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童年
2022-01-05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的小学校园坐落于“北门”社的东北角,想来大概也就一万平米大小。最里面是一排二层高的崭新的办公楼、教室,办公楼和教室的连接处还幽隐着一口长满青苔的老井,深且宽。往外还是两排破破烂烂的教室,有瓦片顶的。我们常用脱落的破片制造一种叫做“绞子”的玩意儿,在瓦片边沿磨出一个小嘴巴,两片瓦互相咬合,扭动,谁的瓦片先裂了,谁就输了。就这破玩意儿,我们经常在“体育课”玩得面红耳赤,乐此不疲。教室中间是旗台,往外是操场和大门。大厕所位于大门右侧,小厕所即男生便池,非常简陋的镶嵌在左边石条围墙内,小年级学生有的直接在厕所外面尿,引得高年级的一顿嘲笑,女学生在远远的地方破口大骂“死不见笑(害臊)的”。
校门口有两间食杂店,店主之间老死不相往来。那个跛脚的妇女三十几岁的样子,风姿残存,刚开始只是摆个摊子,长于吆喝,终于也盖了一个石条累的屋子。一段时间后她的脚莫名地就不再跛了,大概是生意兴隆,日子过的舒畅,也就无医自愈了。放学的时候这里人满为患,甚至经常有学生偷抢。引得店家不得不设置一名“防盗员”,如同门神一般瞪着大眼睛盯着人群,不时就大放厥词。但是仍旧有“敢死队”,假装挑选,忽然抓住一把食物转头就往小巷里跑。“白胖”老板悻悻地说道:“他妈的逼,明早抓到,你老爸我把你骨头拆下来当柴烧。”一顿肮脏的咒骂后伴随着人群的哄然大笑。第二天放学,那个抢东西的家伙先隐蔽在大门内,看着店家在忙赶紧拔腿就跑,一溜烟就不见,“白胖”也没法,只是站着大骂。有时候“白胖”预先埋伏好,一把抓住了盗贼的衣领,然后叫个同学回去通知家长来领。
除了买东西,看打架也是一件好玩的事。男学生打架的场景颇具观赏感,引人围观。敌对双方侧身而立,皆伸出一只手,重复不停地敲打对方握紧的拳头,不知道是在恐吓对方说“我的拳头可硬了”,还是因为手腕上刻着“忍”字,恪守之?有时候,竟然有一方笑场了,大跳起来,甩了甩手,笑道:“真他妈硬。算了,让你了。”观众嘘声一片,敌对双方却不打不相识,化敌为友,勾肩搭背一同回家了。相比男生,女生打架则干脆利落,凶悍无比。一分钟内,不扯下几把毛发,也是得在脸上留几道血口子。更有甚者,上衣被抓的稀巴烂,学阮籍穷途而哭,哭回家去了。照例很少有老师发现学生们围在一隅之大战。
这些没开化的见闻,没人反馈给老师,或者说老师们都心知肚明,但是大家都一致默认如此的“荒诞不羁”。其实,有些老师比学生更荒诞不羁了。有一个代课的老师绰号“黑龙龟”,因为他又高又驼,老花镜挂在鼻翼上,眼珠子吧砸吧砸地盯着人看,神似一只出壳的龟头。普通话一概都不标准得很,带双语教学(普通话和闽南语),我怀疑我们的音准即是这样形成的。这个老师老心童颜,退休后充当门卫继续坚守岗位。二十年过去了,他那不变的背景一直活跃人们的视线中,成为那个时代代课老师的一个符号。另外还有一个代课老师恶名在外,因为他最擅长于“骂”学生。学生迟钝他骂道:“死鸡肠吃满肚子。”学生顽皮他骂道:“死猪皮不怕开水烫。”学生成绩差他骂道:“笨的怎么不去死,比田婴(蜻蜓)还傻。”他骂人的词汇,稀奇古怪,变化万千,蔚为壮观呐,足以编撰一部《闽南语脏话大典》。这位老师退休之后给人留下的大名即是,会骂,能骂,除此再无其它了。当然本校老师能骂的大有人在,下到老师,上到校长,皆不缺此技能。仿佛“能骂”已经成为教师资格证了。老师骂人不休;学生们荒诞贪玩,上课累了经常“起义”齐声喊道:“体育课,体育课,体育课……”像赶渔的口号似的,老师假装抵挡不住,半推半就半沮丧地同意了。