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之船浮想联翩 高卫国
2022-01-05经典散文
[db:简介]
尘世之船浮想联翩
高卫国
昨日之我否定今日之我
梁启超曾说过:“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在先秦的典籍中强调修身的文章也有很多,《大学》里讲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说“澡身而浴德。”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澡雪而精神”这些都是在强调人应该注重精神上的洗礼和品德上的修炼。
梁启超先生的话正是对先贤这一思想的继承,他从动态的角度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反思的重要性,当年我在读到这句话时觉得它无比的神圣,而今当我重新拾起这句话品读时,不得不做这样的思考:它在表意上是否确切,今日之我难道就一定能否定昨日之我。
梁启超先生的这句话引起了我对自己的反思与否定,我应该用昨日之我否定今日之我。今日之我在匆忙中让内心变得异常麻木,日常琐屑的生活,有像放逐和忘却一样的无奈与哀伤,有像钝刀割心一样的焦躁与伤痛,有一种让英雄扼腕的孤独与愤慨。天地为牢,日月为囚,百炼钢也终化绕指柔,当年读书时的理想连同本性里那些纯真的灵光都在繁忙中褪色消亡了。在这个时候用先贤的话为自己的思想洗洗澡是蛮有必要的,读一读圣贤书,反观自己的行为,在一个新的时间节点重整行装砥砺前行,以免理想和追求变成酒后的牢骚和愁肠。
安放
不必说宇宙的浩渺与广袤,仅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把人这个个体置于历史沿革的恢宏中,人就会显得很渺小。何止渺小,简直就是微不足道。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会更珍惜生活,如同我们剥离了世俗的贪欲以后放慢匆忙的脚步,驻足聆听四季的风声一样。
前几天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让我帮他联系一位我高中时的同学,我这位同学已经当上了重要部门的领导。我在电话中告诉我的朋友我不愿意过问世事,提前进入了“养老”状态。他听了以后大笑,质问我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态。我说我现在主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精心教书、完成本职工作,业余生活则是读读书打打牌,喝点儿小酒,写点儿文章,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可做。
朋友说那就立言吧,或许可以留下“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佳话。韶华易逝,我们卑微的生命会像风一样不留痕迹。立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被誉为俄罗斯之狼的布尔加科夫曾说过:“如果把文学同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写作是安放自己的心灵,也有时是在喷薄情感。当灵魂在身体里行走,就会有江河决堤般的情感需要随着文字的流淌而呈现,那些从心底流出的文字才是至纯至美的思想。
我逐渐意识到,不轻贱平淡的小日子,生活自然就会活得有滋有味儿。类似轰轰烈烈这样的词汇和小日子根本不搭边儿,年龄翻过三十五我才明白了这个理儿。蓦然回首,在时光的流云中我看见了年少时的自己,背了一包裹叫做“理想”的东西,急匆匆地奔跑。我在急切中浪费了多少这样平淡如诗的日子呀。那个时候总盼望实现理想出人头地,总觉得奋斗的当下是“苦”的,假如生活可以像放电影一样快进,我会毫不犹豫按下“快进”键的。
工作以后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大都市里一辆堵在路上的汽车,别人早已青云直上,我还在路上艰难地挪移,刚开始的时候很急很燥,堵得久了也就平和了。其实再苦的日子也要自己用心去咀嚼,才能从苦中品出甜来,既然人生不能快进,那就快乐享受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刻吧。
记得有人说过:外境,不管是好是坏,都不是造成我们痛苦的主因,而对外境的执着,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来源。 所以,若想彻底根除痛苦,不能一味地从改变处境下手,更应该从斩断内心的执着做起。
认识你自己
西方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讲过这样一段话:“老实说,人是什么?试将地球置于无限黑暗的太空中,相形之下,它只不过是空中的一颗小沙,在它与另一个小沙之间存在着一哩以上的空无。而在这颗小沙上住着一群爬行者,惑乱的所谓灵性的动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知识。在这万万年的时间之中,人的生命,其时间的延伸又算什么?只不过是秒针的一个小小移动。在其它无尽的存在物中,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拈出我们称之为人类此一存在物而视作异乎寻常。”这是由时空的浩渺引发的对人类内涵与本质的反思,直接指向了一种思想的深邃。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仰望苍穹俯瞰原野后,发现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曾写下了一首表现宇宙寥廓、人生孤独的佳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类作为其中的个体,在时空的转换中显得非常渺小,然而人往往又有自大的毛病,总也填不满欲望的沟壑。
