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原创]
2022-01-05叙事散文望千里
一、初识西藏二、峨嵋蝉三、九寨沟观海四、绝色黄龙五、天路掠影初识西藏从西藏旅游回来已有数月,可西藏还是时不时像高原上的雄鹰掠过我的脑海,西藏啊,已像那白炽的阳光一样,深深地烙入了我的情怀。那是七月骄阳似火的一天上午,我们一行二十余人乘座空中……
一、初识西藏
二、峨嵋蝉
三、九寨沟观海
四、绝色黄龙
五、天路掠影
初识西藏 从西藏旅游回来已有数月,可西藏还是时不时像高原上的雄鹰掠过我的脑海,西藏啊,已像那白炽的阳光一样,深深地烙入了我的情怀。 那是七月骄阳似火的一天上午,我们一行二十余人乘座空中客车从成都起飞,飞过高山大河,飞过蓝天白云,到达了梦一般的拉萨机场。走出舷窗,只见机场四周都是不长树不长草的山头,阳光白得刺眼,把天空底下的一切都映照得透明无比,这就是高原的太阳。第一次站在紫外线特别强烈的高原太阳下,我感到阳光仿佛穿过了我的血脉与胸膛。 机场到拉萨市区还有100来里,我们坐上拉萨的旅游车。导游告诉我们,高原空气稀薄,初来乍到会感到氧气不足,因此开始几天要尽量少运动,动作要缓,不抽烟不饮酒,不洗澡,多喝水以免产生不适。于是,我们一行静静地坐着,一面倾听着导游的介绍,一面透过玻璃窗观看沿途的山脉与河流。 远近高低不同的山头在我的眼前晃过。那是些什么样的山啊,光秃秃的,没有树林,没有灌木,甚至看不到一丛草。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山上,也许就生长着冬虫夏草,也许就盛开着珍贵的雪莲与藏红花,这也许就是高原冻土创造的奇迹。 车子从一个山脚驶过,我的眼前掠过了牛的影子。呵,那是只有在高原才能生存的牦牛,牛角弯翘着,一身黑毛,它也许正在寻觅着一堆青草。 听导游讲,沿公路缠绕,在山脚下蜿蜒的河水就是拉萨河。河水浅浅静静的流淌,公路附近的清澈见底,远处的河水蓝得发亮。
在山脉与河流之上,蓝天白云也以从未见过的姿态与容颜与我们会面。那个天,蓝得深沉,蓝得透彻;那个云彩,白得如雪、白得无瑕,也许是海拔高,与蓝天白云近,也许是工业不发达,空气中杂质极少。这样的蓝天白云在内地见不到,我赶紧打开相机抓拍了几张,让高原上的蓝天白云永远定格在我的图库里。 看着看着,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感到,有些胸闷气促。不好,高原反应来袭了。导游说,到了拉萨,哪里也不要去,先在宾馆休息半天,以适应高原气候,明天再上布达拉宫。 汽车到了拉萨市,这里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同行中有些人已感到头晕头疼,在上宾馆3楼的过程中,我也感到了吃力。接下来,就在这半天,有些人呕吐,有些人输液,有些人吸氧,吃的是半生不熟的饭,大家都轻重不同地感到了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是平生所不曾遇到过的,是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 然而,怀着对高原城市拉萨的好奇,怀着对布达拉宫的崇敬,我们第二天终于登上了世界海拨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第一次领略了西藏圣殿的雄伟与高贵。宫殿依山而建,耸立而起,红色、白色、黄色的组合,更是增添了它的挺拔与神圣。说来也怪,我们在攀登布达拉宫中都没有感到不适,就连反应最重的同行小周也精神焕发,也许是藏王松赞干布在鼓舞着我们,也许是文成公主在激励着我们罢。 在拉萨,我们还参观了八角街边的大昭寺。据说,大昭寺定于湖泊之上,是当年松赞干布和尼泊尔公主、文成公主为了镇邪而建,因而受到了藏民特别是喇嘛教信徒的顶礼膜拜。在大昭寺广场及寺门口,甚至整个八角街,我们随处可见手举转经轮的藏民,有的一步一拜,那种虔诚的朝拜方式,也许是人世间最朴实、最让人心动的。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来到西藏风演艺宫观看藏族歌舞表演。 “西藏风”的女演员在门口迎接我们,给我们每人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和真诚的“扎西德勒”,让人颇感新奇和感到。开始了演出,我们一边品尝着青稞酒、酥油茶,一边观看着西藏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中,不断有观众上台给西藏美女献哈达,最后,这些美女竟走下台来,像仙女下凡一样飘到我们面前,给坐在前排的观众敬献哈达,一曲由观众参与互动的争当藏女新郎的节目更是让演艺会达到了高潮。从演艺宫出来,已到八时,这时在内地,而拉萨阳光普照,回到住处,我们看到,直到晚上九时,太阳才依依离去。 