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中的感悟
2022-01-02抒情散文大漠上的胡杨
一、老子的道老子就提出了关于“道”的概念。“道”应该是老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丰富的内涵,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让人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去理解。道是什么?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
一、老子的道
老子就提出了关于“道”的概念。“道”应该是老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丰富的内涵,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让人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去理解。道是什么?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某种代号。所以是我们称它为道,其实道根本不是名。也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不同于称桌子为桌子。我们称桌子为桌子,意思是说,它又某些属性,对于这些属性。他就能够名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意思并不是说,它有任何这样的有名的属性。纯粹是一个代号,用中国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道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是符合什么条件就能称之为道,因为满足道的条件也无法说明。有名无名,构成道。我理解是,道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是一段经历与感悟,是一个过程等等,但是这些又全不能称为道,而这就是道。
二、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的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一朵奇葩。“有无相生,高下相随,难易相成,长短相刑。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老子的辩证法永远都离不开道,他认为相反的事物是可以转换的。过分的追求往往会导致走向相反的一面。老子自己创立了道,但他并没有很确切的给道一个定义,而是欲言又止,我觉得老子是故意留有余地,道被说全了就不是道了,“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若何?”道离不是道就只差一步,再解释就不是道了。有些人妄想解释道,意图把道说的明明白白,但是这也许违背了老子的本意。“持而盈之,不若其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刘邦是一代汉代开国皇帝,他自己都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应该是刘邦夺取政权的至关重要的一个难得的将才。而结局却异常悲惨,本以为是开国元勋,至高无上荣耀。而张良,陈平却得以安享晚年。臣子不可无功,但绝不能功高震主。否则赫赫战功不但带不来任何锦衣玉食,反而招来杀生之祸。
三、老子的虚无精神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盲目的追求并非可以达到目的,要致力达到一个虚无的境界,保持清静的状态。因为看似纷繁复杂的万物,总是有它自然的规律,总是有一个轮回。四季的轮回,有了春夏秋冬。如果你喜欢秋天,你去追求?不可能,只有保持虚无的心境,静静的等待一个轮回。这样才能享受其中的美妙。茫目的去追求,可能既不能达到目的,又破坏了原来的事物的美好。老子认为无不是没有,无不仅存在,反而更能促进有的价值。“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用现代文翻译一下就是,三十根辐条环绕着一个轮毂,在空虚的地方使车子得以前进,烘烧粘土制作器皿,空的地方,使器皿可以使用。内心的虚无也是如此,并非现在人所说的空虚。虚无是一种状态,是很有意义的。
四、老子的无为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作为思想家,站在了问题的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无为。按照常规的思路难以理解,我们一直鼓励发展教育,运用智慧,发奋努力,鼓励竞争,进贤纳士。对于这些老子统统提出了“否定”。“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这是老子的辩证法的运用,并非是真的这样。老子认为“退其身而身先”。谦退无争,往往能够在众人中领先。确实是这样的,达到目的可以从反面着手。“将欲取之,必古张之。将与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不必去硬碰硬,可以以柔克刚,以无形驭有形。老子认为,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去治理一个国家,比强行改变更容易改变。懂得“道”的君主,才可以治理的长久。我觉得老子这句话阐释了真谛,“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忠臣。”大“道”没有了,于是提出了仁义,智慧出现了,才有了欺诈。六亲不和睦,于是提出了孝慈,国家动乱,造就了忠臣。是的,如果家家路不拾遗,就不用去赞扬拾金不昧。如果大家都诚信待人,又何必提倡一诺千金。
五、老子的守弱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至弱至强,至柔至刚。这样守弱才能长久,一时的英雄豪情,虽然是大快人心。但是难免有所伤害。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波澜不惊的人才会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对比孔子的“当仁不让,学而优则仕”,孟子更进一步的“舍我其谁”。我们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认为孔孟为民立命,认为老子的意思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错误的。“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老子歌颂了献身的精神,只有崇尚献身治理天下的人才能得到天下。我觉得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怎么做得根据具体情况。
六、对老子思想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有的观点不存在对与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比如老子让大家去致虚极,守静笃。让大家凭自然的规律去做事,不刻意追求,反对竞争。仅从个人出发,假设大家都不去追求,有人稍微努力一点,得到回报多一些。看见别人回报多,于是自己也努力,于是相互就有了竞争,有了压力。但是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肯定希望臣民安居乐业,服从管教。生活的没什么压力,才不会去造反。从人的本性来说,人肯定不会愿意比别人差,于是有了钩心斗角,那些能力不行的人也许会铤而走险。这也许才是合乎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大家虚极静笃很难,所以无为而治几乎不可行。但老子的思想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尤其适用于走入人生低谷的时候。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大漠上的胡杨 于 2010-8-19 10:42 编辑 ]
