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明
2022-01-05抒情散文丽琴
清明清明,雨丝未飘,但是天灰蒙蒙的。风吹在脸上,有点彻骨的阴冷。街道依然喧嚣,人流、车流。我,只是淹没在其中的一粒尘埃,有生的日子里,匆匆,行过。而后,哪天,尘埃必将逝去,匆匆,像我的祖母、祖父一样远去。我知道,我的祖父和祖母在一个遥远的地……
清明
清明,雨丝未飘,但是天灰蒙蒙的。风吹在脸上,有点彻骨的阴冷。
街道依然喧嚣,人流、车流。我,只是淹没在其中的一粒尘埃,有生的日子里,匆匆,行过。而后,哪天,尘埃必将逝去,匆匆,像我的祖母、祖父一样远去。
我知道,我的祖父和祖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等着我,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今天,他们特别盼望着我去看望他们,到那个维系两个世界的安息之所去看望他们。
一纸文稿,两束菊花,一叠纸钱,两行清泪。抽身赶回老家的时候,上午的祭祖仪式已过。父亲的神色阴着,地上,有纸钱焚化过后的痕迹,姐姐沉默着。祖母的遗象挂在堂前,依然在对我微笑。我想起,以往每年清明、七月半、过年……进行祭礼的时候,祖母都在我们的身旁。而这次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祖母和祖父去年岁末相继离开了我们。今年清明,祭祀的桌上多摆放了两只酒盅,两双筷子。我望着祖母的遗象,心酸楚楚,泪如雨下。
午后,去上坟。实质已无坟可上,已无墓可扫。祖父和祖母在土地上辛勤劳碌了一生,最后却没有一寸之地可容得下他们的尸骸哪怕是一捧骨灰。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人逝去了,遗体都是火化的,但骨灰总可以入自家田地里安葬,垒一座新坟的。这样逝去的人也就入土为安了。我想,我的祖父和祖母生前也是希冀着自己的骨灰能与大地相融的。庄稼人吗,生生死死都恋着自己的土地,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的命。但是乡村逐渐被城市吞噬,时代也在不断演变,就连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一习俗也都被取代。
车上,大家都心情沉痛,菊花也孤寂地艳着。怀揣着年前写给祖母的祭文,追忆着祖父和祖母生前疼爱我的往事,我的泪又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无声,像两条小溪淌满了脸颊,流进心域,击起了痛的漩涡。
来到普渡寺,一个半古不古、半新不新的寺庙。寺旁一排灰墙青瓦房。就是这排灰墙青瓦房,成了逝去的人留在人间最后村落。他们的骨灰安放在这儿。这儿是“安息堂”。平日里,这儿人迹寥落,每至清明,香火不断。
我算是一个幸福的人吧,以前从未体验过亲人间生离死别的那种撕心裂肺、欲罢不能的痛。“清明”似乎未曾在我心里留下过多少清晰的含义。而现在,我分明又是一个极其痛苦、不幸的人。世事无常,命运多舛,连续两个月里,我先后失去了两个至亲的人——我的祖母和祖父。祖母走得匆匆,我没来得及赶上一面。祖父走的时候,我守候在身旁,那弥留的眼神,嗫嚅的嘴角,枯瘦的双手,沉重的呼吸……祖父就像一棵苍老、衰弱的庄稼走到了季节的尽头,渐渐萎蔫了下去,最后再也没有起来。那一幕幕哀痛欲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景就像一道道深深的伤口在我心房的墙壁上斑驳着、龟裂着,风吹雨来时如刀绞般在心里生疼。终于明白,很多事很多人都无法挽留,任凭你怎样祈祷和呼唤,上帝是不会眷顾也不会满足你一个人的心愿的。
站在祖父、母的灵位前,点烛燃香,呈上鲜花,摆上供品,焚上纸钱,默哀叩拜。当我把写给祖母的那篇祭文一页页燃火捎去时,缕缕青烟袅袅地升起,通红的火光映着我淌满泪水的脸,也映着祖父和祖母遗象上那依旧慈祥的笑容。我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一切还如昨昔,可事实却已是阴阳两界。祖父和祖母再也回不来了,也听不到我的呼唤了。但是我始终冥冥中感觉到,他们其实一直在我的身边,一如以前。