拉萨因布达拉宫而享有盛名,但拉萨城其实很小。住了两天,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前往享有高原江南美称的地区林芝。沿途浏览欣赏拉萨河、尼洋 河河谷风光。最让人难忘的翻越海拨4500多米的米拉山,过往游客大都在山口下车照相留影,虽然停留的时间很短,我仍然深深感到自己身体突然一下子变轻了,仿佛在太空行走,说话也有些气促,我看到同行的大多数嘴唇发紫。山口上雄立着一头牦牛雕像,四周挂满了祈福的经幡。海拔4500多米,对于我们来自海拔400多米的内地人来说,米拉山口的牦牛就在半空中,它的出现象征着山有多高,牦牛的理想就有多高,生命力就有多强。 站在米拉山口,虽然有些不适,但我仍然坚持多呆一会儿,寻找雪山的影子,寻找风吹的感觉,仰望仿佛伸手可及的天空,那一刻,我们好象都做了一回太空人。 从米拉山口下来,我们又冒着小雨游览了著名的巴松措。虽然没有看到雪山、冰川,但巴松措湖水的宁静与清澈至今仍然停泊在我的心中。 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是解放军进驻西藏的前沿阵地。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宿,感觉比拉萨好多了。在林芝我们参观了千年古柏,在没有太多绿草与树林的高原,居然留下了一个远古时代的绿色缩影,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西藏之行很快就结束了,遗憾的是没有到达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朋友问我初识西藏有何感受,我说,高原的不适使我一度感到困惑与迷失,但牦牛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拉萨河、巴松措使我看到了雪域高原的清澈与透明,布达拉宫更是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做雄伟与高贵。 峨嵋蝉 峨嵋山独秀天下,但留给我最深的记忆既不是上上下下“滑杆”,也不是万年寺的袅袅香火,更不是戏猴的乐趣,而是那漫山的蝉鸣。 在上万年寺的沿途中,台阶两边是密密茂茂的高大树林,头顶灿烂的阳光,耳畔始终回荡着一种绵绵不绝的音乐般的声响。 那声音分明是树林间发出,初听好象是礼炮在空中不断锭放,又像是开闸放水的轰鸣;细听却又清脆悦耳,像万筝齐奏,绝不浑浊。 难道是一群什么鸟叫的声音?鸟鸣没有这么大的规模,或者山上正在进行一场百乐齐奏的音乐会?音乐会也没有如此的恢宏。 峨嵋山古木葱笼,树林都长得高高大大的,对于到底是什么在演奏,我竟一时分辨不清。难道是蝉鸣?蝉鸣有这么大的气势?在我的记忆里,我在乡下老家房前屋后和山林里听到过无数次蝉叫的声音,也有十几只齐鸣的,多数是此起彼息 ,我也亲手用牛尾巴毛套过蝉,并且套到了手,对于蝉,我一点也不陌生。然而,在峨嵋山,我竟然对于蝉有些迷惑,经过打听当地人证实,这响遍漫山的声音就是蝉鸣。这蝉鸣声不是三两只,也不是百来只所能发出的,而是成千上万只蝉共鸣的交响曲;这蝉鸣声从山脚上升到山顶,又从山顶滑落到山谷,一路响个不停,仿佛就在身边,却又无法看到它在哪棵树上,更无法看到它被游人惊飞的身影。 蝉鸣从树枝上发出,在树林间穿行,在漫山回荡,虽是万蝉齐鸣,却也听不出什么杂音,让人感到的只有清脆,只有流畅,只有音韵。 峨嵋蝉声如此好听,遗憾的是我竟没有看到峨嵋蝉长得什么样,与我记忆中的乡下老家的蝉一样吗? 从峨嵋归来,蝉声久久回荡在我的耳畔。 九寨沟观海 很多人到过九寨沟,很多人都说九寨沟美丽神奇,可她究竟美丽在哪里神在何处呢? 今夏在九寨沟观海,我感到美丽与神奇尽在其中。 山沟里哪来的海呢?坐上沟内的游览专线车,听地陪导游讲,九寨沟目前主要开放了诺日朗主沟和则查诗、日则两条支沟,共有114个翠海、17个瀑布群,每条沟内都有海可看,而且异彩纷呈。这里没有东海、南海那样广阔浩瀚,是一块块蓝色的水域,有的像塘、有的像堰、有的像池,地理景象称其为高山湖泊。之所以称为海,因为这里远离大海,山里的人们向往蓝色的大海,就把这些蓝色的高山湖泊称为海学,且名赋美名。 沟内游览专线车四通八达,景点沿线都有招呼站点和休息亭,管理井井有条,每到有海的地方,导游就让我们下车走海边栈道观看,看完一处再上另一辆游览专线车。 过了盆景湖,第一个看到的是芦苇海。碧水里稀稀落落的分布着芦苇,看不到小花流动,但见芦苇在摇曳,就像迎宾在向我们招手致意。在树正群海,我们看到了高山湖泊相拥的景象。几个碧蓝的海像聚集在一起,每个海边都是绿草萎萎,灌木葱茏,每一条海岸都象镶了花边,它们相护簇拥,共同构成了群海佳景。过了树正群海,眼前一亮,耳畔爆响,这就是进入九寨沟呈现给游人的第一道瀑布—树正瀑布,十几道小布从老虎海飞流而下,看上去就像几只老虎从上向下飞扑而来,那声音就像十几只老虎在欢吼。 