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龙柏
2022-01-04抒情散文日尧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1 编辑
丙申暮春三月十八的下午,我和县志办李雁彬一起从秦安县城出发,沿着华双公路北上,穿越锁子峡,从叶堡右插入叶莲公路,进入锦带峡。这是一次龙柏的寻访,一路……
丙申暮春三月十八的下午,我和县志办李雁彬一起从秦安县城出发,沿着华双公路北上,穿越锁子峡,从叶堡右插入叶莲公路,进入锦带峡。这是一次龙柏的寻访,一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1 编辑 <br /><br /> 丙申暮春三月十八的下午,我和县志办李雁彬一起从秦安县城出发,沿着华双公路北上,穿越锁子峡,从叶堡右插入叶莲公路,进入锦带峡。
这是一次龙柏的寻访,一路上,葫芦河两岸的景点如石钟峡,小坑川等风一样吹过,留在身后。突然一个左转弯后,就到了锦带峡的出口。这里四山环抱,是一个安静幽雅避风温暖的石碥滩,浑浊的葫芦河水舒缓地从北部流来,在不大的河床回旋数转后,再次向南悄声淡然游去。停车,目睹到对岸这个坐在沟口碥滩之上的小村庄,沉静安稳,树树繁花的片片果园缠裹,其村左后面旳石崖上,野草鹅黄,稀疏星零的几棵开着紫色繁花的植物成为整体灰褐覆盖野草淡绿石崖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过桥穿村爬崖,零距离和这一开着紫色碎花的物种接触。其叶簇生短小淡绿成淑女柳眉状,其茎杆似舞蹈演员的身躯细长柔韧散生,其花色紫、花托细微、细长管状花序、花瓣四片成弧状像一把儿童小伞向四周均匀打开、花蕊微小金色两个,深藏其内,其根灰褐细长,其花味清淡温雅,带着一股清幽的微甜。她如一位从古代而来的佛,站在悬立的崖头,散漫温雅地仰视日月星辰云卷云舒,和颜悦色地俯视脚下这一小村庄,和一条名叫葫芦的河水不近不远地进行无关紧要的交流对话,也在沧海桑田的演变中慢慢诉说着千万年的故事。
这一满枝串串紫色繁花,芳香清淡的物种,就是野丁香。明《秦安志》云:“西北五十里曰小神仙山…为龙柏峡(七十里),有龙柏寺。”龙柏,在陇右秦安,无论远古,还是当今,到底是何一神秘物种,还是陇右秦安古人期盼之外的幻象吉祥之物?秦安县志办李彦彬的老家恰在龙柏峡附近,经历数次考究,峡内众多物种中竟无一株像老人所说那样的物种。今年暮春某日李彦彬在锁阳峡神仙塔附近偶遇,但依然犹豫重重。在秦安境内,有耄耋老者曾传言:“龙柏开细碎玫瑰色小花,花香清淡幽远,首生石峡,其后移植寺院,起初乡民就叫龙柏,今称野丁香”。这一我们邂逅的野丁香是否就是龙柏呢?
