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西湖美女苏小小
2022-01-04叙事散文李修玲
漫谈:西湖美女苏小小家住西冷妾姓苏她总是留给我一个美丽的俊逸的瑕想,这样生在宋朝的一个玲珑剔透的女子,如何的冰清玉洁气韵非凡。十五岁,花一样的年龄,不曾想父母逝去,落了个无依无靠。她与乳娘相依为命,在西泠桥松柏林间置了一栋小楼,以诗会友,尽……
漫谈:西湖美女苏小小
家住西冷妾姓苏
她总是留给我一个美丽的俊逸的瑕想,这样生在宋朝的一个玲珑剔透的女子,如何的冰清玉洁气韵非凡。十五岁,花一样的年龄,不曾想父母逝去,落了个无依无靠。她与乳娘相依为命,在西泠桥松柏林间置了一栋小楼,以诗会友,尽享山水之欢……其实这样读她的时候,对她本人的真实身份也是稍存怀疑的:先世是东晋官,流落到钱塘江后也是殷实人家。苏小小在父母手心里娇生惯养跟个宝贝疙瘩似的,令人纳闷的是她却自甘堕落沦为歌妓,用那些不开窍的老太婆们的话说:这丫头片子不学好……
这事如发生在当今社会倒也无可厚非,比如歌后王菲在未嫁给李亚鹏之前也曾在自家豪华的寓所开party,或跟那些志同道合的艺人搞PK,但苏小小生的那个年代却不同,凡与“妓”沾上一点边儿的,婚姻大事就要有些小麻烦。比如那些穷苦人家倒是很缺正房太太,但这样的人家往往被她们这些心高气傲的女子瞧不上;要么就如才女鱼玄机那样瞅个空子嫁个风流倜傥的状元郎,但结局往往很悲惨;再就是如步飞烟那样的女子,委身一个稍识点儿字、再身兼着不大不小官职的男人讨生活,可她也总将自己当成一只被关进笼子里的金丝雀儿,稍不如意就左冲右突撞得头破血流落了个身败名裂……
苏小小仿佛顾不了这么多,好像她还没想到这么多吧,反正西泠湖边每日都有她美丽的倩影,一辆特制的小巧灵便的香壁车载着她娇美的身躯,引得路人啧啧称奇——没有高堂父母的约束,她活得好像蛮滋润的。竟是这样招眼的女子,还边走边吟生怕人家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似的: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既然广告都打出去了,没人捧场仿佛也不是那么回事,就有那仗着家产万惯的纨绔子弟,以为就凭她这样一个弱女子,弄回家去做妾是不成问题的。岂料这心高气傲的小女子却是连瞧都懒得多瞧他一眼。传说有一个叫钱万才的富家子,竟然恬不知耻地一再骚扰——看这名字姑且将他定为一个剧情需要的虚构人物,就像当初被人高声叫骂着抢亲的“王老虎”,因了他的恶更衬托出主人公的美。
关键时候总是要出现英雄救美的佳话,我猜想那正面人物一定是那位一再被人讴歌的俊美公子鲍仁,因他无钱无势并赢得漂亮美女的青睐,当然是要凭着一番好身手的,虽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这样巧合的事,何况故事的真实性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都在证明,这个鲍仁是个地地道道吃软饭的,他是靠着这篇故事的主人公苏小小的资助前去赶考,方迎来出头之日的那一天。当然这是后话,故事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再说另一个起烘托人物的官家大老爷。
话说更有一个官大压死人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孟老爷,途经钱塘江的时候不知怎么就长了顺风耳,那么多的美女佳人他不找,偏就讹上了平时靠卖艺不卖身挣点儿小钱活命的苏小小。岂料小女子根本不买他的账,一传不去二传无动于衷,三传的时候孟大老爷可是变了脸,干脆来了个霸王硬上弓,寻了地方官硬逼着这个不懂事理的小女子跟他赔不是。狗官耀武扬威坐在大堂上,腑首冲面前的美人儿没出息地问道:你到底是想求生还是求死?小女子长叹一声,她还能说什么呢,当即来诗一首: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要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好在这个孟大老爷还不算有眼无珠,品这诗的意思也有求饶的成分,于是便息了怒火,反倒生出无限爱怜的意思来。
一场要命的爱情
仿佛是前世姻缘早注定,油壁车与青骢马的相撞虽是一场偶然,却又是必然。这让我想起白娘子与许仙,如果那一天故事中的男主角与女主角都有些别的事给耽误了,或许就不会发生那么美丽动人的传说。而这一天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或风和日丽或细雨霏霏,总之是很有诗意且容易生出异样念想的瞬间,他们在那样的气氛里相遇了,双目相碰,两颗年轻的心都不由自主地砰然心动,同时都被对方的俊美给深深吸引了。