所谓的“体育课”即是自由活动,学生开心老师宽心,正和博弈,皆大欢喜。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标准普通话,一头齐肩发,美丽大方,很受喜爱。她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演短剧之类稀奇事儿。可惜的是,她一年后就调回县城了,一个在当时非常遥远的地方。
校门口“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内“荒诞不羁”。学校后面却是一片规规矩矩的领域。穿过那条曲曲折折、郁郁葱葱的林下小径,绕过几个暗影重重的鱼塘,那里通向一个神秘的村庄—长塘社。一个据说祖先是被鸡骨头噎死的村庄,神秘而令人敬畏。就连村口的犬吠都异常凶悍。这个村庄的男孩子个性凶猛,雷厉风行,然个个好武弱文;女孩子则明眸皓齿,笑艳如花,学习又特别棒。其中有一个叫“素华”的女生,笑如银铃,穿着明丽,惹人喜爱。这些女孩子普遍比男生大三到四岁,大部分小学毕业就不再上学了。因为这个村子对待教育特别重男轻女,于是这些聪慧的女孩们过早地就进入社会,开始了另外一段荒诞不羁的生活。
我从小就木讷,但是成绩极其优秀。当时“三好生”每学期只有两名,而我必占其一。一直持续到五年级,才发生了一些变化。我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90分以上滑落到七八十分,甚至六十几分。我不以为然,每天仍旧晃晃荡荡,游来游去。但是班主任明显已经死心了,转而去关注另外几个成绩优秀的“长塘”女同学了。有一次放学后,校长在路上直愣愣地对我喊道:“某某,你考试快不及格了。”然后就径直离开。我愣了一会儿,蓦然发现,原来我确实变了很多。
我经常逃课,可能是因为外面的世界更美好。而少年人的好奇心极为强大,它总是冲动地想看到一些没看过的事物,走一些没走过的路。观察锯木工人肚皮上一搓毛怎么样甩来甩去,一根合抱的不知名树干如何被锯开成小块;看那熏黑的小庙里站立着一个人面兽身的“石狮公”,如何怒目而视,威风凛凛;看那探出大眼睛、哇哇大叫的发情期牛蛙,满满地挤在一起,鼓着腮帮子,呼朋引伴;有时,只是纯粹躺在一棵长歪了的树上,什么也不做,不想,感受那凉的春风;池塘小荷初露,田婴点点,水光相间,当波纹一起,世界顿时一片平静,平静的草,平静的光阳,还有远处平静的校园,隐隐约约的。终于呆了足够久了,便启程向往那个神秘的塘头社了。
塘头社的同学说话总有一个调性,习惯发出“嗻”一声,然后把每句话都表达成为一种命令句式,并用睁大眼睛直直逼着你,一副得意样。比如他们要拿李子给你,就会把你的上衣口袋装得鼓鼓的,然后盯着你说:“嗻,把裤子口袋给我开一下,快!”非得得意洋洋地把你身上的口袋装得满满的。他们整个社都带有一股英气,一种强迫式的英气。装满果子之后,他们会带大家一起去“红砂厂”走一圈围墙。那时的围墙是又薄又高的石条板立起来,走在上面就如同踩高跷一般,摇摇晃晃,极为危险。然而当我们犹豫的时候,“长塘社”的哥们就开口了:“嗻,怕什么!看我的。”然后就晃晃悠悠地兀自走了过去,到站点了回头得意洋洋地笑,骂道:“够笨的!”有一次我们玩到了校园后面的一落无人居住护厝,不知为何,众人一起把其中的一面围墙推倒了。碰巧“黑龙龟”的儿子站在办公室二楼的窗口边,看个彻底,大喊我们的名字。然后愤愤地过来把我们押走了,原来这个是他家的房子。这下子马蜂窝捅到太岁头上了。我们被押进了校长室,年老的校长气的直发抖,大喊:“养老鼠咬破自家的布袋,你们这些死孩子,天地不仁啊,天地也不把你们叼了。”我们才意识到闯了大祸了。然而后面事情怎么解决,却已然记不清楚了。
