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情爱之路(上)
2022-01-03经典散文
[db:简介]
《宝黛情爱之路》
上
【上】
前些天写《红楼妻妾关系》时,对一个朋友说,红楼里没爱情。那里的男人妻妾成群,只有女人没有爱;女人也只热衷生孩子,巩固地位,并不真正爱自己的丈夫。说完后,方觉失言,宝黛之情,无疑是划破这茫茫黑夜里的一颗流星。
人们对宝黛之情历来评价极高。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言称,宝玉是中国文化里的亚当。尽管有些人认为此言差矣,但我还是赞同的。何为文化,文化即文明教化,一个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书籍与知识,无不为此服务。地球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一个歧视妇女的社会,肯定是野蛮愚昧的,而宝玉无疑是一面鲜红旗帜,一下子警醒了世人沉睡的目光。
宝玉是种精神化身,人性美的使者,更是中国爱情词典里的开山鼻祖。曹雪芹对红楼以前的爱情下的定义是“淫邀艳约,私定偷盟。”曾借贾母之口批驳才子佳人的故事,是毁人子女,妒人富贵。里面的女子只要一见到男人,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了,何谈大家之格。同时也说明中国古代女子身居闺中极其闭塞,对男子难得一见,根本就没有萌生爱情的土壤。
在曹雪芹眼里,真正的爱情就两个字“体贴”,亦称“意淫”,即以精神恋爱为主,真性情的表达。认为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强拉硬扯,忽聚忽离”严重脱离实际,编造成分居多,且没有感情基础。把男女风月之事分为皮肤之滥与意淫两种。皮肤之滥指纯肉体和纯物质的,或因一时迷恋苟合。当然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均属此例。贾珍聚麀,可以和很多男人共女人;贾琏属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贾赦多多益善,贾蓉无耻下流,此皆没有爱的成分。警幻仙姑对宝玉说,吾敬你是千古第一大淫人,即宣布,宝玉是精神恋爱的启蒙者。
我们不妨看一下宝玉的爱情。
红楼是一部为女子树碑立传的书,在那个男尊女卑,拙荆贱内不离口的时代,实开历史先河,令人耳目一新。首先是男人喜欢看,从上往下流传,手抄风行;其次女人爱读,包括后来的慈禧,皆爱如珍宝。书里描写了各色美好少女,她们青春浪漫,纯美无瑕。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宝玉那双清澈的眼睛看到的,他的眼睛像把尺子,丈量出这些女孩子精神世界的纯度。宝玉最大的好,是对女性的高度尊重和对美好事物的发现,其次是自身善良干净。当然,还有才华,如无品学,焉有红楼一书。虽书中一再贬低自己,实是自站脚步,个人口角而已,不可当真。他不仅敬重黛玉这样不染世俗,才貌双全的女子,还关爱二丫那种普通贫穷的劳动少女。在这个贵族公子的眼睛里,没贫富、阶级和权势,只有人性的深度美,这点极为可贵。所以在爱情的王国里,我们要学会相信一个人的品质,而不是一味夸大个人魅力。
宝玉是个光环形人物,在贾府被称作“活龙”“凤凰”,喜欢他的女子不计其数,那他为何独钟情黛玉呢?书里讲得很清楚,“知己”二字。何为知己?懂得、疼惜和尊重,彼此的灵魂能在一起呼吸,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讲些大道理,或一味改造捆绑对方。宝黛二人因有共同清澈的心性,共同的认知,共同的价值取向,故互相倾慕。
我们不妨看下他们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红楼以神话开篇,点明故事出处。讲的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一颗绛珠草。绛,红色;珠,血泪也,带红色泪珠的小草。因赤瑕宫神瑛侍者,每日浇灌,得以存活,后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成仙。化作女体后,不吃饭,饿了食“蜜青果”,渴了喝“灌愁海水”。这个人便是黛玉,本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女子。赤,红色;瑕,瑕疵。点红。神瑛侍者便是宝玉,宝玉一生喜红,不仅自己穿红,且喜欢穿红衣服的少女;还喜欢吃丫头嘴上胭脂,门斗上贴的是绛云轩,住的是怡红院,幼时的名号叫绛花洞主,曹雪芹的书房称悼红轩。不难看出宝玉一生爱红,是个内心热情,流淌着鲜红血液之人。讨厌那个外表看似繁华而内在冰冷的社会,喜欢那些心底纯美的少女,认为她们才是最可爱的,只有她们的心灵没被世俗玷污。
一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想到凡间历幻一番。警幻问及灌溉之恩,绛珠说;“他用甘露惠我,我并没有此还他,他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他,也就抵偿过了。”以此可见,天界的神瑛侍者是喜爱绛珠的,要不不会精心呵护,有救命之恩。绛珠也有情有义,要不不会随其下凡。目的很纯粹,只为还泪。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之旅,一场浩大的心灵之约,同时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段伟大浪漫的爱情故事。甲戌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明言宝黛是全书的男女主角,余者皆陪客,没有宝黛就没有红楼梦的诞生。蒙侧批: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从书中可以看到,眼泪是真性情的代表,内心的甘泉,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不光黛玉爱哭,宝玉也爱滴泪。脂砚斋曾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是说作者历尽了各种风月故事,情感滋味后,认为唯有不带任何功利的感情,才是弥足珍贵的,因此用这木石情缘来倾泻心中的郁愤。就不难理解红楼曲中的终身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啥叫“终身误”,误了一生,对自己婚姻不满,对金玉之说极为痛恨。唯草木之情纯洁芬芳,有呼吸和生命力,是爱情最好的底色和成本。
红楼无非一记棒喝,警告后人,那些只图别人家世,依附男人改变命运的女子,永远得不到真爱,即便一时的蜜里调油,也会转瞬即逝。那些见一个爱一个,恨不得天下女人皆为我用的男人,也与爱无缘!