老子就提出了关于“道”的概念。“道”应该是老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丰富的内涵,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让人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去理解。道是什么?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某种代号。所以是我们称它为道,其实道根本不是名。也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不同于称桌子为桌子。我们称桌子为桌子,意思是说,它又某些属性,对于这些属性。他就能够名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意思并不是说,它有任何这样的有名的属性。纯粹是一个代号,用中国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道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是符合什么条件就能称之为道,因为满足道的条件也无法说明。有名无名,构成道。我理解是,道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是一段经历与感悟,是一个过程等等,但是这些又全不能称为道,而这就是道。
二、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的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一朵奇葩。“有无相生,高下相随,难易相成,长短相刑。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老子的辩证法永远都离不开道,他认为相反的事物是可以转换的。过分的追求往往会导致走向相反的一面。老子自己创立了道,但他并没有很确切的给道一个定义,而是欲言又止,我觉得老子是故意留有余地,道被说全了就不是道了,“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若何?”道离不是道就只差一步,再解释就不是道了。有些人妄想解释道,意图把道说的明明白白,但是这也许违背了老子的本意。“持而盈之,不若其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刘邦是一代汉代开国皇帝,他自己都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应该是刘邦夺取政权的至关重要的一个难得的将才。而结局却异常悲惨,本以为是开国元勋,至高无上荣耀。而张良,陈平却得以安享晚年。臣子不可无功,但绝不能功高震主。否则赫赫战功不但带不来任何锦衣玉食,反而招来杀生之祸。
三、老子的虚无精神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盲目的追求并非可以达到目的,要致力达到一个虚无的境界,保持清静的状态。因为看似纷繁复杂的万物,总是有它自然的规律,总是有一个轮回。四季的轮回,有了春夏秋冬。如果你喜欢秋天,你去追求?不可能,只有保持虚无的心境,静静的等待一个轮回。这样才能享受其中的美妙。茫目的去追求,可能既不能达到目的,又破坏了原来的事物的美好。老子认为无不是没有,无不仅存在,反而更能促进有的价值。“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用现代文翻译一下就是,三十根辐条环绕着一个轮毂,在空虚的地方使车子得以前进,烘烧粘土制作器皿,空的地方,使器皿可以使用。内心的虚无也是如此,并非现在人所说的空虚。虚无是一种状态,是很有意义的。
四、老子的无为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作为思想家,站在了问题的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无为。按照常规的思路难以理解,我们一直鼓励发展教育,运用智慧,发奋努力,鼓励竞争,进贤纳士。对于这些老子统统提出了“否定”。“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这是老子的辩证法的运用,并非是真的这样。老子认为“退其身而身先”。谦退无争,往往能够在众人中领先。确实是这样的,达到目的可以从反面着手。“将欲取之,必古张之。将与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不必去硬碰硬,可以以柔克刚,以无形驭有形。老子认为,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去治理一个国家,比强行改变更容易改变。懂得“道”的君主,才可以治理的长久。我觉得老子这句话阐释了真谛,“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忠臣。”大“道”没有了,于是提出了仁义,智慧出现了,才有了欺诈。六亲不和睦,于是提出了孝慈,国家动乱,造就了忠臣。是的,如果家家路不拾遗,就不用去赞扬拾金不昧。如果大家都诚信待人,又何必提倡一诺千金。
五、老子的守弱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至弱至强,至柔至刚。这样守弱才能长久,一时的英雄豪情,虽然是大快人心。但是难免有所伤害。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波澜不惊的人才会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对比孔子的“当仁不让,学而优则仕”,孟子更进一步的“舍我其谁”。我们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认为孔孟为民立命,认为老子的意思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错误的。“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老子歌颂了献身的精神,只有崇尚献身治理天下的人才能得到天下。我觉得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怎么做得根据具体情况。
六、对老子思想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有的观点不存在对与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比如老子让大家去致虚极,守静笃。让大家凭自然的规律去做事,不刻意追求,反对竞争。仅从个人出发,假设大家都不去追求,有人稍微努力一点,得到回报多一些。看见别人回报多,于是自己也努力,于是相互就有了竞争,有了压力。但是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肯定希望臣民安居乐业,服从管教。生活的没什么压力,才不会去造反。从人的本性来说,人肯定不会愿意比别人差,于是有了钩心斗角,那些能力不行的人也许会铤而走险。这也许才是合乎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大家虚极静笃很难,所以无为而治几乎不可行。但老子的思想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尤其适用于走入人生低谷的时候。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大漠上的胡杨 于 2010-8-19 10:4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