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我坐在冬夜

2022-01-03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坐在冬夜



星儿叶子/文



冬天是沉寂的,雪天就更加沉寂。当雪覆盖了沉默的大地,自然界的一切声息似乎都停止了,人们的声响也越见稀少直至于归于沉寂,整个世界都包裹在厚实的冬云之中。



生于北方的人对生命的周期有着特别透彻的感觉,春天的萌发,夏天的生长,秋天的成熟,冬天的衰亡,这就是一个生命自然的轮回,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大自然每年都在上演这样的生命轮回,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数次体味过生命生死的过程。这就像一个演练,如果一个戏剧的故事情节反复在你眼前上演,那你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某种感染,认同了某种事实的存在,比如人们由对自然万物的自然生死逐渐认同了人的生命的生死,所以人们对于生是豁达的,对于死也是豁达的,我越来越发现人们在死亡仪式中所表现的庄重与豁达的并存。



除了这种万物生死演练的影响外,季节对人的生命感觉的影响还更加深刻。一年四季的生命轮回的生物钟早已有意无意地植入人们生命体中,人体每年都会经历一次萌发、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这和自然界万物应该是一样的,这种生命经验是非常可贵的,每一个四季轮回都是人体一个小的生命周期,而每一个新的四季轮回都是生命的一次重生过程,它都存在着新鲜的潜质,所以你可以体会到无数次的新生命的感觉。但另外一方面,这种经验的堆积也让人对生死的感觉并不陌生,逐渐熟悉而坦然,而豁达。我想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的生命体验中是有这种坦然的,从那些蹲在街角的老人沉默而淡然的表情上,我能感觉到他们这种坦然,虽然他们没有用文字表达过,即使话语上他们也不会说的,他们似乎觉得生死本就如此,没什么好说的。而一些有文化能表达的人则心思复杂,顾忌很多,他们是不会公开谈论这样的事情的。好像史铁生在他的散文《我与地坛》中有过一段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但他只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所看过的描写死亡比较透彻的文字则是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的文章。



而我自己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死亡的坦然并存。可是这是一个太多死亡经验强迫性植入你的生命意识中的结果。现在我逐渐能接受那种自然的衰老和死亡,对于那种非正常的灾难性死亡仍然会受到太大冲击,甚至深受打击。因为我是不相信灵魂存在的,我清晰地意识到一个人的死亡就是一个生命彻底的止息,我们所谈论和怀想的只是他活着的时候的事情,和死亡的那个人已经毫无关系,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死亡的残酷,可是我们除了接受这样的结局别无选择,这种残酷的密码早已刻在了我们每个生命之中。



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和热爱、宽容和悲悯,可我还是不断看到战争和鲜血、刻毒和残忍,令人哀叹。在这样冷寂而黑暗的冬季的夜晚,我们需要多一些温暖的火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