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东西巷
2020-09-24叙事散文康乔华
行走在东西巷康乔华城市是不能丧失记忆的,城市的记忆靠文字和建筑来保存。现在我就站在正阳门前,仿佛是一段记忆的开始。我的身边有两条巷子,在我右边的是东巷,左边的是西巷。两条巷子仅隔一条街的距离。它们躺在城市的躯体上,既狭窄又斑驳如蛇形般无声
行走在东西巷
康乔华
城市是不能丧失记忆的,城市的记忆靠文字和建筑来保存。现在我就站在正阳门前,仿佛是一段记忆的开始。我的身边有两条巷子,在我右边的是东巷,左边的是西巷。两条巷子仅隔一条街的距离。它们躺在城市的躯体上,既狭窄又斑驳如蛇形般无声无息地弯曲延伸着,横亘着一段段历史的风烟。而这些风烟又被如今巷子里表层的杂乱和时间远久的浸润所遮掩。地面的污水、乱搭乱盖的建筑以及年久失修的危房,随处可见,呈现出破败荒延的现象。
巷子两边全是古宅,墙檐相接,高低错落,沉默伫立。青瓦如帽,青砖似衣,手挽手肩并肩,散发着一种古朴的静。我来的时候,阳光亮灿灿地照在一堵堵老墙上,更显出巷子斑驳的质感。从脱落了一层又一层的墙皮看得出来,这是不止一个时代的墙皮了。一层覆盖着一层,显露的部分,有的直达墙皮的深处,老砖毕露。这些砖墙屋瓦像老人的脊背,支撑着巷子里苍凉的岁月。东西巷就是以这样一堵堵老墙一块块砖瓦支撑起来,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痕迹。
而巷子里的青石板,一块连着一块,光可鉴人,温润如玉,错落有致。石板深深地镶在土地里,与巷子密不可分,什么时候东西巷没有了,青石板也就消失了。一些破碎的青石板,裸露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那是东西巷沧桑的肌理。青石板又是东西巷故事尘封的温柔的手,抚摸着这里沉浮的尘烟。细心一点的人还会发现,巷子里有的墙上会挂着一些时代的痕迹。比如一些标语,激烈的口号响自起码五十年前;比如一两个电瓷壶;有时还会看到一个戴着绿色凉帽的老旧的路灯。它们的责任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征。
这种特征还体现在虬龙般的飞檐,瓦檐上萧萧摇摆的草,密扎厚实的青砖,灰色的墙粉,古朴的浮雕,还有一个个商铺幌子和作坊。行走其间,让我产生了和历史握手的感觉。眼前所见之物仿佛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信息,牵系出一连串的往事,我也就被巷子抛进尘世浮沉的风烟里。而离这里十多米以外的地方,却是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喧嚣声一片,给人些许浮燥和不安。它与东西巷仿若两个尘世,分别有着不同的生活场景。而那十多米远的距离就成了承接两个尘世的通道。现代文明气息从这条通道辐射进来,让东西巷不再“老态”,又有了生命的朝气,也让桂林城从此有了传奇色彩和文化内涵。于是,巷子越久远,故事就越多,历史积淀就越丰厚。
继续在巷子里穿行,我就越能清晰地体会到世界的界限分明。喧嚣繁华与幽静朴实在紧邻的王城根下呈现两个境界。这两个境界显示着城市不同的文化色彩和历史底蕴。走进东巷的一户人家里,看见那些雕花的门窗,虽已被烟火熏得失去本色,却依然可以让人遥想昔日的繁华。一个故事开启了,一本线装书翻开了,历史隐约显露的面容,令人生出无尽的遐想。是谁曾在西窗下读书?又是谁在庭院里留下眼泪和叹息?退思过后,便会顿时生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之感。