过了犀牛海,我们眼前出现了又一群海—日则沟群海。在群海之上有镜海,它 的就像一面巨大的蓝镜,没有一丝波纹,海水仿佛被凝结,青山绿水倒映其中,空中的一只飞鸟也不可能从镜海里逃过。在一尘不染的镜海面前,不能被看得一清二楚,它是九寨沟心灵所在,虽然很文静,但没有游客不被折服,也没有游客到此不谐思。 接下来,我们走过了珍珠滩,依次看到了金铃海、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和草海。这些海名不虚传,金铃海紧邻珍珠滩,既像一颗颗珍珠,又像一个个铃铛,挂在日则沟的脖颈上,五花海里姹紫嫣红,原以为花开海底,其实是各种颜色的树叶树枝沉于海底后泛化出来的色彩;没有花开的芬芳,但在这里仿佛也能感到花季在静静淀放,仿佛也能听到花开的声音。熊猫海看上去就像一只国宝大熊猫趴在地上,它盯着旁边箭竹海嘴馋呢!箭竹海里长满了像竹一样的小草,像箭一样挺立,一根根很有秩序,绝不像接下来看到的草海那样杂草丛生,也只有草海才让人感到了深山的一丝荒凉。 看完草海,我们乘车直达海拔3000多米的原始森林。参天的水杉,有的两三人合抱不过,有的粗壮而且高大,舒展着繁茂的枝叶,树杆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有的树遭过雷击,一半破败,一半仍然伸出了青枝绿叶;地上横躺着一些自然倒下的树木,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有的树皮都已脱落,绝对看不到人为破坏的痕迹。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山地,居然存活着这样一大片从远 雷存下来的原始森林,谁也不知道它们经历了多少个世纪和年代,年轮转进了多少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啊!然而,也许正是有了这片茂盛的原始森林,才有了九寨沟群海消消不绝的源泉。 绝色黄龙 黄龙天生绝色。 以前听介绍,黄龙原始秀丽的风光主要分布在一条长达3.6公里、宽约百来米的山谷中,黄色地表,钙化堆积,似一条从雪山飞腾而下的“巨龙”。然而,黄龙的绝妙与艳丽却在最高处,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只有十来个到达了绝色顶点。 黄龙不比九寨沟,可以乘车游览,从黄龙入口到五彩池,海拔不断上升,完全要靠自己的双脚去攀登。 我们沿着木板铺成的滩边栈道向上行走,滩水横流,沿途都是大大小小的梯级钙化滩池,梯田般层层错落向上,有的三角圆、有的椭圆、有的溜圆,水都是一样的至清至澈,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的黄色、有的绿色、有的黄中带点绯红,有的如金沙铺地,有的象翡翠点缀,让人一路惊叹不已。 大家一路行走,一路观赏,一边拍摄,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眼底出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新景象,路牌显示,这里就是著名的五彩池。 几个观景台都站满了游人。远远看去,五彩池像数只彩色蝴蝶的翅膀,停留在芳香四溢的鲜花绿草之上;又象仙女飘落于山间的绫罗绸缎,带给人们无尽的美感;再一看,又象一群美女飞舞的纱巾,在微风中静静地舒展,此景好象只是天上有,这难道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瑶池吗? 五彩池就在岷山山脉脚下。站在池边仰望,山顶之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造就了五彩池不竭而又圣洁的源泉。 仅仅远看不够,五彩池的美色必然导致人们的心旌荡漾的亲近。 我们来到了池边。池水静静的,没有水响,没有波纹,在阳光下洁净无尘,流光溢彩,一块块小池就象一面面色彩斑澜的镜子,有橙黄的,有浅蓝的,有乳白的,有紫红的。好象人工在水里添加了色彩,其实水是至清的,这些色彩皆源于钙化的池底地面,似泥非泥,似土非土,有的象金粒铺在水底,有的像米浆沉在水底,经过了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年才铸就了今天这般丰富多彩的景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绝对超过了人为的想象与雕饰。 刚才还看到雪山阳光,突然间就下起了小雨。然而不管是雪山之水还是天降之水,五彩池还是呈现各自的色彩与笑容。一样的水源,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黄龙。 据了解,黄龙沟内五彩池呈的梯级新池3000多个,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最为壮观的岩石地质奇观。
