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细水流过
2022-01-03叙事散文杨献平
细水流过
杨献平泉水不断,总要溢出或是下潜。因了乱石和粗沙的缘故,泉水不让人看见,以自己的韧力,从河滩下面开出通道。巨石和粗沙还在愣怔之中,泉水早已越过。到了离村庄三里的地方,突然冒将出来,开始浑浊,继而变清,想来受到了不少泥沙的阻拦。泉……
细水流过
杨献平
泉水不断,总要溢出或是下潜。因了乱石和粗沙的缘故,泉水不让人看见,以自己的韧力,从河滩下面开出通道。巨石和粗沙还在愣怔之中,泉水早已越过。到了离村庄三里的地方,突然冒将出来,开始浑浊,继而变清,想来受到了不少泥沙的阻拦。 泉水渗出之处,正是河沟狭窄,山势收拢的地方。左边的阳坡和右边的背坡距离丈余,之间有一块儿长而大的黑色巨石,像一直睡着的老虎,而渗出的泉水恰似它的呼吸。自然造物,寓意巧妙,令人蹊跷。巨石连通南北,又像桥梁,若是两边都住了人家,发洪水的时候,来回走动一定方便。 活着就是消耗。泉水再次涌出,就小了许多。沿途肯定滋润了不少树木野草,算上被太阳没收掉的,已经损失了总量的四分之二。若不是后山根儿的泉水不断,仅凭韧力和信心还是不够的,或许早已消失无踪,前面的村庄,也就没有了水源。 泉水爬上沉得很深的红石头,慢慢向前,细若皱纹,不发出一点声音。下落的时候,打在小卵石上面,淹湿了旁边的粗沙,形成一汪,就开始涨溢,状似舌头的清水一直向前,不管坑坑洼洼。和人一样,细水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越过一个深坑之后,不断传递和积攒力量,等深坑再也无法容纳它们的时候,新的道路就又展开了。 泉水自觉,不会勉强。
再向前百米,就看见了田地,从这里开始,人的田地一直延伸到石盆村以远的某个地方。田地的周边,不管是草坡还是河滩,都生长着树木和花草,树木当中,以果树为最,花草当中,茅草和野黄花最多。 好像是害怕田地似的,在距田地数十步的地方,细水再次失踪,或者说故伎重演。把无数的石头和沙子晾在太阳下面,不管它们是否得到过水的浸润。 细水再次出现的时候,村人们也聪明了许多。摸透了它的脾性,便在细水涌出的地方,修了一座水池,还像模像样用石头浇了水泥,合伙儿筑起一道水坝。再把草茎草根和泥土一同挖来,堆在坝根儿,阻止细水逃跑。 听村里人说,很早时候,这座池子里涌出的细水还是很大的,不到一天的功夫,就能聚满,抛掉在土渠里浪费了的,一次能浇一亩多地。我十岁之前,要一天一夜,到现在要两天两夜才可以聚满。人在逐年增多,水却逐年减少。难怪村人常常为了水而打骂争吵。 但水是阻挡不住的,即便用了水泥和石头。开始,村里人以为这一次就把细水跟挡住了,为自己所用了。孰不料,细水又在池子前面的另一块巨石下面出现了。而且流量还比原先的还要大,村里人起初纳闷,继而释然。说,大概是两山之间,某一处又有暗泉,合而为一或者合三为一,当然变大了,反正谁也没看见。 于是,村人又在这一处修了一座池子,规模比上边的那座还大。不但用水泥和石头砌了大坝,四周也垒了石头,浇了水泥。这一次,村人想致细水于死地。 这里的田地更多,一块挨着一块儿,是村人的命根子。因了水的缘故,田地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水地。也因了水的缘故,村人为争夺水地,哪怕打出活人脑子,谁也不肯退后一步。 这是不是细水的罪恶呢?细水无罪,人也无罪。丛林原则在起作用,只要是必须索取才可以维持生命的事物,恶是必然的。
正如事实、经验和我们的想象,第二座池子也没有彻底阻止细水。 停止一段时间,隐匿一段路程,细水又在第二座池子下面出现了。还是原来的姿态,流的时间长了,连身边的茅草、藤萝和泥土都腐烂了,尸体飘在它的身上,或沉在它的下面,随着细水的走动而摇晃。 人们又看见了细水,再修池子。人也知道细水不可阻挡,谁也不可独自享有,砌池子的动力大大减小,几个人搬一些石头,砌成坝状,用草堆垫了根部,能挡住多少算多少,没有了第一次修池子时候的勃勃雄心。 细水向前,穿过田地和村庄,从人们的血液中走过。
