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风筝的情怀
2022-01-05抒情散文冯顺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7 编辑
风筝的情怀(散文)文/冯顺志在我居住的小城秋季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久违的放风筝又重新在晴空万里中出现了。看到空中风筝如大雁展开雄壮的翅膀……
风筝的情怀(散文)文/冯顺志在我居住的小城秋季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久违的放风筝又重新在晴空万里中出现了。看到空中风筝如大雁展开雄壮的翅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7 编辑 <br /><br /> 风筝的情怀(散文)
文/冯顺志
在我居住的小城秋季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久违的放风筝又重新在晴空万里中出现了。看到空中风筝如大雁展开雄壮的翅膀飞翔的景象,我的心弦被牵动了。这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悠闲漫步在郊外,仰起头长,时间地凝望着洁净的天空飘飞着高低错落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风筝。一阵柔和温煦的秋风拂过我的面颊,亲密地感受到了浓郁的秋丰清香气息,尽情享受着空中秋色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这放风筝的热闹场景,用明代诗人徐渭《风鸢图诗》中:“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的真实写照再恰当不过了。风筝,古人称“木鸢”、“纸鸢”或“风鸢”。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世界航天科学家誉为“最早的飞行器”。史书记载,春秋时代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发,并做了“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的“木鸢”,这个“木鸢”就是最古老的风筝样式。到了汉代纸张发明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五代又由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在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悠扬动听,故而得名“风鸢”,也就是现在的风筝。
风筝是我们的祖先以形式美与自然规律创造出来的,风筝是在二维空间中完成它最为完美的造型艺术品,它的制作包含了物理、工艺、绘画、书法,民俗等诸多知识和技巧。风筝有集多样艺术于一身的静态美、动态美、空间美三大审美特征,寄寓了人类的美好理想。人类的一切情感——爱恨、哀乐、忧虑、希望、追求等等,都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大自然像一幕无声的交响曲,借助风筝的“三大”审美价值与功能,使得人们充分领略了无限的空间美和遐想,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少年时期我是个风筝迷,放风筝的往事,如今记忆犹新。在晴朗的秋天里,风儿沙沙,树叶徐徐飘落。城市的广场上空或郊外的阡陌上常有人放风筝。翩翩起舞的蝴蝶式和身材修长的蜈蚣式,还有说不上来名字的风筝。最令我歆慕的是古人称为纸鸢的孙大圣在满天炫耀,风轮发出悠扬的沙啦沙啦的声响,成了风筝之王,它们诱惑着我,使我迷醉。
那是1969年的初秋,正值文革高潮的后期,一切民间艺术活动都被封为“封、资、修”,在春天或秋天民间中放风筝的活动自然也被禁锢了。那时候的我,在这样的季节里,无论如何都要到郊外或大院后那五棵大樟树的草坪上去放风筝。为了做一个于众不同的风筝,我躲进一间堆放杂物的小屋,全神贯注地制作起孙大圣来。我对风筝制作工艺的扎、糊、绘、放于一体都很在行,这个手艺是我的保姆阿婆传授的,很受大院里的小伙伴们羡慕。费了好长时间总算做好了。本想带小妹一同到我们常去的五棵大树的空坪上去放,但眼看天将下雨了,就避着她往外逃,不料被小妹发现了,她在后头紧追上来,大声喊:“哥哥,等等我,我也去。”
“要下雨了,回屋去,你明儿再来吧!”
“你再跑我就要哭了。妈妈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得领我玩。”小妹急着大喊。我仍不管小妹如何喊叫,还是独自一人跑到五棵大树的草坪上。
天昏暗下来,天上风筝逐渐消失了。
小妹气喘吁吁地追上来:“你坏。”红喷喷的脸气得鼓鼓的。
“你瞧,天要下雨啦!”
浓云逼压而下,大树在沙沙摇曳。
“我不怕!”小妹把小嘴儿撅得老高的。
“那你别乱跑,跟着我。”我依了小妹,她高兴了。
孙大圣嘶啦嘶啦地升上天空,不一会儿下小雨了。我牵着小妹,拉着风筝引线,绕着五棵大树周转着。
“好玩吗?”