要猎艳争色,到黄龙去吧! 天路掠影 这次西藏之行正好赶上青藏铁路于七月一日通车之后,行前大家就约好了返回时坐火车走天路。 带着对天路的神往,我们在一天上午到达了拉萨火车站,大家在站前广场再次仰望高原蓝天,便登上了青藏列车。 从拉萨到成都,火车在天路上奔驰。我感到就像一条 龙在天空遨游。车上播放着韩红《天路》,让人生起一种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自豪感。 过了羊八井站不久,拉萨河渐渐从眼前消失,一湾碧蓝的湖水在列车的前方闪现。很快,湖水在同样碧蓝的天空底下不断放大,渐渐来到了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有名的纳木错,湖 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在藏语中意为天湖,也是藏民心里的神湖。能够看一眼纳木错,能够从纳木错身边驰过,这也是一点的幸运。 在明亮的阳光下,纳木错边的山坡呈现出橙黄的色彩,湖水蓝得像天空,那种水天一色的景象让人不肯离去。可是,列车头也不回地带着我们向前奔去,巨大的纳木错若隐若现地与我们告别,从列车身后退去。 列车在妥始站停了一会儿,色林错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进入了我们视线,大家睁大眼睛,却始终难以搜寻到黑颈鹤的翅膀。夜色慢慢笼罩下来,车窗外的天空、山脉、河流从视线中消失,除了偶尔从青藏公路上闪过一辆汽车灯光外,再也很难看到连一点灯火。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从拉萨归来的游客多少有些困倦,这会儿在有充足供氧的列车内都想好好地睡上一觉。 第二天早上依就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晴天。列车进入了当曲湿地。第一次看见湿地的模样,一眼望不到边的延伸,广阔的湿地上了无人烟。但就是这湿地构成了高原上的独特景观,也才有了“高原之肺”的美称。过了扎加藏布不久,远处开始呈现连绵的山脉,山顶银灿灿的,呵,这就是著名的唐古拉山,山头上都是终年的积雪,历尽炎夏也不会消融。列车进入了高海拔区域,车窗外的唐古拉山过了好一会才徐徐退去,把通天河与沱沱河带到我们的面前,别看水流不大,别看这两条河不起眼,这里却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依靠绵绵的雪山,三江源水源充沛,每年提供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被誉为“亚洲水塔”。 列车在通过沱沱河特大桥的时候,从弯曲向前的铁路上,可以看见车头奔驰的矫姿,同行的彭哥跑到前台的车窗向我们后面车厢挥手。也就在挥手之间,三江之源离我们而去,列车进入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湖远不可见,但野生动物明显多了起来,不时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藏羚羊在铁路两边小跑,有时还三五成群地穿过铁路通道。据了解,青藏铁路线在修筑过程中特为野生动物预留了若干条通道,为它们的迁徙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正当我们全神贯注搜寻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的身影时,风火山隧道向奔驰的列车迎来。车子进入了长长的隧道内,目光和思绪一下子都好像凝固了。 当眼前开朗的时候,列车又开始驰过北麓河大桥、秀水河大桥和楚玛尔特大桥,车厢内电子显示屏告诉旅客们,列车已进入了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区域。举目望远,又有连绵的雪山跃入眼帘,那就是从小就听说就向往的昆仑山啊!巍巍昆仑看起来比唐古拉山还是要雄伟得多。在昆仑山下,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建筑在高原冻土地段的世界最长铁路桥,可见建设者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多少努力。 火车在漫漫昆仑山下奔跑,当车身从昆仑山隧道穿过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这才真正地到达了昆仑,贴近了它的心怀,感受它的博大与精深。 当天边最后一抹阳光褪去,列车带着我们的依恋离开了莽莽昆仑山,驶向青藏线未端格尔木的夜色。这时候,车厢内再一次响起了优美豪迈的《天路》,我的思绪再一次回到了天路沿线……