回想前段时间我们翻阅孔宪武于1957年编撰的《兰州植物通志》,在丁香属中将丁香分为白花丁香、花叶丁香、波斯丁香、小叶丁香。陇右秦安的龙柏是否还在?藏于何处?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一颗心,与龙柏峡相距大约40公里同属皋兰山系的佛爷峡中寻访早已消失于龙柏峡的龙柏。
折身,沿着叶莲路继续向北,越过沟门、杨家寺、陈家河、李家河,大约一公里后便到了李家河的桥上,对面河畔的石崖上三个佛像曾坐立的浅浅石洞呈现在眼前。石崖整体如一尊淡然静坐双臂半抱的大佛。峡峰陡峭,崖石笔立,野草丛生,野藤缠绕,簇簇紫色碎花繁星一样点缀着这一名叫佛爷的石峡。清淡的雅香顿袭峡谷,满溢峡谷,渗透峡谷。停车,沿着河畔石崖的脚丫,我俩在野草丛生、野藤缠绕、石立无路的石崖间,与一簇簇紫色碎花会面、握手、交谈、倾听。她们均生长在光滑避风的石坎、石崖之上,那细细灰褐的根须却紧紧穿进细密的石缝间,如不细心观察,根本不会发现其根须和石缝的完美结合和恰到好处利用和被利用。猛看,真是一簇簇石头上生出的茎杆散生,叶簇生,花味淡雅,花色深紫的奇花异草。此处的这一物种,从叶子看分为两种:宽叶和细叶,其花瓣均弯曲如波斯,我们真是分不清到底是哪一种?因为与《兰州植物通志》中的那几类丁香却还是有自己的特殊差别,如:宽叶的稍大,细叶的稍小,都成柳眉状,从然花形看,均为如波斯状。也许孔宪武先生未曾到陇右秦安考察,尚未发现生存于陇右秦安的另一品种野丁香吧!
佛爷峡的名字尚存,然以迦叶命名的寺也依然存在,陡立崖上那一坚硬黄色岩石天然形成的石屋檐、石佛龛、石卧室便是见证,那曾被香烟熏烤的沉淀黑色、那刻在石头上的“迦叶寺”三个成人拳头大小之字,以及身旁不同年代似蚊蝇样的刻字,如:“王府家X堂造 南至······四至分明······ 信士王惠奴记”和“弘始九年六月吉日造 贾仲才妻周氏囗”。“弘始”为后秦姚兴年号,“弘始九年”即公元407年,距今已有1600余年。其毛笔字在岁月的风雨中早就融进石头,色浅淡模糊无法辨认。回想一千多年前此峡谷中香烟缭绕如晨雾、钟鸣袅袅,木鱼当当、罄声清雅、梵音声声、香客群群,虔诚之极,峡谷底葫芦河水潺潺流淌,竖起耳朵倾听梵音的熏染,此幽雅净地,是何等的热闹!我想:人与自然、人与佛道、自然与佛道的抗衡与和解是多么神秘的一个人生主题,他们在一个个已知和未知世事的具象、抽象的交缠探究中,如何走出一条人生的路?世间中还有哪些神秘的通道?······千余年之后,那尊被称为迦叶的佛像哪里去了,我追寻葫芦河顺流而去,我想在葫芦河和渭河汇合处,伏羲画八卦的卦台山不远处的三阳川有个名叫石佛的镇子,那尊神秘的迦叶佛就应在此吧!
千余年之后,尊尊佛像一一神秘消失,一座曾建于后秦的寺院空空,石峡静静,河水安宁,野草杂生,然一簇簇繁茂的龙柏却在暮春花香四溢,开的正好。她们是否成为这一寺院的最初和最终扼守者?
野丁香为何总是与佛结缘,紧跟寺院?我想其坚韧不屈顽强生存和喜爱清静幽雅之地的秉性就和地藏王菩萨说的一句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有着同义。也可以这样说:“我不长在石岩上,谁生于石岩?”再加她紫色的串串碎花,本就是一种清冷和幽深,沉静和淡泊。佛注重吃苦修行和思想的空灵——身外之物,即心外之物的空空的修行。野丁香难道和佛不一样吗?
怒放在佛爷峡的野丁香,是千年前那尊佛的化身吗?龙柏峡里的龙柏,是否在千余年的风雨中搬家至锦带峡的佛爷峡呢?
龙柏花,您是开在石头上的花,是石头吐出的一页页经卷,是迦叶的化身吗?
一千余年的历史并非炊烟,那一簇簇盛开的紫丁香,书写着一页页岁月的沧海桑田,慢慢地诉说着千余年的人类史书。你看,石峡底静静流淌的葫芦河听得多入迷!