接着往下看,宝玉和黛玉不是一天落地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宝玉生日书中没有明写,应是四月春夏交替之际,黛玉生日书中明言是二月一十二日,花朝节,即宝玉比黛玉大将近一岁。他们出生地不同,一个投生到苏州林家,一个出生在京城贾府。
两人在人间的第一次见面,已是七年之后。宝玉七岁,黛玉六岁。黛玉从苏州乘船迤逦而来,是个非常美丽乖巧冰雪聪明的江南小女子。宝玉见之心头一震,说这个妹妹我见过,并视若天仙。黛玉对这位表哥也有耳闻,以为是一个什么样的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见后却大吃一惊,暗忖何至眼熟至此。实是对方梦中之人。
从此二人便和贾母同住,一个碧纱橱内,一个碧纱外,一帘之隔。过去的碧纱橱相当于现在的隔断,用木格雕花作为装饰,把房间分开。也有人说是活动的屏风或帷幔之类,不管怎么样,两人同处一室是真。关系极其亲密融洽,可谓言和意顺,略无参商。这种风平浪静美好的日子有多久,书中没有明言,下一节宝钗紧接着进府,推算应该至少有四年。因为宝钗进京已十三四岁,为选秀而来,她比她哥薛蟠小两岁,薛蟠十五岁那年打死冯渊,加之路程,到京城估计宝钗也就十四。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回,凤姐就对贾琏说过这是薛大妹妹进府的第一个生日,可知此言不谬。宝钗比宝玉大两岁,比黛玉大三岁。那年黛玉最少也有十一岁了,在贾府已生活四五年。后文也多次通过薛姨妈和宝钗之口,印证黛玉小时既来,和宝玉一处长大。
宝钗的到来,如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顿起波澜。宝黛之间开始出现小摩擦,当然,主要来自黛玉,黛玉忽然有了对手,宝钗丰美端庄又很会为人处世。那时,宝黛尚处在孩童期,并不懂情爱之事,宝玉待姐妹们皆出一意。由于和黛玉熟惯亲密,性情相契,便格外好些。时时在乎黛玉的情绪,只要黛玉不高兴,就前去俯就,软语慢肯,直到黛玉开心为止。一切都在自然发展中,但这只是黛玉不舒服的开始。
我们理下关系,黛玉是宝玉的姑表妹,宝钗是宝玉的姨表姐,这是对宝玉而言。对贾母,黛玉是她的亲外孙女,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的子女,黛玉来后的吃穿用度都和宝玉一样,亲孙女迎春、探春暂且靠后,可见贾母对黛玉的宠爱。且黛玉是母亡后,贾母派人放船千里接来。宝钗只是贾母儿媳妇王夫人娘家妹妹的孩子,拐了几道弯,与贾母没有任何血缘连带,只是客。对王夫人来讲,黛玉是丈夫的亲侄女,宝钗是自己的亲外甥女,自然待宝钗要比黛玉亲厚些,这都好理解。那时贾母还活着,一切归贾母说了算,留下薛姨妈一家,也是贾母发的话。人多说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其实,那时宝钗客居于此,想不懂事都难。宝钗点戏吃东西,都会顾及贾母,平时还要承色陪坐,这原是她懂事,也是无奈。但黛玉没必要这样刻意对待她的亲姥姥,出于自然就好。
黛玉和宝钗一家都是依附贾府而来,但性质不同。黛玉是双亲皆亡,孤苦无依,在贾府常住下来。薛姨妈一家虽有钱,但没人没权,已趋没落,属权势依附。后文中经常会看到薛家“仗势依財”四个字。且一住就是很多年,先在梨香园,后筹建大观园,把这处划进去,也没走,只不过挪了个位置。薛蟠结婚也结在了别人家,连薛蝌宝琴进京,也投到这里。他们就是有家不归,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一直从曹侯笔下的第三回延至八十回末。
情节继续往前滚动,到第六回,宝玉有了性爱。这在大观园没建,元春未省亲之前。宝玉那年最多不会超过十二岁,发生的对象是花袭人。袭人和宝钗同岁,比宝玉大两岁,已渐醒人事。那时宝玉刚成人,有了性能力。花袭人是他的贴身丫鬟,睡在他的外床,每日耳鬓厮磨,接触最多。即便宝玉没有梦中警幻之事,发生性爱的对象也会是身边最近之人,可以是晴雯,也可以是麝月,只要谁和他睡在一块就会是谁。这和爱没多大关系,只是看谁近水楼台。