初识西藏 从西藏旅游回来已有数月,可西藏还是时不时像高原上的雄鹰掠过我的脑海,西藏啊,已像那白炽的阳光一样,深深地烙入了我的情怀。 那是七月骄阳似火的一天上午,我们一行二十余人乘座空中客车从成都起飞,飞过高山大河,飞过蓝天白云,到达了梦一般的拉萨机场。走出舷窗,只见机场四周都是不长树不长草的山头,阳光白得刺眼,把天空底下的一切都映照得透明无比,这就是高原的太阳。第一次站在紫外线特别强烈的高原太阳下,我感到阳光仿佛穿过了我的血脉与胸膛。 机场到拉萨市区还有100来里,我们坐上拉萨的旅游车。导游告诉我们,高原空气稀薄,初来乍到会感到氧气不足,因此开始几天要尽量少运动,动作要缓,不抽烟不饮酒,不洗澡,多喝水以免产生不适。于是,我们一行静静地坐着,一面倾听着导游的介绍,一面透过玻璃窗观看沿途的山脉与河流。 远近高低不同的山头在我的眼前晃过。那是些什么样的山啊,光秃秃的,没有树林,没有灌木,甚至看不到一丛草。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山上,也许就生长着冬虫夏草,也许就盛开着珍贵的雪莲与藏红花,这也许就是高原冻土创造的奇迹。 车子从一个山脚驶过,我的眼前掠过了牛的影子。呵,那是只有在高原才能生存的牦牛,牛角弯翘着,一身黑毛,它也许正在寻觅着一堆青草。 听导游讲,沿公路缠绕,在山脚下蜿蜒的河水就是拉萨河。河水浅浅静静的流淌,公路附近的清澈见底,远处的河水蓝得发亮。
在山脉与河流之上,蓝天白云也以从未见过的姿态与容颜与我们会面。那个天,蓝得深沉,蓝得透彻;那个云彩,白得如雪、白得无瑕,也许是海拔高,与蓝天白云近,也许是工业不发达,空气中杂质极少。这样的蓝天白云在内地见不到,我赶紧打开相机抓拍了几张,让高原上的蓝天白云永远定格在我的图库里。 看着看着,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感到,有些胸闷气促。不好,高原反应来袭了。导游说,到了拉萨,哪里也不要去,先在宾馆休息半天,以适应高原气候,明天再上布达拉宫。 汽车到了拉萨市,这里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同行中有些人已感到头晕头疼,在上宾馆3楼的过程中,我也感到了吃力。接下来,就在这半天,有些人呕吐,有些人输液,有些人吸氧,吃的是半生不熟的饭,大家都轻重不同地感到了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是平生所不曾遇到过的,是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 然而,怀着对高原城市拉萨的好奇,怀着对布达拉宫的崇敬,我们第二天终于登上了世界海拨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第一次领略了西藏圣殿的雄伟与高贵。宫殿依山而建,耸立而起,红色、白色、黄色的组合,更是增添了它的挺拔与神圣。说来也怪,我们在攀登布达拉宫中都没有感到不适,就连反应最重的同行小周也精神焕发,也许是藏王松赞干布在鼓舞着我们,也许是文成公主在激励着我们罢。 在拉萨,我们还参观了八角街边的大昭寺。据说,大昭寺定于湖泊之上,是当年松赞干布和尼泊尔公主、文成公主为了镇邪而建,因而受到了藏民特别是喇嘛教信徒的顶礼膜拜。在大昭寺广场及寺门口,甚至整个八角街,我们随处可见手举转经轮的藏民,有的一步一拜,那种虔诚的朝拜方式,也许是人世间最朴实、最让人心动的。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来到西藏风演艺宫观看藏族歌舞表演。 “西藏风”的女演员在门口迎接我们,给我们每人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和真诚的“扎西德勒”,让人颇感新奇和感到。开始了演出,我们一边品尝着青稞酒、酥油茶,一边观看着西藏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中,不断有观众上台给西藏美女献哈达,最后,这些美女竟走下台来,像仙女下凡一样飘到我们面前,给坐在前排的观众敬献哈达,一曲由观众参与互动的争当藏女新郎的节目更是让演艺会达到了高潮。从演艺宫出来,已到八时,这时在内地,而拉萨阳光普照,回到住处,我们看到,直到晚上九时,太阳才依依离去。 拉萨因布达拉宫而享有盛名,但拉萨城其实很小。住了两天,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前往享有高原江南美称的地区林芝。沿途浏览欣赏拉萨河、尼洋 河河谷风光。