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背后
2022-01-02叙事散文jungle
文章背后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抗击匈奴有功,但在对二人的评价上,后来的史学家却褒贬不一。这在同为史学家的“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著作里尤为明显。司马迁在耗尽其毕生心血的《史记》中这样写道,“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
文章背后
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抗击匈奴有功,但在对二人的评价上,后来的史学家却褒贬不一。这在同为史学家的“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著作里尤为明显。
司马迁在耗尽其毕生心血的《史记》中这样写道,“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他认为,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匈奴人畏惧李广的谋略和胆识,而不敢轻易出动。士兵也乐意跟着李广打仗,不愿意跟随程不识。很显然,这是在扬李贬程。司马光却恰恰与之相反,他在《资治通鉴》评价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意思是说,像程不识那样带兵打仗,即使不成功,但也不会失败;像李广那样,很少没有不败仗的。
熟知历史的人,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面对同一段历史,司马迁与司马光何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争议呢?文字背后的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一切还得从文字的作者说起。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那时的汉家国力强盛,整个国家处于一种对外扩张积极进取的姿态,长期的战争已经化解了匈奴所带来的威胁,汉家朝廷处于攻势,取得了对外的主动权。生活在这种时代下的司马迁很难不受这种时局所带来的影响。因而更加倾向开拓进取富有冒险精神的李广。
纵观司马光所生活的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管理的要求比以往的更高,已经趋于制度化。同时,由于迟迟不能统一北方地区,丧失了对河套平原等养马地区的控制,作为重要军事资源的马匹匮乏,北宋的国防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趋向收敛保守。而程不识得带兵打仗方法刚好符合这一时期的需求,因此也就受到了司马光的亲睐。
虽然司马迁和司马光治学严谨,但也没有逃出自身经历所带来的局限性。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经历。
苏辙认为,“文者气之所形”,韩愈说“穷而后工”,都讲到了人的经历对行文的深刻影响。
由此,我有想到了辛弃疾的一首词——《丑奴儿》,词中他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纪轻轻时,不理解人生之愁,写诗作赋,强说苦恼,一番经历之后,尝尽世间酸辣,看遍人间冷暖,真正诉说苦恼的时候一句“天凉好个秋”足以概括。
一个人文字水平会随着人生阅历和思想深度的变化而改变。“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没有经历过战火离别之苦的人不会有这种感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没有亲身体会到边塞凄凉的人描绘不出这种景象;“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没有被贬边地失意人生的人写不出这种愁苦。同时,文字水平也会随着思想的深刻而深刻,随着思想精彩而精彩。一个人在行文的时候就已经打下了其自身的烙印。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2-5 20:58 编辑 ]
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抗击匈奴有功,但在对二人的评价上,后来的史学家却褒贬不一。这在同为史学家的“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著作里尤为明显。
司马迁在耗尽其毕生心血的《史记》中这样写道,“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他认为,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匈奴人畏惧李广的谋略和胆识,而不敢轻易出动。士兵也乐意跟着李广打仗,不愿意跟随程不识。很显然,这是在扬李贬程。司马光却恰恰与之相反,他在《资治通鉴》评价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意思是说,像程不识那样带兵打仗,即使不成功,但也不会失败;像李广那样,很少没有不败仗的。
熟知历史的人,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面对同一段历史,司马迁与司马光何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争议呢?文字背后的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一切还得从文字的作者说起。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那时的汉家国力强盛,整个国家处于一种对外扩张积极进取的姿态,长期的战争已经化解了匈奴所带来的威胁,汉家朝廷处于攻势,取得了对外的主动权。生活在这种时代下的司马迁很难不受这种时局所带来的影响。因而更加倾向开拓进取富有冒险精神的李广。
纵观司马光所生活的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管理的要求比以往的更高,已经趋于制度化。同时,由于迟迟不能统一北方地区,丧失了对河套平原等养马地区的控制,作为重要军事资源的马匹匮乏,北宋的国防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趋向收敛保守。而程不识得带兵打仗方法刚好符合这一时期的需求,因此也就受到了司马光的亲睐。
虽然司马迁和司马光治学严谨,但也没有逃出自身经历所带来的局限性。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经历。
苏辙认为,“文者气之所形”,韩愈说“穷而后工”,都讲到了人的经历对行文的深刻影响。
由此,我有想到了辛弃疾的一首词——《丑奴儿》,词中他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纪轻轻时,不理解人生之愁,写诗作赋,强说苦恼,一番经历之后,尝尽世间酸辣,看遍人间冷暖,真正诉说苦恼的时候一句“天凉好个秋”足以概括。
一个人文字水平会随着人生阅历和思想深度的变化而改变。“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没有经历过战火离别之苦的人不会有这种感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没有亲身体会到边塞凄凉的人描绘不出这种景象;“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没有被贬边地失意人生的人写不出这种愁苦。同时,文字水平也会随着思想的深刻而深刻,随着思想精彩而精彩。一个人在行文的时候就已经打下了其自身的烙印。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2-5 20:5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