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座城
2022-01-05叙事散文周施梅
-渐凉的秋风中,一切都如澄澈的水一样,呈现出一份明净。从杭州回来后,小镇的舒适生活,让那几天的经历,似一个模糊的梦,隐退于风轻云淡的时光里。有一日,是个星期天,恰是个晴日,还赖在床上尚未起身之际,就有那么一抹子光,朗朗地透进窗子,落在枕边……
-
渐凉的秋风中,一切都如澄澈的水一样,呈现出一份明净。从杭州回来后,小镇的舒适生活,让那几天的经历,似一个模糊的梦,隐退于风轻云淡的时光里。
有一日,是个星期天,恰是个晴日,还赖在床上尚未起身之际,就有那么一抹子光,朗朗地透进窗子,落在枕边,像是水上的波光一般,在眼前明艳地晃动,那几日的情景,忽然在脑海里清晰了。原来,经历过,便不会真正忘却。
最先忆起的,是去杭州前在南京的印象。
南京,这座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六朝古都、十里秦淮而闻名天下。想象中,南京不定有着怎样的繁华热闹。却不想,那竟是一个异常安静的城市。整个城市被秦淮河流贯穿环绕,繁华而不喧嚣,即使在最繁华的地方,依然会感觉到那份安静。
这个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千年的历史造就的一个繁华世界,在遭到日本人的一场毁灭性的大屠杀之后,秦淮河流淌的不只是河水,还有泪水。30万个屈死的生灵,成为这片土地下堆堆白骨,萧瑟风中的呜咽如泣如诉。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经历了血雨腥风的的古老城市以宽厚的胸怀掩埋了30万无辜者的尸骨,也蘸着被日本侵略者的屠刀刺出的鲜血书写了一部记载着耻辱和侵略者残暴的历史。历尽沧桑磨难的南京,在积蓄着力量,就像一棵在废墟上生长的大树,正从痛苦的历史中挺身而出,经历风雨的洗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春天来临,新的曙光照耀在这片大地上,新的生命也在这片土地上重生。残墙断壁,瓦砾荒烟中,一个新的南京开始复兴。如今的南京,小桥,流水,人家,依然存在,灯光浆影,楼船画舫,秦淮河畔的风景,依旧迷人。山河岁月,繁华再现,30万冤魂倘若有知,也会为此欣慰。
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大的事啊!”经历过死亡的人,是会看淡一切的,连仇恨,都随风淡淡逝去。豁达,宽容,饶恕曾经的罪恶,这是南京人的生活态度。对于日本,制造那场灾难的罪魁祸首者,南京人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在沉默和宽恕中坚强。在市区最重要的位置建起一座庞大的纪念馆,纪念那些丧身在战争中的30万同胞。灰墙黑瓦的纪念馆为死难者遮风避雨,是对遇难同胞的缅怀,也是对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人的无言谴责。
年轻的女导游,声音柔细,语气温婉。她讲说南京历史时,没有再提及这场灾难。她讲南京的风俗,南京名吃的由来,民间吃鸭子的由来以及皇帝与大臣之间的轶事。那是些轻松的话题,她是想让这些趣事冲淡从纪念馆出来后心中存留的压抑和伤痛。不说,不等于忘记。伤痛不需要时刻提起,深埋心底是最合适的。
晚风吹进车窗,些许的凉。她站在那里说着,说到南京人宴请未来的女婿时,如果没相中小伙子,就会给他夹只鸭翅膀,意思是要他走,如果相中了,就给未来的女婿吃鸭屁股,意思是可以坐下来。说得一车人都笑了,她嘴角那一抹微微的笑意,像落日的余晖,沉静而温暖,留给我很深的印象。说到南京历史上的皇帝与曾经富可敌国的沈三万,那段遥远的历史,就像发生在昨天的事情。
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助筑都城三分之一的沈三万,虽然两个儿子封了官位,但最终还是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之所以被发配,就因为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说要代其出犒银。主动报效,没有换来平安,反倒差点因此丧命,这真可谓伴君如伴虎。一介平民富可敌国,即使没有引起皇帝的妒恨,作为“早期萌芽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会让心胸狭窄的皇帝感到威胁的。
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秦淮河还在继续流淌。如同南京的眼睛,秦淮河静静地映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夜晚的秦淮河畔有多美,如果你没来过南京,任凭你怎么想象,都是不可能产生身临其境时那份真切感受的。
倘若你在一个夜晚立在秦淮河畔,灯光桨影里,画舫慢慢出现在眼前,你会不禁睁大了眼睛,去捕捉眼前的景象,试图保存下来。但缓缓而去的画舫连同载着的人还是渐渐远去了,留给岸边的人一份莫名的惆怅和回味。这份回味,是秦淮河畔独有的,在渐深的夜色里氤氲,久久挥散不去。
一个城市,可以在灾难之上重新站立,一个民族,可以化悲痛为力量,一个国家,可以复兴繁荣强大,满怀信心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一个人呢?个人的悲伤和痛苦何足挂齿?对生命的热爱和敬仰,不是足以战胜琐碎日子里那些小小的哀愁么?
