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鸡足山揽胜
2022-01-02抒情散文张卫平
鸡足山揽胜如果单从道场的角度来看,这里无疑应成为中国佛教诸山中地位最高的。不过,我更喜欢的,是拈花一笑这个典故。--题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理山水间仁智双全。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重复一遍这样的语言。自然,对大理情有独钟。是的,洱海之秀美,……
鸡足山揽胜
如果单从道场的角度来看,这里无疑应成为中国佛教诸山中地位最高的。不过,我更喜欢的,是拈花一笑这个典故。
--题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理山水间仁智双全。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重复一遍这样的语言。自然,对大理情有独钟。 是的,洱海之秀美,在于波光潋滟之上,两岸绵延雄奇的山峰伟岸挺拔的辉映。苍山之下洱海之畔,让我们将目光东移,在回味传说的讲述中,再睹峥嵘。那是比历史记载还要遥远的年代,那位拈花一笑,长眉阔面的佛祖大弟子饮光迦叶,一路苦行,跨越千山万水,自西天而来,在这座形如鸡足的青山上四顾后守衣归定。菩萨也有倦了的时候,菩萨也同样喜爱所有的清山秀水。鸡足山,聚天地灵气,得真人亲传,佛法降临在那些拚命升高的树梢,并在无尽的土地上不断弘扬。气势磅礴的鸡足山,香烟在山林中缭绕,钟罄与流水边撞响,由此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 名山胜水,如果没有人文意蕴的注入,花,还是花,树,还是树,水永远只在流动中无语地消逝。那个为鸡足山命名的人,显然不可能是无语拈花一笑的饮光迦叶。 洱海涛声回响,鸡足圣山,卓然而立,主峰西矗,尾掉东南,前伸三峰,后拖一岭, 形似鸡足,被覆葱郁林木,幅域宽广。奇山高峻,险峰簇生,崖壁千仞,幽涧万丈,更有琳琅泉潭流淌于丛林之中,超绝尘俗,庙宇寺庵,遍布危岩高岗之上。古楼佛塔,肃立风铃响罄之中,一切尽在茫茫林海之中时隐时现,法相庄严。融会大小乘佛教及藏传密宗的百代名山鸡足山,明清之时,佛法昌隆,前述各教高僧大德与修行和尚云集,香烟氤氲,诵经声如细雨滴落,笼罩众峰。极盛之时,大寺有八,小寺三十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余所,修行者千乃至于万。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这小西天佛国中,处处香烟缭绕,时时拜者络绎,诵经之声掩住了风中林涛。佛法喜山川灵秀,钟天地精气,而万法同源,殊途同归,道教亦随之早早驻足名山之上。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层层登高;玉皇阁、真武阁、九重崖,皆次第迎纳众信徒。佛道同修清灵地,兼收并包虔诚心。气度非凡的鸡足圣山,它的辐射范围,已远远超出金顶之上,它所能瞻望的地域。万里瞻天,西南的崇山峻岭,佛教的源流支脉,东南亚的万水千山,都为这灵山中的佛光一现,寄托空虚清净的心香一柱。 于是,崇佛信道者,在下山途中,不由得倾心于山水花木,沉于不教之教中。 的确,登临鸡足山,在倾听佛磬道音之外,更可以超尘之心,观奇山,抚绝水,入秀林,四观八景,皆可亲近品味,所得甚多。其实,在我们生活的东方,所有的宗教乃至哲学,谁又不是自然的综合与升华呢?一棵树下,可以诞生统领万物的思想,一道水边,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概念呢? 我们无法准确回答,所能回答这一切的,只有不会终止的时间。 我们无法离开鸡足山,我们无法回避我们的目光。置身海拔三二四八米玉柱峰顶之金顶寺下,东观日出,南视祥云,西及苍洱,北眺玉龙千年雪,更可极目高天,遥想视线外,海涛声声,则身心飞逸,包揽博大,吸尽烦忧。而后,如了终生大愿,于林影清风中徐徐下行,沿世界探访,欲罢不能。朝拜天柱佛光,穿越万壑松声,于落落八景之间,觉山幽人远,清静无为。无怪乎当年徐霞客两次登临,洗涤心性,激扬文字,撰写传世之山志,并发出“奇观尽收近日胜”之赞叹,以及“海内的其一,以为奇迹”之评谈;而历代名人杨升庵、赵藩、徐悲鸿等大师,亦都慕名寻访,又产生了众多的传世诗文字画……名人奇士募写描抹着奇山胜水,而山水林木,无不又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风韵。自然与人文,如此地相得益彰。山,愈发地高了,而时光,也愈发地久远了。 但是,时光并没有停止。时光在季节的重复与循环中,得到了延伸。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至十五日,能将一年芸芸众生凡俗的重负释放的山会数百年时皆来往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滇川藏乃至东南亚僧俗信徒登顶朝圣,影响众广。 信仰在心的最深处,却也所有人的远方。
