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远的风雅》书评
2022-01-03经典散文
[db:简介]
结识《渐远的风雅》一书,实在是出于巧合。在一次和刘银萍老师谈及张生汉老师的古代汉语课程之时,渐渐聊到“老三届”学生时代的河南大学。刘老师为增强我的感知,特意从书柜中找出此书,翻到《渐远的风雅》一文中描写刘增杰老先生的一段。
“......接着,讲到人物的动作描写绾合人物身份时,先生又举例说,保镖老关随吴逊甫外出,到达目的地后,便先跳下车,摸摸腰间的勃郎宁,又向四下里瞥了一眼,就过去开开车门,威风凛凛地站在旁边。说着,先生作警觉状,探首,眼睛四下逡巡,并伸手摸向自己的腰间,半晌,只听咣郎一声,我们还认为真的掏出了勃郎宁呢,原来是摸出了一串钥匙,随手甩到了讲台之上。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而先生竟是一脸的严肃,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又见先生拈起一粒粉笔头,随手一抛,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正好落在第三排左边一位男生的课桌上,接着微微一笑道:“我没有勃郎宁,我有这个!”原来,这位老兄课堂上总是与近旁的一位异性同学窃窃私语,同学之间碍于情面,心有反感,却不便多言;而先生则已不能容忍,但又虑及学生已是成人,不忍伤其自尊,故而借题发挥,点到即止。......”
短短的二三百字,一个幽默风趣的长者形象便跃然纸上,足可见作者文学功底之深厚。亦遂然对当时之河大心生向往之情。那时的河大是人才辈出的,仅仅书中所着重记述的就有中文系任访秋,华钟彦,宋景昌,刘增杰,王宽行,何法周,贾传棠等多位先生。而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也不知不觉中结识了德隆而随和的任先生,感性而严谨的华先生,清郁而孤傲的宋先生,幽默而心细的刘先生,敬业而风趣的王先生,端肃而开朗的何先生,亲善而平易近人的贾先生......
《渐远的风雅》一文不长,不过一两万字。文笔通俗而又带有古风,第一遍读完不过耗时几分钟,却每每引人反复咀嚼,文中种种,使人感慨万千。怀古多伤今,于此不作赘述。以免引起过多非议,徒增笑而。
虽已《渐远的风雅》一文的题目为书名,但本书内容可谓包含万千,其中妙文绝不局限于此。买书挑选与推荐,读书感悟与体会,当代作家点评,名胜古迹游记等等,书中皆有涉猎。
其中关于《荷与季羡林》一文中的“季荷”和伊姆加德,《季羡林先生的个性与魅力》一文中所摘抄的《清华园日记》和《牛棚杂忆》中独特的片段,都不禁令人哑然失色——原来大师也有如此“人性”的一面。作者指出,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成就高于其其他方面的成就,亦是使人眼前一新的说法。
在提及对贾平凹的时候,作者讲述的贾先生大解后“求人一同方便后’一窝冲’”的小故事更是让人哑然失笑。当然,在后文中作者借刘震云的口,说出机场送羊肉的感人事迹,也算是替贾先生澄清了一下其人倒也算不得不抠门。
关于钱钟书先生的文章,作者写的可谓毫无新意,选材也极为普通而无有典型。不过作者颇具古风的写作方式倒是给这篇文章增色不少,免去了文章的是全书败笔之嫌。
“访问沈从文”算得上是书中少有的带有比较沉重色彩的章节,在此亦不赘述。只是心中默念几声:“大师,安息。”;“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当然,书中关于买书读书,旅游行记写的也是极有特色。特别能够显示出作者厚实的阅读量以及聪慧的天性。文笔之具有古风古韵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