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原创】“舒适”的代价
2022-01-06抒情散文stbeijun
咱城里为迎接国际体育赛事,临街的建筑物都进行表面翻新。咱小区临街楼层的立面昨晚抹腻子完毕,今早就开始拆脚手架、清理建筑垃圾。我受感染也趁机整理内务,重点是系列书柜里的“内务”。咱系列书柜里被整理的“内务”,主要是长辈遗留的政经书籍,以及已经……
咱城里为迎接国际体育赛事,临街的建筑物都进行表面翻新。 咱小区临街楼层的立面昨晚抹腻子完毕,今早就开始拆脚手架、清理建筑垃圾。我受感染也趁机整理内务,重点是系列书柜里的“内务”。 咱系列书柜里被整理的“内务”,主要是长辈遗留的政经书籍,以及已经解密了的各种笔记资料本。其中的政经书籍,如今已被电子书代替。 这些书籍、资料经过我的逐本逐册检查,确认没夹带重要文件(比如存单什么的)之后,立刻捆绑打包。将其拖到咱小区门口之后,我便呼叫熟悉的收买佬。熟人收买佬回复,十五分钟就到。 这些书籍里,理论书籍占多数,有马恩列斯的大部头选集,也有单行本,比如《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等等。 这些发黄的纸质巨著在互联网时代虽很古董,却反映了其与拥有者之间的缘分。因为寿命的限制,家里的长辈(拥有者)未熟悉马克思主义就已去马克思那儿报到——虽然此去仓促,但因属入门弟子,所以极乐世界若有举办高级进修班之类的活动,相信就会认可这段自修“学历”。 但能够证明长辈学历的,却是那些已解密的笔记本。书柜里大量写满化学方程式的笔记本,记录了家里长辈从农民子弟兵变身化学专家的历程——脱下军装后以小学的“学历”进入华南工学院读书,最终取得化学专业的文凭,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技术人才。毕业后,这种“首批人才”在我国的新兴工业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家里这位长辈,主持了新兴化学工业企业的组建工作,并首任一哥。 但能够证明长辈学历的这些笔记本,我却看不懂。除了大学时期的学习笔记,最有意义的还是那些记录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成果。这种“又红又专”的工作状态,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干部队伍里,翎毛凤角,弥足珍贵。可惜,这种翎毛凤角,邂逅这座只喜欢海鲜和杂咸的城市。这座不喜欢搞实业的城市,最爱的是“批文”,最热衷的是“赚对半”的左手入右手出营生。 这儿原来是有工业的。很早以前,当其他城市不知“汽车制造”是何物的时候,这儿已有著名的“130“汽车制造企业了;如今世上吹得神乎其神的汽车轮胎,恩年前这儿的橡胶厂就有了。至于这儿的新兴化工生产企业,更是周边城市(比如厦门)油罐货车登门轮候的对象。 这儿原来是有工业的豪迈故事,后来被豪横的土豪故事抢了镜头。制造产品太辛苦了!流通环节赚得太多了!制造商还必须投入科研资金来维持产品的升级换代……总而言之,制造产品的行当,太吃亏了。这种亏,东方犹太人可吃不下。其最拿手的功夫,是“物来物去”、钱来我笑。 这儿原来是有工业的故事,压轴戏是相关企业破产或被收购的描述。我那会儿已离开企业,但仍目睹这座城市第二产业的崩溃过程。说实话,那时除了郁闷,还想不通。所以,如今这些写满化学方程式的解密笔记本移交给“收买佬“,讥笑的是这座城市经营者当时短视的鱼泡眼。 短视的鱼泡眼下面,还有一张吹泡泡的嘴。比如,那时候明明是自己懒惰,却把不搞第二产业的原因,推到建设宜居城市的噱头上,土话称之为“舒适”。它等于说,其他搞第二产业的城市就不宜居了、行业不升级换代了、环境不测评了。这么牵强的土话,如今回忆起来简直就是笑话。 短视的鱼泡眼再坚韧的嘴,吹出来的泡泡也有爆破期。一个地方不时尚制造产品,再如何“物来物去”,倒腾的还是那些产品,只不过是雁过拔毛,添加可怜的手续费罢了——消费者增加支出,倒卖者赚得不多。但制造者因此死了,就活该一地级市GDP比不上人家大城市一个县级区的。 地级市GDP比不上大城市一个县级区的,形式上是第三产业畸形发展带来“舒适”,本质却是第二、三产业人才因此感染的“不舒服”。鲜见新产品,流通环节重叠,利润微薄,市场冷场——这种经济循环,不但第二产业人才闻风丧胆,第三产业人才纵有冲天干劲,也只能望天兴叹。 地级市GDP比不上大城市一个县级区的现实,残酷地标出了“舒适”经济模式的代价。我呼叫的熟人收买佬抵达时,解释了赶到此需要十五分钟的原因:跟上一个卖废品的砍价——行情不好,明明是末端的商品交易,却搞得像新品出厂似的。坊间不做产品,废品就会被幻觉成古董。 不过,收买佬看过我的几箱子废品之后,竟然说那些书籍是古董。这些呢?我指着那像发黄的笔记本问。收买佬说,好像是旧账本,不过对他没什么用,只能按新闻纸的单价过称。 我觉得收买佬说得对,不管是理论巨著还是笔记本,坊间需要了,它就是经典。像那些曾经启动本地新兴化学工业发展的笔记本,曾经被“保密”过,但现在连保密的对象都没了,它当然就废了。 收买佬从座驾里取出一杆“古董”称,开始称那些“古董书籍”和“旧账本”的重量。 我对前者其实没什么感觉,但对收买佬所说的“旧账本”,还是有些许感觉的。但也只是一刹那的感觉,我很快就回归淡然:事物皆如此——青睐了,就熏香膜拜;白眼了,就当废品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