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们仿佛逃课也少了,也很少去“长塘社”。我也在六年级的时候恢复了好成绩,顺顺当当地升到初中,儿童时光就此结束了。
校门口有两间食杂店,店主之间老死不相往来。那个跛脚的妇女三十几岁的样子,风姿残存,刚开始只是摆个摊子,长于吆喝,终于也盖了一个石条累的屋子。一段时间后她的脚莫名地就不再跛了,大概是生意兴隆,日子过的舒畅,也就无医自愈了。放学的时候这里人满为患,甚至经常有学生偷抢。引得店家不得不设置一名“防盗员”,如同门神一般瞪着大眼睛盯着人群,不时就大放厥词。但是仍旧有“敢死队”,假装挑选,忽然抓住一把食物转头就往小巷里跑。“白胖”老板悻悻地说道:“他妈的逼,明早抓到,你老爸我把你骨头拆下来当柴烧。”一顿肮脏的咒骂后伴随着人群的哄然大笑。第二天放学,那个抢东西的家伙先隐蔽在大门内,看着店家在忙赶紧拔腿就跑,一溜烟就不见,“白胖”也没法,只是站着大骂。有时候“白胖”预先埋伏好,一把抓住了盗贼的衣领,然后叫个同学回去通知家长来领。
除了买东西,看打架也是一件好玩的事。男学生打架的场景颇具观赏感,引人围观。敌对双方侧身而立,皆伸出一只手,重复不停地敲打对方握紧的拳头,不知道是在恐吓对方说“我的拳头可硬了”,还是因为手腕上刻着“忍”字,恪守之?有时候,竟然有一方笑场了,大跳起来,甩了甩手,笑道:“真他妈硬。算了,让你了。”观众嘘声一片,敌对双方却不打不相识,化敌为友,勾肩搭背一同回家了。相比男生,女生打架则干脆利落,凶悍无比。一分钟内,不扯下几把毛发,也是得在脸上留几道血口子。更有甚者,上衣被抓的稀巴烂,学阮籍穷途而哭,哭回家去了。照例很少有老师发现学生们围在一隅之大战。
这些没开化的见闻,没人反馈给老师,或者说老师们都心知肚明,但是大家都一致默认如此的“荒诞不羁”。其实,有些老师比学生更荒诞不羁了。有一个代课的老师绰号“黑龙龟”,因为他又高又驼,老花镜挂在鼻翼上,眼珠子吧砸吧砸地盯着人看,神似一只出壳的龟头。普通话一概都不标准得很,带双语教学(普通话和闽南语),我怀疑我们的音准即是这样形成的。这个老师老心童颜,退休后充当门卫继续坚守岗位。二十年过去了,他那不变的背景一直活跃人们的视线中,成为那个时代代课老师的一个符号。另外还有一个代课老师恶名在外,因为他最擅长于“骂”学生。学生迟钝他骂道:“死鸡肠吃满肚子。”学生顽皮他骂道:“死猪皮不怕开水烫。”学生成绩差他骂道:“笨的怎么不去死,比田婴(蜻蜓)还傻。”他骂人的词汇,稀奇古怪,变化万千,蔚为壮观呐,足以编撰一部《闽南语脏话大典》。这位老师退休之后给人留下的大名即是,会骂,能骂,除此再无其它了。当然本校老师能骂的大有人在,下到老师,上到校长,皆不缺此技能。仿佛“能骂”已经成为教师资格证了。老师骂人不休;学生们荒诞贪玩,上课累了经常“起义”齐声喊道:“体育课,体育课,体育课……”像赶渔的口号似的,老师假装抵挡不住,半推半就半沮丧地同意了。所谓的“体育课”即是自由活动,学生开心老师宽心,正和博弈,皆大欢喜。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标准普通话,一头齐肩发,美丽大方,很受喜爱。她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演短剧之类稀奇事儿。可惜的是,她一年后就调回县城了,一个在当时非常遥远的地方。