“情系于所欲”内心便没有了得意之地,甚或叫嚣着生命的内容是欲望,天生人而有欲。祖先早就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一种亲和而暧昧的关系。可是我们淹没在人潮中,贪黑起早,追名逐利,就这样一次次地迷失了自己,难怪苏格拉底多次提到德尔菲神庙的铭言:认识你自己。那是因为我们在浮华面前太容易迷失本性、膨胀私欲。“认识你自己”不是让我们认识人的外貌和躯体,而是认识自己的灵魂。
康德也曾说过,在公共领域要自觉运用自己的理性。他希望人能够远离不成熟状态,因为不成熟表现为不经别人引导就无法运用自己的智慧,这种状态实在太可怕了。
让我们安静下来,静听宇宙的无声,宇宙正以他的浩然之气在弥漫亘古,教化生灵。我在宇宙的大块中认识自己,在宇宙的浩渺中清醒,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生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和你和他(她),甚至和一只飞鸟一条狗一尾鱼没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也是另一个人
一个人究竟会有几个自己呢?我想大概有三个吧:孤独内心世界的自己;人前表现出来的自己;别人眼中或口中的自己。
独处世界的自己就是骨子里的自己,也是最真实的自己;人前的自己是真假参半的,有我也有非我;而别人眼中或口中的自己是最不真实的。因为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生活的截面而非全部,本来自己所呈现的东西就不一定是真我,他人仅仅凭借一个个不连贯的生活截面和只言片语认识的这个“自己”,肯定不是最真实的“我”,何况他人在认知时还会带上这样或那样的主观色彩。
独处时,“我”才是“真我”。许多伟大都诞生于孤独,人在孤独时才不会过分执迷于事物表象而忽略问题的本质。孤独能抵御外在世界的喧闹与浮躁,这时的我才更接近本真。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更能体现精神世界的强大,所以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平静地对亚历山大大帝说: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周国平说:“没有灵魂的参与,再高的消费,也只是低质量地消度了宝贵的闲暇时间。”叔本华说:“平凡人的闲暇时光是活人的坟墓。”大概都是这个意思,都在呼唤人们在安静的闲暇时光找到那个内心世界的“我”,让精神引领自己,这样即使平凡也不至于平庸。
一个内心丰富拥有精神生活的人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赢得精神生活的人,他虽然也生活在‘即刻的现在’但同时拥有‘永恒的现在’,他的生活与人类精神生活、历史乃至宇宙生命有着内在联系,他因此而有了一种高屋建瓴的立场,一种恒久的生活准则。”三个“我”只有孤独内心世界的“我”最真实也最强大,更接近生命的本真。可是世俗世界的我们也难免随波逐流,在外在世界的洪流挟裹下前行,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摸爬的时间越长,这个“本我”的特征就越模糊。
人前的“我”和别人嘴里的“我”就更不是本真的“我”了。作家陈染曾说过:人群中“我”常常是一个“别人”。 一个人在大众面前表现出来的并非本我,这和虚伪无关。我记得孔子在两千年前就说过,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他说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这是一种敏锐的洞见,见证了人性深处的复杂。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实际上一个人根本无法走进另一个人的灵魂,就连朝夕相处的夫妻也不例外。只有剥离外在喧嚣陷入沉思的那个我才是真“我”。而人是有差异的,这里的差异主要指人在思想层面企及的高度参差不齐。所以才有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训;才有了“物质世界有我们买不起的东西,精神世界亦然”的价值判断。
这里说的孤独和寂寞无关,我曾在《孤独是一种境界》中详细地阐释过。我再以文学作品中的小诗为例,从美学层面来审视一下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渲染的是一种孤独一种冷清;“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隐藏的是一种寂灭一种空灵;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彰显的是一种刚性的孤独,一副对抗俗世的孤绝姿态。这里的孤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苍茫,是高处不胜寒的倔强。
我想借用一下毕淑敏给精神筑三间小屋的想法,我精神的三间小屋将这样安放:一间安放最真实的我,让这个我可以在无限时空中驰骋;一间安放俗世生活的疲惫,让人前的我有更多的勇气投入生活;一间安放我的情感,连同那些根本无法说清的情愫。
