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余震
2022-01-04叙事散文冷若秋水
文/冷若秋水2013年4月20日,农历谷雨。晨起,阳光明媚,和风送暖。窝在北方颠倒的春寒里,我正在欣喜,终于迎来了雨生百谷,从此就该享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暖了。打开手机,跃入眼帘的却是这样一行字——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
文/冷若秋水
2013年4月20日,农历谷雨。
晨起,阳光明媚,和风送暖。窝在北方颠倒的春寒里,我正在欣喜,终于迎来了雨生百谷,从此就该享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暖了。打开手机,跃入眼帘的却是这样一行字——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
又地震了!还在四川!难道这些天来的气候无常,就是为酝酿这场天灾吗?清明那天,看到山东朋友说说显示,“清明时节雪纷纷”,还在暗笑他大惊小怪。昨天,谷雨前一天,又传来天津、山东一带大雪纷扬的消息。这是我记忆中,第二次清明不断雪,第一次谷雨落雪。我不禁心头一凛,这世界怎么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环境恶化引来的责难吗?那些在灾难中挣扎的人们所受的苦,都是不可避免的吗?那么,我们这些不曾受到一丝伤害的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收到哪一种通牒呢?所有的疑问,没人能给我答案。我只有在一次次的关注中,小心寻找,希望可以找到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看到那组图片之前,我是没有多少时间关注电视新闻的。我只是通过文字,了解这场地震,而且有那一场轰动世界的“5·12”地震发生在前,加之隔山隔水又不是切肤之痛,内心一直任由麻木和坚硬作祟。当我看到那张小女孩的照片,我的目光凝住了。我想,是远方那场震动的余震,终于波及到了无情的我,那一刻我有些庆幸,我还不是冷酷到彻底的人。
盯着那张图片,看了很久。那个眼神里写满疑惑和委屈,仿佛在说:“阿姨,告诉我,我的家在哪儿?”我被这个五岁孩子的眼神击中,我想豪迈的告诉她:“孩子,别怕,有我们在,家会重新建立起来的。”可是,我能给她什么呢?在她惊恐中逃离震塌的房屋时,在她徘徊在断壁残垣之间寻找自己昔日的玩具时,在她躺在看得见星星的简易房里久久不能入睡时,在她接受好心群众的救援衣食无忧时,我在哪里呢?那时的我,还在远方庆幸或诅咒着,看着网络上的祈福话语,说着一些不疼不痒的风凉话,编撰着所谓的自己喜欢的情绪文字。看到这张图,我顿时羞愧难当。
我一遍遍审视着那组图片,我知道这样的镜头,在遥远的芦山,比比皆是。那些坍塌的屋梁,那些扭曲的裂痕,那些欲哭无泪的眼神,那些还在阳光下,无家可归的人,以及无人可归的家,那些任何言语都无法安抚的伤痛,存在着,诉说着。天地之间,万物相依,生命的脆弱,从来都是最鲜明的笔触。世事的沧桑,不会照顾任何生命的情绪,只会增添更多一层的深刻,如树木的龙鳞一样的皮肤,如老人额头沟壑一样的纹路。在这些深刻中,无处不彰显着生命的坚韧和相依,如这场全国瞩目的热情救援,无关身份,无关金钱。不记得是谁说过,每一场地震,总会给人们留下一场心灵的余震,那会是一次不平凡的深刻。现在看来,至少于我,是如此。
山高水远,我能做的,始终微乎其微。可我不能再原谅自己,把距离作为麻木的理由。我停下编撰四月春暖花开的笔,写下这些心灵的余震,是为记载一个特殊的时刻,祈望一方的平安,也是为自己。明天,明天,我想我知道该为这场地震做些什么了。
2013-4-21
为灾难中的同胞祈福!祝福所有人安好!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冷若秋水 于 2013-4-22 00:2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