们与他们谦让地对坐,让从雕花的窗棂间透过来的朦胧的月光照在一张张中和诚恳而又聪慧的脸上。 这时候,我们与他们一起,要喝茶了。喝茶,是所有讲述的开始,也是所有讲述的即将结束。
在一个具体的村庄,我们与本主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苍山远眺,水天相接,在碧波万顷的洱海东岸的海东,是白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在农历的正月里,海东人都在忙着接佛。接佛,是千年文化传统的一个遗存。 海东人将他们要接的佛叫做金龙圣母或者干脆很世俗地称之为老太。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讲,金龙圣母其实也是一位本主。南诏与大理两朝都佛事极盛,中土传入的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本主崇拜在此交融汇合,以复杂丰富的现象在民间衍传,独特奇异的文化因子广泛而富有活力地存在于众多的充满欢乐神圣气氛的崇拜祭祀活动中,并构成了繁多的、饶有趣味的节日。与洱海两岸那些星罗棋布地由青瓦白墙的院落组成的众多村庄所的一百二十个本主有所不同(洱海古称百二山河,其一百二十里的长度,倒也暗合了一里一本主),这位金龙圣母是海东地区25个自然村的总本主,所以各村除了供奉各自的本主村神外,都要共同地敬奉这位赐予了他们水源与田地的慈善之神。按照惯例,接佛从正月初二开始,25 个村每个村轮流供奉一天一夜。这样下来,接佛的过程便延续在整个正月,一直到正月二十八,才将神位送归到山中老太箐的庙中。因为接佛,海东整个正月都沉浸在欢乐与喧闹的热烈气氛里。 在村里一家用精美的大理石合色彩斑斓的木雕装饰起来的堂屋内,我从一张脸上布满木雕般皱纹的老人口中探询到了他们世代传下来的接佛缘由:远古的时候,金龙圣母在海东后面的老太箐中,化身为一个凡间的老婆婆,携带一位年幼的孙女(实为她的使童),以行乞验证世人的良心。在别处已经多次被人拒绝的老婆婆终在此处得到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海东人以所携带的冷饭施舍。感海东人之诚善,金龙圣母告知久旱不雨的海东人,一场甘霖将会从天而降,雨后的海东人海惊奇地发现,干涸的老太箐中已被神仙点化出了一眼清泉,汩汩地流向海东的千顷良田。这才有了今日海东25村间初春田野上的豆苗黛绿、油菜花金黄。金龙圣母也就成了海东各村的总神。 作为在白族人的观念中庇佑着本乡本土的神祗,本主一般来说可划分为三种:一为沙石龙虎之类,从中可看出早期图腾文化或自然崇拜的遗存;一类为神话传说人物或英雄烈女等,此类别的崇拜显然产生于较后进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第三类本主就更为晚近了,大约都是官员将军之类,因其得到策封或荣耀乡里而得立。洱海两岸各村以以上三类为本主,供奉于村中的本主庙内,每村自选一日举行本主庙会。于是,在洱海两岸得中,当你随意走入其中的一个,都会不期而遇村民们在为自己的本主舞龙耍狮、焚香敬祀。海东的本主,大约是属于第二类的,少了第一类的洪荒,却多了第三类所没有的放纵与狂欢。出门时,必须到本主,庙供礼上香,求得一路平安;生了小孩的要向本主挂号求名;天灾人祸或丢失财物更要向本主祈愿问询……当然在年年不断的本主节里,也有了渐渐丰富起来得相对固定的程序和内容。 我们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来到海东的向阳村的。据村中的人讲,金龙圣母昨天被接到了临近的江上村,今天才轮到向阳村,与元宵节在一起,算是双喜临门。而且今年向阳村海伙同文武、名庄,三个村子共同接佛,金龙圣母破例要在这里供奉三天两夜,场面自然是更大更热闹,这里的人也就显得更加庄重和喜悦。在村中心的场院上,松枝搭成的牌坊早早就树起来了,各家的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门口烧起了粗大得高香。