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告别与来到

2022-01-04叙事散文杨献平111

告别与来到下了一场雪,气温又攀升。从县政府回来已是晚上,白天化了的雪把泥石马路弄得软瘫蓬松。往回走时,泥水还没有完全冻硬。通往我家那段,是二十多度上坡。车轮开始打滑。先几次,我和民兵连长下车一起推。后车轮挖着路面,粘稠如粥的泥浆趁着山头上……
告别与来到

下了一场雪,气温又攀升。从县政府回来已是晚上,白天化了的雪把泥石马路弄得软瘫蓬松。往回走时,泥水还没有完全冻硬。通往我家那段,是二十多度上坡。车轮开始打滑。先几次,我和民兵连长下车一起推。后车轮挖着路面,粘稠如粥的泥浆趁着山头上的星光飞箭一样甩了我俩一身,眼睫毛都沉甸甸的。离家还有半里地时,老式吉普车彻底被结着冰凌的泥浆彻底困住了,黑烟冒得遮没山坡,轮子飞旋得整个世界都失衡了,就是不肯再向上走半步。民兵连长喘着粗气说:算了,叫司机回去,咱步行,反正没多远!

我从后座拿了自己的行李——新发的军装和被褥,背在身上。和乡政府司机告别,和民兵连长踩着冰凌泥泞往家走。他点了一根香烟说:这下你成了。到部队好好干。干好了肯定比在咱这儿强!我说,这次可多亏你,要不也可能被人顶了。他笑了一声,声音在噗哒噗哒的脚步声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家里灯光还亮着,从山坳里的一座石头房子的窗棂中,在泛白的院子里漾着一种寂静而充满喜气的光亮。掀开门帘进门,父亲坐在炕沿上,抽着旱烟。母亲坐在屋子中央的红漆椅子上。母亲首先站起来,帮我解下背上的行李。又叫父亲点火准备下面。我坐在母亲的位置,额头上还冒着热汗。父亲点着灶火,走到炕边,解开我的行李。军帽、服装和被子,一一翻看。还说,部队的东西都很结实,看着就不赖!母亲用沾面的手摸了摸。用鼻子嗯了一声。

屋里灯光与院子里的一样昏黄。母亲是省俭之人,六十多平米的房子里只有一只25瓦的白纸灯泡。吃完饭,父亲继续抽烟。母亲洗刷了碗筷,也坐在炕沿上。父亲说,那个和你一起去当兵的今去了没有?我说去了。母亲接着说,那是良沟村安如光家的二儿子安平。安如光来过咱村,就是赶着毛驴车收破烂那个。父亲哦了一声说,那敢情好,咱乡里就你和安平,到部队有个照应。母亲说,可不是,远亲不如近乡人。出门在外,有个亲近人好。

第二天一早,亲戚们都来了,邻居也是。我家院子和屋子自居住以来,第一次有那么多人同时来到。长辈统一口径,要我到部队好好干,听领导的话。我把头点得跟鸡啄米一样。坐着一台拖拉机,和父母亲到了乡政府大院。与我同去的安平早来了,站在一所平房改成的小会议室里,脸上挂着三分惶恐,七分笑意。我进去,走到他旁边,他还是没看我一眼。我的个子稍微高于安平。侧着脸看了他一下,他还没有反应。两条细缝一样的眼睛还是盯着小会议室正面墙上挂着的“热烈欢送杨献平安平两青年光荣参军入伍”红底白字横幅。

我心里冷了一下,像大热天一抹清水缓慢袭过。刚把脸扭正,向着安平同一视向。母亲忽然出现在我俩背后。母亲头发蓬松,鬓角还带了几棵草屑。她黑红的脸膛几乎贴在安平肩膀上。母亲说,安平,你和俺献平一起当兵,你俩以后就像亲兄弟一样,在部队有个啥事相互照看着点啊。母亲的语气像托付,又像求告。安平侧过脸,看了我母亲一眼,嗯了一声,就又把脸转向了横幅。

