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武侯祠的困惑

2022-01-03叙事散文xam720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武侯祠的故事,从而我对武侯祠有了印象。故事提及一位省委书记去四川上任时,临行前,领导人找其谈话。领导人问,你到四川第一件事应当做什么?书记想了半天,不好回答,只好说,请领导明示,领导人说,到四川后,你一定要先去武侯……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武侯祠的故事,从而我对武侯祠有了印象。故事提及一位省委书记去四川上任时,临行前,领导人找其谈话。领导人问,你到四川第一件事应当做什么?书记想了半天,不好回答,只好说,请领导明示,领导人说,到四川后,你一定要先去武侯祠看看。
  故事虽无考证,但是却在我脑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省委书记上任为什么先要去武侯祠呢?疑问存在心中好多年,偶有机会去成都,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去看看武侯祠,以解决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
  武侯祠据说始于晋朝,是四川百姓为诸葛亮立的祠堂。祠堂位于成都市区武侯大道,占地不大,紧挨着著名的锦里。
  进入武侯祠,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大门内左右两侧由岳飞手书刻写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笔法刚劲有力,让人震憾。看来,诸葛亮不仅得到百姓的拥护,也深得历代忠臣良将的推崇。在通往大殿道路的两边,位列着追随武侯诸葛亮南征北战的文臣武将的塑像,文武各十二尊,文武分别以庞统和赵云为代表,星汉灿烂,气贯入云,真可谓是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他们在祠中与诸葛亮终生相守。我想诸葛孔明在天上,也一定能号令三军,吊民伐罪。
  祠中最有名的就是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在武侯祠大门至二门之间的东侧碑亭中。唐宪宗元和四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文中对诸葛亮备加赞赏,“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未从虎,时称卧龙”。作为一代名相裴度的肯定,代表着大多数统治者对诸葛亮文治武功的盖馆定论。
  顺路前行,诸葛亮殿前的大门“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槛联映入眼帘,该联应取自于杜工部《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读后慨叹之余,更加让人们怀念那君臣一心的时代。武侯祠,是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合一的祠堂,在封建时代三纲五常的思想下,君臣合用一祠,难能不易,这充分说明了诸葛亮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武侯祠最让人思考、也正是领导人想让书记看的,是武侯大殿的槛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对联虽是清代赵蕃撰写,也深得诸葛亮治蜀之精髓。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一面是大巴山,一面是八百里泰川,为四川形成了天然屏障。自古有“天下未乱而蜀先乱,天下大治而蜀后治”之说,诸葛亮治蜀,一别于刘障暗弱、纲纪废驰的现象,施以严刑峻法。在诸葛亮看来,“宠之以位,位极则残,施之以恩,恩竭则慢,法行则知恩、爵加则知荣”。正是审势度势,攻心为上,才使得诸葛孔明治蜀取得巨大成功。诸葛亮率甲数十万,六出岐山,五伐中原,东征西讨,而未有人怨,仍能得到后世的尊敬,这不得不说明他的伟大。
  只因先主叮咛后,星风洒落五丈原,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样,事必躬亲的诸葛亮星落五丈原,至死未完成他统一中原的宏愿。
  中国人才辈出,历史浩如烟海,千秋功罪,向来是后人评说,然而,无论是唐宗宋祖,康乾圣君,无不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历史的长河冲刷掉无数的印痕,诸葛亮却依旧让万民敬仰,这也正是历经战火,世代更替,武侯祠却香火不断,留存至今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无声的武侯祠或许能让历代为官者明白更多的哲理。
  武侯祠很小,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游完了,然而,一代治国名相的形象却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短短的游历,仿佛解开了长期藏在心中的困惑。为什么领导人要让省委书记看看武侯祠呢?我想一是希望为官者都要学习诸葛孔明忠君爱民、两袖清风、勤政廉正的高尚情操,二是希望为官者能审势度势,刚柔相济,真正将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做一个好官,一个清官。
  在对诸葛亮的万般崇敬中,我不知是否找到了解开武侯祠困惑的正确答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