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屋场的衰落

2022-01-03抒情散文潇湘渔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22 编辑

                    屋场的衰落我们的村子虽叫下坑,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郭家村,因为全村近三十户人家除了村尾一家姓黄,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外,……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22 编辑 <br /><br />                    屋场的衰落
  我们的村子虽叫下坑,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郭家村,因为全村近三十户人家除了村尾一家姓黄,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外,其余清一色都姓郭。
  全村共有五个屋场,分别叫老屋、中屋、上屋、新屋和对门屋,我家所在的是新屋,但新屋不新,少说也有一百年了。
  新屋场共住了八户人家,虽然同属一个宗族,都是从孔字辈繁衍下来的,可细而言之又可分为两个小宗,一个是孟源公,一个是孟溪公。我家这一支是孟源公名下的子孙,另一支是孟溪公名下的子孙,各有四户,奇怪的是两支各有两户住在别的屋场,我虽有点好奇,但也懒得去打听,其中原因也就存疑了。有意思的是,四间正房都归了孟源公的子孙,两个侧厅也由孟源公的子孙使用,孟溪公的子孙连一间正房也没有。
  我们这一支,还可分为两个小宗,左青龙的两户是英伟公的子孙(实为三户,另一户居住在老屋场),右白虎的两户(实为三户,另一户居住在中屋场)是英佩公的子孙。比较而言,孟源公这一支要兴旺得多,六户人家合共有三十口,孟溪公那一支只有四户人家,合共只有十九口。以成分而言,本是孟溪公那一支要富有一些,他们多为中农与下中农,而孟源公这一支则多为贫农与下中农,还有一户竟然是雇农。可就生活水平看,我们这一支反倒要好一些。
  在我的孩提时代,新屋场是最富生机与活力的时代,其显著特征是孩子多,每户最少的也有一个,最多的则有五个之多,而且多有同龄者:四六年出生的四个,四八年出生的两个,四九年出生的三个,以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单是我们那一代,就有二十多个,我的小妹是最小的一个,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
  那时,新屋场着实热闹:上学时可以排成行,四三二一各个年级都有人,等到前面的长大了,最大的都读高中、师范了,小的还刚发蒙,中间读初中的、读高小的,要有尽有。一到放寒假,各家的小孩往往集中在大厅里玩,一聚就是一二十个,嘻笑声,打闹声,响成一片。因为是本家,相互间多为兄弟、姐妹、叔侄、姑侄,亲情决定着相互间的关系,所以很少打架,扯皮、吵架的现象虽常有,然而小孩间也不记仇,刚刚吵过架,转眼间又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叫得还真亲切。
  那时,一般十来岁的孩子都不下田、上山干活,主要是为家里砍点毛柴、摘点猪草,照看鸭子、白鹅,或者上山去摘野菌、弄竹笋,往往也是成群结队,一去一大伙。除了照看鹅鸭,摘猪草多为单个行动外,其他上山砍毛柴、摘野菌、弄竹笋,一般都是结伙形式,很少单独行动。往往一路哼着乡间小调,或是刚从学校学来的歌曲,还伴随着打闹和欢笑。到了山上,相互间也少不了照顾、呵护。
  在农村,小孩常干的事是看牛与看管鹅、鸭。在集体化年代,耕牛也多为一家一户看管,由生产队记工分。一般孩子都不大愿意看牛,尤其女孩,但大人却不管那么多,往往撂下一句话,等同于命令,要你看牛你就得看牛。放牛一般选择或是水边,或是山边,与家总有点距离,孩子们大多不愿意单个去放牛,于是就想方设法邀伙伴,结果往往是两家或三家的孩子一起放牛,这样即使遇到不听话的牯牛,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有时个别玩皮的男孩,还会骑在牛背上,嘴上衔片树叶,一边逍遥地骑着牛,一边吹着树叶。
