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体会敬一兵老师的文《 用散文演绎音乐 ——笨小暖《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

2022-01-05抒情散文红秋叶
用散文演绎音乐——笨小暖《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欣赏■敬一兵荷马用七弦琴演奏,使我相信他不是瞎子。贝多芬用钢琴演奏,让我觉得他的血液永远都不会冷却。他们的生命,就是手中的乐器。凡音之起,由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

  用散文演绎音乐
  ——笨小暖《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欣赏
  ■敬一兵
  荷马用七弦琴演奏,使我相信他不是瞎子。贝多芬用钢琴演奏,让我觉得他的血液永远都不会冷却。他们的生命,就是手中的乐器。凡音之起,由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即成声。大概正是有感于这样的道理,笨小暖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的演替,情景交融之间,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德彪西和巴赫等西方古典音乐家的作品,在她的眼帘里梭织往来,璀灿的光芒,点燃了她用心灵的音符来谱曲,再用散文来进行演奏的激情。
  1)【秋叶学习老师文字,吸收这文字的光彩,想试探着用浅薄的散文来向老师汇报学习体会!
  钢琴的声波在阳光下,在月光中会心会意走出许多花样来,它们太专注自己的完美型姿,从而忘记了在它们周围散布着渴望的耳朵,正期待着声浪一波波颤动传递出的喜悦。钢琴声若一排排海浪羞答答地上岸,它们附着在耳廓上,似乎给听觉安上了一双慧眼,看到了海岸边一群海浪正在洗浴,阳光搀扶着浪花发出耀眼的光芒,它们望着海边的棕榈树,潮头萌动着若隐若现的激情,钢琴声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它若此踏浪前行给人们带来了多少快乐,】
  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仿佛与生俱来,这是作者在《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凭借严格的理解眼光品鉴古典音乐作品,就像古典音乐反过来对欣赏者的品鉴要求也是严格的一样,建立在这种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作者把音乐的抽象性还原成感性画面的文字描述,自然而然就有了古典主义的迷离愁绪。长久的伤感,使作者至今依然不愿意放弃从古典音乐中寻找历史、寻找艺术和寻找令人动容的情愫的执著努力。这些没有语言的事物,没有音乐的音乐,没有旋律的旋律,比内心轻轻飘荡起来的忧郁花朵还要美丽,既检验着作者品鉴的质量,也检验着作者内心的质量。《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的文字被古典音乐的光芒吸纳的同时,也折射着古典音乐的光芒,成为了作者在一个视点上反反复复进行深度发掘的激情,以及体现了作者线性思维的深刻和感官的穿透性能力的特点所在。生活的场景,无论是以音乐为视觉切点,还是以人物为视觉切点,能够反复在同一个切点上进行挖掘开发,而又不落入机械重复的俗套,必须要有深刻的内心感悟与体验才行,必须要有情景交融的决心和信心。所谓古人唱歌兼唱情的承传事实,文由心生,凡音之起皆由人心之动所致的道理,对此就是一个映证,在《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内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我以为,只要具备了感念之情和虔诚之心,用散文演绎音乐,与用乐器演绎音乐,是一样的优美。
  2)【有时我会用一个上午来聆听古典音乐,像用眼睛抓住阳光那样用耳朵抓住美妙的音符,这对于已经深埋在音海中的我来说几乎无法做到平静面对。阳光平稳地落在视野上,若不是想刻意寻找些里面的温暖,我很愿意把视线过度到一片小树林中,或者是一朵半开半掩的花身上。安静的阳光有时也怕寂寞,它们会在雨后点亮一朵花儿,使我无法视而不见,更为奇怪的是我好像听到了花儿们爽朗的笑声,这种错觉仅仅来自阳光折射在植被上的那点不期而遇的灿烂,几乎是一晃而过,根本没有古典乐起伏跌宕且持续的颠簸感,不会使我的肌肉不由自主去共振,去释放出无拘无束的原始力量。】