才子冒犯了佳人,当然是要陪不是的,或许这是最好的理由,骑青骢马的翩翩少年当时并没顾得递上几句话,事后怎么想就怎么遗憾,后经多方打听,终于打听清楚美人原来竟是穿梭在青楼之间讨生活的,可以想像他当时的心情很失落,可这样的失落也仅只是一瞬间的事,他反倒生出一阵窃喜来:既然是烟花女子,岂不更容易上手?于是他提着贵重的礼物叩响了苏小小的门环。关于他们的爱情故事,有这样信誓旦旦的诗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公子的爱肯定是颇有杀伤力的。何况更有那个很会察颜观色的苏小小的乳娘在一旁撮合着,许多的细节就不再赘述了,怎么个过程就留个悬念让看客去想像吧。总之最终的结局就是骑青骢马的公子、当朝阮道之子阮郁毫不费力地就博得了一向心高气傲的佳人的芳心。想想也真纳闷,那么多的人都如过客般匆匆走过,偏这个阮公子怎地就那么顺畅地抱得美人归呢?我想当他们走进洞房花烛之前,阮公子一定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不过这事能够理解,同样为“妓”的杜十娘跟着她的有情人脱离苦海的那刻,他的如意郎君一样生出这样的不安,最终在这种不安里,不经意思竟反串了一回人贩子的角色惹出了一场大悲剧,惹得杜十娘一怒之下抱着一箱珠宝跳进水里去了。
许多悲剧就是在这种百演不厌的规律之中上演着,仿佛毫无新意,但依然回味无穷。但愿苏小小的故事纯属就是一场虚构,完全就是杜撰的吧。因为史书里没有记载苏小小的名字,她只是在民间盛行并广为流传,关于她的词作据说也是某个夜宿西湖的诗人,忽地梦见一个自称苏小小的女子吟了上半首词,他醒来后给续上了后半首并题于湖畔上,有人分析说一首词上下两段不很搭调,并推测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人所作: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于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但不管怎么说这故事终究还是要给看客一个完整的交待,故事的主人公苏小小的运气仿佛是才女鱼玄机人生中的某个章节,情郎一去不回复,落得伊人空等待: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好在苏小小并不是想不开的人,她不是鱼玄机,变成弃妇后心理上产生了障碍疑神疑鬼拿丫头出气,后来落了个杀人犯的罪名被后人说短道长;她更不是杜十娘,盛怒之下生出悲观厌世的情绪,双目一闭,不愿再面对这浮华尘世的人生。苏小小最终的离去让我想起徐志摩的诗: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是结局的结局
十九岁的苏小小在那年的春天香消玉殒,年轻的生命在西子湖畔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并从此点亮了西湖的山山水水。关于她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她的有情郎阮郁走后,虽然来了一个鲍仁,但终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鲍仁的短暂停留并不能代表什么,后鲍仁在她的资助之下进京赶考去了,这个痴情的女子依然忘不了他的阮郎,于是她忧郁成积而死。
另一种说法是,苏小小根本就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情女子,阮郁走了她虽然伤心,但也不至于死缠烂打地揪着之前的情事不放手,依然我行我素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倒是那个被孟浪请来的混帐县令不知错乱了哪根神经,定了苏小小“借诗讽喻、藐视朝官罪,殴打唆使罪”而将她收监,据郎仁宝《七修类稿》记载说:苏小小,钱塘名妓,有诗曰: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事无?附后后两句的解释说:你当年如果也(像你哥哥恋我姐姐那样)来相访,我哪会陷进于潜县的这场绢事官司,当然她这里说的哥哥可能与阮郁无关。更有那传言说,阮郁公子听说小小入狱还特地赶来相救,但小小却不予理睬,阮公子讨了个没趣,悻悻地走了。
