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处处之九华山
2022-01-05叙事散文清风拂面
屐痕处处之九华山九华山的夜真凉,寒凉刺骨。我穿着睡衣,裹着棉被,把房间里的空调温度调到尽量高,却依然被凌厉的寒意打击得体无完肤,在这个冷冷的暗夜里辗转难眠。九华山,四月底的夜居然还这么凉,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折腾了好长时间,睡意依然被固……
屐痕处处之九华山
九华山的夜真凉,寒凉刺骨。我穿着睡衣,裹着棉被,把房间里的空调温度调到尽量高,却依然被凌厉的寒意打击得体无完肤,在这个冷冷的暗夜里辗转难眠。九华山,四月底的夜居然还这么凉,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折腾了好长时间,睡意依然被固执地拒之门外,只好从床上爬起来,打开旅行箱,翻找厚衣服套在身上,终于,我沉入夜的怀抱,安然睡去。
坐了一天的车,到底是乏了,睡得真香。等到睁开眼睛,晨曦已经爬上窗台,天光大亮了。
夜间黑沉沉的一切,此刻被清新阳光抚摸,都找到了自己的形象。眼前的一切都分明起来了。
走下二楼,来到院子里。天井里还是有些暗的,高高的屋顶,高高的围墙,挡住了清晨淡淡的阳光。不算大的天井里,正中间是一个显得略有些大的香炉,看炉上的字,是福建的一个居士捐造的。旁边的水泥台上,随意置着三两个鱼缸,几条红鳞的金鱼,在寂静地游来游去。院里的花已经开了,在略显浅淡的天光里,那一团团小小的粉红,开得宁静从容。走过这里,每个人的身上都仿佛沾染了这份安宁之气,心情瞬间平和下来。昨夜的寒冷,仿佛一个遥远的轻梦,被淡淡的阳光一照,“扑”的消散了。走进前面的厅堂,木制的门槛也一样是高高的,厚重的木门,大大的木椅,仿佛在时间的暗处停留的太久,静得阴凉。
走出门外,眼前陡然一亮,周围的花坛,店铺,路边的树,都历历出现在眼前,嘈杂的人语喧哗,也猛然扑到我的面前来,刚刚早上,这里已经到处是行人来来往往了。我满心恍惚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果然是到了江南吗,一天一夜的时光递转,我的色泽单调的北方小城,被天蓝草碧山明水秀的画面接替,提醒我迅速完成时空下的转换与衔接。
走在小路上,两旁皆生一种高大树木,笔直,有一种清正的气韵,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的。忙着向同行的朋友打听,他们说,这是松树的一种。松树,我见过的,大多矮小,不及柳和槐的高度,都有着虬结的枝干,皴裂的树皮,但它们是不同的,不仅高大笔直,而且树皮细嫩。风轻柔地吹过来,周围的一切都在风中浮了起来,淡远幽渺。
走过小路,到处都是卖香烛的店铺,偶有店铺内传出讲解佛经的声音,吸引我们驻足多时。那些故事,都是劝人向善,听起来极有意味。有些店铺外边置着玻璃缸,养着一些鱼和龟,旁边一个不太大的放生池,池水碧绿,内有一些红鲤和小乌龟,想必是一些虔心向佛的人放生的吧。
去百岁宫,一路上山,小径弯弯曲曲,在林中攀援而上。我这个笨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浃背,可见,但凡朝圣也好,修行也罢,求佛的路,是辛苦的。我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只想着打退堂鼓,快些回到山脚下去休息。好在,终究还是在歇了许多次之后,走进了百岁宫大门。
人声鼎沸,院子里到处是烧香拜佛的人,浓烈的香火的气息,让周围的空气有了重量,沉淀淀的,我们好像在香阵中穿行。大殿中的人一样多,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蒲团上跪拜的人刚站起来,下一批等在旁边的人,就忙不迭地跪下去了。寺里的僧人,忙着为善男信女们求的符儿开光,一样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我挤在人丛中,为父母和孩子求了两个符,虔诚的请僧人开了光,在佛像前跪拜下去。此刻的我,浑然忘了路上的懈怠,心心念念希望佛法无边,能够听到我的句句祷告。可见,我到底是一个恶俗的人,总希望以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据说他曾经发下宏愿,度不尽地狱恶鬼,誓不成佛!那一声声诵经声,那一句句梵唱,听上去是那么亲切,仿佛有直抵灵魂深处的力量,可是,地藏王到底还没有成佛,可见世间需要救赎的人太多,善在,恶亦在。接连去了几个寺院,每个地方,每一尊佛像,我都虔诚祈拜。我一向是个乐天派的人,粗枝大叶惯了,却毫无缘由的,在面对每一尊佛像时,都会有泪涌上来。是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父母小儿吗,否则何以总会有泪潮翻涌?想必与佛有着夙缘?还是佛博大的悲悯,让我清新如处子,得以坦然地流泪?