  至于照管鹅、鸭,那倒是男孩子愿意干的事,你想一手拿根竹枝,不停着甩动着,嘴里则不断地“呵,呵,呵”,驱赶着成群结队的鹅鸭,看着鹅、鸭左晃右晃地摆动着身姿,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在全屋场八户人家中,我家情况算是特殊的,我虽有四姊妹,但我与哥哥长期在外读书,哥哥后来又参军去了,大妹妹不管用,小妹妹则太小,因此我家喂养的鹅鸭常常没人照管,好在我的小叔叔(比我小三岁)很能体谅人,当仁不让地帮我们家看管鹅鸭。每天清早将鹅鸭赶出鸭窝,天黑前赶回鸭窝,一次不拉地替我们家担当这件事,我从心底里感激他。
  最有意思的是,一到夏日的大晴天,等到放学回了家,牛入了栏,鹅鸭进了圈,离晚饭又还有一段时间,这时我们屋场的众多孩子就会聚集到屋后的大樟树下疯玩,有时还会邀集其他屋场的人一起玩。或者唱歌,或者听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家里人喊吃饭了,才渐渐散去。
  因为是本家,虽说大多出了五服,但都还挺重亲情的,尤其是孟源公名下的四家,相互间的关系仍很亲密,过年时往往相互请吃饭,杀了年猪则本屋场的人都来吃肉,每逢红白喜事,则四家合在一起共同办理,由主家管饭,其他三家则放下一切事情全力帮忙。即使过节那家做了好吃的,也要送点给其他三家。至于我,则占的便宜更多,大概因为我是全村第一个高中生、大学生,在本家长辈眼里,我才是读书人,为郭家争了光,所以每逢正月请我吃饭的特别多,不仅本屋场的七家请,住在中屋、老屋的两个伯伯也请,甚至连对门屋的两家叔叔也请吃饭,我打心里觉得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叔公对我尤其看重,总说英佩公的子孙就我一个会读书,但愿我继承英佩公的传统,能读出个名堂来,为此他们家的年饭也请我一起吃。说实话,每逢看到叔公满怀希冀的眼光,我都特别感动,觉得如果不好好读书,别说对不起父母,就连叔公那里也无法交代。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叶起,我们这批毛孩都慢慢成龄了,到了男婚女嫁的时候了:先是一个姐姐出嫁,接下来是天福叔、海龙哥娶媳妇,然后一个堂妹又跟一个江苏的农民师傅走了,气氛似乎有了变化,再没有以前那样热闹了,不过好像多了些成熟。慢慢的又增加了一代新人,天福叔、海龙哥都做了爸爸。
  我们这批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初期出生的,到了六十年代后期,除了我与哥哥尚未结婚外,其他的该嫁的嫁,该娶的娶,大多都是有家有室的人了。与我小妹年龄相当的人数要少得多,自然比不了当年我们那批人的阵势,而下一代又刚刚呱呱落地,因此自然比不了我们做孩子时屋场的热闹,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然而这时的新屋场因为没有发生大的变故,所以整体气氛还不借,既未出现人口锐减的现象,也未出现家庭外迁的现象,整个屋场大体还是一种兴旺的景象。
  在新屋场的发展史上,我父亲的去世似乎成了一条分界线:1985年之前大体称得上是人丁兴旺,气氛和谐,其后则急遽地走下坡路,衰落的气象逐渐显现。
  父亲在时,我与哥哥年年回家过年,即使我俩还是单身汉,只要我俩回去就足以聚集人气,更不用说我俩结婚生子,一回去就是六口,屋场自是热闹非凡,我那女儿、侄儿都成了整个屋场的宝贝,个个都抢着抱、闹着玩。我们家的饭厅每天都成了大家聚集的场所,不明底细的外人,乍一看,还以为是开会呢。尤其是晚饭后,几乎天天人满为患,坐的、站的、蹲的,各种姿势都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种年龄档次的人都有,挤的小饭厅水泄不通,绝大部分都是来当看客、听众的。爸爸、哥哥与我,自然是聚会的主人,古往今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这时,妈妈就成了最忙的人了,要不停地烧开水,摆茶点,还得与进出的人打招呼。