我倒是更喜欢后一种说法。我曾看过同样被状元郎抛弃过的鱼玄机后传,小女子因妒生恨杀死了叫绿翘的丫头而入狱,可鱼玄机最终却并没死,倒是那个负心的状元郎回过头来打通了很多关节救了她。我想世上的女子都不似鱼玄机那样有一颗包容的心,回过头来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又跟那个状元郎再爱一回。苏小小不是爱情的乞儿,何况她犯的也不是人命案,都混到这般光景了还指望那个负人再回过头来在她伤口补一刀么?我宁愿相信这样的烈女子出狱后心情一直不佳,后得了一场小病却又不想医治最终抑郁而死的。
因此人们对于苏小小的想像永远是美丽的。美丽的人儿当然离不开美丽的传说,这时候那个一再被人期待的公子鲍仁也该出场了吧。中举后的鲍仁去滑州赴任(不是迎娶)刺史时顺道(不是特意)经过苏小小的家,不幸的是他最终也没能看到苏小小一眼,却正赶上了苏小小的葬礼。于是传说中的鲍仁很是悲痛,他身穿白衣头戴白冠厚葬了美人,并亲笔撰写了“钱塘苏小小之墓”这样的碑文,并留诗句曰: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看到这里,我为苏小小年轻的生命在此终止而倍感欣慰,这样的死法果真值得效仿,可谓凄美更不乏美艳动人。因为人们总是将那些不愿醒来的爱情故事当做谜语一般地揣测,比如梁祝,最终化为双飞的蝴蝶飞走了,让人们牢记这才是真正纯美的爱情。但回过头来,我对苏小小这样故事结局深感遗憾的同时,依然对它的真实性存一丝丝的怀疑,因为这些美丽的故事背后有了太强的戏剧色彩,而故事的编撰者也很是故意,仿佛生怕鲍仁见到小小最后一面似的,干嘛不等到见鲍仁一面之后再死呢?难道怕她再次卷入一场情感纠葛,将她的死归结为鲍仁负心,而苏小小最终竟是被他活活气死?
猜测毕竟就是猜测,不管怎么说,虽然正史里没有记载过西泠湖畔苏小小这般的才女加美女,但我相信民间还是确有其人的,那么地被人称颂,那么光鲜照人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但愿她确实爱过一个叫阮郁的公子,并资助过一个叫鲍仁的落魄书生。而西泠湖畔也确实有一座苏小小的墓,还有鲍仁为苏小小建的“慕才亭”,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
——西湖人都是活雷锋。
[ 本帖最后由 李修玲 于 2010-10-9 22:00 编辑 ]
家住西冷妾姓苏
她总是留给我一个美丽的俊逸的瑕想,这样生在宋朝的一个玲珑剔透的女子,如何的冰清玉洁气韵非凡。十五岁,花一样的年龄,不曾想父母逝去,落了个无依无靠。她与乳娘相依为命,在西泠桥松柏林间置了一栋小楼,以诗会友,尽享山水之欢……其实这样读她的时候,对她本人的真实身份也是稍存怀疑的:先世是东晋官,流落到钱塘江后也是殷实人家。苏小小在父母手心里娇生惯养跟个宝贝疙瘩似的,令人纳闷的是她却自甘堕落沦为歌妓,用那些不开窍的老太婆们的话说:这丫头片子不学好……
这事如发生在当今社会倒也无可厚非,比如歌后王菲在未嫁给李亚鹏之前也曾在自家豪华的寓所开party,或跟那些志同道合的艺人搞PK,但苏小小生的那个年代却不同,凡与“妓”沾上一点边儿的,婚姻大事就要有些小麻烦。比如那些穷苦人家倒是很缺正房太太,但这样的人家往往被她们这些心高气傲的女子瞧不上;要么就如才女鱼玄机那样瞅个空子嫁个风流倜傥的状元郎,但结局往往很悲惨;再就是如步飞烟那样的女子,委身一个稍识点儿字、再身兼着不大不小官职的男人讨生活,可她也总将自己当成一只被关进笼子里的金丝雀儿,稍不如意就左冲右突撞得头破血流落了个身败名裂……
苏小小仿佛顾不了这么多,好像她还没想到这么多吧,反正西泠湖边每日都有她美丽的倩影,一辆特制的小巧灵便的香壁车载着她娇美的身躯,引得路人啧啧称奇——没有高堂父母的约束,她活得好像蛮滋润的。竟是这样招眼的女子,还边走边吟生怕人家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似的: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既然广告都打出去了,没人捧场仿佛也不是那么回事,就有那仗着家产万惯的纨绔子弟,以为就凭她这样一个弱女子,弄回家去做妾是不成问题的。岂料这心高气傲的小女子却是连瞧都懒得多瞧他一眼。传说有一个叫钱万才的富家子,竟然恬不知耻地一再骚扰——看这名字姑且将他定为一个剧情需要的虚构人物,就像当初被人高声叫骂着抢亲的“王老虎”,因了他的恶更衬托出主人公的美。
