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飘香的小城
2022-01-06叙事散文杨春山
川味飘香的小城众口难调只不过是说明个人口味喜好各不相同的一个词语。一个地方的口味,和气候、地形、环境、文化、物产息息相关。气候、地形、环境、文化、物产,数百年如一日的对一个地方进行侵蚀和浸润,会让这个地方无形中拥有了对某一种口味的偏好。饮……
川味飘香的小城
众口难调只不过是说明个人口味喜好各不相同的一个词语。一个地方的口味,和气候、地形、环境、文化、物产息息相关。气候、地形、环境、文化、物产,数百年如一日的对一个地方进行侵蚀和浸润,会让这个地方无形中拥有了对某一种口味的偏好。饮食文化,在“民以食为天”的背景下逐渐茁壮起来,譬如在我居住的这个小城,川味,就是一种被多数人接受并喜好的味道。
一个菜系,拥有成百上千种菜式,数十种烹制方法,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种饮食的特点,是多么的苍白,然而,我还是愿意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它。傣味的酸辣,鲁菜的鲜嫩,东北菜的醇厚,甚至,一种口味,都有几道十分出名的菜式为大家所熟悉。北京烤鸭、扬州红烧狮子头、手抓羊肉、猪肉炖粉条、回锅肉等等。这些家常菜,都因其用料普通、烹制精巧、自然实惠等原因为一个地域的人所喜爱。川味的麻辣,在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城,也就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口味了。 在我的记忆里,四川人特别能吃苦。走村窜寨的货郎、做苦力的工匠,大多来自四川、河南、河北一带。有一些人,在为雇主家做活的时候,碰巧这家有女孩待字闺中,经女孩父母同意后,便入赘在了村里。他们帮别人家干活舍得下力气,从不偷懒耍滑,因而,他们的吃苦耐劳有口皆碑。一些工地上需要工人,也多愿意请四川人,当地人和他们一起做工,一起吃饭,而这些四川人大多能烧得一手好菜,于是,川味在这个不大的小城就有逐渐拥有了显赫的名声。 我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年了,从参加工作那年起,我所在的小城里就有了几家川味饭店,店面不大,掌勺的均为男性,女人在一旁打下手,在乡村,在小城,只要有家庭主妇,每一家的厨房里基本不会看到男人的身影,因此,川味饭店在小城里就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川味饭店铺面都不大,里面摆着四五张饭桌,放着冰箱、消毒柜及摆放酒水的柜台,但收拾得很整洁,操作间都设置在临街一侧,客人远远便能看到厨师忙碌的身影。同时,也可亲自察看一下食品的卫生状况。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由于改革开放,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加之永胜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出产较好,老百姓手里普遍有了些闲钱,于是这些川味饭店的生意都出奇的好。 川味饭店自然以麻辣口味为主,而一个地方,要接受一种来自外地的口味,还有着一些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边陲小城永胜,六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朝廷对边疆地区的统治,防止土司和部族叛乱,在云南实施了“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调云南中卫驻防永胜,民间俗称“洪武调卫”。而云南中卫的军士,绝大部分来自湖南、江西,这些军士到达永胜,不仅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礼仪,也带来了饮食文化。洪武调卫彻底改变了永胜原本只有土著民族的民族结构,逐渐成为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县份。湖南、江西的饮食风味,就留存在了这个边陲小城每一个人的内心里。喜欢咸鲜麻辣的口味,不喜甜食就成为了这个小城的普遍口味。没有辣椒和花椒,这样的日子简直无法想象。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都会有一碟辣椒、辣参、豆豉、卤腐或是泡菜。每一天,一个家庭都在享受着麻辣的滋润。几年前,一位朋友到北方出差,带了一罐辣酱,在火车上旅行包被盗,钱包和辣酱同时丢失。惹得这位朋友不停地抱怨:“该死的小贼,偷了我的钱也算了,怎么把辣酱也偷走了,让我这一趟出门该怎么办?”结果成为了一个笑谈,因为在这个小城,大家都认为出门在外,辣酱丢了比钱丢了更让人痛苦,因为钱可以让家人和朋友打到卡上,而辣酱丢失就无法弥补了,这个小城对辣椒的偏爱由于可见一斑。