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朝阳沟,好地方

2022-01-04抒情散文蓝若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1 编辑

  大约是一九七七年,电影院里放映了一批开禁的电影,其中有一部《朝阳沟》。当时的电影业百废待兴,片子乏善可陈,戏剧电影也是当故事片看的。所以露天影院中,……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1 编辑 <br /><br />  大约是一九七七年,电影院里放映了一批开禁的电影,其中有一部《朝阳沟》。当时的电影业百废待兴,片子乏善可陈,戏剧电影也是当故事片看的。所以露天影院中,连续几天满拥了人看《朝阳沟》,那铿锵有力的唱腔,从高音喇叭中放出来,回荡在影院四周。回到家中,房间里挂了县广播站的舌簧小喇叭,天天唱得也是豫剧《朝阳沟》选段,躺在床上听来听去的,竟听会了许多唱段。但一直没有看到电影。前些日子,在街头的摊子上买了套牒片,在家放着看,还挺有味儿。
  其实,我并不是戏迷,不懂二八板类,流水板类的唱腔,可觉得这《朝阳沟》的曲调好听得很呢,银环的嗓音较低沉,唱得有劲道,算得上是粗犷,末了的尾音甩上去,叫人心底里踏踏实实的;栓保娘的嗓音却是细柔,一种良善的性情从唱腔里满溢出来。这里面的唱段,经过了这么多年,像沙里淘金,保留下来,有了经典的意思,是可以传唱的,那种河南的泼辣味儿,掷地有声的爽快劲儿,大概是传唱不衰的理由。可我感到最有兴味的却是戏中家常的生活。
  这出戏的政治背景,是鼓励知识青年下乡建设农村,批评安逸思想的,现在看,难免有些昂扬激进,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比较单纯的意识形态,实说也是种家常的状态。比如,银环闹情绪,要回家。栓保明讲暗求,苦口婆心;栓保娘眼看留不住,心事重重。银环在回家的山路上,回忆往日点点滴滴,思想斗争,产生留恋之情。这时,栓保赶了来,栓保娘还给银环娘带来了苹果。可以想象,第一个发现银环走了的栓保娘,是怎样地着急,“飞”走了城里的儿媳妇,等于破灭了她的一个美梦。她踮着小脚,颤巍巍地四处找她儿子,栓保听到消息,是怎样失急慌忙地向村外跑。这情景虽是在戏外发生,戏中前后却有铺垫,是合乎情理的情节,人情味儿出来了,冲淡了政治的气味儿。
  再看栓保的家,清爽的小院,房里窗明几净的。家具不多,可以称得上简约,条几上立着装着银环照片的相框,这是栓保娘百看不厌的。八仙桌上放着一个粗瓷茶壶和几个茶杯,茶壶里是常常冲了茶的,不是花茶,不是绿茶,是那种廉价的大叶子茶,带点苦涩的咖啡味儿。喝了,说不出什么名堂,可就是解渴,耐喝。茶是凉的,谁来了,自己动手,倒一杯,一饮而尽,痛快。拉开矮橱的门,里面放得可是好东西,是给未过门的儿媳妇存下的。那两把红底蝴蝶戏牡丹的铁皮暖瓶,是新添的;还有,一满坛子的鸡蛋,在当时看来,竟有点“仓禀实”的感觉了。这是许多许多天的积攒,家中几只母鸡也不是天天下蛋,一天一只,两只的。在院中犄角的鸡舍,上方的专为鸡下蛋垒的窝里,母鸡下过蛋,咯咯叫着,涨红着脸,扑着翅膀跳下来,麦穰上躺着一只热乎乎的鸡蛋,暗褐的蛋皮,温润的,新鲜娇羞的生命。栓保娘乐和和地捡了蛋,搁进坛子里,像蓄进了一丁点的期望——也是急迫不得的,需要耐住性子,慢慢蓄,慢慢地等。直等到鸡蛋散了黄,坏掉了,也还搁在那儿,不舍得扔。这也有点像当时的生活,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日子从指缝间流走。家中的每个物件,都有岁月留痕,那些故事,回忆起来,都是琐碎的,提都提不起,可是宝呢,镇宅之宝,不然,那些绵绵无涯的日子,该如何度过呢?
  朝阳沟的好,还在于,人们信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山上种果树,田里种庄稼,还讲究科学种田。银环下山,正是那硕果累累的果树,拉住了她的脚步,使她最终放弃了城里比较优渥的生活,回归了朝阳沟金秋的收获之中。时至今日,人人崇尚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生活,农村的打工仔、打工妹以当年银环下乡的热情涌入城市。城市生活无疑是精致的,具有迷离动人的色彩。但在繁琐优雅的生活里,充满了紧张的工作与消费;无节制的欲望栽种与收获之间,又满是精神和物质的垃圾。在如此情形下,回顾一下朝阳沟里简约的生活,怀想之余,也许能看到,我们究竟失去了些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