祖父和祖母都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沧海一粟,一生没有留下什么可以歌颂的荣耀。但是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每个人都曾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他们平凡的人生旅程中,也历经了生活的辛酸,岁月的坎坷。以往每每忆起往事时,祖父和祖母总要向后辈们提起上世纪那个动荡的年代。在我祖父、母一代人的身心上不都烙下过时代给予他们的创伤吗?而今红尘如烟,喜怒哀乐似水而流,最后一切都散去。只徒留一捧骨灰,在这清清冷冷的灰墙青瓦房里。想来,心里甚是悲观。
但是他们不会寂寞,环顾四周,村庄里所有先逝的人的骨灰都安置在这儿。我看到了祖母的父母亲的遗象就静静地放在祖母遗象的旁边。两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老人。这儿是庄稼人的最后归宿。一张遗象,一捧骨灰,浓缩了他们漫长的人生,见证着他们像我们一样真切地生动地来过这世界,在自己的人生园地里也种植过小花,裁剪过枝叶,收获过果实。我们也许就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吧!走得已经走了,活着的依然哭声不断。在这儿,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似乎可以更深切地感受。生死之间,想来距离其实并不是太遥远。有了生死,生命才可以延续。我们的生命又是什么?是长着翅膀的事实无穷的飞翔吧。我的祖父和祖母,我的祖祖辈辈们,飞累了,找一块静土停歇在这儿了。活着的,依然要展开羽翼飞翔。他们虽然不是人世中的辰星,但他们却是默默地托起那些辰星的块块基石,是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涌动着的片片波涛。平凡着的往往也是可敬着的。
辞别祖父和祖母,走出这排灰墙青瓦房,阳光正一点一点抚去我脸上的泪痕。想起之前读过的爱默森的一句话:“一个人是一捆关系,一团根蒂,而他开出来的花,结出来的果实,就是这世界。”想着,心里稍微宽慰了些,便踏上了回校的路程。迎面,我看到粉红的桃花,洁白的玉兰花谢了,四月里樱花,一树一树地正开得旺盛……
2007年4月8日
清明,雨丝未飘,但是天灰蒙蒙的。风吹在脸上,有点彻骨的阴冷。
街道依然喧嚣,人流、车流。我,只是淹没在其中的一粒尘埃,有生的日子里,匆匆,行过。而后,哪天,尘埃必将逝去,匆匆,像我的祖母、祖父一样远去。
我知道,我的祖父和祖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等着我,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今天,他们特别盼望着我去看望他们,到那个维系两个世界的安息之所去看望他们。
一纸文稿,两束菊花,一叠纸钱,两行清泪。抽身赶回老家的时候,上午的祭祖仪式已过。父亲的神色阴着,地上,有纸钱焚化过后的痕迹,姐姐沉默着。祖母的遗象挂在堂前,依然在对我微笑。我想起,以往每年清明、七月半、过年……进行祭礼的时候,祖母都在我们的身旁。而这次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祖母和祖父去年岁末相继离开了我们。今年清明,祭祀的桌上多摆放了两只酒盅,两双筷子。我望着祖母的遗象,心酸楚楚,泪如雨下。
午后,去上坟。实质已无坟可上,已无墓可扫。祖父和祖母在土地上辛勤劳碌了一生,最后却没有一寸之地可容得下他们的尸骸哪怕是一捧骨灰。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人逝去了,遗体都是火化的,但骨灰总可以入自家田地里安葬,垒一座新坟的。这样逝去的人也就入土为安了。我想,我的祖父和祖母生前也是希冀着自己的骨灰能与大地相融的。庄稼人吗,生生死死都恋着自己的土地,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的命。但是乡村逐渐被城市吞噬,时代也在不断演变,就连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一习俗也都被取代。
