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农家小菜

2022-01-03叙事散文杜永生

农家小菜文/杜永生前日母亲特意来到县城,为的是给我送来两样小菜。这两样小菜也是我最为喜欢的:一是韭菜豆子,二是青菜肘子。其实,家里几个坛子里腌的都是小菜,有萝卜干子,有雪里蕻,还有才吃了点点的蒜头子。不过一年四季,家里的小菜可没中断过,一……
农家小菜
文/杜永生
  前日母亲特意来到县城,为的是给我送来两样小菜。这两样小菜也是我最为喜欢的:一是韭菜豆子,二是青菜肘子。其实,家里几个坛子里腌的都是小菜,有萝卜干子,有雪里蕻,还有才吃了点点的蒜头子。不过一年四季,家里的小菜可没中断过,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我始终觉得,有小菜的日子,心里才会有一种踏实感。
  在乡下,哪家都会有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坛坛罐罐,这些坛罐实际就是装(腌)小菜的。这是农家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每到入冬,母亲们忙完了田间的又开始忙家里的。她们是家庭的主妇,她们总不忘要腌上数种小菜。冬天可是腌制各种小菜的最好时机。小菜的种类比较丰富,大多都是自家菜地里产的。所以,自家的菜园子丰富了,那么,腌制出来的小菜也更是丰富的。
  这个时候,你到乡下走走,有道比较壮观的风景线就是每家的院子里晾晒的都是准备腌制的蔬菜,青菜占了大头,其次就是条块均匀的萝卜干、橙红细腻的胡萝卜丝、胖大茁肥的雪里蕻,还有一些少量肉实嫩脆的菜姜。实际上,那些已经下缸入坛的还有豇豆、辣椒酱、咸鸡(鸭)蛋,还有一部分是在夏天就腌制好的蒜头和蒜薹。
  小菜飘香。这里也充盈着浓浓的母爱。这些小菜不管从选料到洗切到入缸及至腌制的过程都是由母亲们亲手操作的。小菜腌制的数量与质量,保鲜能否长久也为母亲们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这里融彻了母亲们辛勤的汗水和着浓浓的菜香一并氤氲在农家生活里。母亲在腌菜时由于长时间的弯腰,等将菜坛子口封好后,她已经是腰酸背痛了。她的不经意间捶打腰背的举动,始终让我感动着感激着!谁家腌制的小菜多,保鲜的时间久,还有口感的鲜嫩都是母亲们勤劳贤惠的象征。不用说,现在一些年轻的母亲们可没有这么好的手感了。她们是需要从婆婆那里精心讨教的,当然,这种讨教里老母亲一定是倾心尽力的,可是年轻的她们能不能真正掌握着诀窍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的家属,母亲也曾手把手的传教过,她也知道甚或是熟悉一些腌制的过程,可始终掌握不住诀窍,同样是在腌制小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不是化蔫了,就是消烂了,而且保鲜的时间很短。而母亲腌制的小菜就是再储放多久都不会变质变味,基本还保持着蔬菜原有的鲜质。就拿母亲在夏天里为我们腌制的蒜头、豇豆,那可是什么时候吃起来都是鲜灵灵、脆朴朴的。特别是豇豆,为了能够长久保鲜,她储放在几个大号的雪碧塑质瓶子里,想吃了,抽出数根,切碎浇上麻油或在锅里小炒下,那口味绝对鲜嫩如初。
  甭看这些朴实无华的农家小菜,其腌制的过程有的看似简单,有的就比较复杂。入冬了,她们就会把一些准确腌制的蔬菜选挑好,及时地晾晒,及时地清洗出坛子、罐子。有了这些小菜,不仅丰盈了农家人的生活,也使我们这些身在外的子女们心里始终有个想头。
  母亲送来的韭菜豆子可谓是时令小菜,现在吃就是图个新鲜。韭菜是选用自家菜地上的小韭菜(这也是入冬后的最后一茬),这种韭菜个头小、色泽深,水分少,味道浓。豆子就是黄豆。先要挑拣出质好的黄豆,把这些黄豆淘洗干净晾干,然后放在锅里温火炒作,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这样炒出来的豆子还保持了原色。豆子炒熟后冷却着,就开始把韭菜切碎,把豆子与韭菜糅合在一起,装在小坛子里,第二天就可以当小菜了。韭菜释放出来的水分濡润了豆子,使原先豆子蹦脆的程度得到了软化,吃起来韭菜还是鲜嫩的,而豆子则是硬赳赳、软溜溜,真正地软硬适中,咀嚼起来可谓口齿生香、胃口大开。还有萝卜缨子,简单地用细盐码下(杂糅几下,滤出部分水分)鲜绿鲜灵,再滴点麻油,更是香喷喷、脆生生的。