“好玩。”
“下雨啦,咱们回屋吧。”我说。
“不咧,正好玩哩,这点毛毛雨更好玩。”
雨渐渐大起来,我们还依恋在草坪上,淅沥的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衣裳,冷风夹着雨点钻入我的脖子,不住地打喷嚏,小妹的嘴唇冻得发紫。苍黑的枫树干饱浸了雨水,顺着厚厚的树皮裂纹汨汩地往流下。
突然,孙大圣翻了个跟斗直坠而下。看来是没有又轻又细又牢的线作风筝线材料,被风雨的压力刮断了。
“哎呀——”我们跑过一看,风轮离体了,孙大圣奄奄一息躺在水潭中。
“糟了。”我无限惋惜,雨水顺着头发淌下。
小妹捡起残物紧抱在怀里,生怕失去似的,发紫的嘴唇翕动着,她脸上的水分不出哪是泪哪是雨了。
……
为了补偿昨天的损失,我又补做了一个孙大圣。这回我自觉地叫上小妹一同去,可她却闷闷不乐,大概是想爸爸妈妈了。爸妈前一个月一同去“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了,临走前叮嘱我好好照看小妹,可我没有带好她,心里不觉内疚起来。
黄昏,我正在和小妹放风筝的兴头上,突然,一只粗野的手死死地捏住我的胳膊,回头一看,呵,原来是他,大家都管叫他“光头”,他是个专门揪斗走资派的造反派头头。有天“光头”一挥手,一群风发意气的青年男女,扛出十几斤重的黑牌子往爸爸脖子上一挂,押出去游斗……他现在又来干什么?身后还站着几个人,他们不停地朝我们努嘴儿,准没好事,我警觉起来。
“你干吗抢我的风筝?”不知从哪来力量,把那只讨厌的手甩掉。
“兔仔子,不许你放这些牛鬼蛇神一类的东西。”
牛鬼蛇神?“光头”也这样说爸爸,人怎么成了牛鬼蛇神?小孩玩耍的东西怎也变成了牛鬼蛇神?
我诧异了,被凶神吓瞢了,心里直打寒战。“光头”猛地从我哆哆嗦嗦的手中将风筝一把夺去,恶狠狠地掷在草坪上,踏扁踩烂,扬长而去了。
我悲哀地将遍体鳞伤的孙大圣捡起来,愣愣地流着泪。
“哥,你别哭。”不知什么时候小妹站在我跟前,她先是拿出手帕给我拭泪,尔后又拿出一块油布宽慰我。“哥,咱们重新做吧,看,这块油布是我为你备的。哥,你别哭了,我们用它还可以再做一个。”
我紧紧地搂小妹,泪水更不止地簌簌流下。
夜,我和妹妹躲进杂物间,灯也不敢点,生怕被“光头”他们发现。小妹在一边打着手电简,我便开始制作——这已是第三次制作风筝了,尽管有人要破坏它,然而我一定要做好它,这回我还把风筝的做法传授给妹妹。
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我和小妹又做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大鹰式风筝。
“小妹,原谅哥过去没有好好带你玩,”我深情地望着小妹说,“咱们明天又可以一起去放了。”
“明天,”妹妹犹豫地说,“明天‘光头’他们还会来破坏我们的风筝吗?”
我沉默了。妹妹睁着疑惑的目光望着我。
为了明天一起和小妹开心地放风筝,为了不使小妹失望,我坚定地说:“咱们明天到郊外去放,那里有许多小朋友,他们会欢迎我们的。”
“呵!太好了!”小妹脸上绽放出美丽的笑容。“哥,你说风筝怎么会飞地那么高呀?”