紧接着第八回,传出金玉之说。回目叫: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寒酸。宝钗小恙,宝玉探视,宝钗要看宝玉的通灵玉,莺儿说上面的话和她家姑娘的像是一对。这一回,金玉之说正式露面。丫鬟属小姐的代言人,莺儿多处为宝钗打广告,后面紫鹃也急着给黛玉张罗婚事,可与莺儿对看。
这时候,已知宝钗落选,要不不会传出金玉之说。如果说非要找个有玉的才嫁,我们不妨细思,什么叫“有玉的”,是指身上佩的还是祖传的,如果是这两种,那些达官贵人几乎人人都符合条件。要说胎带的,恐怕只有宝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言京城出了一大奇事,指的便是宝玉衔玉而诞。可见轰动,那么这个金锁岂不是有备而来。
然而金玉之说并没有影响宝黛爱情的萌芽。第十九回宝黛情窦初开“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黛玉独自午睡,丫鬟皆不在,宝玉前来探视,怕黛玉睡出病,就编故事讲给她听。两人同处一榻,情意绵绵,言语诙谐幽默,毫无一丝淫气,一切都是美好和谐纯洁的。连读者都伏案击节,拍手称奇。黛玉聪慧,聪慧到不知道何为心、何为齿、何为肝,人又娇媚可爱。宝玉说她身上有奇香,黛玉就笼着一缕头发歪着头笑道:“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宝玉不解。因问:“什么‘暖香’?”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可见那时金玉之说已满城风雨,尽人皆知。黛玉本是调侃,但意思很明显,言下之意薛家之金是后天硬造的,专门为玉而来。
我们不妨看下这个金锁的来历。第八回从莺儿口中得知,是癞头和尚送的两句吉利话,须錾在金器上,并没说有玉方配。后来宝玉挨打,宝钗思忖“经常听妈对王夫人等说,金锁是和尚给他,要等有玉的才能嫁……”这里还有个“等”字,可见和很多人都提起过,薛姨妈这是在借题发挥编故事和大造舆论。宝玉有玉不假,胎带的,实是石头变的,幻像,是块假宝玉。可在世俗人眼里,就成了真玉,可知看走眼的不在少数。但在作者心里,只是块顽石,这块顽石是要配草的,而非金。何为金,不难理解,金钱;何为玉,就是权利。过去汉朝佩玉要看官阶,什么官阶戴什么玉,玉始终是权势的象征。金玉之说实是金钱和权利进行婚配,重走家族联姻的老路。另外,宝钗进京入选时,并没提及此说,可见是退而求次。
但在这种压力下,大自然的顽石和小草还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紧接着湘云第一次出场,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大观园落成,元春省亲等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事情过后,忽然春暖花开,姐妹们搬进了大观园。她们下棋作画吟诗唱赋,过着世外桃园的生活。宝玉在百无聊赖之际,做了《四时即事》,才名远播,那年他仅13岁。进入青春期后,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在茗烟挑唆下开始看杂书。
一天,宝玉独自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偷看《会真记》。看到落红成阵时,恰有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满书满衣皆是。怕践踏,兜着放入池中。这时恰逢黛玉背着花锄袅袅走来,便说我那边建了花冢,何不埋起干净,又问他看的何书等等。这,不难想象黛玉平日行径,自于别人不同,有自己独特别致的情趣,非俗流。然后两个人共看西厢,你侬我侬,情意浓浓,好看煞!蒙侧批:儿女情,丝毫无淫念,韵雅直至!