最让人难忘的翻越海拨4500多米的米拉山,过往游客大都在山口下车照相留影,虽然停留的时间很短,我仍然深深感到自己身体突然一下子变轻了,仿佛在太空行走,说话也有些气促,我看到同行的大多数嘴唇发紫。山口上雄立着一头牦牛雕像,四周挂满了祈福的经幡。海拔4500多米,对于我们来自海拔400多米的内地人来说,米拉山口的牦牛就在半空中,它的出现象征着山有多高,牦牛的理想就有多高,生命力就有多强。 站在米拉山口,虽然有些不适,但我仍然坚持多呆一会儿,寻找雪山的影子,寻找风吹的感觉,仰望仿佛伸手可及的天空,那一刻,我们好象都做了一回太空人。 从米拉山口下来,我们又冒着小雨游览了著名的巴松措。虽然没有看到雪山、冰川,但巴松措湖水的宁静与清澈至今仍然停泊在我的心中。 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是解放军进驻西藏的前沿阵地。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宿,感觉比拉萨好多了。在林芝我们参观了千年古柏,在没有太多绿草与树林的高原,居然留下了一个远古时代的绿色缩影,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西藏之行很快就结束了,遗憾的是没有到达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朋友问我初识西藏有何感受,我说,高原的不适使我一度感到困惑与迷失,但牦牛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拉萨河、巴松措使我看到了雪域高原的清澈与透明,布达拉宫更是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做雄伟与高贵。 峨嵋蝉 峨嵋山独秀天下,但留给我最深的记忆既不是上上下下“滑杆”,也不是万年寺的袅袅香火,更不是戏猴的乐趣,而是那漫山的蝉鸣。 在上万年寺的沿途中,台阶两边是密密茂茂的高大树林,头顶灿烂的阳光,耳畔始终回荡着一种绵绵不绝的音乐般的声响。 那声音分明是树林间发出,初听好象是礼炮在空中不断锭放,又像是开闸放水的轰鸣;细听却又清脆悦耳,像万筝齐奏,绝不浑浊。 难道是一群什么鸟叫的声音?鸟鸣没有这么大的规模,或者山上正在进行一场百乐齐奏的音乐会?音乐会也没有如此的恢宏。 峨嵋山古木葱笼,树林都长得高高大大的,对于到底是什么在演奏,我竟一时分辨不清。难道是蝉鸣?蝉鸣有这么大的气势?在我的记忆里,我在乡下老家房前屋后和山林里听到过无数次蝉叫的声音,也有十几只齐鸣的,多数是此起彼息 ,我也亲手用牛尾巴毛套过蝉,并且套到了手,对于蝉,我一点也不陌生。然而,在峨嵋山,我竟然对于蝉有些迷惑,经过打听当地人证实,这响遍漫山的声音就是蝉鸣。这蝉鸣声不是三两只,也不是百来只所能发出的,而是成千上万只蝉共鸣的交响曲;这蝉鸣声从山脚上升到山顶,又从山顶滑落到山谷,一路响个不停,仿佛就在身边,却又无法看到它在哪棵树上,更无法看到它被游人惊飞的身影。 蝉鸣从树枝上发出,在树林间穿行,在漫山回荡,虽是万蝉齐鸣,却也听不出什么杂音,让人感到的只有清脆,只有流畅,只有音韵。 峨嵋蝉声如此好听,遗憾的是我竟没有看到峨嵋蝉长得什么样,与我记忆中的乡下老家的蝉一样吗? 从峨嵋归来,蝉声久久回荡在我的耳畔。 九寨沟观海 很多人到过九寨沟,很多人都说九寨沟美丽神奇,可她究竟美丽在哪里神在何处呢? 今夏在九寨沟观海,我感到美丽与神奇尽在其中。 山沟里哪来的海呢?坐上沟内的游览专线车,听地陪导游讲,九寨沟目前主要开放了诺日朗主沟和则查诗、日则两条支沟,共有114个翠海、17个瀑布群,每条沟内都有海可看,而且异彩纷呈。这里没有东海、南海那样广阔浩瀚,是一块块蓝色的水域,有的像塘、有的像堰、有的像池,地理景象称其为高山湖泊。之所以称为海,因为这里远离大海,山里的人们向往蓝色的大海,就把这些蓝色的高山湖泊称为海学,且名赋美名。 沟内游览专线车四通八达,景点沿线都有招呼站点和休息亭,管理井井有条,每到有海的地方,导游就让我们下车走海边栈道观看,看完一处再上另一辆游览专线车。 过了盆景湖,第一个看到的是芦苇海。碧水里稀稀落落的分布着芦苇,看不到小花流动,但见芦苇在摇曳,就像迎宾在向我们招手致意。在树正群海,我们看到了高山湖泊相拥的景象。几个碧蓝的海像聚集在一起,每个海边都是绿草萎萎,灌木葱茏,每一条海岸都象镶了花边,它们相护簇拥,共同构成了群海佳景。过了树正群海,眼前一亮,耳畔爆响,这就是进入九寨沟呈现给游人的第一道瀑布—树正瀑布,十几道小布从老虎海飞流而下,看上去就像几只老虎从上向下飞扑而来,那声音就像十几只老虎在欢吼。 过了犀牛海,我们眼前出现了又一群海—日则沟群海。在群海之上有镜海,它 的就像一面巨大的蓝镜,没有一丝波纹,海水仿佛被凝结,青山绿水倒映其中,空中的一只飞鸟也不可能从镜海里逃过。