弘一法师说世间最好听的声音,就是木鱼声。我却没有心情静静聆听,是因为寺院香火太盛,鼎沸的人声模糊了我的听觉,亦或是我的心不清净?或者,听木鱼只宜在深山古刹人迹罕至之处?机缘巧合,曾经得以去过家乡山中的一处寺院,内有寺僧三两个,散淡地面对着晨夕更替,任时间的手指抚过每一寸肌肤,让年华悄然老去。当晨钟暮鼓悠然响起,惊飞山寺檐下的几只飞鸟;而细雨斜飞微风轻拂,只淋湿窗前几树繁花。“山中无甲子”的状态,才是真正送给木鱼声声的吧,它的清悦淡远空灵,与山鸟婉转嘹亮的啁啾声遥相呼应,才是它听起来最美的一刻。
下山的路程比上山轻松了许多,一路上,多了些看风景的心思。只见满山的树,叶与叶层层叠叠,颇有风起云涌的气势。也有竹,修长的一竿竿,在路边,倒并不像我在画中看到的那样纤柔,很茁壮。只是,导游说的野猴子并未遇到,山路上的人很多,络绎不绝,猴子们都退避三舍了。
看到了挑山工,每个人都挑着一根扁担,有的扁担上担着水泥,也有担着石头的,扁担弯弯地向下坠,看起来沉甸甸的。他们的腰也弯着,不急不缓地一步步向山上走去。我们几个把身上的零钱都给了那些先上山的人,后边上来的挑山工越来越多,我们却没有零钱再给了。
也有去山上寺庙的人,三步一拜,九步一叩,大多风尘仆仆的样子,身上的衣服很旧,倒不知道是去许愿还是去还愿的。想来,必定是遇到了大的苦楚,求佛慈悲救赎的吧。看着她们那样辛苦,却没有半句怨言,仍是一步一步执著向上。一个人,内心坚忍的力量是无尽无休而又无往不利的吧。为她们祈福!
下午的时光,因为没有再上山,倒闲散许多。在百岁宫下院的门口,休息了好长时间,把上山时的疲惫,尽皆卸下。在周遭转了一圈,到处都能见到俗家弟子,背上只一布袋。而我,终究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抖不净满身尘土,被俗事凡物羁绊,永远也做不到灵台明净。好在因缘际会,得以有此一日停留,也算是有缘了吧。2335字
九华山的夜真凉,寒凉刺骨。我穿着睡衣,裹着棉被,把房间里的空调温度调到尽量高,却依然被凌厉的寒意打击得体无完肤,在这个冷冷的暗夜里辗转难眠。九华山,四月底的夜居然还这么凉,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折腾了好长时间,睡意依然被固执地拒之门外,只好从床上爬起来,打开旅行箱,翻找厚衣服套在身上,终于,我沉入夜的怀抱,安然睡去。
坐了一天的车,到底是乏了,睡得真香。等到睁开眼睛,晨曦已经爬上窗台,天光大亮了。
夜间黑沉沉的一切,此刻被清新阳光抚摸,都找到了自己的形象。眼前的一切都分明起来了。
走下二楼,来到院子里。天井里还是有些暗的,高高的屋顶,高高的围墙,挡住了清晨淡淡的阳光。不算大的天井里,正中间是一个显得略有些大的香炉,看炉上的字,是福建的一个居士捐造的。旁边的水泥台上,随意置着三两个鱼缸,几条红鳞的金鱼,在寂静地游来游去。院里的花已经开了,在略显浅淡的天光里,那一团团小小的粉红,开得宁静从容。走过这里,每个人的身上都仿佛沾染了这份安宁之气,心情瞬间平和下来。昨夜的寒冷,仿佛一个遥远的轻梦,被淡淡的阳光一照,“扑”的消散了。走进前面的厅堂,木制的门槛也一样是高高的,厚重的木门,大大的木椅,仿佛在时间的暗处停留的太久,静得阴凉。
走出门外,眼前陡然一亮,周围的花坛,店铺,路边的树,都历历出现在眼前,嘈杂的人语喧哗,也猛然扑到我的面前来,刚刚早上,这里已经到处是行人来来往往了。我满心恍惚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果然是到了江南吗,一天一夜的时光递转,我的色泽单调的北方小城,被天蓝草碧山明水秀的画面接替,提醒我迅速完成时空下的转换与衔接。
走在小路上,两旁皆生一种高大树木,笔直,有一种清正的气韵,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的。忙着向同行的朋友打听,他们说,这是松树的一种。松树,我见过的,大多矮小,不及柳和槐的高度,都有着虬结的枝干,皴裂的树皮,但它们是不同的,不仅高大笔直,而且树皮细嫩。风轻柔地吹过来,周围的一切都在风中浮了起来,淡远幽渺。