  过去,我们非常喜欢吃“盐豆子”,其实,这也是一种小菜。那时候生产队种植黄豆的面积很广,每家每户也能分发有这么一笆斗。这些黄豆大多还是作两方面之用,一是喂牛(把豆子用水浸泡后裹在稻草里,以补充耕牛过冬时的营养所需),二就是磨豆腐(年货。那家都会磨上几十斤的黄豆)。由于那个时候小菜腌制量小而少,主要是菜园子里没有多少可栽种的蔬菜,所以,整个冬天里,这“盐豆子”相对就占据主要位置了。不仅可以当小菜,还可以满足我们对零食的谗念。在豆子温炒的过程中要加入适当量的盐水,待熟后,盐水也充分渗透在豆子里,就是一道小菜了。冷却后的豆子就会冗泛并凝滞出一层细腻的盐霜。不过,由于香脆,我们还是喜欢白嘴吃着,就当一种小食品品味着。上学了,忍不住是要抓上一大把揣在兜里,时不时地掏出几粒,嚼着,嘎嘣脆。
  由于豆子的盐分还是比较高的,吃多了免不了会口干舌燥,等着下课后要么跑到学校附近的一口水塘边,爬下,伸手捧起冰凉的生水呼呼啦啦一阵猛喝,要么就到就近的同学家,从大水缸里舀上一大瓢,咕咕咚咚,一饮而尽。行文至此,我不得不提到小同学文宜,因为在他身上有与“盐豆子”的桩桩趣事,什么时候想起了,总是忍俊不禁。他喜欢盐豆子的程度可是比我们任何人都高,不仅每次装上大半兜子,而且就是上课的时候,也会找准机会掏点出来塞在嘴里。他不会立即咀嚼,等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就快速地咬嚼开了,那嘴巴的蠕动是急速的,就是再紧闭着还是香味弥散着,惹得左座右桌的同学口水横飞,还不忘悄声细语乞求一点施舍:“给点哈!”。不过,他的肠胃消化功能相比稚弱,只要喝了生水,你看吧,那控制不住、抑制不了的豆子与生水的混合物---屁就会接二连三,同学们那个愤怒啊,起初他自己也很无奈很尴尬的样子。可是,他为人这么大方,谁会去更多的计较与纠缠呢?大家的容忍反而使他感到从容了,甚至到最后竟然肆意妄为了,不管什么场合(也包括上课,经常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好象把放屁作为了一种乐趣之道。也因此,他在小学三年级前,有一个非常响亮而著名的诨号---放屁虫子。难怪啊,“一个豆子十个屁、一把豆子一粪箕。”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在老袁家和他在一起喝酒,厨房里的一个大号的瓶子里装的就是刚炒不久的盐豆子。很显然,他对“盐豆子”还是那么有兴趣。
  城里的许多人家也会腌制一些小菜的。你看,现在的菜市场上,那些整车(拖拉机)整车的青菜、萝卜和盖菜很快就会售罄一空。那些单门独户的人家的院子里铺着的、晒衣绳上挂着的,还有一些平房的顶上摊着的不都是即将腌制的小菜吗?还有大大小小的饭店、大排挡、小吃摊子上,都会准备着许多种的小菜。不过,他们腌制小菜可不会那么精心精细的,其口味上要比自家腌制的差之甚远。他们很少自己吃,还不是为了满足大家的食欲。你看就餐的一旦酒止了,饭上了,不用说,一溜水的小菜随即就到,这个时候,那些大鱼大肉,五荤八腥一边去,下饭的还是这些可口的小菜了。
  不管现今生活如何丰富丰盈,农家人的这种习惯还是始终沿袭并执拗地传承着。同样,这些小菜几十年如一日地占据着我们家的餐桌,从前和父母弟妹在一起生活的五口大家到现在的三口小家,相沿相袭,不离不弃。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纵然素朴寻常,可却让我们百吃不厌,吃着想家念家。同时,也麋集着我们对家的那种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更是我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菁华。(全文2911个字,于08年12月8日)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8-12-19 08:01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