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黄鳝笼子
2022-01-04抒情散文杜永生
放黄鳝笼子[文/杜永生]越是炽灼的天气,越是热潮的温度,越是放黄鳝笼子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收获最多、收入最高的鼎盛之机。他们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是农人。是农闲之时干的津津乐道的事情。说来也怪,今夏开始,村里竟有十多人……
放黄鳝笼子
[文/杜永生] 越是炽灼的天气,越是热潮的温度,越是放黄鳝笼子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收获最多、收入最高的鼎盛之机。他们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是农人。是农闲之时干的津津乐道的事情。 说来也怪,今夏开始,村里竟有十多人从事起了放黄鳝笼子的事情。有老手,那就是史叔、路叔、郭子等,他们至少都干了有五年以上,可谓经验丰富;有新手,那是福子、祥子、宝柱等,尽管不是多么老练,但每天也有不少的收入。可能是因雨水多和水质的改变,今年黄鳝的数量似乎比往年多出许多,也随着市场庞大的需求,黄鳝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一道算是昂贵的大菜了。因为都是野生的其价格已经高出老母鸡许多。当然,也只有用专用的笼子放到的黄鳝才是野生的。殊不知,在乡镇的集市上,那些鱼市上一溜排摊放着的就是用笼子放来的野生黄鳝。尽管价格不菲,但不论是大个斤把重的,还是笔杆子称不上两的,都很快出了手。从他们喜滋滋笑吟吟的脸上,可以看出今天的收获不小。 诸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加入了“放黄鳝笼子”的队伍中。就连一直在工地上打工、每天有一百元收入的小吴也兴致勃勃地购买了三十多个笼子呢,投入的成本也只有一百多元。每到傍晚时分,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田野的稻田、水沟、湿地间。他们要么担挑着笼子,要么用摩托车驮着,甚至还有专门用带拖斗的摩托车,他们放置的笼子有十多个的,有几十个的,还有上百个的。他们对于放置笼子的位置记得特别清楚。就是一个地方有同行先行投放的笼子,他们也不会搞破坏或使坏。似乎,这就是同行间的一种默契。 对于放黄鳝笼子,我是比较清楚其过程的。他们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傍晚放,侵晨收。看似很简单,关键是放的位置。位置的选定,也同时决定收获的多少。譬如在稻田里,就要根据稻田里的水量,要放置在有高埂子显得阴凉的地方,笼子放下后,还要扯上一把杂草覆盖其上,起着掩饰的作用。在水沟或湿地处,要选择水草丰盛的地方,要根据水的深浅选择适当的位置,一般,只要水覆盖笼子就可。等到将手里的笼子全部投放完,此刻天也黑了下来,他们回到家里,老婆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他们轻松地喝着小酒,之后早早地休息,到了凌晨三四点之后,便起床满怀着信心去收笼子了。 村里的郭子,放笼子至少在六年了,经验老到,收入颇丰。而且,有固定的客户,每天早晨五点多,客户就在固定的地点等着,过秤,付款。再将这些野生的黄鳝倒手拉到南京出售。现在他的手里有一百二十多个笼子,从前年开始,每到傍晚,吃完了晚饭,他就开着带拖斗的摩托车骑行十多公里将这些笼子投放到圩区里。而且,笼子放好之后,基本上就不再回家,守着,等时间一到开始收笼。现在的他每天都有五百多元(甚至有一次收入了一千二百多元)的收入。从五月份开始,到九月份,五个月的时间,收入非常可观。 郭子的笼子多,跑的比较远,投放时间长,而且夜晚几乎不睡觉,收入多但人很辛苦。而福子是新手,尽管只有二十个笼子,也只在附近放置,可每天也能放到几斤的黄鳝,有近百十元的收入呢。收入比不了郭子但他比较轻松。 收笼子是让人惊喜的事情。因收笼子时天还没亮,需用蓄电池手电筒照着。提留起笼子,晃荡一下,就知道笼子里有没有“货”了。如果拎起沉重不需要晃动,你也欣欣然,就感觉出笼子里一定有大个的黄鳝。前天,郭子放到的一条重达一斤二两的黄鳝,就卖了一百三十元。 在小的时候,每到夏日的夜晚,我们还是喜欢出来照龙虾(用手电筒),经常可以逮到黄鳝。不过,那种只有手逮的方式最容易让它们逃脱。所以,逮的时候,你要一招致敌。用中指狠狠地钳制住黄鳝迅速地放到鱼篓子里。那个时候黄鳝的数量非常多,放笼子的人也还更少,要谁有兴趣了就大中午出去钓钓黄鳝,所以,我们遇到笼子,很好奇,也会搞点恶作剧。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和小孙放牛回来的路上看见了西街的老宋在投放笼子,我们很快记住了十多个笼子的位置。深夜,我们打着手电筒,一道蹑手蹑脚来到田野。找到笼子,将笼子拎起来晃动一下,有动静就打开口子,倒在篓子里。当时我俩都非常紧张也兴奋。等将这些笼子都倒腾完了,我俩一溜小跑到公场上,揭开篓子盖用手电筒照黄鳝的多少或大小。这一照不要紧,至少用三条“火赤链”蛇昂着头蹿腾欲出。这个惊吓不小,我一脚将篓子踢出老远,撒丫子跑吧。有了这次惊吓,我们再不干这种事情了。当然,老宋发泄着的愤怒也使我俩很不安,因为我们收了笼子而没将笼子重新放好,以至于那个晚上,他收了个“空门”。 在乡村,有消失或处于消失之中的事与物,就像曾经戴着草帽,拿着钩子,提着篓子钓黄鳝的不多见了。而生成并延伸着的依旧是我们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乡土的本真与气息,就像放黄鳝笼子的农人们,增添了收入的同时也成了乡村里一道生动别样的景致。(全文1900个字,于2010年7月27日晚)
