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山古道
2022-01-04叙事散文指间沙
简称“陇”的甘肃有个秦州,简称“秦”的陕西却有个陇县,其实这秦中之陇和陇中之秦就隔着一道又名陇山的关山,陕西的陇县是因为地处陇山脚下而名,甘肃的秦州却原本就是秦王朝的发祥地。关山腹地,时已深秋,张川县马鹿乡的张虎要寻找他放养在山上的马匹,并……
简称“陇”的甘肃有个秦州,简称“秦”的陕西却有个陇县,其实这秦中之陇和陇中之秦就隔着一道又名陇山的关山,陕西的陇县是因为地处陇山脚下而名,甘肃的秦州却原本就是秦王朝的发祥地。
关山腹地,时已深秋,张川县马鹿乡的张虎要寻找他放养在山上的马匹,并给它们喂些盐巴。像他的先辈一样,张虎养马也是在草山自然放养,临到役使时就去山上呼喊一声,而平时,他也就是个把月了才去山上看看。
张虎牧马的形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秦人的先祖“非子”,而非子正是因为牧马有功,才被周孝王封为附庸,继而开创了秦人一统天下的基业。但是,张虎不一定知道,他脚下踩着的,原本就是一条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道,陇关道。
位于六盘山以南、渭水以北的关山是横亘于陕西与甘肃之间的一条山脉,其垂直高度就有千米以上。在汉唐以前,当中国的地缘中心还在关中平原时,关山就以其东接千水、西邻羌戎的地理位置和高远险峻成了先民心中的一道坎。所谓“陇板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但是,就像一首现代诗里写到的那样,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关山尽管在陕甘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但人类社会交流的需要,使他们同时也在寻找翻越大山的坦途。这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先后在巍峨的关山上开辟了三条主干道和另外一些岔线、山脊线。张虎刚才走过的便是这三条主干道中的一条。
关山古道共有三条主干道,其中北线也就是秦家源道最早,这条干道从张川恭门经马店、羊肚子滩、秦家源至陇县固关,其特点是谷长坡缓土层较厚,易于修筑,缺点是路途遥远。不过这条路线的确定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秦人沿千水而下”的传说。
关山古道的南线即咸宜关道。从陇县西行经咸宜村,在崖付沟口分途进沟,一路上行经马鞍子、骆驼巷、鬼门关至蔡子河,再经驿程沟至长宁驿,一路经碑志梁,出黑沟接南寨铺。咸宜关道修于元朝,是三条干道中修建最晚的一条,这条道路虽然“便捷”,但河谷及越岭路段十分艰险,加之国内经济中心南移,道路标准并不高,只起到沟通区域经济的有限作用。
在关山古道中,路况最好作用最大的应该说是中线,也就是陇关道,这条线路开辟于西汉初期,由固关、大震关、安戎关、付汗坪分岔上老爷岭,下山直通马鹿,再经恭门直指陇城,或由马鹿向南经长宁驿至清水、天水,形成了丝绸之路过境天水的南北两线。
陇县西行30里就是固关,这是陇县西行翻越陇板的第一站,《永乐大典》里就有“固关站,有马200匹”的记载。由于交通上的便利,故关镇成了陇板脚下的重镇。就是现在,这里仍然默立着许多百年老店。这里便是陇关道的起始。 陇关道从固关出发,不远即到大震关。大震关原名陇关,设在千水之南的重岗之上,关前方两道峡谷,一条通秦家源,一条通老爷岭。其中通往老爷岭这条峡谷段是民国时期在古道基础上改建的凤陇公路,上山段为汉唐古道,当地人称“马道”。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路段来看,汉唐时期的关山古道,在峡谷内主要是沿河岸台地而行,然后在接近山脊时盘旋而上,巧妙地将一些小溪冲击平台连接起来,既形成了多处错车道,又可使路线在不断的缓冲中上行,这些的道路多用巨石砌坡,条石铺筑路面,宽度一般在3—4米,弯道半径一般在5——13米,在一些巨石当道的地方,当时还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在巨石上堆柴烧火然后迅速浇水冷却,以此在巨石上炸出裂缝再凿出车道,从而使这条路成了西出的主要通道。 关山古道中,作为官道使用时间最长的是这条陇关道,影响最大遗留故事最多的也是这条陇关道。从汉到宋的一千多年间,这里既有“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至陇山头”的信使,也有“过秦州,宿一夜”的玄奘和尚这样的僧人;既有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豪情的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军;也有感念“满目悲生事,因人做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负羽到边州,鸣茄度陇头。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chou)。”的诗人如杜甫、岑参、高适等,至于这条路上究竟走过了多少客商,运输了多少丝绸茶叶瓷器或者玉石马匹,就更是难以说情了。 陇头也叫陇坂、陇关或者陇坻,在唐朝的边塞诗中,陇头似乎是一个让诗人难以释怀的地方。“月初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朔风吹叶燕门秋,万里烟尘皆戎楼。