着装一新的一群老太太们正兴致勃勃地往柏枝上插着鲜花,另一群年轻得媳妇手持霸王鞭待发,而十几位年轻汉子在最后一次整理即将舞动的长龙。我注意到一个忠厚的长者胸前挂着的木托盘上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他将挂着这个托盘来回走上七、八里路,这样说来,他的脾气与性情该是得到众人肯定的了。而簇拥在一旁的其它人,每人手里都举着一把香条。 正午时分,串串鞭炮炸响,锣鼓擂响,在欢乐喧闹的气氛里,数百人沿着街心向田野那边的江上村出发了。 舞活了的长龙引导着这数百人组成的长长接佛队伍,热闹喜庆地响江上村走去。霸王鞭边走边打边走,在队伍的领头,两位年进七旬的老太太每人手持缀满花的柏枝,对称地各迈出一只脚后,微微停顿,相视中缓缓唱出。在她两身后,一群持香的老太太迂迂而行,突然迸出几句高亢激越的曲调,宛如少年。从一张张虔诚遮不住的喜悦的脸上,不难看出他们内心的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长寿安康、六蓄兴旺、万事吉祥…… 越过那片豆苗与油菜花拼成图案的田野,接佛的龙与送佛的狮在江上供佛地的堂前场院中对舞了起来。霸王鞭对打,而双方扶柏枝的老人们仍在缓缓对唱,象是亲人间的娓娓细谈……歌舞的人群外,不少人忙着将手中的香条插在抬佛像的木架上,一共有十五尊大大小小的佛,金龙圣母、六位总爷、六位娘娘、金花小姐、金王太子……每一个木架上都已是满满的香条……对唱与粗朴的舞蹈,与程式化的仪式欢乐而不失风趣地融合在一起。一群敲着木鱼的老太太围着一尊神架在诵着只有她们才懂的经文,时间在她们身上强烈地延续对本主一脉相承的崇拜与信仰……送佛的心情鱼接佛的心情在艳丽的阳光下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鞭炮再次炸响,唢呐再次吹响,接佛会的最高潮终于来到,接佛演变成了抢佛:最先迎出来的金王太子被今年新婚的小伙子的数十双手抱拢,谁都不会轻易撒手,最后竟一起从一米多高的台阶上滚了下来;而祈求发家致富的汉子们,却迫不及待地拥向了财神赵公元帅……据说,神在今天会满足所有人的愿望的。 向阳村兴高彩烈的接佛队伍,终于在亢奋中走出江上村,回到田野,重又拉开长龙——由一条长龙舞动的另一条长龙。队列中,金龙圣母在最前方,十四尊雕像逶迤成了神的长龙,每尊本该四人抬的神像都拥上了八、九人,太子和财神更是被十几人簇拥着,神阵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年轻人间的嬉戏;霸王鞭打得更欢快更热烈;唱大本曲扶柏枝而舞行的老太太们已完全沉浸,她们的脸上找不到丝毫表演的痕迹,人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似乎就是这样的了……欢乐吉祥就要接进村中,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被接佛人组成的长龙牵住,在明媚的阳光下蒸腾上升。从远处望去队伍中腾起的灰尘,在田野黛绿的豆苗和金黄的油菜花上方盘旋,散发成一片薄薄的烟雾。“野马也,尘埃也”,我突然想起《庄子》里这句难解而让人沉醉的话——这春天里田野间如野马般蒸腾的尘埃,不正是千百年来接佛的海东人所固有、并仍在不经意中勃发出来的内在充盈的生机与活力吗?欢乐舞动着的长龙,是海东人绵延不断的、仍鲜活地勃动着的历史的某一段。 金龙圣母统率着十几尊神驾临村庄,家家户户门前香烟缭绕,早已恭候的村民在佛们进村时点燃柏枝,炸响串串鞭炮。本主会庇佑一方人,会赐予他们如意和吉祥的。 安放神祗前是最后的喧闹,人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抢佛,金王太子的座架甚至被抢烂了,一个小伙子干脆抱起来就奔向供堂……众神安放完毕,堂中便与刚才的一路喧闹隔绝了,一切都肃穆神圣起来。一家家的供品都敬上来了,猪头、鱼、米糕、酒及其它。老年人叩拜、上香、在每一盏长明灯里添上点点香油。百年不变的仪式在疏缓悠长的乐声里依次而行,古朴的洞经古乐将只有苍山洱海才能永久面视、含纳的历史与传说,又在正月里活生生地演绎出来了。太阳西斜,从海东的湖岸边眺望,苍山峰顶的雪将阳光衬托得愈加灿烂,洱海水又在微微起浪,海东正在时间的海上露出巨大的船舷…… 而仪式并未结束,在明年的正月里。一切仍将重演,犹如不绝的生命! 海东人年复一年地走在正月里接佛的程序中,敬仰善良与对生命中勃勃生机的追求是屏立的苍山十九峰般永恒的背景和深邃的内涵。