什么是知音?这便是知音,有共同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珍视,身上流淌着和谐的韵律美,像一泓清泉,而不是死水。葬花这种事,在当时有些人眼里也是可笑的,认为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规律,何苦伤悲,做无病呻吟状。要不也不会笑颦儿痴,宝玉傻。这个花锄得看谁背,五大三粗的背也不像,即便是学,也是东施效颦,是只属于颦儿的千古一景。这个书也得看谁读,心生杂念的当然看不到绿洲;胸有稼穑的自有收获,这便是人与人的不同。曹侯这段情节实想写,一个人在成长期间,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和变化。他本人在经历很多岁月后,并不看好这些故事,但对作为年少的宝黛来讲,却是新鲜和具有吸引力的,这点毋庸置疑。
宝玉看杂书这件事,是不敢和宝姐姐讲的,若和宝钗说,宝钗会教育他,多看点《大学》《中庸》之类的正经书。宝钗也是从这个年龄段走过来的,这些书她早看过,连宝琴都读过。四十九回宝琴做了十首怀古诗,最后两首暗隐《西厢》《牡丹》两景。宝钗便说,听着怪生的,何不另作。宝琴是其堂妹,她是怕宝琴有失风范,丢了薛家的脸面,被人耻笑。在当时,《西厢记》《牡丹亭》被视为淫词艳曲,不光闺阁,男孩子也不许看。那个社会就是如此虚伪,正常美好的人性要被压抑扼杀,而那些狂嫖滥赌,男盗女娼之事却习以为常并得以纵容。薛姨妈对贾母说过,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实是做大人的往自己脸上抹粉。看一看薛蟠的行径就知道了,看了春宫,还要炫耀一番,只不过是把唐寅读作了庚黄。
黛玉对宝钗说,宝姐姐也太胶柱鼓瑟了,谁还没听过这两出戏。实是宝钗这个人太凝色,娇柔做作了。如果生,便不会令删掉,皆是太熟之故。并且这些故事,李纨探春迎春都晓得。这世间何为正事,并非八股科考,为官做宰才是正事,往往无用之事才养心,有用之事才劳神。一个人读书听曲,吟诗作画,做点闲事,也是精神上的追求,心灵自然干净通透一些。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若总想着,取悦别人,留意别人的态度,如何品评算计别人的生活,如何出人头地等等,心灵自然枯竭。生命这场盛宴,毕竟还是属于自己的。我们可以看到袭人湘云议人长短,但不见黛玉背后评人是非,她的心思全不在此。
看完西厢,宝黛收拾好残花,黛玉回房,路过梨香园墙角,听到小丫头们演习词曲,有一两声断断续续飘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便听得如醉如痴。心想“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这便是黛玉,更注重文章辞藻之美,而不是情节的热闹俗艳。庚辰侧批:非不及钗,系不曾于杂学上用意也。明言宝钗比黛玉看得杂书多。
这时候,尽管有金玉之说,但在别人的眼里,宝黛还不失天生的一对。二十五回凤姐就说,你吃了我们家茶,咋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呢?一直到六十五回,四五年过去了,兴儿对尤二姐尤三姐说,看情景宝玉已经有了,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老太太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但这时,宝黛关系还一波三折,虽有甜蜜,尚处在试探猜疑阶段。宝玉当然没话说,对黛玉无微不至,实在的好。只怕要天上的星星,都可以变着法子摘下来,一切惟妹妹为是。黛玉对宝玉也是关爱有加,休戚相关,这里就不赘述。但金玉之说始终是笼罩他们头上的阴影,黛玉更是常常挂在嘴边,以此打趣宝玉。宝玉呢,内心着急,赌咒发誓,想表白又表白不清,彼此之间不断发生琐碎口角。
第二十六回,晴雯迁怒宝钗深夜来访,害得她们不能休息,便连黛玉叫门也不开。黛玉错疑到宝玉身上,接着又传出宝钗说笑之声,便心中动疑,徒生伤悲。想起自己无父无母,宝玉竟然也靠不住,回去滴了一夜的泪。第二天又遇芒种饯花期,便一人躲至花冢,且哭且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即有名的《葬花吟》。宝玉找不见黛玉,知道她躲了起来,看见许多凤仙石榴花锦重重落了一地,便兜了起来,穿云渡水奔了那日葬花的旧址。到了香冢,看见黛玉一行数落一行哭,不觉痛倒。黛玉见他,抽身便走,宝玉赶上拦住说:“要有今日何必当初,姑娘刚来时,凭我多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这些,都是宝玉掏心掏肺的话,宝钗对他来说只是外人,礼、情的事,对黛玉却比亲人还亲,时时处处把自己和黛玉划为一体。宝钗病时,他吩咐丫鬟:“谁去瞧瞧?只说我和林姑娘打发了来请姨太太姐姐安。”这样的例子,在书里不胜枚举。