关键时候总是要出现英雄救美的佳话,我猜想那正面人物一定是那位一再被人讴歌的俊美公子鲍仁,因他无钱无势并赢得漂亮美女的青睐,当然是要凭着一番好身手的,虽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这样巧合的事,何况故事的真实性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都在证明,这个鲍仁是个地地道道吃软饭的,他是靠着这篇故事的主人公苏小小的资助前去赶考,方迎来出头之日的那一天。当然这是后话,故事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再说另一个起烘托人物的官家大老爷。
话说更有一个官大压死人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孟老爷,途经钱塘江的时候不知怎么就长了顺风耳,那么多的美女佳人他不找,偏就讹上了平时靠卖艺不卖身挣点儿小钱活命的苏小小。岂料小女子根本不买他的账,一传不去二传无动于衷,三传的时候孟大老爷可是变了脸,干脆来了个霸王硬上弓,寻了地方官硬逼着这个不懂事理的小女子跟他赔不是。狗官耀武扬威坐在大堂上,腑首冲面前的美人儿没出息地问道:你到底是想求生还是求死?小女子长叹一声,她还能说什么呢,当即来诗一首: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要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好在这个孟大老爷还不算有眼无珠,品这诗的意思也有求饶的成分,于是便息了怒火,反倒生出无限爱怜的意思来。
一场要命的爱情
仿佛是前世姻缘早注定,油壁车与青骢马的相撞虽是一场偶然,却又是必然。这让我想起白娘子与许仙,如果那一天故事中的男主角与女主角都有些别的事给耽误了,或许就不会发生那么美丽动人的传说。而这一天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或风和日丽或细雨霏霏,总之是很有诗意且容易生出异样念想的瞬间,他们在那样的气氛里相遇了,双目相碰,两颗年轻的心都不由自主地砰然心动,同时都被对方的俊美给深深吸引了。
才子冒犯了佳人,当然是要陪不是的,或许这是最好的理由,骑青骢马的翩翩少年当时并没顾得递上几句话,事后怎么想就怎么遗憾,后经多方打听,终于打听清楚美人原来竟是穿梭在青楼之间讨生活的,可以想像他当时的心情很失落,可这样的失落也仅只是一瞬间的事,他反倒生出一阵窃喜来:既然是烟花女子,岂不更容易上手?于是他提着贵重的礼物叩响了苏小小的门环。关于他们的爱情故事,有这样信誓旦旦的诗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公子的爱肯定是颇有杀伤力的。何况更有那个很会察颜观色的苏小小的乳娘在一旁撮合着,许多的细节就不再赘述了,怎么个过程就留个悬念让看客去想像吧。总之最终的结局就是骑青骢马的公子、当朝阮道之子阮郁毫不费力地就博得了一向心高气傲的佳人的芳心。想想也真纳闷,那么多的人都如过客般匆匆走过,偏这个阮公子怎地就那么顺畅地抱得美人归呢?我想当他们走进洞房花烛之前,阮公子一定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不过这事能够理解,同样为“妓”的杜十娘跟着她的有情人脱离苦海的那刻,他的如意郎君一样生出这样的不安,最终在这种不安里,不经意思竟反串了一回人贩子的角色惹出了一场大悲剧,惹得杜十娘一怒之下抱着一箱珠宝跳进水里去了。
许多悲剧就是在这种百演不厌的规律之中上演着,仿佛毫无新意,但依然回味无穷。但愿苏小小的故事纯属就是一场虚构,完全就是杜撰的吧。因为史书里没有记载苏小小的名字,她只是在民间盛行并广为流传,关于她的词作据说也是某个夜宿西湖的诗人,忽地梦见一个自称苏小小的女子吟了上半首词,他醒来后给续上了后半首并题于湖畔上,有人分析说一首词上下两段不很搭调,并推测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人所作: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于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但不管怎么说这故事终究还是要给看客一个完整的交待,故事的主人公苏小小的运气仿佛是才女鱼玄机人生中的某个章节,情郎一去不回复,落得伊人空等待: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好在苏小小并不是想不开的人,她不是鱼玄机,变成弃妇后心理上产生了障碍疑神疑鬼拿丫头出气,后来落了个杀人犯的罪名被后人说短道长;她更不是杜十娘,盛怒之下生出悲观厌世的情绪,双目一闭,不愿再面对这浮华尘世的人生。苏小小最终的离去让我想起徐志摩的诗: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是结局的结局