  我始终相信,面对一个音乐人,就是面对一面灵魂的镜子,审视一个音乐人,就是审视自己的人生。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作者在面对每一位古典音乐作品的创始人时,会生发出如此丰满翔实的情愫呢?会用散文演奏出如此动容的音乐呢?记不得是谁说过,音乐最能具体也最能抽象,舒驰我们被概念搓得发烫的神经似乎就非音乐莫属了。没有宫廷怨妇的琐碎、做作,没有表现出类似吉普赛流浪者的野性与苍凉,没有留下上帝在性别色彩上涂抹给女人的脂粉气,是笨小暖朋友用散文演奏音乐时,能够在忠实于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德彪西和巴赫等音乐家呈现的镜像面前,反映出舒驰或者释怀这些充满了动容元素的根本所在。从《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这个具有随笔感悟性质的系列文章描述里,我看见的语言和词汇,都是抛弃了慷慨激昂、堆砌形容和曲折述说成分的话语。这种近乎口语式的述说,有一种质朴纯净和精粹的美感。难怪我在作者的系列文章里,总是能够听到四分之三拍的舞曲旋律,包括兰德勒舞曲、华尔兹舞曲、米奴哀小步舞曲、或者任何地方风俗曲调的同时,更多的是疏雨滴荷叶叩挞挞的清脆浏亮的天籁之声,原来女性气质所构建的细腻与纤柔的旋律,是散文与音乐相互切入的天然媒介,谁把握住了这个媒介,谁就能够让音乐和散文,传递出感人至深的力量。散文在本质上,具有音乐的韵致,因而在艺术上自然就表现出了音乐这个时间艺术的属性。对人来说,把他与其它万物区别开的是人的精神,精神是一种时间的存在,在空间中并不占据任何位置,精神永远是一种流淌,而在所有的艺术中,时间艺术是最贴近人的生存状态的。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不懂得音乐的人也就不懂得生活,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映了人的生活态度。用散文演奏音乐,无疑就是让时间流淌得更感性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加强感性的色彩,就是加强了笔触的细腻与深刻性。这样的印象,不是我的臆断,而是《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在我脑海里沉沦的结果。
  3)【有时我用一个上午欣赏一首音乐,去寻找弥漫在音乐中的乡村气息,想挖掘一段和音乐有关的爱情故事。当音乐把我想象的大门打开的时候,我充分相信爱情是不会随时代而变迁,圆舞曲跌宕的节拍给金色大厅增添了浑厚的气场,从大厅中投射欢快氛围,似乎中世纪装扮的人们正在翩翩起舞,他们的眼神不会因为时间的跨越而分心,依旧停留在欢乐的氛围中,不肯向我这边眺望一下。而当听到米奴哀小步舞曲时,我会很自然联想到一束春花绽放的节拍,不自觉就被舞曲感化了,舞曲已经俘获了我的心跳,就像春天掌控了花骨朵何时打开花瓣,何时释放出醉人的香气一样。】
  强调散文的本我性,突出音乐传递内心世界的全息性,是作者用散文演绎音乐的又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里,栩栩如生地表现成了小提琴装上弱音器后,从音色上更加突出的充满感伤情调的质地和况味。情景交融是感伤情调的张力或者弹性的源泉,这个形而上的审美认识,过去我在写作中一直把握不好,并为之深深困惑,直到我读了《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中作者描述海顿的第四十四号交响曲的相关章节后,才有了茅塞顿开的感受。对于海顿的第四十四号交响曲的描述,作者采用了大尺度、大范围和大视觉的穿插方式,把作者最初接近海顿四十四号交响曲作品的认识过程,通过音乐作品漫溢而出的源于自己生活情景的遐想,对生活的直接体验片段,海顿四十四号交响曲结构特征和艺术元素,以及由此作品的背景所体验出的海顿的人生经历等线索,延伸得纤毫毕现,让我感性地体会到,延伸就是一种穿透,连接其间的,尽是张力的韵致。“海顿也一样惧怕过死。但,他把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定格为葬礼音乐,验证了一位艺术家对生与死的判断,他给自己的死树立了哲学上的思考和意义,即死是生的前提,是创造的另一种激励,生与死彼此建立的是创造性的关系而不是毁灭。这不是某一个人说出来的,而是许多艺术家在生死交替的经验里总结出来的。海顿的死,毫无怀疑地说那正是他灵魂的飞翔”,这段描述无疑就是一个高光点。确实,音乐是一种真正形而上的东西,其诠释的绝不只是人的情感,如果只是以个人的情感来诠释音乐,音乐的生命力就会失去。同时,对音乐的理解仅仅限于技巧方面,这样的人毋宁称为音乐匠人,却难以称为音乐家。没有特别的感情经历,没有形而上的感悟,很难有很好的作品出来。这种特别会引导你直通生命的本底。艺术作品是一种形而上的表现,尤其音乐,就在于它不是表现了私人感情,但每一个个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又能通向艺术为自己敞开的一个视域。我以为,音乐是这样,散文也是这样。为了这个茅塞顿开的认识体会,我得好好感谢笨小暖朋友。
  4)【在一个雨过天晴的清晨,一滴雨水不小心从树叶上落到树杈上,分散成许多小水滴,它们依然是圆形的,好像没有被摔痛,只是发出了细微的声音来,像一首首事先就编排好的乐调,是在树杈上懒懒地晒着太阳的前奏。紧接着雨滴们就饱餐一顿阳光,身材更加苗条,阳光斐斐然好像也动了的恻隐之心,一场自然界中的情感故事还在继续。
  雨滴带着把一份阳光给予的温暖扑向了花朵,软绵绵的花瓣在雨滴的敲击下,发出悠长的声音,像是在召唤,情感饱满的像古典音乐表现的那样丰富,流动的情感韵律阐释着大爱无疆的理念,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起伏,绵延开去。】