有人早已经高声宣布,神已经死啦。其实,在人死后,神才会死的。在大理的本主崇拜中,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了尊崇与敬仰。由此我想,在这里,在他们死去后,他们也都会成为神的。
--题记 原野中四季的风吹过,带来一阵阵的暗香,风形花影中是无声的信念,在月光与雪花的映衬中凝固与那些虔诚的仪式。时光中所有的王、所有的英雄、所有的祖先用他们高居的目光观望大地;大地上所有的图腾、所有的自然万物,都会在某个寻常的白族村寨找到自己的神祗。一棵大青树深入的根须将土地牢牢地抓住,枝繁叶茂;大青树旁,香烟缭绕,神灵们高居于简陋的庙中,福佑一方的子民。 他们是这一村一境的本主,本境的福主,是这里赤脚踩在泥泞中的人们信念中的主人、监护者和保护神。每一个村子与每一个村子是不同的,于是,每一位不同的本主,有着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传说。然而,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他们在神的面目外充满人情世态。在虚化了的神灵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亲戚,自己秩序中的王和臣民百姓,一种与世俗相符和映射的秩序。他们也会在夜里推倒墙头,去和邻村相倾慕的异性本主相会。这是一些再丰富无比的细节了:复杂的血缘、奇怪的婚姻、超乎想象的因缘、没有任何理由的友情,它们和现实中的人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它们之间如此盘根错节的关系,难以分割,林林总总,这难道不也是另一个世界的现实,或是更为合理的现实? 一个以本主为名的神的系统,在现实与虚幻的想象中痕迹随处可见。 于是在苍山的脚下一个叫做庆洞的地方,就诞生了在大理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本主神庙“神都”。在被称之为“东方狂欢节”的绕三灵仪式中,所有的游行的人都会停下身不由己的歌舞,朝拜大理王朝的开国之君段氏的先祖段宗榜。他被封为“灵镇五峰建国皇帝”(即爱民皇帝),又号“神明天子”,是南诏清平官,为南诏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名将。神啊 难道不是也是人间一种折射的影子吗。 苍山之下,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本主,于是在洱海浩浩荡荡的一百二十里水波旁的一百二十个村庄,就有了各具特色的一百二十个本主。一里一本主,一里一神灵,神,犹如希腊城邦的选民它们统治自己小小的王国,并让所有的子民自由地生活、想象。每一个本主享有着自己的节日,承受千年。在这个日子里,所有的子民都会云集在庙内的神祗前,祭拜之后,观戏娱乐,热闹的场面要延续数天,于是在洱海的两岸,似乎天天都有着本主活动的影子。在乡间的路上,本主们的雕像被全村的人抬着,巡视他们的田野,接受喜庆的气氛。来吧,朋友,来到既肃穆又热烈欢快的村落的仪式中间,沉浸在这块天天都在过节的田野的深处,这是那种既乐天又有虔诚信仰的土地,炊烟袅袅,喧声笑语朗朗,流连忘返的你,肯定不知此处是它乡。 在节日的身后,我们又回到了庭院,开始平静的生活,这时候,我们与他们谦让地对坐,让从雕花的窗棂间透过来的朦胧的月光照在一张张中和诚恳而又聪慧的脸上。 这时候,我们与他们一起,要喝茶了。喝茶,是所有讲述的开始,也是所有讲述的即将结束。