在一尘不染的镜海面前,不能被看得一清二楚,它是九寨沟心灵所在,虽然很文静,但没有游客不被折服,也没有游客到此不谐思。 接下来,我们走过了珍珠滩,依次看到了金铃海、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和草海。这些海名不虚传,金铃海紧邻珍珠滩,既像一颗颗珍珠,又像一个个铃铛,挂在日则沟的脖颈上,五花海里姹紫嫣红,原以为花开海底,其实是各种颜色的树叶树枝沉于海底后泛化出来的色彩;没有花开的芬芳,但在这里仿佛也能感到花季在静静淀放,仿佛也能听到花开的声音。熊猫海看上去就像一只国宝大熊猫趴在地上,它盯着旁边箭竹海嘴馋呢!箭竹海里长满了像竹一样的小草,像箭一样挺立,一根根很有秩序,绝不像接下来看到的草海那样杂草丛生,也只有草海才让人感到了深山的一丝荒凉。 看完草海,我们乘车直达海拔3000多米的原始森林。参天的水杉,有的两三人合抱不过,有的粗壮而且高大,舒展着繁茂的枝叶,树杆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有的树遭过雷击,一半破败,一半仍然伸出了青枝绿叶;地上横躺着一些自然倒下的树木,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有的树皮都已脱落,绝对看不到人为破坏的痕迹。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山地,居然存活着这样一大片从远 雷存下来的原始森林,谁也不知道它们经历了多少个世纪和年代,年轮转进了多少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啊!然而,也许正是有了这片茂盛的原始森林,才有了九寨沟群海消消不绝的源泉。 绝色黄龙 黄龙天生绝色。 以前听介绍,黄龙原始秀丽的风光主要分布在一条长达3.6公里、宽约百来米的山谷中,黄色地表,钙化堆积,似一条从雪山飞腾而下的“巨龙”。然而,黄龙的绝妙与艳丽却在最高处,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只有十来个到达了绝色顶点。 黄龙不比九寨沟,可以乘车游览,从黄龙入口到五彩池,海拔不断上升,完全要靠自己的双脚去攀登。 我们沿着木板铺成的滩边栈道向上行走,滩水横流,沿途都是大大小小的梯级钙化滩池,梯田般层层错落向上,有的三角圆、有的椭圆、有的溜圆,水都是一样的至清至澈,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的黄色、有的绿色、有的黄中带点绯红,有的如金沙铺地,有的象翡翠点缀,让人一路惊叹不已。 大家一路行走,一路观赏,一边拍摄,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眼底出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新景象,路牌显示,这里就是著名的五彩池。 几个观景台都站满了游人。远远看去,五彩池像数只彩色蝴蝶的翅膀,停留在芳香四溢的鲜花绿草之上;又象仙女飘落于山间的绫罗绸缎,带给人们无尽的美感;再一看,又象一群美女飞舞的纱巾,在微风中静静地舒展,此景好象只是天上有,这难道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瑶池吗? 五彩池就在岷山山脉脚下。站在池边仰望,山顶之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造就了五彩池不竭而又圣洁的源泉。 仅仅远看不够,五彩池的美色必然导致人们的心旌荡漾的亲近。 我们来到了池边。池水静静的,没有水响,没有波纹,在阳光下洁净无尘,流光溢彩,一块块小池就象一面面色彩斑澜的镜子,有橙黄的,有浅蓝的,有乳白的,有紫红的。好象人工在水里添加了色彩,其实水是至清的,这些色彩皆源于钙化的池底地面,似泥非泥,似土非土,有的象金粒铺在水底,有的像米浆沉在水底,经过了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年才铸就了今天这般丰富多彩的景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绝对超过了人为的想象与雕饰。 刚才还看到雪山阳光,突然间就下起了小雨。然而不管是雪山之水还是天降之水,五彩池还是呈现各自的色彩与笑容。一样的水源,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黄龙。 据了解,黄龙沟内五彩池呈的梯级新池3000多个,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最为壮观的岩石地质奇观。