走过小路,到处都是卖香烛的店铺,偶有店铺内传出讲解佛经的声音,吸引我们驻足多时。那些故事,都是劝人向善,听起来极有意味。有些店铺外边置着玻璃缸,养着一些鱼和龟,旁边一个不太大的放生池,池水碧绿,内有一些红鲤和小乌龟,想必是一些虔心向佛的人放生的吧。
去百岁宫,一路上山,小径弯弯曲曲,在林中攀援而上。我这个笨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浃背,可见,但凡朝圣也好,修行也罢,求佛的路,是辛苦的。我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只想着打退堂鼓,快些回到山脚下去休息。好在,终究还是在歇了许多次之后,走进了百岁宫大门。
人声鼎沸,院子里到处是烧香拜佛的人,浓烈的香火的气息,让周围的空气有了重量,沉淀淀的,我们好像在香阵中穿行。大殿中的人一样多,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蒲团上跪拜的人刚站起来,下一批等在旁边的人,就忙不迭地跪下去了。寺里的僧人,忙着为善男信女们求的符儿开光,一样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我挤在人丛中,为父母和孩子求了两个符,虔诚的请僧人开了光,在佛像前跪拜下去。此刻的我,浑然忘了路上的懈怠,心心念念希望佛法无边,能够听到我的句句祷告。可见,我到底是一个恶俗的人,总希望以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据说他曾经发下宏愿,度不尽地狱恶鬼,誓不成佛!那一声声诵经声,那一句句梵唱,听上去是那么亲切,仿佛有直抵灵魂深处的力量,可是,地藏王到底还没有成佛,可见世间需要救赎的人太多,善在,恶亦在。接连去了几个寺院,每个地方,每一尊佛像,我都虔诚祈拜。我一向是个乐天派的人,粗枝大叶惯了,却毫无缘由的,在面对每一尊佛像时,都会有泪涌上来。是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父母小儿吗,否则何以总会有泪潮翻涌?想必与佛有着夙缘?还是佛博大的悲悯,让我清新如处子,得以坦然地流泪?
弘一法师说世间最好听的声音,就是木鱼声。我却没有心情静静聆听,是因为寺院香火太盛,鼎沸的人声模糊了我的听觉,亦或是我的心不清净?或者,听木鱼只宜在深山古刹人迹罕至之处?机缘巧合,曾经得以去过家乡山中的一处寺院,内有寺僧三两个,散淡地面对着晨夕更替,任时间的手指抚过每一寸肌肤,让年华悄然老去。当晨钟暮鼓悠然响起,惊飞山寺檐下的几只飞鸟;而细雨斜飞微风轻拂,只淋湿窗前几树繁花。“山中无甲子”的状态,才是真正送给木鱼声声的吧,它的清悦淡远空灵,与山鸟婉转嘹亮的啁啾声遥相呼应,才是它听起来最美的一刻。
下山的路程比上山轻松了许多,一路上,多了些看风景的心思。只见满山的树,叶与叶层层叠叠,颇有风起云涌的气势。也有竹,修长的一竿竿,在路边,倒并不像我在画中看到的那样纤柔,很茁壮。只是,导游说的野猴子并未遇到,山路上的人很多,络绎不绝,猴子们都退避三舍了。
看到了挑山工,每个人都挑着一根扁担,有的扁担上担着水泥,也有担着石头的,扁担弯弯地向下坠,看起来沉甸甸的。他们的腰也弯着,不急不缓地一步步向山上走去。我们几个把身上的零钱都给了那些先上山的人,后边上来的挑山工越来越多,我们却没有零钱再给了。
也有去山上寺庙的人,三步一拜,九步一叩,大多风尘仆仆的样子,身上的衣服很旧,倒不知道是去许愿还是去还愿的。想来,必定是遇到了大的苦楚,求佛慈悲救赎的吧。看着她们那样辛苦,却没有半句怨言,仍是一步一步执著向上。一个人,内心坚忍的力量是无尽无休而又无往不利的吧。为她们祈福!
下午的时光,因为没有再上山,倒闲散许多。在百岁宫下院的门口,休息了好长时间,把上山时的疲惫,尽皆卸下。在周遭转了一圈,到处都能见到俗家弟子,背上只一布袋。而我,终究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抖不净满身尘土,被俗事凡物羁绊,永远也做不到灵台明净。好在因缘际会,得以有此一日停留,也算是有缘了吧。2335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