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拿什么抚慰你我的视觉思维

2022-01-02叙事散文王傻傻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00 编辑

拿什么抚慰你我的视觉思维----从余华《活着》到张艺谋《活着》余华的《活着》读了。其中有几次是断断续续的。总共读了三遍。没少不自在过。张艺谋的《活着》看……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00 编辑 <br /><br />拿什么抚慰你我的视觉思维
----从余华《活着》到张艺谋《活着》
余华的《活着》读了。其中有几次是断断续续的。总共读了三遍。没少不自在过。张艺谋的《活着》看了,看了两遍,也是带着些许不痛快和有时候欢笑的冲动的心情看的。《活着》是余华曾获意大利文学大奖——格林扎纳·卡佛奖、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之一的中篇小说,与它一同获此殊荣的还有其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这样无形中也增加了书的分量,事实上《活着》也是我迄今看到的用朴素的语言演绎一场绝无仅有虚构的悲剧的最好作品,起码它让我流了眼泪。不止一次,常常有不忍读下的感觉。中国的当红导演张艺谋可能肩负着冲击奥斯卡电影奖的重任,所以把余华的《活着》用画面,声音的形式展现给了广大观众,希望以如此的严酷来震惊人们吧。然而效果的是卓是劣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人者见仁吧。至于它所展现的和原作究竟谁能产生更强的震撼也是一个要探究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小说《活着》强与电影《活着》,起码在一些层面上是这样的。这是我后面要说的。
小说和电影所阐述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说的背景是以江西某一农村为选材的,而电影则是把位置选在了北方一个没落的小镇;其次,小说描述的福贵赌博输光了家里一百多亩田地和自家那院老宅在电影中简化成只剩老宅了,这好象给人一种错觉,导演张艺谋不想把一些事情弄的更惨烈,让人们泪流满面,或者有些东西电影不能很好的表达而纯粹省略。当初我看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有的场景在电影中可能难以表现就简化了,现在感觉自己是有问题的,科技那么发达何况田地也有现成的。但是张艺谋为什么不照着原作往下导而要变着花样,一个是我上面的原因,一个可能就是怕别人说他没有创造力。但是无疑的是电影的的力度相比小说减少了不少,下面我就几个场景和你说明我所坚持的观点。
一.小说开篇不久就说福贵他爹是在得知富贵赌博输光家产在最后一次到自己的土地上去看看解手时候从茅房的台阶上掉下来死的。这样写是惨烈而悲凉的,加上文字特有的功能以及余华有条不紊的叙述就更加值得思考了。但是电影却没有进行这样的解释,它是在福贵爹追着福贵打一下昏过去,然后把寿像摆出来两个简单的镜头中展现的,没有任何的波澜和让人思考的地方。从电影的开头到结束,电影中像原作中那么有强烈的震撼力的地方,在电影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不知道这是人为的原因还是表现力上的失误。在有庆的死中余华是这样无情而稳健的书写的:“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不停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着不说,后来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着说,我头晕,……把我儿子的血都抽干了。有庆的嘴唇都青了,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看到右倾的小身体躺在上面,又瘦又小,我儿子闭着眼睛,嘴巴也闭的很紧,右有庆的身体都硬了。”像“干,硬,青,”这些词语一经和血,肉体的组合杀伤力是多么强大啊,反正我当时是流了眼泪不忍心去想关于有庆这样一个如此刻画了的人物,因为我不知道这样的人到底有没有,有的话,这样的人到底生活的是多么的“稀里糊涂”和无奈,就那样死了。余华的语言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电影中关于有庆的死是说给汽车压死的,这个死法我先不说它好不好,首先我认为这样的死法在现今社会可谓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导演恰恰把这种死法代替了原来那种让人心碎的形式,似乎不能引起人们强烈的震撼。表现有庆的死不是正面描写,连压人的那辆汽车都没看到,我们只看到一个血淋淋的看不清面部的一个头颅,是通过有庆的母亲家珍和爹福贵来表现的,我现在都忘不了福贵在看到自己孩子躺在床上满脸血迹白眼神那么多无可奈何的狂嚎,这个时候我能深切的体会到失子的心情。张艺谋无形中可能就是想这样表现吧。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表现带有一种一晃而过的感觉,总是不能给人记住的感觉。
二.我们再看电影中穿插进来而小说中并没有叙述的一些事实。电影在王二喜迎娶凤霞的时候用的聘礼邻居送的彩礼的都是《毛泽东选集》,给人的感觉是当时中国老百姓被描绘成了充满革命激情而没有实用观念的傻瓜。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拒我所知,那时候的群众并不是这样的,张艺谋有点搞笑。我们同学在看到电影这些镜头的时候,都是没有商量的笑了,就是觉得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搞笑,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这是张艺谋的主意,他让大家笑的。也许可能是想缓解一下大家压抑的心灵,其实他错了,他所布置的场景远远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效果,所以这些让人发笑的地方也就成为了莫须有的笑柄。小说《活着》我认为是没有一处让人笑的地方的,即使有也是那种让人哭笑不得,你笑了之后 就立马不笑的句子和叙述,我也认为这个就是它最最吸引我的地方。读了《活着》三遍以后,让人读了还能莫名流泪的句子还是有的,“你爹不会来接你,我也不能送你回去,你爹死了。他说,我知道他死了,天都黑了还不来接我。我们面对这样的句子还能说些什么呢。余华的语言很是了得。让人哭了还要称道他,真强。但是电影全部把这些省略掉或者忽视了,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图象或者对白。而电影所用的不同形式的表现显然是定性和僵化了我们的视野,这也许就是有些小说和改编的电影最大的不同吧,小说可以让我们通过精致的句子联想一些虚无缥缈但是绝对在那些话语含概意思以内的东西,电影则不然,他固定僵化了人的思维。
三.电影有相对于小说稍微“好”的结局,家珍没有死,苦根也就是电影中的馒头没有死。我又认为这是电影的一败处,因为我觉得你想表现就尽量表现的“一塌糊涂”让人没有喘息的机会,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个是电影做的不好的。就像我在看了《南京大屠杀》的片子以后也是觉得不怎么好的,因为它把一些正能表现小日本惨无人道残害中国妇女的的镜头全部用那种阴暗的光线遮挡了,杀伤力减少不小,我不喜欢这样的片子。张艺谋这样处理可能是不想人们彻底的绝望,虽然是多了点人文关怀,但是似乎已经不能和余华的《活着》平起平坐了。要我导的话,我可以让他们活,但是馒头养的那些小鸡,我会让它们全部窒息死在那皮影箱里,我喜欢一切惨烈的东西。
四.我一直很是喜欢电影中开头和中间穿插的那些曲子的曲调,如果你不够坚强绝对可以流泪。同学说那是过日子的调子。确实,日子,就是福贵它们过日子的曲调。但是电影有点对不起曲子。
总的来说张导可能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总之我认为小说可以有空间想象,小说强于电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