黛玉因为没父没母,寄人篱下,心里极其脆弱。看到那晚情景,难免不疑,此皆恋爱中小女子正常表现,非一味小性,拈酸吃醋之辈。另外不要以为黛玉一天哭哭啼啼的,她只是一时伤感,平日和姐妹们在一起还是活泼可爱,诙谐幽默的。她的眼泪也只给宝玉,别人想得也得不到。心里在乎的是宝玉的态度,对姐妹们还是极好的。即便和宝玉生气,也是点到为止,并不过多纠缠,很快就云开雾散,且收得机智巧妙。为不开门之事,宝玉说回去要好好教训下那帮丫头,黛玉听了,便一本正经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完抿着嘴笑。宝玉听了,哭笑不得。这一段就此收过,两个人随即天晴。
没想到一波没平,一波又起。转眼端午节到了,元春赐出节礼,独宝玉和宝钗的一样,黛玉与迎、探、惜三春相同。当时宝玉就很奇怪,问是不是传错了,应该我和林妹妹一样才对,怎么会和宝姐姐的一样。实是元春表明态度,暗示金玉之说。有红学家言称是对宝钗落选的安慰,此观点,不敢苟同。宝钗选秀是十四岁的事,十五岁生日在进大观园前就过了,宝玉的春夏秋冬诗也已面世,过了这么久,还安慰啥,明摆着是支持金玉之说。虽然这个家是贾母说的算,但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节礼这事大家心知肚明。宝玉忙让紫绡把自己的端去给黛玉选,黛玉回说前都得了,二爷自己留着用吧。等宝玉再见到黛玉,问起此事,黛玉脱口就出“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一听就急了:“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黛玉也知道自己说错了,就笑了。宝玉又接着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宝玉实实是好!一直在给黛玉去疑,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她看,但这金玉之说就像赖在身上的狗皮膏药,怎么揭也揭不掉。
接着清虚观打醮,全府出动。张道士开始给宝玉提亲,第一次有人正式给宝玉提亲,但被贾母拒绝了,称宝玉还小不应早娶,言下连元春之意也一并否了。你想宝玉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那宝钗呢,比宝玉大两岁,作为大观园首席女子,却稳坐太山。她母亲对王夫人和很多人讲过,要等有玉的才配,明摆着是等宝玉。王夫人肯定也愿意,这点毋庸置疑,放着娘屋里这样一个贤德、懂事、端庄的女孩不要,要黛玉这个病秧子?看一看王熙凤能嫁于贾琏,且在贾政这边当家,就知道她一贯的态度。
宝玉嗔怪张道士给他提了亲,第二天说什么也不肯去,并言称再也不见张道士。书中说“宝玉自小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及如今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这时,宝玉虽和林妹妹好,但一腔心事一直没敢表白,内心也急切地想知道颦儿的想法。
黛玉因中暑也没去,宝玉看见黛玉病了,自己饭也吃不下,不时来问。黛玉想宝玉好,就说你别管我,只看你的戏去。宝玉很烦闷,觉得自己的苦心,黛玉竟不解,便说白认得你了。黛玉正闹心,一听就气了,话赶话,又提了我拿什么配你,好姻缘之类的话。宝玉气急,无可奈何,再多赌咒发誓都不能消除黛玉心头的疑虑。便狠命地抓下玉,开始砸。你们不是说金玉良缘吗!我砸了岂不完事。这事情就闹大了,惊动了贾母、王夫人以至全府之人。原来是两个人私闹,今天好了,明天恼了,无非围绕着金玉这点事。这下好了,开锅了。过后紫鹃劝黛玉说:“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这里,我们不可错会黛玉多疑,实是别人势力太大,自己孤苦无依,无人做主,只有这么一个宝玉。
砸玉之事是节礼的连锁反应,也是宝黛相闹的高潮。这事,最挂不住的是谁呢?宝黛的爱情又会怎样发展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