征马长思青海北,胡茄夜听陇山头”,不知多少人在翻越陇山时,都有了那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慷慨,又不知有多少人在陇头的流水中听出了那种“呜咽令人愁”。现在走在这条古道上,你依然能够看到古人防风避雨、烧火取暖的痕迹;看到两千年来脚板和车轮磨光的石板,依然能数出古道上的“七曲九回十一桥”,同时你也能看见那些倒闭路旁草草掩埋了累累寒骨。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曾沿原先的古道修筑了凤陇公路,但以后随着陇海铁路的开通以及公路建设的发展,现在除了留下彭德怀固关大败马家军的故事外,已很少被人想起了。 从先秦到汉唐、从宋元到明清,中国的历史在关山之巅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迹。兴盛则路宽,则关固,否则便只好在狭窄的环境里倍受委屈、艰难爬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生在了这样一个时代,沿渭河谷地,一条高等级公路早就投入了使用,宝兰电气化复线也已经完工,从关中平原入陇已成了坦途,高高的关山连同关山之上的牧场、古道都已成了掠过车窗的风景。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旅人,你不妨去走走这些遗落在林间的关山古道。萋萋荒草中,没准你会捡起玄奘西行的故事,或者是那些边塞诗人留下的遗作,就算你陷落于先秦边缘模糊的马蹄印以及没过马蹄的浅草,你这一躺也就不算白来了。
陇县西行30里就是固关,这是陇县西行翻越陇板的第一站,《永乐大典》里就有“固关站,有马200匹”的记载。由于交通上的便利,故关镇成了陇板脚下的重镇。就是现在,这里仍然默立着许多百年老店。这里便是陇关道的起始。 陇关道从固关出发,不远即到大震关。大震关原名陇关,设在千水之南的重岗之上,关前方两道峡谷,一条通秦家源,一条通老爷岭。其中通往老爷岭这条峡谷段是民国时期在古道基础上改建的凤陇公路,上山段为汉唐古道,当地人称“马道”。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路段来看,汉唐时期的关山古道,在峡谷内主要是沿河岸台地而行,然后在接近山脊时盘旋而上,巧妙地将一些小溪冲击平台连接起来,既形成了多处错车道,又可使路线在不断的缓冲中上行,这些的道路多用巨石砌坡,条石铺筑路面,宽度一般在3—4米,弯道半径一般在5——13米,在一些巨石当道的地方,当时还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在巨石上堆柴烧火然后迅速浇水冷却,以此在巨石上炸出裂缝再凿出车道,从而使这条路成了西出的主要通道。 关山古道中,作为官道使用时间最长的是这条陇关道,影响最大遗留故事最多的也是这条陇关道。从汉到宋的一千多年间,这里既有“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至陇山头”的信使,也有“过秦州,宿一夜”的玄奘和尚这样的僧人;既有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豪情的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军;也有感念“满目悲生事,因人做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负羽到边州,鸣茄度陇头。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chou)。”的诗人如杜甫、岑参、高适等,至于这条路上究竟走过了多少客商,运输了多少丝绸茶叶瓷器或者玉石马匹,就更是难以说情了。 陇头也叫陇坂、陇关或者陇坻,在唐朝的边塞诗中,陇头似乎是一个让诗人难以释怀的地方。“月初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朔风吹叶燕门秋,万里烟尘皆戎楼。征马长思青海北,胡茄夜听陇山头”,不知多少人在翻越陇山时,都有了那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慷慨,又不知有多少人在陇头的流水中听出了那种“呜咽令人愁”。现在走在这条古道上,你依然能够看到古人防风避雨、烧火取暖的痕迹;看到两千年来脚板和车轮磨光的石板,依然能数出古道上的“七曲九回十一桥”,同时你也能看见那些倒闭路旁草草掩埋了累累寒骨。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曾沿原先的古道修筑了凤陇公路,但以后随着陇海铁路的开通以及公路建设的发展,现在除了留下彭德怀固关大败马家军的故事外,已很少被人想起了。 从先秦到汉唐、从宋元到明清,中国的历史在关山之巅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迹。兴盛则路宽,则关固,否则便只好在狭窄的环境里倍受委屈、艰难爬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生在了这样一个时代,沿渭河谷地,一条高等级公路早就投入了使用,宝兰电气化复线也已经完工,从关中平原入陇已成了坦途,高高的关山连同关山之上的牧场、古道都已成了掠过车窗的风景。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旅人,你不妨去走走这些遗落在林间的关山古道。萋萋荒草中,没准你会捡起玄奘西行的故事,或者是那些边塞诗人留下的遗作,就算你陷落于先秦边缘模糊的马蹄印以及没过马蹄的浅草,你这一躺也就不算白来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