校门口“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内“荒诞不羁”。学校后面却是一片规规矩矩的领域。穿过那条曲曲折折、郁郁葱葱的林下小径,绕过几个暗影重重的鱼塘,那里通向一个神秘的村庄—长塘社。一个据说祖先是被鸡骨头噎死的村庄,神秘而令人敬畏。就连村口的犬吠都异常凶悍。这个村庄的男孩子个性凶猛,雷厉风行,然个个好武弱文;女孩子则明眸皓齿,笑艳如花,学习又特别棒。其中有一个叫“素华”的女生,笑如银铃,穿着明丽,惹人喜爱。这些女孩子普遍比男生大三到四岁,大部分小学毕业就不再上学了。因为这个村子对待教育特别重男轻女,于是这些聪慧的女孩们过早地就进入社会,开始了另外一段荒诞不羁的生活。
我从小就木讷,但是成绩极其优秀。当时“三好生”每学期只有两名,而我必占其一。一直持续到五年级,才发生了一些变化。我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90分以上滑落到七八十分,甚至六十几分。我不以为然,每天仍旧晃晃荡荡,游来游去。但是班主任明显已经死心了,转而去关注另外几个成绩优秀的“长塘”女同学了。有一次放学后,校长在路上直愣愣地对我喊道:“某某,你考试快不及格了。”然后就径直离开。我愣了一会儿,蓦然发现,原来我确实变了很多。
我经常逃课,可能是因为外面的世界更美好。而少年人的好奇心极为强大,它总是冲动地想看到一些没看过的事物,走一些没走过的路。观察锯木工人肚皮上一搓毛怎么样甩来甩去,一根合抱的不知名树干如何被锯开成小块;看那熏黑的小庙里站立着一个人面兽身的“石狮公”,如何怒目而视,威风凛凛;看那探出大眼睛、哇哇大叫的发情期牛蛙,满满地挤在一起,鼓着腮帮子,呼朋引伴;有时,只是纯粹躺在一棵长歪了的树上,什么也不做,不想,感受那凉的春风;池塘小荷初露,田婴点点,水光相间,当波纹一起,世界顿时一片平静,平静的草,平静的光阳,还有远处平静的校园,隐隐约约的。终于呆了足够久了,便启程向往那个神秘的塘头社了。
塘头社的同学说话总有一个调性,习惯发出“嗻”一声,然后把每句话都表达成为一种命令句式,并用睁大眼睛直直逼着你,一副得意样。比如他们要拿李子给你,就会把你的上衣口袋装得鼓鼓的,然后盯着你说:“嗻,把裤子口袋给我开一下,快!”非得得意洋洋地把你身上的口袋装得满满的。他们整个社都带有一股英气,一种强迫式的英气。装满果子之后,他们会带大家一起去“红砂厂”走一圈围墙。那时的围墙是又薄又高的石条板立起来,走在上面就如同踩高跷一般,摇摇晃晃,极为危险。然而当我们犹豫的时候,“长塘社”的哥们就开口了:“嗻,怕什么!看我的。”然后就晃晃悠悠地兀自走了过去,到站点了回头得意洋洋地笑,骂道:“够笨的!”有一次我们玩到了校园后面的一落无人居住护厝,不知为何,众人一起把其中的一面围墙推倒了。碰巧“黑龙龟”的儿子站在办公室二楼的窗口边,看个彻底,大喊我们的名字。然后愤愤地过来把我们押走了,原来这个是他家的房子。这下子马蜂窝捅到太岁头上了。我们被押进了校长室,年老的校长气的直发抖,大喊:“养老鼠咬破自家的布袋,你们这些死孩子,天地不仁啊,天地也不把你们叼了。”我们才意识到闯了大祸了。然而后面事情怎么解决,却已然记不清楚了。
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们仿佛逃课也少了,也很少去“长塘社”。我也在六年级的时候恢复了好成绩,顺顺当当地升到初中,儿童时光就此结束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