在一个具体的村庄,我们与本主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苍山远眺,水天相接,在碧波万顷的洱海东岸的海东,是白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在农历的正月里,海东人都在忙着接佛。接佛,是千年文化传统的一个遗存。 海东人将他们要接的佛叫做金龙圣母或者干脆很世俗地称之为老太。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讲,金龙圣母其实也是一位本主。南诏与大理两朝都佛事极盛,中土传入的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本主崇拜在此交融汇合,以复杂丰富的现象在民间衍传,独特奇异的文化因子广泛而富有活力地存在于众多的充满欢乐神圣气氛的崇拜祭祀活动中,并构成了繁多的、饶有趣味的节日。与洱海两岸那些星罗棋布地由青瓦白墙的院落组成的众多村庄所的一百二十个本主有所不同(洱海古称百二山河,其一百二十里的长度,倒也暗合了一里一本主),这位金龙圣母是海东地区25个自然村的总本主,所以各村除了供奉各自的本主村神外,都要共同地敬奉这位赐予了他们水源与田地的慈善之神。按照惯例,接佛从正月初二开始,25 个村每个村轮流供奉一天一夜。这样下来,接佛的过程便延续在整个正月,一直到正月二十八,才将神位送归到山中老太箐的庙中。因为接佛,海东整个正月都沉浸在欢乐与喧闹的热烈气氛里。 在村里一家用精美的大理石合色彩斑斓的木雕装饰起来的堂屋内,我从一张脸上布满木雕般皱纹的老人口中探询到了他们世代传下来的接佛缘由:远古的时候,金龙圣母在海东后面的老太箐中,化身为一个凡间的老婆婆,携带一位年幼的孙女(实为她的使童),以行乞验证世人的良心。在别处已经多次被人拒绝的老婆婆终在此处得到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海东人以所携带的冷饭施舍。感海东人之诚善,金龙圣母告知久旱不雨的海东人,一场甘霖将会从天而降,雨后的海东人海惊奇地发现,干涸的老太箐中已被神仙点化出了一眼清泉,汩汩地流向海东的千顷良田。这才有了今日海东25村间初春田野上的豆苗黛绿、油菜花金黄。金龙圣母也就成了海东各村的总神。 作为在白族人的观念中庇佑着本乡本土的神祗,本主一般来说可划分为三种:一为沙石龙虎之类,从中可看出早期图腾文化或自然崇拜的遗存;一类为神话传说人物或英雄烈女等,此类别的崇拜显然产生于较后进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第三类本主就更为晚近了,大约都是官员将军之类,因其得到策封或荣耀乡里而得立。洱海两岸各村以以上三类为本主,供奉于村中的本主庙内,每村自选一日举行本主庙会。于是,在洱海两岸得中,当你随意走入其中的一个,都会不期而遇村民们在为自己的本主舞龙耍狮、焚香敬祀。海东的本主,大约是属于第二类的,少了第一类的洪荒,却多了第三类所没有的放纵与狂欢。出门时,必须到本主,庙供礼上香,求得一路平安;生了小孩的要向本主挂号求名;天灾人祸或丢失财物更要向本主祈愿问询……当然在年年不断的本主节里,也有了渐渐丰富起来得相对固定的程序和内容。 我们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来到海东的向阳村的。据村中的人讲,金龙圣母昨天被接到了临近的江上村,今天才轮到向阳村,与元宵节在一起,算是双喜临门。而且今年向阳村海伙同文武、名庄,三个村子共同接佛,金龙圣母破例要在这里供奉三天两夜,场面自然是更大更热闹,这里的人也就显得更加庄重和喜悦。在村中心的场院上,松枝搭成的牌坊早早就树起来了,各家的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门口烧起了粗大得高香。着装一新的一群老太太们正兴致勃勃地往柏枝上插着鲜花,另一群年轻得媳妇手持霸王鞭待发,而十几位年轻汉子在最后一次整理即将舞动的长龙。我注意到一个忠厚的长者胸前挂着的木托盘上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他将挂着这个托盘来回走上七、八里路,这样说来,他的脾气与性情该是得到众人肯定的了。而簇拥在一旁的其它人,每人手里都举着一把香条。 