龙柏现今何处生,佛爷峡中便知晓。龙柏龙柏是何物,丁香丁香是龙柏。丁香前身是龙柏,龙柏后世是迦叶。欲知龙柏丁香性,丢弃万物去寻佛。
注:在佛教典籍中,迦叶有二,一为早于释迦如来,为之受记的古佛,或以为燃灯佛;一为迦叶尊者,即著名佛教典故“拈花一笑”中的迦叶尊者。
这是一次龙柏的寻访,一路上,葫芦河两岸的景点如石钟峡,小坑川等风一样吹过,留在身后。突然一个左转弯后,就到了锦带峡的出口。这里四山环抱,是一个安静幽雅避风温暖的石碥滩,浑浊的葫芦河水舒缓地从北部流来,在不大的河床回旋数转后,再次向南悄声淡然游去。停车,目睹到对岸这个坐在沟口碥滩之上的小村庄,沉静安稳,树树繁花的片片果园缠裹,其村左后面旳石崖上,野草鹅黄,稀疏星零的几棵开着紫色繁花的植物成为整体灰褐覆盖野草淡绿石崖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过桥穿村爬崖,零距离和这一开着紫色碎花的物种接触。其叶簇生短小淡绿成淑女柳眉状,其茎杆似舞蹈演员的身躯细长柔韧散生,其花色紫、花托细微、细长管状花序、花瓣四片成弧状像一把儿童小伞向四周均匀打开、花蕊微小金色两个,深藏其内,其根灰褐细长,其花味清淡温雅,带着一股清幽的微甜。她如一位从古代而来的佛,站在悬立的崖头,散漫温雅地仰视日月星辰云卷云舒,和颜悦色地俯视脚下这一小村庄,和一条名叫葫芦的河水不近不远地进行无关紧要的交流对话,也在沧海桑田的演变中慢慢诉说着千万年的故事。
这一满枝串串紫色繁花,芳香清淡的物种,就是野丁香。明《秦安志》云:“西北五十里曰小神仙山…为龙柏峡(七十里),有龙柏寺。”龙柏,在陇右秦安,无论远古,还是当今,到底是何一神秘物种,还是陇右秦安古人期盼之外的幻象吉祥之物?秦安县志办李彦彬的老家恰在龙柏峡附近,经历数次考究,峡内众多物种中竟无一株像老人所说那样的物种。今年暮春某日李彦彬在锁阳峡神仙塔附近偶遇,但依然犹豫重重。在秦安境内,有耄耋老者曾传言:“龙柏开细碎玫瑰色小花,花香清淡幽远,首生石峡,其后移植寺院,起初乡民就叫龙柏,今称野丁香”。这一我们邂逅的野丁香是否就是龙柏呢?
回想前段时间我们翻阅孔宪武于1957年编撰的《兰州植物通志》,在丁香属中将丁香分为白花丁香、花叶丁香、波斯丁香、小叶丁香。陇右秦安的龙柏是否还在?藏于何处?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一颗心,与龙柏峡相距大约40公里同属皋兰山系的佛爷峡中寻访早已消失于龙柏峡的龙柏。
折身,沿着叶莲路继续向北,越过沟门、杨家寺、陈家河、李家河,大约一公里后便到了李家河的桥上,对面河畔的石崖上三个佛像曾坐立的浅浅石洞呈现在眼前。石崖整体如一尊淡然静坐双臂半抱的大佛。峡峰陡峭,崖石笔立,野草丛生,野藤缠绕,簇簇紫色碎花繁星一样点缀着这一名叫佛爷的石峡。清淡的雅香顿袭峡谷,满溢峡谷,渗透峡谷。停车,沿着河畔石崖的脚丫,我俩在野草丛生、野藤缠绕、石立无路的石崖间,与一簇簇紫色碎花会面、握手、交谈、倾听。她们均生长在光滑避风的石坎、石崖之上,那细细灰褐的根须却紧紧穿进细密的石缝间,如不细心观察,根本不会发现其根须和石缝的完美结合和恰到好处利用和被利用。猛看,真是一簇簇石头上生出的茎杆散生,叶簇生,花味淡雅,花色深紫的奇花异草。此处的这一物种,从叶子看分为两种:宽叶和细叶,其花瓣均弯曲如波斯,我们真是分不清到底是哪一种?因为与《兰州植物通志》中的那几类丁香却还是有自己的特殊差别,如:宽叶的稍大,细叶的稍小,都成柳眉状,从然花形看,均为如波斯状。也许孔宪武先生未曾到陇右秦安考察,尚未发现生存于陇右秦安的另一品种野丁香吧!