  现在,我更倾向于这样的认识:《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就是作者用散文这把小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细腻的音乐感悟和与之结合的人生感悟中,不失女性柔情的性格,成就了这部音乐作品的格外松透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十足的小提琴“松香味”。音乐鉴赏散文能够写出松香味,说明作者情景交融的叙述与议论,在这篇系列文章里肩负的责任,自然就不同于其他文章了,它们除了起到佐证与客观的作用外,更成了作者呈现自己认识、观点、看法或者感悟的一种深刻与细腻的工具。这样的别致新颖的写作方式,映证了散文的在场性特点,也在事实上说明,评论文章或者鉴赏文章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如何彰显出作者独到的见解和个性的色彩,确实值得借鉴。抱了如是的目的,我曾经问过作者,你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你对音乐的认识,她的回答是:对我来说,音乐就是横在我理想和意识里的刀子。这句话,很有个性。
  5)【当我骑行在大峡谷,我会因为一块纹石而驻足不前,一个人静静观赏很长时间,喜欢它独有的形状和色彩,享受它独一无二的天资丽影,独特的气质贯穿在我的想象中,使我的想象趋于个性不再单薄。同样古典音乐的特质,如同纹石一样会一层层剥离出我心中韵味来。古典音乐的每一首曲目在我心中都有明确的指向,它们或许随着时光滑行产生飘逸的感觉,可是一旦被我捕获之后,古典音乐就在我脑海中住下了,脑海中会出现一幅幅画面。】
  审美大多是片面极端的,或者说要通过片面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不片面就不深刻,就无以一针见血,就无以刻骨铭心,更无以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反应。作者的文章和作者说的这句话,都有这个意味,成了我继续解读《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的一个线索。
  6)【音乐递给我一把开启想象空间的钥匙,想象的空间也许现实有关,也许从来就是虚拟的,可我相信当音乐从耳旁滑过时,我想象一定是开启的,那里必将是荣光四射的音乐殿堂。】
  刀子的作用在于切割,目的是分离事物。但在写作中,切割也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从区分中看见具象的共性,看见自然与我们认识之间的距离,一如散文和音乐,音乐和哲学。在《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里,作者用文字这把刀子精细地切割了古典音乐作品。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德彪西和巴赫等西方古典音乐家的作品,都被作者切割了,成了单纯的音线、音色和乐思片段,乐器部分也被分解成了轻巧的泛音和拨弦的瞬间凝固图象。切割的方式不同,细致程度不同,就意味着作者进入音乐的途径不同。我在阅读《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的时候,常常能够从作者对古典音乐家作品的演绎特征、艺术全息性元素细致入微的解构切点上,体味到作者采用对照、烘托、映衬以及纵横交贯式的随笔手法给我带来的诸多感受,比如局部之合不等同于整体,文学单元和音乐单元的叠加,可以产生出艺术效果倍增和放大的装饰作用。比如文学的丰富性和音乐的魅力,隐藏在切割带来的不确定性中。比如写作构思的确定性被解构后,泄露出来的多重解端口所昭示的词与物的宽泛与延伸的歧义。作者在《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中不仅在意切割的过程,更在意切割后的处理——凭借感性色彩强烈的工笔描绘手法,让设立的每一个意象,都指向了多重方向,散射的力量,形成了系列文章的光点闪烁不定。之后,作者才将自己深度性地嵌入到背景之中,既逻辑清晰地呈现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由此生发出来的人生回望与反思,同时又将自己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和每一次血液的流动,都与音乐作品密切地交融在一起,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古典音乐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生活的寓意和暗示,并让我不由自主就跟随作者类似欧洲流浪汉小说所采用的写作手法那样,走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以致我完全可以体验到,不是作者在寻找古典音乐,也不是古典音乐在寻找作者,而是作者和古典音乐原本就一直共存于彼此心灵感应的地方。往更深的层次上来理解,这种共存,不是邂逅或者邂逅后的徘徊,而是一种等待。正是这种等待的现象,才让作者与音乐作品,有了相互证实和沟通的机会,有了极端的关照态度,有了难以泯灭的热爱激情。用文字的刀子切割音乐,这种个性的方式,让我流连忘返。