要猎艳争色,到黄龙去吧! 天路掠影 这次西藏之行正好赶上青藏铁路于七月一日通车之后,行前大家就约好了返回时坐火车走天路。 带着对天路的神往,我们在一天上午到达了拉萨火车站,大家在站前广场再次仰望高原蓝天,便登上了青藏列车。 从拉萨到成都,火车在天路上奔驰。我感到就像一条 龙在天空遨游。车上播放着韩红《天路》,让人生起一种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自豪感。 过了羊八井站不久,拉萨河渐渐从眼前消失,一湾碧蓝的湖水在列车的前方闪现。很快,湖水在同样碧蓝的天空底下不断放大,渐渐来到了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有名的纳木错,湖 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在藏语中意为天湖,也是藏民心里的神湖。能够看一眼纳木错,能够从纳木错身边驰过,这也是一点的幸运。 在明亮的阳光下,纳木错边的山坡呈现出橙黄的色彩,湖水蓝得像天空,那种水天一色的景象让人不肯离去。可是,列车头也不回地带着我们向前奔去,巨大的纳木错若隐若现地与我们告别,从列车身后退去。 列车在妥始站停了一会儿,色林错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进入了我们视线,大家睁大眼睛,却始终难以搜寻到黑颈鹤的翅膀。夜色慢慢笼罩下来,车窗外的天空、山脉、河流从视线中消失,除了偶尔从青藏公路上闪过一辆汽车灯光外,再也很难看到连一点灯火。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从拉萨归来的游客多少有些困倦,这会儿在有充足供氧的列车内都想好好地睡上一觉。 第二天早上依就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晴天。列车进入了当曲湿地。第一次看见湿地的模样,一眼望不到边的延伸,广阔的湿地上了无人烟。但就是这湿地构成了高原上的独特景观,也才有了“高原之肺”的美称。过了扎加藏布不久,远处开始呈现连绵的山脉,山顶银灿灿的,呵,这就是著名的唐古拉山,山头上都是终年的积雪,历尽炎夏也不会消融。列车进入了高海拔区域,车窗外的唐古拉山过了好一会才徐徐退去,把通天河与沱沱河带到我们的面前,别看水流不大,别看这两条河不起眼,这里却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依靠绵绵的雪山,三江源水源充沛,每年提供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被誉为“亚洲水塔”。 列车在通过沱沱河特大桥的时候,从弯曲向前的铁路上,可以看见车头奔驰的矫姿,同行的彭哥跑到前台的车窗向我们后面车厢挥手。也就在挥手之间,三江之源离我们而去,列车进入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湖远不可见,但野生动物明显多了起来,不时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藏羚羊在铁路两边小跑,有时还三五成群地穿过铁路通道。据了解,青藏铁路线在修筑过程中特为野生动物预留了若干条通道,为它们的迁徙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正当我们全神贯注搜寻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的身影时,风火山隧道向奔驰的列车迎来。车子进入了长长的隧道内,目光和思绪一下子都好像凝固了。 当眼前开朗的时候,列车又开始驰过北麓河大桥、秀水河大桥和楚玛尔特大桥,车厢内电子显示屏告诉旅客们,列车已进入了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区域。举目望远,又有连绵的雪山跃入眼帘,那就是从小就听说就向往的昆仑山啊!巍巍昆仑看起来比唐古拉山还是要雄伟得多。在昆仑山下,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建筑在高原冻土地段的世界最长铁路桥,可见建设者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多少努力。 火车在漫漫昆仑山下奔跑,当车身从昆仑山隧道穿过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这才真正地到达了昆仑,贴近了它的心怀,感受它的博大与精深。 当天边最后一抹阳光褪去,列车带着我们的依恋离开了莽莽昆仑山,驶向青藏线未端格尔木的夜色。这时候,车厢内再一次响起了优美豪迈的《天路》,我的思绪再一次回到了天路沿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