“飞得高是借风吹的动力呀。风筝飘飞时是来自风吹产生的升力,空气流动快压力小,因而产生一个向上推的力量,当升力大于风筝的重量时,风筝便升上了天空。没有风的时候,你也可以拽着风筝跑,空气就会产生气流通过风筝产生升力。你跑得越快,产生的气流就越大,风筝就飞得越高飘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响越悠扬越动听。不管什么样的风筝,也不管它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长线将它拽住。你别小看这根引线,它是风筝的生命线,风筝能飞起来全靠这根引线它。这些道理你一时还听不明白,等你长大后自然就知道了。”我细心地和小妹讲述前不久从书本上学到的风筝知识。
“哥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我听不明白啊?”小妹不服气地嗔言,接着似乎小妹又伤感起来,喃喃自语:“引线?风筝的生命线?如果我们失去了爸爸和妈妈了,就好象这风筝失去了生命引线,怎么也飞不起来吗?!”
“……”我吃了一吓,一把紧紧抱住小妹,忙不迭地说,“别多想了,哥明天好好的带你去玩。”
呵,我的小妹多大了,才八岁呢。我竟然没想到小妹不仅听懂风筝升空的原理,而且还引发出令我这个做哥哥的都想不到的人生感喟,瞬间我觉得小妹长大了许多,是的,逆境是促人早熟的催发剂。
夜深了,秋风徐徐,窗外天空出现了无数星汉,相互闪烁着神秘微弱的眼光。我想明天一定有个晴朗的天,到郊外去,那里一定是个没有恐惧、充满友善的我们孩子的乐园……
从此以后我再没有亲手放过风筝。
三十多过去了,风筝的情怀总是萦回在我的心之深处。而那次小妹带着伤感“引线?风筝的生命线?如果我们失去了爸爸和妈妈了,就好象这风筝失去了生命引线,怎么也飞不起来吗?!” 的喃喃自语,却成了我长大后常思考的人生问题。风筝生命的支撑点是在那根细长的引线上,如果失去了这根生命线,再美再动人造型的风筝无论如何也飞不上天空。于是我想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志向是与民族和祖国紧密相连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即使是“志当存高远”的大志者,也无法脱离他所生长的民族与国家。换言之。如果个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庭、民族、国家,就好象那风筝失去关键的引线,想要怎么飞也无法飞上天空。
作于2005年11月14日凌晨
文/冯顺志
在我居住的小城秋季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久违的放风筝又重新在晴空万里中出现了。看到空中风筝如大雁展开雄壮的翅膀飞翔的景象,我的心弦被牵动了。这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悠闲漫步在郊外,仰起头长,时间地凝望着洁净的天空飘飞着高低错落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风筝。一阵柔和温煦的秋风拂过我的面颊,亲密地感受到了浓郁的秋丰清香气息,尽情享受着空中秋色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这放风筝的热闹场景,用明代诗人徐渭《风鸢图诗》中:“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的真实写照再恰当不过了。风筝,古人称“木鸢”、“纸鸢”或“风鸢”。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世界航天科学家誉为“最早的飞行器”。史书记载,春秋时代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发,并做了“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的“木鸢”,这个“木鸢”就是最古老的风筝样式。到了汉代纸张发明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五代又由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在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悠扬动听,故而得名“风鸢”,也就是现在的风筝。
风筝是我们的祖先以形式美与自然规律创造出来的,风筝是在二维空间中完成它最为完美的造型艺术品,它的制作包含了物理、工艺、绘画、书法,民俗等诸多知识和技巧。风筝有集多样艺术于一身的静态美、动态美、空间美三大审美特征,寄寓了人类的美好理想。人类的一切情感——爱恨、哀乐、忧虑、希望、追求等等,都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大自然像一幕无声的交响曲,借助风筝的“三大”审美价值与功能,使得人们充分领略了无限的空间美和遐想,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少年时期我是个风筝迷,放风筝的往事,如今记忆犹新。在晴朗的秋天里,风儿沙沙,树叶徐徐飘落。城市的广场上空或郊外的阡陌上常有人放风筝。翩翩起舞的蝴蝶式和身材修长的蜈蚣式,还有说不上来名字的风筝。最令我歆慕的是古人称为纸鸢的孙大圣在满天炫耀,风轮发出悠扬的沙啦沙啦的声响,成了风筝之王,它们诱惑着我,使我迷醉。
那是1969年的初秋,正值文革高潮的后期,一切民间艺术活动都被封为“封、资、修”,在春天或秋天民间中放风筝的活动自然也被禁锢了。那时候的我,在这样的季节里,无论如何都要到郊外或大院后那五棵大樟树的草坪上去放风筝。为了做一个于众不同的风筝,我躲进一间堆放杂物的小屋,全神贯注地制作起孙大圣来。我对风筝制作工艺的扎、糊、绘、放于一体都很在行,这个手艺是我的保姆阿婆传授的,很受大院里的小伙伴们羡慕。费了好长时间总算做好了。本想带小妹一同到我们常去的五棵大树的空坪上去放,但眼看天将下雨了,就避着她往外逃,不料被小妹发现了,她在后头紧追上来,大声喊:“哥哥,等等我,我也去。”
“要下雨了,回屋去,你明儿再来吧!”
