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那些沉默不语的庄稼们之:黄豆

2022-01-02叙事散文扁舟一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6 编辑

黄豆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气韵,对于这个世界。不能因为普遍就成为平凡进而忽略它们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每一株草根或者一粒种子,都是日月精华孕育而成,只不过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6 编辑 <br /><br />黄豆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气韵,对于这个世界。不能因为普遍就成为平凡进而忽略它们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每一株草根或者一粒种子,都是日月精华孕育而成,只不过是繁复、习惯、自然,使我们忘记它们其中的每一株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在世人的眼中年年岁岁的花相似的,不同的生命有着自己感知。只要是有生命的,就是无可代替的。
  这片黄豆生长在这方土地,应该是子孙繁荣,辈辈相传,历经春夏秋冬,走到属于自己的今天。无论上茬是玉米或者花生,土地里一定充溢着它们相通的汁液。对于世界,它们私下里会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感悟。只是,只有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庄稼们知道,它们的祖宗们怎样传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围绕着小村,绵延下去。庄稼,因其独特的身份,永远与小村亲近,与繁华无缘。香气腻人、灯红酒绿的气氛中,没有它们的生命之地。只有这里才是它们的生命之源。广阔的天空,无所忌惮的风雨,顽强生长在各个旮旯的各种各样野草。热闹和从容应该是它们叙述着几千年的话题。我在这片黄豆地倾听,庄稼们发出沙沙的声响,进而有蟋蟀的歌声,辽远的此起彼伏的从村庄传来的狗吠和鸡叫。最自然的静就是热闹衬托出来的。十五六岁的我面对这片成熟的黄豆地在想,这些大豆们会议论我吗?在它们明白我的生活和心思,会有怎样的反应?无动于衷或是不屑一顾?
  那时,它们一定看出我的沮丧。热衷于功名最终却与之无缘。妄想着作家梦,却连一篇小小文章也发表不了。这样的心情下来到黄豆地,可以想象我是怎样的态度。当时的我悲观地觉得,难不成自己就像这庄稼一样会老死在这片土地里?记得好多人愿意把自己比喻成一颗树,一棵树应该比一株庄稼更有份量。可是,我总怕自己会成为一棵树,哪怕枝叶茂盛,生在那里就永远长在那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该是怎样的绝望?我情愿自己成为一只小鸟,哪怕是一只令世人不喜欢的麻雀,只要能飞,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就非常知足。而如今,年近不惑的我,又走到哪里呢?我尽力在躲避早年的生活,劳累和绝望充溢着我整个少年的时光。如今,我走到这片土地面前,闻到熟悉的青草香气,为什么会有身心通泰的畅意?仅仅因骨子里流动着对泥土的依赖吗?
  爷爷在前面弓着腰割着黄豆秧,灰色的短袖,浅蓝色的裤子上补着暗红色的补丁。常年的日晒使爷爷的皮肤变得黑红,汗水顺着他脸上的皱纹滴到豆秧上。被他有力的大手收拢的豆秧发出沙沙声。姑姑不时偷偷看爷爷一眼,手中的镰刀就渐渐慢下来。实在不情愿干活而不敢反抗的表情使姑姑的脸变得很难看。只有我仗势着年龄小,不时地坐在地上休息,看着高而远天空下变幻不定的白云。年近六十岁爷爷不知劳累地忙碌着,我心就感叹爷爷的力量从何而来,爷爷不烦不累吗?我可不敢去问。爷爷干活一直干到七十八岁,因为身体不适,家人不再让他下地。印象中从没有听到爷爷说过干活累、命苦什么的。只是提起庄稼,爷爷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好似夸他的孩子,从没有听到爷爷夸过他的孩子们。
  成熟后的黄豆秧有着尖利的芒刺,不像麦秸那样柔顺,轻盈。而且月牙似的豆角,成熟后很容易爆裂。金黄色的黄豆粒像一颗颗金斗似地在地上滚动。我看着邻地的黄豆地里的李奶奶坐在地上,一粒一粒地拾起小小的豆粒,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有着黄土的痕迹,佝偻的腰,在风里飘荡的花白的头发。看着李奶奶辛苦的样子,任何对劳动的赞美词语都使人感到可耻。我想,站在书本前赞美劳动的人一定是旁观者,没有经历农活的劳累。可是,在我多年后读到:“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为什么会油然而生一种美感?为什么隔着二十年的时光,对那些劳累的日子有了深刻的向往?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过了近二十年,我和文友艳辉再次走进黄豆地时,已经是另一番心情。
  收割大豆的是婆媳两个。她们有着黑红的方脸庞,围着花色的围巾。老婆婆热情跟艳辉打着招呼,便手脚麻利地割着豆角秧。老婆婆解释说,怕机器压碎豆粒,只好用镰刀一点点地割了。生长着的豆角鼓鼓的,有着毛茸茸的外壳。一串串连着一串,比葡萄更有一番意味。遇到爆裂的黄豆粒,老人会蹲下一粒粒地拾起,使我想起多少年前看到的李奶奶拾豆粒的情景。奇怪的时,当时我的心情是悲伤,如今的心情竟感到温馨?一样的画面,怎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感受?