高卫国
昨日之我否定今日之我
梁启超曾说过:“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在先秦的典籍中强调修身的文章也有很多,《大学》里讲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说“澡身而浴德。”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澡雪而精神”这些都是在强调人应该注重精神上的洗礼和品德上的修炼。
梁启超先生的话正是对先贤这一思想的继承,他从动态的角度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反思的重要性,当年我在读到这句话时觉得它无比的神圣,而今当我重新拾起这句话品读时,不得不做这样的思考:它在表意上是否确切,今日之我难道就一定能否定昨日之我。
梁启超先生的这句话引起了我对自己的反思与否定,我应该用昨日之我否定今日之我。今日之我在匆忙中让内心变得异常麻木,日常琐屑的生活,有像放逐和忘却一样的无奈与哀伤,有像钝刀割心一样的焦躁与伤痛,有一种让英雄扼腕的孤独与愤慨。天地为牢,日月为囚,百炼钢也终化绕指柔,当年读书时的理想连同本性里那些纯真的灵光都在繁忙中褪色消亡了。在这个时候用先贤的话为自己的思想洗洗澡是蛮有必要的,读一读圣贤书,反观自己的行为,在一个新的时间节点重整行装砥砺前行,以免理想和追求变成酒后的牢骚和愁肠。
安放
不必说宇宙的浩渺与广袤,仅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把人这个个体置于历史沿革的恢宏中,人就会显得很渺小。何止渺小,简直就是微不足道。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会更珍惜生活,如同我们剥离了世俗的贪欲以后放慢匆忙的脚步,驻足聆听四季的风声一样。
前几天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让我帮他联系一位我高中时的同学,我这位同学已经当上了重要部门的领导。我在电话中告诉我的朋友我不愿意过问世事,提前进入了“养老”状态。他听了以后大笑,质问我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态。我说我现在主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精心教书、完成本职工作,业余生活则是读读书打打牌,喝点儿小酒,写点儿文章,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可做。
朋友说那就立言吧,或许可以留下“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佳话。韶华易逝,我们卑微的生命会像风一样不留痕迹。立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被誉为俄罗斯之狼的布尔加科夫曾说过:“如果把文学同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写作是安放自己的心灵,也有时是在喷薄情感。当灵魂在身体里行走,就会有江河决堤般的情感需要随着文字的流淌而呈现,那些从心底流出的文字才是至纯至美的思想。
我逐渐意识到,不轻贱平淡的小日子,生活自然就会活得有滋有味儿。类似轰轰烈烈这样的词汇和小日子根本不搭边儿,年龄翻过三十五我才明白了这个理儿。蓦然回首,在时光的流云中我看见了年少时的自己,背了一包裹叫做“理想”的东西,急匆匆地奔跑。我在急切中浪费了多少这样平淡如诗的日子呀。那个时候总盼望实现理想出人头地,总觉得奋斗的当下是“苦”的,假如生活可以像放电影一样快进,我会毫不犹豫按下“快进”键的。
工作以后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大都市里一辆堵在路上的汽车,别人早已青云直上,我还在路上艰难地挪移,刚开始的时候很急很燥,堵得久了也就平和了。其实再苦的日子也要自己用心去咀嚼,才能从苦中品出甜来,既然人生不能快进,那就快乐享受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刻吧。
记得有人说过:外境,不管是好是坏,都不是造成我们痛苦的主因,而对外境的执着,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来源。 所以,若想彻底根除痛苦,不能一味地从改变处境下手,更应该从斩断内心的执着做起。
认识你自己
西方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讲过这样一段话:“老实说,人是什么?试将地球置于无限黑暗的太空中,相形之下,它只不过是空中的一颗小沙,在它与另一个小沙之间存在着一哩以上的空无。而在这颗小沙上住着一群爬行者,惑乱的所谓灵性的动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知识。在这万万年的时间之中,人的生命,其时间的延伸又算什么?只不过是秒针的一个小小移动。在其它无尽的存在物中,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拈出我们称之为人类此一存在物而视作异乎寻常。”这是由时空的浩渺引发的对人类内涵与本质的反思,直接指向了一种思想的深邃。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仰望苍穹俯瞰原野后,发现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曾写下了一首表现宇宙寥廓、人生孤独的佳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类作为其中的个体,在时空的转换中显得非常渺小,然而人往往又有自大的毛病,总也填不满欲望的沟壑。