  7)【静夜时分,当舒伯特小夜曲奏响时,我会沉醉在一种忘乎所以的氛围中难以自拔。声电感应营造的音乐声场穿行在我的生物场中,它们躲在一个我看不见的空间中相互粘合,但我感受到美妙的音乐传递的私语。音乐用声波谈吐的艺术,展现了流畅而连贯的特质。让我感受到它前行中的情感变化,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听懂了舒伯特的心事,优雅淡定中不断趋于现实,在一个音线的兴奋时,把一丝宽慰揉进了想象中,合奏出万众共鸣的最高境界,这是其它任何交流方式无法企及的。
  我和音乐的作者在音乐声中促膝而谈,音符在夜空中被星星们吞吞吐吐,它们的快慰无需时间来旁证,这一刻我听懂了音乐家的心声,语言的境界正在被音乐的声浪抬高。】
  (【笨小暖--一个让我敬畏的音乐人,在她写这样的音乐文字的时候,我那时也只是一个音乐迷,当时我还未曾接触到文学,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音乐给我的感受,现在我有了自己的键盘,有了一点文字的表达渠道,有幸读到敬老师这篇精妙音乐散文,想和老师交流,也想和《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作者小暖老师交流,不知小暖老师还会一如既往喜爱自己的音乐吗?小暖老师现在可好?】)
  不得不承认,正是被作者横在理想和意识里的刀子切割,我的认识,才一次次被切割,又一次次被作者感念、体验和认识切割的结果,推向了散文与音乐,音乐与哲学的层面上。站在这个层面上,我不仅看见了时光之内的情形,也看见了散文的本质就是音乐,而音乐的本质是以系统的乐音为媒介来塑造形象、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时间艺术。过去我一直以为,音乐与哲学并无关系,音乐是感性的,它通过特定的形式传达和抒发情感,是心情的艺术,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易被接受;而哲学是理性的、抽象的,并往往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是高校里最令学生头痛的一门学科。现在被作者的文字刀子一切割,我才发现,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对其同时代音乐的特征和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影响,被克罗齐称为美学之父的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在审美教育中之所以特别看重音乐,就是由于在他看来,音乐与哲学最为接近,最能互相沟通,“哲学就是一门最崇高最优秀的音乐”。更何况,音乐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和哲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通过感情与理性的高度统一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音乐作品是感情世界里主、客体相互改造、相互交融的产物,作为动态艺术其陈述过程具有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原理,音乐创作灵感的产生,声音物质材料由量变到质变都充满着哲学思辨,音乐欣赏也体现了客体刺激——主体反映的哲学特性和原理。关于切割这条认识线索,确实太重要了。
  8)【音乐用音轨编织着自己的道场,当音乐声轻手轻脚来到耳旁时,我十分欣慰地告诉自己,一定要仔细聆听,不但要辩其音,而且要慧其意。我从音乐的诉说中感受到一个感人故事里的情感需要。慢慢去耐性领会。也许不同的听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演绎在各自脑海中的景象不同,但是那些名曲毫无列外会引起广泛的共鸣,这是衡量音乐生命力的标尺。】
  沿循这条认识线索读《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就能够发现,切割的目的不仅仅是呈现音乐的艺术内涵和结构特征,更多的还是以切割为契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对人性进行揭示、关照和挖掘,水乳交融地结合作品的意境和背景来抒发自己的感念与感悟。并且,切割越是精细入微,呈现和解构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其精细组成的元素成分的笔触,就越是细腻缜密,作者关照人性的感性色彩就越是强烈。正是因了这种对照和认识,文章才从音乐的层面,自然而然过渡到了生活的层面,行文的风格,也才凭借这种过渡,有机地整和了音乐观感评述与散文随笔的优美韵致,形成了作者这个系列文章的独到个性与高光点。我以为,欣赏的价值,就在于此。