再向前5里,是石盆南街村,村前是大河滩,许多山沟里流来的水都在这里汇集。我在石盆中学读书的时候,还经常看着喝着细水,味道虽然变了,但它一直在我身体之内流淌,尽管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去向。
泉水不断,总要溢出或是下潜。因了乱石和粗沙的缘故,泉水不让人看见,以自己的韧力,从河滩下面开出通道。巨石和粗沙还在愣怔之中,泉水早已越过。到了离村庄三里的地方,突然冒将出来,开始浑浊,继而变清,想来受到了不少泥沙的阻拦。 泉水渗出之处,正是河沟狭窄,山势收拢的地方。左边的阳坡和右边的背坡距离丈余,之间有一块儿长而大的黑色巨石,像一直睡着的老虎,而渗出的泉水恰似它的呼吸。自然造物,寓意巧妙,令人蹊跷。巨石连通南北,又像桥梁,若是两边都住了人家,发洪水的时候,来回走动一定方便。 活着就是消耗。泉水再次涌出,就小了许多。沿途肯定滋润了不少树木野草,算上被太阳没收掉的,已经损失了总量的四分之二。若不是后山根儿的泉水不断,仅凭韧力和信心还是不够的,或许早已消失无踪,前面的村庄,也就没有了水源。 泉水爬上沉得很深的红石头,慢慢向前,细若皱纹,不发出一点声音。下落的时候,打在小卵石上面,淹湿了旁边的粗沙,形成一汪,就开始涨溢,状似舌头的清水一直向前,不管坑坑洼洼。和人一样,细水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越过一个深坑之后,不断传递和积攒力量,等深坑再也无法容纳它们的时候,新的道路就又展开了。 泉水自觉,不会勉强。
再向前百米,就看见了田地,从这里开始,人的田地一直延伸到石盆村以远的某个地方。田地的周边,不管是草坡还是河滩,都生长着树木和花草,树木当中,以果树为最,花草当中,茅草和野黄花最多。 好像是害怕田地似的,在距田地数十步的地方,细水再次失踪,或者说故伎重演。把无数的石头和沙子晾在太阳下面,不管它们是否得到过水的浸润。 细水再次出现的时候,村人们也聪明了许多。摸透了它的脾性,便在细水涌出的地方,修了一座水池,还像模像样用石头浇了水泥,合伙儿筑起一道水坝。再把草茎草根和泥土一同挖来,堆在坝根儿,阻止细水逃跑。 听村里人说,很早时候,这座池子里涌出的细水还是很大的,不到一天的功夫,就能聚满,抛掉在土渠里浪费了的,一次能浇一亩多地。我十岁之前,要一天一夜,到现在要两天两夜才可以聚满。人在逐年增多,水却逐年减少。难怪村人常常为了水而打骂争吵。 但水是阻挡不住的,即便用了水泥和石头。开始,村里人以为这一次就把细水跟挡住了,为自己所用了。孰不料,细水又在池子前面的另一块巨石下面出现了。而且流量还比原先的还要大,村里人起初纳闷,继而释然。说,大概是两山之间,某一处又有暗泉,合而为一或者合三为一,当然变大了,反正谁也没看见。 于是,村人又在这一处修了一座池子,规模比上边的那座还大。不但用水泥和石头砌了大坝,四周也垒了石头,浇了水泥。这一次,村人想致细水于死地。 这里的田地更多,一块挨着一块儿,是村人的命根子。因了水的缘故,田地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水地。也因了水的缘故,村人为争夺水地,哪怕打出活人脑子,谁也不肯退后一步。 这是不是细水的罪恶呢?细水无罪,人也无罪。丛林原则在起作用,只要是必须索取才可以维持生命的事物,恶是必然的。
正如事实、经验和我们的想象,第二座池子也没有彻底阻止细水。 停止一段时间,隐匿一段路程,细水又在第二座池子下面出现了。还是原来的姿态,流的时间长了,连身边的茅草、藤萝和泥土都腐烂了,尸体飘在它的身上,或沉在它的下面,随着细水的走动而摇晃。 人们又看见了细水,再修池子。人也知道细水不可阻挡,谁也不可独自享有,砌池子的动力大大减小,几个人搬一些石头,砌成坝状,用草堆垫了根部,能挡住多少算多少,没有了第一次修池子时候的勃勃雄心。 细水向前,穿过田地和村庄,从人们的血液中走过。
再向前5里,是石盆南街村,村前是大河滩,许多山沟里流来的水都在这里汇集。我在石盆中学读书的时候,还经常看着喝着细水,味道虽然变了,但它一直在我身体之内流淌,尽管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去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