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蒲河随想

2022-01-03叙事散文xam720

蒲河随想童年时期,一直期盼家乡有条小河。对河流的向往,多来自于从小人书中读到的一些故事。雁翎队头顶着荷叶在白洋淀打鬼子;洪湖赤卫队女队员秋菊划着小船在洪湖里,唱着歌,摘着莲藕;铁道游击队员小坡在微山湖的小岛上,弹着土吉它唱着歌。跳动鱼儿,……
蒲河随想   童年时期,一直期盼家乡有条小河。对河流的向往,多来自于从小人书中读到的一些故事。雁翎队头顶着荷叶在白洋淀打鬼子;洪湖赤卫队女队员秋菊划着小船在洪湖里,唱着歌,摘着莲藕;铁道游击队员小坡在微山湖的小岛上,弹着土吉它唱着歌。   跳动鱼儿,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飘动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水面,夕阳西下的树影,小河带来太多的幻想。可是,家乡没有小河,想象,终究是想象。   上学后,学了地理才知道,辽宁大的河流并不多,有五大河流,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小凌河。外市的几条河离家都较远,即便是在沈阳城边的浑河,也未能看上一眼。   父母不会知道我对小河的渴望,不过,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带我去看一条毫无意义的河流。   多年之后,忽然听说,家的不远处有了一条蒲河,心生疑惑之时,也伴随着几分惊喜。从小到大,没听说家的附近有河流,这条小河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蒲河,确确实实的存在着,离小时候的家,有二十多公里,河流经过郊区,最终汇到浑河。只不过,在没有私家车,且公交不发达的时代,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已算是漫漫长路,以至让小河的名字,一直湮没在乡村的炊烟之中,不被城里的人知晓。   蒲河,成为了之后常去的地方,所谓的常去,也就三五个月一次。多为一个人开着车,顺着堤岸慢慢的开着。来河边的原因,不是为了印证童年时对河流的想象,大多是因为心情不好,来求得心情释放的。   半个小时的车程,将人带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喧嚣的都市、林立的高楼、嘈杂的人群和拥堵的汽车,连同职场上抑郁的内心,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曲折绵长的河水、五颜六色的野花和绿毯般的草地、潺潺的水声和鸟儿的鸣叫。   河流是漫长的,即便开车,也从没有走到尽头。乍眼望去,河流并不美,至少和江南的河流无法相比,就算在清晨,也感受不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时宽时窄的河面,岸边长有参差不齐的芦苇,或许是河水较浅的原因,河里是行不了船的,当然,也就不会出现“渔歌唱晚”的场景了。   然而,都市的人们仍然为了寻找心灵的一份宁静,一分安逸,或者是对现实的暂时逃避,而流连于此。   路旁停车的地方很多,岸边有慢步廊道,人可以随着心情,停下车后,来到河边,顺着廊道随意的游走。只要不赶上枯水期,在河边,可以感受到一条河流应有的特质。   河水缓缓的流淌着,靠近岸边的河水里,遍布着绿苔,仔细看时,绿苔之下,有成群的小鱼游走。河对岸此起彼伏的披着绿色坡地,与坡上或多或少的有些树木,高低错落,形成一个绿色的世界。   身边的树林中,斑驳的搭着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帐篷。一家人或几家人,三五成群的朋友,聚在一起,或呷着啤酒,或躺在草坪地下,共享着大自然带来的惬意和放松。   河流狭窄处,会有小桥横亘在河上。站在桥的中央,可以感觉到脚底下河水的奔流。在桥上看小河,与在岸边不同,目光可以随着弯弯曲曲的河水,一直望到尽头,一种豁然开朗之意,在内心中油然而生。   小桥的对岸,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小山坡的坡顶,路两侧都是齐腰深的草丛。远远望去,坡顶的亭子清稀可见。一个人沿着小路慢慢的行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有阳光、蓝天、大地和轻风;只有野草摆动,树枝摇曳,和偶然见到的,起舞的蝴蝶和扇动着翅膀的蜻蜓。此时,心是放空的,桎梏着身体和精神的不快,莫名的消失了。   大多数时间,还在是车上,车以2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驶着,窗户是摇下来的,既是想视线更好一些,也想感受到轻风拂面的感觉。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车已行驶了五六十公里,弯弯曲曲的路况越来越差,河面也变得越来越窄,仿佛在断流的样子。   归来之时,已是下午五六点钟,车依旧沿着小河边行驶,车速比来时稍快了一些。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也给看似有些单调的小河,增添一些意境。时间好象停止了,思维也停滞了,只有路边一排排的树,在向后移动。   车里刚好播放的是听过无数遍的歌曲《寂静之声》,只是在原野上和小河边,再次听到这首歌时,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