  9)【不知为什么,当我看到这样渐进式地切割音乐,很可能会把散落在生活背后的细节刨出来。一个少年无知的眼神,一次情侣们小别后深情的打量,或者是当看到广场上小宠物们在嬉戏,不经意会扶耳而笑。这些生命中稍纵即逝的感觉,完全可以在音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音乐中承载了现实的故事和情感,流动着的生活情韵徐徐从音色中飘逸出来,它们像一幅画那样,会把一瞬间的情感永远定格在脑海里,也许它们对应的一段往事正好心情合拍。】
  音乐的魅力,是音乐灵魂存在的最高形式,自然也就是散文灵魂存在的最高形式。无论从演奏的方式、种类、技巧来看,音乐都是丰富多彩的,并且还在向着无穷尽的空间,与散文结伴,不断奔赴。咀嚼作者的音乐散文,我就有这样的印象。倾听音乐,还有用音乐编织而成的散文,一千个倾听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点也不奇怪,所以自己也就会常常止步于对音乐、散文的任何牵强附会的解释面前。含糊或者是戏谑性的思想,确实只有用可认知的、符合常规的形式来表达,才有可能真正被理解。《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的感悟性叙述和议论,也证明了这一点。也许,在音乐鉴赏、感悟和评论中,笨小暖朋友始终坚信自己的写作态度和方式是正确的,以致她面对一个音乐人,就是面对一面灵魂的镜子,审视一个音乐人,就是审视自己的人生,从而在审视和写作中,产生出如此丰满翔实的情愫。一个作者能够坚持自己的信条,这就已经足够了。通过《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我大致看出了作者写作信条的端倪——由于对音乐的爱好,作者才得已不断深入到音乐的核质内,在感悟音乐和人生的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在记录人生和叙述内心世界方面,确实比文字更具优势。时间的跳动,现实的变换,心理的摇摆不定,想象的变化以及情景交融的综合,很难在浮表的文字上面飘动,倒是更易于在音乐的旋律里呈现。《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之所以能够深深触动我,并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最基本的因素,正是意象以音乐的形式出现,突然间恢复了它们的现实面目。
  10)【音乐是平滑的,它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我的内心滑进滑出,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和我的心跳交接完毕,我的心率会追随音乐的节拍,由衷的感念匍匐在音乐场上,随之起起伏伏。我不敢肯定韵律一词是否表达了音乐的气质,但有时我想把生活变成一首有韵律的音乐,我在音乐的国度里来回穿行,用生活的情趣抓住音乐中的高音部分,高频的震动使生活的品味高起来。那些嘈杂的意念像颠簸箕中的杂质被逐一被排除,留下赋有华润感的青枝绿叶来。】
  远古的男女由于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爱情,便尝试用富有节奏的音律,来互相吸引,就象鸟儿求偶一样。虽然我不知道,文字起源于何时,但自己却同意这样的说法,在文字之前,就有天籁之音乐的存在。而且,语言和文字不能到达的地方,也必然有音乐存在。清新的空气、绚丽的阳光和涓涓溪流,共同伸出情真意切的双手,温柔地呵护着人类的摇篮,等待我们第一次睁开天真的眼睛好奇地注视世界时,它们便彼此协调地演奏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天籁之音,召唤我们去触摸自然。冥冥之中,触摸音乐对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撞击,使我瞬间灵悟,只有音乐,才能够克服人为的障碍,把自然灵秀的心情,忠实地描述。大凡一篇精美的散文,都是用心灵的音乐来谱曲,然后凭籍每一个清晨的歌声,浑然而就,一如《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句子短,空间大,极富忧郁的张力,令我一读再读。
  11)【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我给小宠物们听轻松的音乐的时候,它们会微闭双眼,好像随着音乐的节拍进入忘我状态,当音乐的曲调沁入到它们心里时,它们似乎像我一样陶醉着。它们在想些什么呢?只是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我相信音乐一定会跨越时空和物种界限的。
  我还发现听觉和视觉远比味觉更富于感情的色彩,也许是它们在大脑中更接近于情感中枢的区域,所以当我听到感人至深的乐曲,就会控制不住要动情要流泪。但当我吃到山珍海味仅仅是感到很痛快而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