佛爷峡的名字尚存,然以迦叶命名的寺也依然存在,陡立崖上那一坚硬黄色岩石天然形成的石屋檐、石佛龛、石卧室便是见证,那曾被香烟熏烤的沉淀黑色、那刻在石头上的“迦叶寺”三个成人拳头大小之字,以及身旁不同年代似蚊蝇样的刻字,如:“王府家X堂造 南至······四至分明······ 信士王惠奴记”和“弘始九年六月吉日造 贾仲才妻周氏囗”。“弘始”为后秦姚兴年号,“弘始九年”即公元407年,距今已有1600余年。其毛笔字在岁月的风雨中早就融进石头,色浅淡模糊无法辨认。回想一千多年前此峡谷中香烟缭绕如晨雾、钟鸣袅袅,木鱼当当、罄声清雅、梵音声声、香客群群,虔诚之极,峡谷底葫芦河水潺潺流淌,竖起耳朵倾听梵音的熏染,此幽雅净地,是何等的热闹!我想:人与自然、人与佛道、自然与佛道的抗衡与和解是多么神秘的一个人生主题,他们在一个个已知和未知世事的具象、抽象的交缠探究中,如何走出一条人生的路?世间中还有哪些神秘的通道?······千余年之后,那尊被称为迦叶的佛像哪里去了,我追寻葫芦河顺流而去,我想在葫芦河和渭河汇合处,伏羲画八卦的卦台山不远处的三阳川有个名叫石佛的镇子,那尊神秘的迦叶佛就应在此吧!
千余年之后,尊尊佛像一一神秘消失,一座曾建于后秦的寺院空空,石峡静静,河水安宁,野草杂生,然一簇簇繁茂的龙柏却在暮春花香四溢,开的正好。她们是否成为这一寺院的最初和最终扼守者?
野丁香为何总是与佛结缘,紧跟寺院?我想其坚韧不屈顽强生存和喜爱清静幽雅之地的秉性就和地藏王菩萨说的一句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有着同义。也可以这样说:“我不长在石岩上,谁生于石岩?”再加她紫色的串串碎花,本就是一种清冷和幽深,沉静和淡泊。佛注重吃苦修行和思想的空灵——身外之物,即心外之物的空空的修行。野丁香难道和佛不一样吗?
怒放在佛爷峡的野丁香,是千年前那尊佛的化身吗?龙柏峡里的龙柏,是否在千余年的风雨中搬家至锦带峡的佛爷峡呢?
龙柏花,您是开在石头上的花,是石头吐出的一页页经卷,是迦叶的化身吗?
一千余年的历史并非炊烟,那一簇簇盛开的紫丁香,书写着一页页岁月的沧海桑田,慢慢地诉说着千余年的人类史书。你看,石峡底静静流淌的葫芦河听得多入迷!
龙柏现今何处生,佛爷峡中便知晓。龙柏龙柏是何物,丁香丁香是龙柏。丁香前身是龙柏,龙柏后世是迦叶。欲知龙柏丁香性,丢弃万物去寻佛。
注:在佛教典籍中,迦叶有二,一为早于释迦如来,为之受记的古佛,或以为燃灯佛;一为迦叶尊者,即著名佛教典故“拈花一笑”中的迦叶尊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