[文/杜永生] 越是炽灼的天气,越是热潮的温度,越是放黄鳝笼子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收获最多、收入最高的鼎盛之机。他们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是农人。是农闲之时干的津津乐道的事情。 说来也怪,今夏开始,村里竟有十多人从事起了放黄鳝笼子的事情。有老手,那就是史叔、路叔、郭子等,他们至少都干了有五年以上,可谓经验丰富;有新手,那是福子、祥子、宝柱等,尽管不是多么老练,但每天也有不少的收入。可能是因雨水多和水质的改变,今年黄鳝的数量似乎比往年多出许多,也随着市场庞大的需求,黄鳝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一道算是昂贵的大菜了。因为都是野生的其价格已经高出老母鸡许多。当然,也只有用专用的笼子放到的黄鳝才是野生的。殊不知,在乡镇的集市上,那些鱼市上一溜排摊放着的就是用笼子放来的野生黄鳝。尽管价格不菲,但不论是大个斤把重的,还是笔杆子称不上两的,都很快出了手。从他们喜滋滋笑吟吟的脸上,可以看出今天的收获不小。 诸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加入了“放黄鳝笼子”的队伍中。就连一直在工地上打工、每天有一百元收入的小吴也兴致勃勃地购买了三十多个笼子呢,投入的成本也只有一百多元。每到傍晚时分,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田野的稻田、水沟、湿地间。他们要么担挑着笼子,要么用摩托车驮着,甚至还有专门用带拖斗的摩托车,他们放置的笼子有十多个的,有几十个的,还有上百个的。他们对于放置笼子的位置记得特别清楚。就是一个地方有同行先行投放的笼子,他们也不会搞破坏或使坏。似乎,这就是同行间的一种默契。 对于放黄鳝笼子,我是比较清楚其过程的。他们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傍晚放,侵晨收。看似很简单,关键是放的位置。位置的选定,也同时决定收获的多少。譬如在稻田里,就要根据稻田里的水量,要放置在有高埂子显得阴凉的地方,笼子放下后,还要扯上一把杂草覆盖其上,起着掩饰的作用。在水沟或湿地处,要选择水草丰盛的地方,要根据水的深浅选择适当的位置,一般,只要水覆盖笼子就可。等到将手里的笼子全部投放完,此刻天也黑了下来,他们回到家里,老婆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他们轻松地喝着小酒,之后早早地休息,到了凌晨三四点之后,便起床满怀着信心去收笼子了。 村里的郭子,放笼子至少在六年了,经验老到,收入颇丰。而且,有固定的客户,每天早晨五点多,客户就在固定的地点等着,过秤,付款。再将这些野生的黄鳝倒手拉到南京出售。现在他的手里有一百二十多个笼子,从前年开始,每到傍晚,吃完了晚饭,他就开着带拖斗的摩托车骑行十多公里将这些笼子投放到圩区里。而且,笼子放好之后,基本上就不再回家,守着,等时间一到开始收笼。现在的他每天都有五百多元(甚至有一次收入了一千二百多元)的收入。从五月份开始,到九月份,五个月的时间,收入非常可观。 郭子的笼子多,跑的比较远,投放时间长,而且夜晚几乎不睡觉,收入多但人很辛苦。而福子是新手,尽管只有二十个笼子,也只在附近放置,可每天也能放到几斤的黄鳝,有近百十元的收入呢。收入比不了郭子但他比较轻松。 收笼子是让人惊喜的事情。因收笼子时天还没亮,需用蓄电池手电筒照着。提留起笼子,晃荡一下,就知道笼子里有没有“货”了。如果拎起沉重不需要晃动,你也欣欣然,就感觉出笼子里一定有大个的黄鳝。前天,郭子放到的一条重达一斤二两的黄鳝,就卖了一百三十元。 在小的时候,每到夏日的夜晚,我们还是喜欢出来照龙虾(用手电筒),经常可以逮到黄鳝。不过,那种只有手逮的方式最容易让它们逃脱。所以,逮的时候,你要一招致敌。用中指狠狠地钳制住黄鳝迅速地放到鱼篓子里。那个时候黄鳝的数量非常多,放笼子的人也还更少,要谁有兴趣了就大中午出去钓钓黄鳝,所以,我们遇到笼子,很好奇,也会搞点恶作剧。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和小孙放牛回来的路上看见了西街的老宋在投放笼子,我们很快记住了十多个笼子的位置。深夜,我们打着手电筒,一道蹑手蹑脚来到田野。找到笼子,将笼子拎起来晃动一下,有动静就打开口子,倒在篓子里。当时我俩都非常紧张也兴奋。等将这些笼子都倒腾完了,我俩一溜小跑到公场上,揭开篓子盖用手电筒照黄鳝的多少或大小。这一照不要紧,至少用三条“火赤链”蛇昂着头蹿腾欲出。这个惊吓不小,我一脚将篓子踢出老远,撒丫子跑吧。有了这次惊吓,我们再不干这种事情了。当然,老宋发泄着的愤怒也使我俩很不安,因为我们收了笼子而没将笼子重新放好,以至于那个晚上,他收了个“空门”。 在乡村,有消失或处于消失之中的事与物,就像曾经戴着草帽,拿着钩子,提着篓子钓黄鳝的不多见了。而生成并延伸着的依旧是我们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乡土的本真与气息,就像放黄鳝笼子的农人们,增添了收入的同时也成了乡村里一道生动别样的景致。(全文1900个字,于2010年7月27日晚)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