  除了我与哥哥成了聚焦点外,爸爸本身也是屋场的主心骨。虽然当时还有几位是爸爸的长辈,但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早已不过问屋场的事人。与爸爸同辈的也有几个,可又缺少主见,凡事拿不了主意。屋场每有大事,都盼着我爸爸来作主,如此一来,我爸爸自然也就成了本屋场的当家人。记得2012年回乡给母亲下葬,一个本家的弟媳妇还反复对我说:“当初我家小姑子出嫁的前一天,公公突然过世,我与你弟弟都慌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办,好在有叔叔(我爸爸)作主,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想起来,我至今还感激不尽呢。”
  1985年,我那老父亲因响应县政府“改造残植林”的号召,上山干活,结果发生意外,被倒下来的枯树砸死。这不仅对我家来说是个巨大的噩耗,即使对本屋场也是一个巨大的不幸,从此,新屋场失去了主心骨,不幸的事也接连发生,同时人心也似乎散了,成了一盘散沙。
  俗话说:“屋漏偏遭连夜雨”,不知怎的,自从我父亲过世,本屋场就接连发生意想不到的祸事:先是本家一位婶婶得了咽喉癌,接着一个身体特棒的叔叔无缘无故就死了,然后一个叔公又上吊死了。死人的事倒是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古话,最让人难过的是,英佩公名下的四家子孙关系急遽恶化:两位叔叔兄弟反目,兄弟妯娌不相往来;一位哥哥与一位弟弟本是英伟公的子孙,血缘最亲,两家的新房比邻而居,可不到半年却反目成仇;我父亲在世时,四家关系虽未达到一家亲的地步,但毕竟往来密切,有事相互关照,后来却象乌鸡眼似的,争斗不休。
  特别让人不解的是,过去人丁兴旺的新屋场,现在不仅人口下降,男丁更成了稀有产品。想想以前,单是我们这一房,远字辈就有男丁八个,女孩七个;而到了下一辈——惠字辈,总共才八个孩子,虽有四个男丁,但生的全是女孩,唯一的希望是我侄儿能生个男孩,成为英佩公的六世孙,要不然我们这一房只怕要后继无人了。想到这,我心里免不了阵阵发寒。虽然在我的观念中传宗接代的思想并不那么浓重,但看到本家人丁那样稀少,心里总不是滋味。
  至于孟溪公那一支,说起来就更加惨不忍睹了:四户人家有两家成了绝户,其余两家一家没有男丁,一家远字辈有三个儿子,却是村里最穷的一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却至今也未翻过身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三个儿子娶上了媳妇,也都生了孩子,其中还有两个是男孩。
  更令人心酸的是,新屋场现今已不复存在:我与哥哥成家在外,老屋地基让给了本家叔叔,现已拆除建了新屋;大叔叔则住在屋场后面去了;左青龙两位本家兄弟,把房子建到了两里之外,老屋既不拆,也不维修;另一房的四家有两家早成了绝户,一家把房子建在了右白虎的外面,一家于1968年房子全被洪水冲毁,只得另行选择地方建房。如此一来,原来新屋场的八户人家仅剩下小叔叔一家,其他七家或外出工作,或迁居别所,或人丁绝灭。于是原来好端端的新屋场,倒的倒,毁的毁,早已是百孔千疮,不成模样。白天看还只是让人心酸,如果晚上去看,那简直是一片恐怖。
  我虽是一个故土情深的人,在外四十多年从来也未忘怀家乡,更不能忘怀生我养我的新屋场,可面对破败不堪,满目凄凉的屋场,怎能不让人心酸、悲悽,旧时的许多美好记忆都被眼前的一片惨景冲得七零八落,如果不是父母、祖宗的坟茔在那里,如果不是老家还有那么多可爱的叔叔、兄弟、子侄,我真不想再回老屋场,免得自己心里发酸,眼睛发黑,好些日子也平静不下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