“你再跑我就要哭了。妈妈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得领我玩。”小妹急着大喊。我仍不管小妹如何喊叫,还是独自一人跑到五棵大树的草坪上。
天昏暗下来,天上风筝逐渐消失了。
小妹气喘吁吁地追上来:“你坏。”红喷喷的脸气得鼓鼓的。
“你瞧,天要下雨啦!”
浓云逼压而下,大树在沙沙摇曳。
“我不怕!”小妹把小嘴儿撅得老高的。
“那你别乱跑,跟着我。”我依了小妹,她高兴了。
孙大圣嘶啦嘶啦地升上天空,不一会儿下小雨了。我牵着小妹,拉着风筝引线,绕着五棵大树周转着。
“好玩吗?”
“好玩。”
“下雨啦,咱们回屋吧。”我说。
“不咧,正好玩哩,这点毛毛雨更好玩。”
雨渐渐大起来,我们还依恋在草坪上,淅沥的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衣裳,冷风夹着雨点钻入我的脖子,不住地打喷嚏,小妹的嘴唇冻得发紫。苍黑的枫树干饱浸了雨水,顺着厚厚的树皮裂纹汨汩地往流下。
突然,孙大圣翻了个跟斗直坠而下。看来是没有又轻又细又牢的线作风筝线材料,被风雨的压力刮断了。
“哎呀——”我们跑过一看,风轮离体了,孙大圣奄奄一息躺在水潭中。
“糟了。”我无限惋惜,雨水顺着头发淌下。
小妹捡起残物紧抱在怀里,生怕失去似的,发紫的嘴唇翕动着,她脸上的水分不出哪是泪哪是雨了。
……
为了补偿昨天的损失,我又补做了一个孙大圣。这回我自觉地叫上小妹一同去,可她却闷闷不乐,大概是想爸爸妈妈了。爸妈前一个月一同去“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了,临走前叮嘱我好好照看小妹,可我没有带好她,心里不觉内疚起来。
黄昏,我正在和小妹放风筝的兴头上,突然,一只粗野的手死死地捏住我的胳膊,回头一看,呵,原来是他,大家都管叫他“光头”,他是个专门揪斗走资派的造反派头头。有天“光头”一挥手,一群风发意气的青年男女,扛出十几斤重的黑牌子往爸爸脖子上一挂,押出去游斗……他现在又来干什么?身后还站着几个人,他们不停地朝我们努嘴儿,准没好事,我警觉起来。
“你干吗抢我的风筝?”不知从哪来力量,把那只讨厌的手甩掉。
“兔仔子,不许你放这些牛鬼蛇神一类的东西。”
牛鬼蛇神?“光头”也这样说爸爸,人怎么成了牛鬼蛇神?小孩玩耍的东西怎也变成了牛鬼蛇神?
