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迎面吹来乡野的风

2022-01-04叙事散文刘川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18 编辑

  迎面吹来乡野的风——读任文的散文集《我的乡村》刘川北捧在我手里的是任文老师的散文集《我的乡村》,书装帧朴素,和集子里的文章一样,带着乡间质朴的情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18 编辑 <br /><br />  迎面吹来乡野的风
  ——读任文的散文集《我的乡村》
  刘川北
  捧在我手里的是任文老师的散文集《我的乡村》,书装帧朴素,和集子里的文章一样,带着乡间质朴的情怀,迎面扑来——清新、隽朗,这乡野的气息芳醇的酒一般,让人回味无穷。我试着猜度“我的乡村”的元素,是什么构建了《我的乡村》:春初的新韭、苦苣菜,村头大场边开着黄花的皂荚树,连翘叶茶和柿子炒面,乡间的草、石磨、土炕,乡间天籁般的虫鸣,忠实的牛和被霞光染红般的枣红马……这些都是乡间寻常事物,在作者笔下,仿佛画家的静物写生,于静中潜藏着情感的细流,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作者巧妙把人和乡间的事物联系起来,尽量写出乡村的丰富与斑斓。乡间的人与事,人是普通的乡里人,事是乡间平常的乡里事,他们没有大开大合,大悲大喜,有的只是人事之间的祥和与平静,为人和气、泼辣能干的银花嫂,清贫而正义的民办老师老师叔,与牛和寂寞相伴的锁娃大叔……
  在作者对乡村的讲述中,那些已经消失掉的事物,经作者在场的体验与讲述,历历在目,凝滞的往昔生活又活了过来。比如《油坊》。“诺大的榨油坊里,几头黄牛蒙着眼睛在使劲地拉着磨磙子打圈地不停转动,几个用麻袋片子围住下身的壮汉,赤裸着上身,扛着大箩依次住磨眼里倒入炒熟的油菜籽或蓖麻籽或核桃仁。不远处的墙角处是几口大锅,架着干柴燃起熊熊大火,锅台上几个汉子手握大铁铲,卖力地在大铁锅里翻炒……两个大汉紧抱着一根粗长的、悬吊在半空的撞油杆,先倒退着跑几步,再用力地向前快跑着,对准那块铁钉枕木大声吼叫着、狠狠地撞击下去”。我们似乎听到了油坊忙碌劳作的脚步声,撞击声,翻炒油料的声音,听到汉子们粗重而沉稳的呼吸,看见他们身上淌下又黑又亮的汗瓣子,一粒一粒浸到染了油污的泥地上。《供销社》记录的是特殊时期的人情风俗画:“宝成牌”香烟,一辆凭票购买的飞鸽牌自行车,坐月子急需的红糖,供销社主任的倨傲,老实巴结的乡里人,踢翻了的油瓶,供销社里的小人书……见证了乡村岁月的过往,见证了岁月容颜的改变。这样的书写,是值得的,这是乡间里沉淀出了来的芬芳,读下去,往往情不自禁的或喜,或忧,或笑,或惧。读这样的散文,旁边再有一盅清茶,连茶都有了转世轮回的恍惚感。
  《我的乡村》里没有恢篇巨著,没有长篇大论,有的,只是零星的记忆和贯穿于行文的乡情,这些文字当属于小品文的范畴。文章写长不易,写的短小,并且写到位,更是不易。在限定的字数里把事物写得丰满,充实,需要反复地揣摩和实践。比如《茶三题》,《拳芽菜》,《柳笛》,《山野情愫》,《故乡的野菜》,是我最喜欢的篇目。相对而言,刘亮程的乡村散文,含有深厚的哲理思考的乡村散文,宋长征的散文是诗性的散文,谢宗玉的散文感觉很细腻,是水一样的语言,水一样的质地,任文老师的语言是朴实的,写法上也是很传统的,不刻意雕琢的,不是灵动与飞翔,而是双足踏在乡村的泥地上的真实与惬意。这样的语言,和朴实的乡村是匹配的,因而读这样的散文真实而不矫情,不虚饰,不回避,和乡村浑然一体。读这样的散文,让人倍感亲切。正如王剑冰老师提出来的“应以熟悉的乡村生活为主,语言应再土一些,不要太明朗……要凝炼,不要过于渲染”,《我的乡村》恰恰符合了这一点。
  我与任文老师的交往仅限于博客上的只语片语,我喜欢读这些文章,常常去博客里领略一番。写下这些文字,权作自己学习的一点心得,期望能够对自己的业余码字有所帮助与提高,同时,愿任文老师写出更多更美的文字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