十九岁的苏小小在那年的春天香消玉殒,年轻的生命在西子湖畔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并从此点亮了西湖的山山水水。关于她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她的有情郎阮郁走后,虽然来了一个鲍仁,但终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鲍仁的短暂停留并不能代表什么,后鲍仁在她的资助之下进京赶考去了,这个痴情的女子依然忘不了他的阮郎,于是她忧郁成积而死。
另一种说法是,苏小小根本就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情女子,阮郁走了她虽然伤心,但也不至于死缠烂打地揪着之前的情事不放手,依然我行我素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倒是那个被孟浪请来的混帐县令不知错乱了哪根神经,定了苏小小“借诗讽喻、藐视朝官罪,殴打唆使罪”而将她收监,据郎仁宝《七修类稿》记载说:苏小小,钱塘名妓,有诗曰: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事无?附后后两句的解释说:你当年如果也(像你哥哥恋我姐姐那样)来相访,我哪会陷进于潜县的这场绢事官司,当然她这里说的哥哥可能与阮郁无关。更有那传言说,阮郁公子听说小小入狱还特地赶来相救,但小小却不予理睬,阮公子讨了个没趣,悻悻地走了。
我倒是更喜欢后一种说法。我曾看过同样被状元郎抛弃过的鱼玄机后传,小女子因妒生恨杀死了叫绿翘的丫头而入狱,可鱼玄机最终却并没死,倒是那个负心的状元郎回过头来打通了很多关节救了她。我想世上的女子都不似鱼玄机那样有一颗包容的心,回过头来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又跟那个状元郎再爱一回。苏小小不是爱情的乞儿,何况她犯的也不是人命案,都混到这般光景了还指望那个负人再回过头来在她伤口补一刀么?我宁愿相信这样的烈女子出狱后心情一直不佳,后得了一场小病却又不想医治最终抑郁而死的。
因此人们对于苏小小的想像永远是美丽的。美丽的人儿当然离不开美丽的传说,这时候那个一再被人期待的公子鲍仁也该出场了吧。中举后的鲍仁去滑州赴任(不是迎娶)刺史时顺道(不是特意)经过苏小小的家,不幸的是他最终也没能看到苏小小一眼,却正赶上了苏小小的葬礼。于是传说中的鲍仁很是悲痛,他身穿白衣头戴白冠厚葬了美人,并亲笔撰写了“钱塘苏小小之墓”这样的碑文,并留诗句曰: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看到这里,我为苏小小年轻的生命在此终止而倍感欣慰,这样的死法果真值得效仿,可谓凄美更不乏美艳动人。因为人们总是将那些不愿醒来的爱情故事当做谜语一般地揣测,比如梁祝,最终化为双飞的蝴蝶飞走了,让人们牢记这才是真正纯美的爱情。但回过头来,我对苏小小这样故事结局深感遗憾的同时,依然对它的真实性存一丝丝的怀疑,因为这些美丽的故事背后有了太强的戏剧色彩,而故事的编撰者也很是故意,仿佛生怕鲍仁见到小小最后一面似的,干嘛不等到见鲍仁一面之后再死呢?难道怕她再次卷入一场情感纠葛,将她的死归结为鲍仁负心,而苏小小最终竟是被他活活气死?
猜测毕竟就是猜测,不管怎么说,虽然正史里没有记载过西泠湖畔苏小小这般的才女加美女,但我相信民间还是确有其人的,那么地被人称颂,那么光鲜照人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但愿她确实爱过一个叫阮郁的公子,并资助过一个叫鲍仁的落魄书生。而西泠湖畔也确实有一座苏小小的墓,还有鲍仁为苏小小建的“慕才亭”,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
——西湖人都是活雷锋。
[ 本帖最后由 李修玲 于 2010-10-9 22:0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