车上,大家都心情沉痛,菊花也孤寂地艳着。怀揣着年前写给祖母的祭文,追忆着祖父和祖母生前疼爱我的往事,我的泪又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无声,像两条小溪淌满了脸颊,流进心域,击起了痛的漩涡。
来到普渡寺,一个半古不古、半新不新的寺庙。寺旁一排灰墙青瓦房。就是这排灰墙青瓦房,成了逝去的人留在人间最后村落。他们的骨灰安放在这儿。这儿是“安息堂”。平日里,这儿人迹寥落,每至清明,香火不断。
我算是一个幸福的人吧,以前从未体验过亲人间生离死别的那种撕心裂肺、欲罢不能的痛。“清明”似乎未曾在我心里留下过多少清晰的含义。而现在,我分明又是一个极其痛苦、不幸的人。世事无常,命运多舛,连续两个月里,我先后失去了两个至亲的人——我的祖母和祖父。祖母走得匆匆,我没来得及赶上一面。祖父走的时候,我守候在身旁,那弥留的眼神,嗫嚅的嘴角,枯瘦的双手,沉重的呼吸……祖父就像一棵苍老、衰弱的庄稼走到了季节的尽头,渐渐萎蔫了下去,最后再也没有起来。那一幕幕哀痛欲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景就像一道道深深的伤口在我心房的墙壁上斑驳着、龟裂着,风吹雨来时如刀绞般在心里生疼。终于明白,很多事很多人都无法挽留,任凭你怎样祈祷和呼唤,上帝是不会眷顾也不会满足你一个人的心愿的。
站在祖父、母的灵位前,点烛燃香,呈上鲜花,摆上供品,焚上纸钱,默哀叩拜。当我把写给祖母的那篇祭文一页页燃火捎去时,缕缕青烟袅袅地升起,通红的火光映着我淌满泪水的脸,也映着祖父和祖母遗象上那依旧慈祥的笑容。我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一切还如昨昔,可事实却已是阴阳两界。祖父和祖母再也回不来了,也听不到我的呼唤了。但是我始终冥冥中感觉到,他们其实一直在我的身边,一如以前。
祖父和祖母都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沧海一粟,一生没有留下什么可以歌颂的荣耀。但是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每个人都曾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他们平凡的人生旅程中,也历经了生活的辛酸,岁月的坎坷。以往每每忆起往事时,祖父和祖母总要向后辈们提起上世纪那个动荡的年代。在我祖父、母一代人的身心上不都烙下过时代给予他们的创伤吗?而今红尘如烟,喜怒哀乐似水而流,最后一切都散去。只徒留一捧骨灰,在这清清冷冷的灰墙青瓦房里。想来,心里甚是悲观。
但是他们不会寂寞,环顾四周,村庄里所有先逝的人的骨灰都安置在这儿。我看到了祖母的父母亲的遗象就静静地放在祖母遗象的旁边。两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老人。这儿是庄稼人的最后归宿。一张遗象,一捧骨灰,浓缩了他们漫长的人生,见证着他们像我们一样真切地生动地来过这世界,在自己的人生园地里也种植过小花,裁剪过枝叶,收获过果实。我们也许就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吧!走得已经走了,活着的依然哭声不断。在这儿,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似乎可以更深切地感受。生死之间,想来距离其实并不是太遥远。有了生死,生命才可以延续。我们的生命又是什么?是长着翅膀的事实无穷的飞翔吧。我的祖父和祖母,我的祖祖辈辈们,飞累了,找一块静土停歇在这儿了。活着的,依然要展开羽翼飞翔。他们虽然不是人世中的辰星,但他们却是默默地托起那些辰星的块块基石,是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涌动着的片片波涛。平凡着的往往也是可敬着的。
辞别祖父和祖母,走出这排灰墙青瓦房,阳光正一点一点抚去我脸上的泪痕。想起之前读过的爱默森的一句话:“一个人是一捆关系,一团根蒂,而他开出来的花,结出来的果实,就是这世界。”想着,心里稍微宽慰了些,便踏上了回校的路程。迎面,我看到粉红的桃花,洁白的玉兰花谢了,四月里樱花,一树一树地正开得旺盛……
2007年4月8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