正午时分,串串鞭炮炸响,锣鼓擂响,在欢乐喧闹的气氛里,数百人沿着街心向田野那边的江上村出发了。 舞活了的长龙引导着这数百人组成的长长接佛队伍,热闹喜庆地响江上村走去。霸王鞭边走边打边走,在队伍的领头,两位年进七旬的老太太每人手持缀满花的柏枝,对称地各迈出一只脚后,微微停顿,相视中缓缓唱出。在她两身后,一群持香的老太太迂迂而行,突然迸出几句高亢激越的曲调,宛如少年。从一张张虔诚遮不住的喜悦的脸上,不难看出他们内心的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长寿安康、六蓄兴旺、万事吉祥…… 越过那片豆苗与油菜花拼成图案的田野,接佛的龙与送佛的狮在江上供佛地的堂前场院中对舞了起来。霸王鞭对打,而双方扶柏枝的老人们仍在缓缓对唱,象是亲人间的娓娓细谈……歌舞的人群外,不少人忙着将手中的香条插在抬佛像的木架上,一共有十五尊大大小小的佛,金龙圣母、六位总爷、六位娘娘、金花小姐、金王太子……每一个木架上都已是满满的香条……对唱与粗朴的舞蹈,与程式化的仪式欢乐而不失风趣地融合在一起。一群敲着木鱼的老太太围着一尊神架在诵着只有她们才懂的经文,时间在她们身上强烈地延续对本主一脉相承的崇拜与信仰……送佛的心情鱼接佛的心情在艳丽的阳光下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鞭炮再次炸响,唢呐再次吹响,接佛会的最高潮终于来到,接佛演变成了抢佛:最先迎出来的金王太子被今年新婚的小伙子的数十双手抱拢,谁都不会轻易撒手,最后竟一起从一米多高的台阶上滚了下来;而祈求发家致富的汉子们,却迫不及待地拥向了财神赵公元帅……据说,神在今天会满足所有人的愿望的。 向阳村兴高彩烈的接佛队伍,终于在亢奋中走出江上村,回到田野,重又拉开长龙——由一条长龙舞动的另一条长龙。队列中,金龙圣母在最前方,十四尊雕像逶迤成了神的长龙,每尊本该四人抬的神像都拥上了八、九人,太子和财神更是被十几人簇拥着,神阵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年轻人间的嬉戏;霸王鞭打得更欢快更热烈;唱大本曲扶柏枝而舞行的老太太们已完全沉浸,她们的脸上找不到丝毫表演的痕迹,人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似乎就是这样的了……欢乐吉祥就要接进村中,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被接佛人组成的长龙牵住,在明媚的阳光下蒸腾上升。从远处望去队伍中腾起的灰尘,在田野黛绿的豆苗和金黄的油菜花上方盘旋,散发成一片薄薄的烟雾。“野马也,尘埃也”,我突然想起《庄子》里这句难解而让人沉醉的话——这春天里田野间如野马般蒸腾的尘埃,不正是千百年来接佛的海东人所固有、并仍在不经意中勃发出来的内在充盈的生机与活力吗?欢乐舞动着的长龙,是海东人绵延不断的、仍鲜活地勃动着的历史的某一段。 金龙圣母统率着十几尊神驾临村庄,家家户户门前香烟缭绕,早已恭候的村民在佛们进村时点燃柏枝,炸响串串鞭炮。本主会庇佑一方人,会赐予他们如意和吉祥的。 安放神祗前是最后的喧闹,人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抢佛,金王太子的座架甚至被抢烂了,一个小伙子干脆抱起来就奔向供堂……众神安放完毕,堂中便与刚才的一路喧闹隔绝了,一切都肃穆神圣起来。一家家的供品都敬上来了,猪头、鱼、米糕、酒及其它。老年人叩拜、上香、在每一盏长明灯里添上点点香油。百年不变的仪式在疏缓悠长的乐声里依次而行,古朴的洞经古乐将只有苍山洱海才能永久面视、含纳的历史与传说,又在正月里活生生地演绎出来了。太阳西斜,从海东的湖岸边眺望,苍山峰顶的雪将阳光衬托得愈加灿烂,洱海水又在微微起浪,海东正在时间的海上露出巨大的船舷…… 而仪式并未结束,在明年的正月里。一切仍将重演,犹如不绝的生命! 海东人年复一年地走在正月里接佛的程序中,敬仰善良与对生命中勃勃生机的追求是屏立的苍山十九峰般永恒的背景和深邃的内涵。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