从乡政府到县武装部,我和安平并肩坐在客货车后座上,他没说话。我也没说。窗外的山岭在引擎声中如风倒退,间或的村庄充满石头和梧桐。再后来是丘陵,煤矿和铁矿密集的地方,关着车窗,也能闻到浓重的尘屑味道。到武装部大院,又见到许多与我穿戴一样的人,没领章帽徽的军服,捆扎得结实的行李,还有各式各样的包裹,堆在每个人的身边。武装部长讲话,接兵干部提要求。然后被一股脑拉到火车站。

我想列车应当是向南开的,没想到却向北。到石家庄又下车。几百名新兵被堆在宽大的候车室内,不许外出,上厕所要向带兵干部报告。晚上再上车,这次却是向南。黎明时分路过我所在的县城。那时候,安平在我旁边睡着了,口鼻中响着细微的呼噜。我站起身来,把脸贴在车窗上,想能看到县城西边的隐约山影。可是,除了零星的燃烧在铁矿煤矿和少数企业之上硕大的灯光外,大地上的一切都是黑的。天空中也没有了星星,只有火车与钢轨相互压榨的声音自脚下传来。

城市和城市之间是大小村镇与田野。其实,田野很短暂,几乎一瞬间,就被迎面而来的大片灯火替代了。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睡了一会。忽然又惊醒。列车停下,我擦掉窗玻璃上结冰的呵气,看看是哪里。然后再睡。安平被我和另一个不认识的同乡夹在绿皮座位中间,睡得哈喇子流到前胸,新军装濡湿了一大片。在后来是黎明,稀释了的阳光从车窗打疼我的眼睛。 我揉了揉,向外看,却是一色平坦的沙土地,上面还有些类似马瞳孔的黑卵石。白色的干枯的草如同膨化了玉米棒,还像姑娘们豁然开朗的臀部,一丛丛,一株株,在整体发黑的大地上孤独蔓延。再向远处看,是黝黑如火烧过的巨大石头,堆成山的形状。再向上看,先是一小片白,再是散乱的白;再向上,越来越大的白,似白色幕布一般飘批在起伏山脊上。我哦了一声,拍了一下还在酣睡的安平肩膀。他身体弹动了一下,睁开眼睛,先是吸溜了一下口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那就是祁连山吧,咱在地理课本上看到过!安嗯了一声。说,这说明,咱已经到了甘肃地界了。我也嗯了一声,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来到甘肃,见到祁连山。安平坐正身子,笑了一下说,啥事都预料到了,就没意思了。傍晚,列车再次停下,我们一群新兵依次下了车厢。我双脚刚一落地,一股硬风,带着尘土和沙子打了过来。我的不由地趔趄了一下。在广场排好队,再踏上早就停靠的大轿车。天色忽然暗了,没有乌云,但黑得坚决。

接着是米粒大小的雪,和风斜飞,打在额头和鼻梁上,在脑颅内泛起清脆、悠远的回声。这里的城镇整体呈灰色,是黄尘累积而又被持续的风吹碎了的那种灰。城镇外围,是落满乌鸦的杨树,还有一种枝干扭曲、冠发怒张,但整体圆形的沙枣树。再后来是坑洼里积雪,而四周依旧黝黑的戈壁滩。车子在弯道且丘陵的公路上行驶,感觉如船行汪洋,摇晃得令人晕眩。在一个多小时,期间又闪过几座黄尘笼罩的村镇。薄暮时分,我们到达一所大门外。周边都是杨树。锣鼓响起来,觅食完毕,成群缩在枝头的乌鸦一片惊慌,呱呱飞起。

这是巴丹吉林沙漠西部。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此后,一个农民的孩子,就要在这里展开他漂移不定的青春途程。走进营房的时候,我跟在安身后,他硕大的屁股再加上肥大的军裤,给我一种滑稽而又沉重的感觉。分班完毕,我也跟着他身后,涌进只有一排大通铺的房间,在靠墙的位置放下行李,又把还在愣怔的安平拉过来,替他将行李放在与我紧靠的位置。
[ 本帖最后由 杨献平111 于 2012-5-15 11:4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