(通讯:671000 云南省大理州广播电视网络信息传输中心 作者:张卫平E-MAIL:zhangweiping123@sohu.com; 电话:0872-2236027)
--题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理山水间仁智双全。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重复一遍这样的语言。自然,对大理情有独钟。 是的,洱海之秀美,在于波光潋滟之上,两岸绵延雄奇的山峰伟岸挺拔的辉映。苍山之下洱海之畔,让我们将目光东移,在回味传说的讲述中,再睹峥嵘。那是比历史记载还要遥远的年代,那位拈花一笑,长眉阔面的佛祖大弟子饮光迦叶,一路苦行,跨越千山万水,自西天而来,在这座形如鸡足的青山上四顾后守衣归定。菩萨也有倦了的时候,菩萨也同样喜爱所有的清山秀水。鸡足山,聚天地灵气,得真人亲传,佛法降临在那些拚命升高的树梢,并在无尽的土地上不断弘扬。气势磅礴的鸡足山,香烟在山林中缭绕,钟罄与流水边撞响,由此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 名山胜水,如果没有人文意蕴的注入,花,还是花,树,还是树,水永远只在流动中无语地消逝。那个为鸡足山命名的人,显然不可能是无语拈花一笑的饮光迦叶。 洱海涛声回响,鸡足圣山,卓然而立,主峰西矗,尾掉东南,前伸三峰,后拖一岭, 形似鸡足,被覆葱郁林木,幅域宽广。奇山高峻,险峰簇生,崖壁千仞,幽涧万丈,更有琳琅泉潭流淌于丛林之中,超绝尘俗,庙宇寺庵,遍布危岩高岗之上。古楼佛塔,肃立风铃响罄之中,一切尽在茫茫林海之中时隐时现,法相庄严。融会大小乘佛教及藏传密宗的百代名山鸡足山,明清之时,佛法昌隆,前述各教高僧大德与修行和尚云集,香烟氤氲,诵经声如细雨滴落,笼罩众峰。极盛之时,大寺有八,小寺三十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余所,修行者千乃至于万。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这小西天佛国中,处处香烟缭绕,时时拜者络绎,诵经之声掩住了风中林涛。佛法喜山川灵秀,钟天地精气,而万法同源,殊途同归,道教亦随之早早驻足名山之上。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层层登高;玉皇阁、真武阁、九重崖,皆次第迎纳众信徒。佛道同修清灵地,兼收并包虔诚心。气度非凡的鸡足圣山,它的辐射范围,已远远超出金顶之上,它所能瞻望的地域。万里瞻天,西南的崇山峻岭,佛教的源流支脉,东南亚的万水千山,都为这灵山中的佛光一现,寄托空虚清净的心香一柱。 于是,崇佛信道者,在下山途中,不由得倾心于山水花木,沉于不教之教中。 的确,登临鸡足山,在倾听佛磬道音之外,更可以超尘之心,观奇山,抚绝水,入秀林,四观八景,皆可亲近品味,所得甚多。其实,在我们生活的东方,所有的宗教乃至哲学,谁又不是自然的综合与升华呢?一棵树下,可以诞生统领万物的思想,一道水边,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概念呢? 我们无法准确回答,所能回答这一切的,只有不会终止的时间。 我们无法离开鸡足山,我们无法回避我们的目光。置身海拔三二四八米玉柱峰顶之金顶寺下,东观日出,南视祥云,西及苍洱,北眺玉龙千年雪,更可极目高天,遥想视线外,海涛声声,则身心飞逸,包揽博大,吸尽烦忧。而后,如了终生大愿,于林影清风中徐徐下行,沿世界探访,欲罢不能。朝拜天柱佛光,穿越万壑松声,于落落八景之间,觉山幽人远,清静无为。无怪乎当年徐霞客两次登临,洗涤心性,激扬文字,撰写传世之山志,并发出“奇观尽收近日胜”之赞叹,以及“海内的其一,以为奇迹”之评谈;而历代名人杨升庵、赵藩、徐悲鸿等大师,亦都慕名寻访,又产生了众多的传世诗文字画……名人奇士募写描抹着奇山胜水,而山水林木,无不又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风韵。自然与人文,如此地相得益彰。山,愈发地高了,而时光,也愈发地久远了。 但是,时光并没有停止。时光在季节的重复与循环中,得到了延伸。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至十五日,能将一年芸芸众生凡俗的重负释放的山会数百年时皆来往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滇川藏乃至东南亚僧俗信徒登顶朝圣,影响众广。 信仰在心的最深处,却也所有人的远方。
(通讯:671000 云南省大理州广播电视网络信息传输中心 作者:张卫平E-MAIL:zhangweiping123@sohu.com; 电话:0872-223602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