我诧异了,被凶神吓瞢了,心里直打寒战。“光头”猛地从我哆哆嗦嗦的手中将风筝一把夺去,恶狠狠地掷在草坪上,踏扁踩烂,扬长而去了。
我悲哀地将遍体鳞伤的孙大圣捡起来,愣愣地流着泪。
“哥,你别哭。”不知什么时候小妹站在我跟前,她先是拿出手帕给我拭泪,尔后又拿出一块油布宽慰我。“哥,咱们重新做吧,看,这块油布是我为你备的。哥,你别哭了,我们用它还可以再做一个。”
我紧紧地搂小妹,泪水更不止地簌簌流下。
夜,我和妹妹躲进杂物间,灯也不敢点,生怕被“光头”他们发现。小妹在一边打着手电简,我便开始制作——这已是第三次制作风筝了,尽管有人要破坏它,然而我一定要做好它,这回我还把风筝的做法传授给妹妹。
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我和小妹又做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大鹰式风筝。
“小妹,原谅哥过去没有好好带你玩,”我深情地望着小妹说,“咱们明天又可以一起去放了。”
“明天,”妹妹犹豫地说,“明天‘光头’他们还会来破坏我们的风筝吗?”
我沉默了。妹妹睁着疑惑的目光望着我。
为了明天一起和小妹开心地放风筝,为了不使小妹失望,我坚定地说:“咱们明天到郊外去放,那里有许多小朋友,他们会欢迎我们的。”
“呵!太好了!”小妹脸上绽放出美丽的笑容。“哥,你说风筝怎么会飞地那么高呀?”
“飞得高是借风吹的动力呀。风筝飘飞时是来自风吹产生的升力,空气流动快压力小,因而产生一个向上推的力量,当升力大于风筝的重量时,风筝便升上了天空。没有风的时候,你也可以拽着风筝跑,空气就会产生气流通过风筝产生升力。你跑得越快,产生的气流就越大,风筝就飞得越高飘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响越悠扬越动听。不管什么样的风筝,也不管它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长线将它拽住。你别小看这根引线,它是风筝的生命线,风筝能飞起来全靠这根引线它。这些道理你一时还听不明白,等你长大后自然就知道了。”我细心地和小妹讲述前不久从书本上学到的风筝知识。
“哥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我听不明白啊?”小妹不服气地嗔言,接着似乎小妹又伤感起来,喃喃自语:“引线?风筝的生命线?如果我们失去了爸爸和妈妈了,就好象这风筝失去了生命引线,怎么也飞不起来吗?!”
“……”我吃了一吓,一把紧紧抱住小妹,忙不迭地说,“别多想了,哥明天好好的带你去玩。”
呵,我的小妹多大了,才八岁呢。我竟然没想到小妹不仅听懂风筝升空的原理,而且还引发出令我这个做哥哥的都想不到的人生感喟,瞬间我觉得小妹长大了许多,是的,逆境是促人早熟的催发剂。
夜深了,秋风徐徐,窗外天空出现了无数星汉,相互闪烁着神秘微弱的眼光。我想明天一定有个晴朗的天,到郊外去,那里一定是个没有恐惧、充满友善的我们孩子的乐园……
从此以后我再没有亲手放过风筝。
三十多过去了,风筝的情怀总是萦回在我的心之深处。而那次小妹带着伤感“引线?风筝的生命线?如果我们失去了爸爸和妈妈了,就好象这风筝失去了生命引线,怎么也飞不起来吗?!” 的喃喃自语,却成了我长大后常思考的人生问题。风筝生命的支撑点是在那根细长的引线上,如果失去了这根生命线,再美再动人造型的风筝无论如何也飞不上天空。于是我想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志向是与民族和祖国紧密相连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即使是“志当存高远”的大志者,也无法脱离他所生长的民族与国家。换言之。如果个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庭、民族、国家,就好象那风筝失去关键的引线,想要怎么飞也无法飞上天空。
作于2005年11月14日凌晨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