在外面餐馆吃饭,每人面前都会有一碟辣椒蘸水,很多人离开了辣椒就茫然若失,不知道怎么吃饭。 在我居住的这个边陲小城,接纳一种口味比拒绝一种口味要更加困难。因为,我的家乡就是一个重视饮食文化的地方。家乡的各种美食,让我们的肠胃享受着非同一般的待遇。然而,家乡历来重视包含的风俗,却让一些外地的餐饮业在我居住的小城失去了诱惑力。比如重庆火锅,按说也以麻辣为主,可一年前街上开了一家重庆齐齐火锅分店,店内装饰还算大气,就餐环境很好,收费也不算太高,一时间顾客云集。火锅里四溢的红油,让里面的菜肴看上去一片鲜辣,很是刺激人的食欲。可那些菜肴吃在嘴里,味道却十分寡淡,店家端上来的一些烫食的菜,更是怪模怪样,吃起来味同嚼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我们单位吃过一次之后,再没人提议去吃齐齐火锅,很多单位也是如此。后来店家把它开成了家乡地道口味的火锅,也没能拯救它倒闭的命运。不到半年,火锅店就关门大吉。在这里,我丝毫没有贬低重庆火锅的意思,只不过想说,一种口味代表着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与风格,有的口味,被这个地方的人钟爱,到了另一个地方,也许就会被人排斥。 川味却一直红火着。二十年前,一桌人只需二十多元钱就能吃好,现在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二三百元,但川味饭店,在这个小城一开就是二十多年。变化的只是,店面旧了,厨师老了。那带有浓浓川腔的招呼依旧热情,那炒菜的手艺日渐纯熟,那麻麻辣辣的味道仍然撩人。本地产的辣椒、花椒、肉食、蔬菜,经过川人点石成金的手,就幻化成了桌人令人垂涎的美食。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和三五好友到这些川味饭店吃饭,看街边走过的人群在生活中奔忙,观厨师煎、炒、卤、炖、氽、拌、蒸、烩等施展十八般武艺,就着麻辣的豪情,酣畅淋漓的喝酒,品味平淡朴实的人生,沉醉在实惠而热烈的川味里。 我的老师马霁鸿也偏爱川味,曾经写下一首《川味饭店》的诗,就借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川人啥也没背来/却在我云南的地皮上/开起了川味饭店//花椒麻自云南的山岗/辣椒辣自云南的田园/肉 油 盐 水/哪一样不出自云南/川人阴悄悄地笑着/一样样搬拢来/烹调成人川味的诱惑/引得云南人/边吞幽怨/边往他的得意里钻//川人啥也没背来/只带来了/一身短小精悍的川风/云南的土产/被熏成了川味//麻哟/辣哟//
众口难调只不过是说明个人口味喜好各不相同的一个词语。一个地方的口味,和气候、地形、环境、文化、物产息息相关。气候、地形、环境、文化、物产,数百年如一日的对一个地方进行侵蚀和浸润,会让这个地方无形中拥有了对某一种口味的偏好。饮食文化,在“民以食为天”的背景下逐渐茁壮起来,譬如在我居住的这个小城,川味,就是一种被多数人接受并喜好的味道。
一个菜系,拥有成百上千种菜式,数十种烹制方法,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种饮食的特点,是多么的苍白,然而,我还是愿意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它。傣味的酸辣,鲁菜的鲜嫩,东北菜的醇厚,甚至,一种口味,都有几道十分出名的菜式为大家所熟悉。北京烤鸭、扬州红烧狮子头、手抓羊肉、猪肉炖粉条、回锅肉等等。这些家常菜,都因其用料普通、烹制精巧、自然实惠等原因为一个地域的人所喜爱。川味的麻辣,在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城,也就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口味了。 在我的记忆里,四川人特别能吃苦。走村窜寨的货郎、做苦力的工匠,大多来自四川、河南、河北一带。有一些人,在为雇主家做活的时候,碰巧这家有女孩待字闺中,经女孩父母同意后,便入赘在了村里。他们帮别人家干活舍得下力气,从不偷懒耍滑,因而,他们的吃苦耐劳有口皆碑。一些工地上需要工人,也多愿意请四川人,当地人和他们一起做工,一起吃饭,而这些四川人大多能烧得一手好菜,于是,川味在这个不大的小城就有逐渐拥有了显赫的名声。 我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年了,从参加工作那年起,我所在的小城里就有了几家川味饭店,店面不大,掌勺的均为男性,女人在一旁打下手,在乡村,在小城,只要有家庭主妇,每一家的厨房里基本不会看到男人的身影,因此,川味饭店在小城里就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川味饭店铺面都不大,里面摆着四五张饭桌,放着冰箱、消毒柜及摆放酒水的柜台,但收拾得很整洁,操作间都设置在临街一侧,客人远远便能看到厨师忙碌的身影。