“情系于所欲”内心便没有了得意之地,甚或叫嚣着生命的内容是欲望,天生人而有欲。祖先早就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一种亲和而暧昧的关系。可是我们淹没在人潮中,贪黑起早,追名逐利,就这样一次次地迷失了自己,难怪苏格拉底多次提到德尔菲神庙的铭言:认识你自己。那是因为我们在浮华面前太容易迷失本性、膨胀私欲。“认识你自己”不是让我们认识人的外貌和躯体,而是认识自己的灵魂。
康德也曾说过,在公共领域要自觉运用自己的理性。他希望人能够远离不成熟状态,因为不成熟表现为不经别人引导就无法运用自己的智慧,这种状态实在太可怕了。
让我们安静下来,静听宇宙的无声,宇宙正以他的浩然之气在弥漫亘古,教化生灵。我在宇宙的大块中认识自己,在宇宙的浩渺中清醒,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生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和你和他(她),甚至和一只飞鸟一条狗一尾鱼没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也是另一个人
一个人究竟会有几个自己呢?我想大概有三个吧:孤独内心世界的自己;人前表现出来的自己;别人眼中或口中的自己。
独处世界的自己就是骨子里的自己,也是最真实的自己;人前的自己是真假参半的,有我也有非我;而别人眼中或口中的自己是最不真实的。因为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生活的截面而非全部,本来自己所呈现的东西就不一定是真我,他人仅仅凭借一个个不连贯的生活截面和只言片语认识的这个“自己”,肯定不是最真实的“我”,何况他人在认知时还会带上这样或那样的主观色彩。
独处时,“我”才是“真我”。许多伟大都诞生于孤独,人在孤独时才不会过分执迷于事物表象而忽略问题的本质。孤独能抵御外在世界的喧闹与浮躁,这时的我才更接近本真。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更能体现精神世界的强大,所以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平静地对亚历山大大帝说: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周国平说:“没有灵魂的参与,再高的消费,也只是低质量地消度了宝贵的闲暇时间。”叔本华说:“平凡人的闲暇时光是活人的坟墓。”大概都是这个意思,都在呼唤人们在安静的闲暇时光找到那个内心世界的“我”,让精神引领自己,这样即使平凡也不至于平庸。
一个内心丰富拥有精神生活的人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赢得精神生活的人,他虽然也生活在‘即刻的现在’但同时拥有‘永恒的现在’,他的生活与人类精神生活、历史乃至宇宙生命有着内在联系,他因此而有了一种高屋建瓴的立场,一种恒久的生活准则。”三个“我”只有孤独内心世界的“我”最真实也最强大,更接近生命的本真。可是世俗世界的我们也难免随波逐流,在外在世界的洪流挟裹下前行,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摸爬的时间越长,这个“本我”的特征就越模糊。
人前的“我”和别人嘴里的“我”就更不是本真的“我”了。作家陈染曾说过:人群中“我”常常是一个“别人”。 一个人在大众面前表现出来的并非本我,这和虚伪无关。我记得孔子在两千年前就说过,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他说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这是一种敏锐的洞见,见证了人性深处的复杂。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实际上一个人根本无法走进另一个人的灵魂,就连朝夕相处的夫妻也不例外。只有剥离外在喧嚣陷入沉思的那个我才是真“我”。而人是有差异的,这里的差异主要指人在思想层面企及的高度参差不齐。所以才有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训;才有了“物质世界有我们买不起的东西,精神世界亦然”的价值判断。
这里说的孤独和寂寞无关,我曾在《孤独是一种境界》中详细地阐释过。我再以文学作品中的小诗为例,从美学层面来审视一下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渲染的是一种孤独一种冷清;“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隐藏的是一种寂灭一种空灵;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彰显的是一种刚性的孤独,一副对抗俗世的孤绝姿态。这里的孤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苍茫,是高处不胜寒的倔强。
我想借用一下毕淑敏给精神筑三间小屋的想法,我精神的三间小屋将这样安放:一间安放最真实的我,让这个我可以在无限时空中驰骋;一间安放俗世生活的疲惫,让人前的我有更多的勇气投入生活;一间安放我的情感,连同那些根本无法说清的情愫。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