  这时候摘下的毛豆再煮,已经有些老了。要是早你们早来几天,会吃上鲜嫩的毛豆呢。老婆婆有点遗憾,真诚地对我们说。我试着去摘身边的一串豆角,手摸到一个毛蓉蓉肉妞妞的东西,禁不住大叫一声转身就走,分明看清是胖嘟嘟的豆虫。人走老远了,手中还感觉那种颤栗的刺激。她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想起张爱玲淘米时捏到一只肉虫的恐惧,不由地有些怜惜。堂堂一个大人被一只小小的虫子吓成这样,可见人在自然界中活得多尴尬。
  《本草纲目》中介绍,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等数色。黑者可入药及充食;黄者可作腐,榨油,造酱。我们今天收割的就是黄豆。黄豆主治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李时珍没有说黄豆有其他名字。大豆,大豆,干脆上口,没有一点含糊的意思。我想当时的李时珍一定熟读《诗经》,不知道大豆还有个较为诗意的名字叫菽吗?
  在李时珍释名时怎么没有交代:大豆,又名菽。是疏忽了还是不记得了?翻到下章《豌豆》,才恍然大悟。【释名】豌豆又名戎菽(《尔雅》)、回鶻豆(《辽志》)。原来李时珍也是有点“势利眼”看到豌豆长得比大豆优雅,才不由自主的想起来的吧。像大豆那种笨笨的憨憨的样子,只配“大豆”这样农家孩子似的名字。像大刚、大庆,有着这样的名字的主人,你会想象到玉树临风、温文尔雅的这样优雅的气质吗?
  老婆婆后面的小媳妇好像老大不高兴,干活的动作就有点赌气,有点夸张。干活的老婆婆不时站起身捶捶腰,无奈地向艳辉解释,是妯娌两个因为分土地闹起矛盾,生了好大一场气呢。她压低声音接着说要不是看得紧,这个就把一瓶农药喝下去了。你们说,因为这点地闹成这样值得吗?人死了,命可就没了,谁能替的了谁呢?我老了,劝不了管不了啦。你看我这身子骨,干这点活到晚上就累得不行。还不知道能撑到哪天,老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因为无奈绝望,看上去有点悲苦。
  是不是黄豆骨子里跟亲缘纠葛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为什么在这儿也发生着千百年来相似的伤痛呢?勾心斗角的起因,或为皇权财富,或为蝇头小利,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执。曹植曾经痛心地吟唱:“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豆与豆之间也是有着亲缘关系的,它们会相互倾轧、嫉妒、排挤、勾心斗角么?
  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每次看到黄豆,就会想起失去一连失去亲人的富贵,想起吃煮豆而撑死的苦根。因为印象太深刻,看到金灿灿的豆粒,感觉有种悲悯感。以为能解决苦根的饥饿,最终却要了苦根的命。世间最初的黄豆的由来,就是为拯救人的生命的么?地里的蟋蟀在忙着唱歌,伴随着远处的机器轰隆声。只有生长在这片土地的庄稼们,沉默不语。他们静静地看着天,等待着颗粒归仓的那一刻。
2009-10-1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