同时,也可亲自察看一下食品的卫生状况。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由于改革开放,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加之永胜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出产较好,老百姓手里普遍有了些闲钱,于是这些川味饭店的生意都出奇的好。 川味饭店自然以麻辣口味为主,而一个地方,要接受一种来自外地的口味,还有着一些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边陲小城永胜,六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朝廷对边疆地区的统治,防止土司和部族叛乱,在云南实施了“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调云南中卫驻防永胜,民间俗称“洪武调卫”。而云南中卫的军士,绝大部分来自湖南、江西,这些军士到达永胜,不仅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礼仪,也带来了饮食文化。洪武调卫彻底改变了永胜原本只有土著民族的民族结构,逐渐成为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县份。湖南、江西的饮食风味,就留存在了这个边陲小城每一个人的内心里。喜欢咸鲜麻辣的口味,不喜甜食就成为了这个小城的普遍口味。没有辣椒和花椒,这样的日子简直无法想象。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都会有一碟辣椒、辣参、豆豉、卤腐或是泡菜。每一天,一个家庭都在享受着麻辣的滋润。几年前,一位朋友到北方出差,带了一罐辣酱,在火车上旅行包被盗,钱包和辣酱同时丢失。惹得这位朋友不停地抱怨:“该死的小贼,偷了我的钱也算了,怎么把辣酱也偷走了,让我这一趟出门该怎么办?”结果成为了一个笑谈,因为在这个小城,大家都认为出门在外,辣酱丢了比钱丢了更让人痛苦,因为钱可以让家人和朋友打到卡上,而辣酱丢失就无法弥补了,这个小城对辣椒的偏爱由于可见一斑。在外面餐馆吃饭,每人面前都会有一碟辣椒蘸水,很多人离开了辣椒就茫然若失,不知道怎么吃饭。 在我居住的这个边陲小城,接纳一种口味比拒绝一种口味要更加困难。因为,我的家乡就是一个重视饮食文化的地方。家乡的各种美食,让我们的肠胃享受着非同一般的待遇。然而,家乡历来重视包含的风俗,却让一些外地的餐饮业在我居住的小城失去了诱惑力。比如重庆火锅,按说也以麻辣为主,可一年前街上开了一家重庆齐齐火锅分店,店内装饰还算大气,就餐环境很好,收费也不算太高,一时间顾客云集。火锅里四溢的红油,让里面的菜肴看上去一片鲜辣,很是刺激人的食欲。可那些菜肴吃在嘴里,味道却十分寡淡,店家端上来的一些烫食的菜,更是怪模怪样,吃起来味同嚼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我们单位吃过一次之后,再没人提议去吃齐齐火锅,很多单位也是如此。后来店家把它开成了家乡地道口味的火锅,也没能拯救它倒闭的命运。不到半年,火锅店就关门大吉。在这里,我丝毫没有贬低重庆火锅的意思,只不过想说,一种口味代表着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与风格,有的口味,被这个地方的人钟爱,到了另一个地方,也许就会被人排斥。 川味却一直红火着。二十年前,一桌人只需二十多元钱就能吃好,现在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二三百元,但川味饭店,在这个小城一开就是二十多年。变化的只是,店面旧了,厨师老了。那带有浓浓川腔的招呼依旧热情,那炒菜的手艺日渐纯熟,那麻麻辣辣的味道仍然撩人。本地产的辣椒、花椒、肉食、蔬菜,经过川人点石成金的手,就幻化成了桌人令人垂涎的美食。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和三五好友到这些川味饭店吃饭,看街边走过的人群在生活中奔忙,观厨师煎、炒、卤、炖、氽、拌、蒸、烩等施展十八般武艺,就着麻辣的豪情,酣畅淋漓的喝酒,品味平淡朴实的人生,沉醉在实惠而热烈的川味里。 我的老师马霁鸿也偏爱川味,曾经写下一首《川味饭店》的诗,就借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川人啥也没背来/却在我云南的地皮上/开起了川味饭店//花椒麻自云南的山岗/辣椒辣自云南的田园/肉 油 盐 水/哪一样不出自云南/川人阴悄悄地笑着/一样样搬拢来/烹调成人川味的诱惑/引得云南人/边吞幽怨/边往他的得意里钻//川人啥也没背来/只带来了/一身短小精悍的川风/云南的土产/被熏成了川味//麻哟/辣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