夜深了,我们在这个安静得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城市里沉沉睡去。
离开南京的早上,下起了雨。蒙蒙细雨中,南京在身后渐模糊。摇落车窗玻璃,即有细雨纷飞而来,迅速打湿了面颊,如泪流满面。我没有关车窗,就那么任细雨落着。望着远处浩淼的滔滔江水,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越发觉出自己的渺小。
生时鲜活在大自然,死亦归于尘土无声无息,远离战争,遵循大自然规律而存亡,或许,这应是人类追求的生存方式吧?无论经历过怎样的灾难,在南京人眼里,南京还是他们的祖祖辈辈的城。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家园,默默耕耘,建造今日的繁华之城。
杭州渐近,我们静静等待着这座传说中的城市的出现。
一个被誉为天堂一般的地方,多少次遥想,多少回梦魂牵绕。在我心里,不只是因为有雷峰塔、苏堤和断桥,也不仅是西湖的存在,更是因为它的创建者吴越王钱镠的一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是一位充满智慧文武双全的君王,又是位感情多么细腻的男子啊。正是因为有了钱镠这位会治国,又心存美好情感诗人一般的君王,杭州才得以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具有了浪漫色彩,再加上杭州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发生在此地的传说和故事,皆那么美丽动人,柔情中透出一道明艳的光,让人只觉感动。
生活在杭州的人,很少有人愿意离开杭州。他们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工作生活,如同在天堂一般,那份怡然自得的神情,让世人羡慕。在西溪湿地公园游玩时,迎面走来一个队伍,是些幼儿园的小孩子,他们排成两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绿荫道走,一边走,一边摇着小脑袋说着什么,像一群活泼的小鸟,发出欢快的脆鸣。这些小人儿,在这天堂一般的地方,他们也觉得很幸福吧?
在杭州的最后一晚,观看《宋城千古情》时,我看见六个年过半百的女人,安静地入场,安静地出场,观看过程,她们也是一直安静地坐在我的前排,没有说一句话。也许是因为我喜欢安静,她们的安静,使她们显得特别,让我对她们多了些关注。
我注意到她们淡妆的脸庞那份姣好,涂了浅色指甲油的修长手指,围着丝巾的脖颈露出些褶皱但可见出的白皙细腻,以及神情的端庄,走姿的优雅。六个曾经年轻美丽的女人,该经历了如何的世事沧桑,才有了今日的安然模样并能够依然如此美丽?以至于让我忽略了一场气势宏伟、场面壮观的演出,只将注意力放在她们身上?她们身上有着我所欣赏的风景,让我驻足观望。我从她们身上,想到自己老去的样子,是否也能够如此美丽安详?
她们如我一样,只是杭州的过客,静静地来,静静地去。杭州给她们留下了印象,却不知,在我眼里,她们与杭州一起,成了风景。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有人茫然于如何建造一座城,便把远方的城作为理想中的城。有一天走进那座城,也许会流连忘返,深恨不能在此生活居住。或许会失望,摇头叹着气说:“这不是我想象的城“。南京,让我懂得死的沉痛和生之美好。活着,不是为了仇恨和复仇,而是为了活到更好。杭州,使我看到,生活可以这样闲适,生命原来可以这样的安静和美丽。被称为天堂的地方,从此没有战争,没有喧哗的,只在青山绿水中,流转它千年的美丽传说,让去过的人回忆,没有去过的人向往。
看过了远处的风景,我更愿意安然在属于自己的地方,享受拥有的一切。正如此刻,我在五莲,一个世外桃源一般小小的城,看树叶泛黄,菊花初绽,心中亦风轻云淡。
[ 本帖最后由 周施梅 于 2013-10-13 10:09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周施梅 于 2013-10-13 10:0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