岁月轮回,世事更迭,该有多少故事悄然老去,只有东西巷如线,串起名人故居、千年旧事、书香门第等粒粒珍珠,见证往昔的宁静与繁华。这里曾经是桂林商业文化繁华的象征,不仅是商贸聚散中心,更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栖居的首选宝地。特别是近代以来,曾有许多名人绅士在此置业定居,如两广总督岑春煊;前清秀才解放后任桂林市副市长魏继昌;中共著名地下工作者,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赓;清朝“兄弟翰林”龙朝言、龙朝翊两兄弟等都在这住居过。他们不能不在这里翻腾沾染皇家的福气。在这里,如今听老人细数,还能数出类似于“张永发”、“黄昌典”、“巨丰台”、“鸿庆隆”等桂林本土“老字号”,它们在当时都是名噪一时的大牌子。由此,可以看出,东西巷之所以能成为那么多人的居留之所,说明它是一个既适于古人审美趋向、又合乎现代精神气质的所在。
穿行于东西巷那些住宅庭院以及作坊,我觉得巷子里曾经的人物都纷纷与我擦肩而过,我的视线在此刻收进了通透的阳光里,开始感觉巷子里如今营造的悠闲自在的氛围。在这里,糕团店、水果店、杂货店、啡咖店等都“吱呀”一声开门迎客。一些小贩也在巷子里走动,他们当中有卖鸡蛋的、卖蔬菜的,也有缝补的、修伞的、改衣的等等。有些店子的卖家们还一边打麻将,一边吆喝着生意,悠闲自在,似乎在为飞速发展的城市降温祛燥。
晚间,城市闪烁的霓虹渲染着王城根下的东西巷,让夜间的巷子更多了些魅影。月光从云层里斜照下来。光线的柔静是如此的少见,似纤细明亮的绒毛,一缕缕地飘浮着,漂到哪片瓦上,瓦上就会亮闪一片。此时,矮矮的路灯成了巷子里的守望者,它们与漂浮的光影,叠印成优雅的琴键,屋脊上招摇着几株小草,一切都是静静的,像一幅淡淡的水墨。而东西巷就会以这种水墨意境来消化今晚漫长的时光了。
[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3-6-12 17:32 编辑 ]
康乔华
城市是不能丧失记忆的,城市的记忆靠文字和建筑来保存。现在我就站在正阳门前,仿佛是一段记忆的开始。我的身边有两条巷子,在我右边的是东巷,左边的是西巷。两条巷子仅隔一条街的距离。它们躺在城市的躯体上,既狭窄又斑驳如蛇形般无声无息地弯曲延伸着,横亘着一段段历史的风烟。而这些风烟又被如今巷子里表层的杂乱和时间远久的浸润所遮掩。地面的污水、乱搭乱盖的建筑以及年久失修的危房,随处可见,呈现出破败荒延的现象。
巷子两边全是古宅,墙檐相接,高低错落,沉默伫立。青瓦如帽,青砖似衣,手挽手肩并肩,散发着一种古朴的静。我来的时候,阳光亮灿灿地照在一堵堵老墙上,更显出巷子斑驳的质感。从脱落了一层又一层的墙皮看得出来,这是不止一个时代的墙皮了。一层覆盖着一层,显露的部分,有的直达墙皮的深处,老砖毕露。这些砖墙屋瓦像老人的脊背,支撑着巷子里苍凉的岁月。东西巷就是以这样一堵堵老墙一块块砖瓦支撑起来,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痕迹。
而巷子里的青石板,一块连着一块,光可鉴人,温润如玉,错落有致。石板深深地镶在土地里,与巷子密不可分,什么时候东西巷没有了,青石板也就消失了。一些破碎的青石板,裸露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那是东西巷沧桑的肌理。青石板又是东西巷故事尘封的温柔的手,抚摸着这里沉浮的尘烟。细心一点的人还会发现,巷子里有的墙上会挂着一些时代的痕迹。比如一些标语,激烈的口号响自起码五十年前;比如一两个电瓷壶;有时还会看到一个戴着绿色凉帽的老旧的路灯。它们的责任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征。
这种特征还体现在虬龙般的飞檐,瓦檐上萧萧摇摆的草,密扎厚实的青砖,灰色的墙粉,古朴的浮雕,还有一个个商铺幌子和作坊。行走其间,让我产生了和历史握手的感觉。眼前所见之物仿佛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信息,牵系出一连串的往事,我也就被巷子抛进尘世浮沉的风烟里。而离这里十多米以外的地方,却是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喧嚣声一片,给人些许浮燥和不安。它与东西巷仿若两个尘世,分别有着不同的生活场景。而那十多米远的距离就成了承接两个尘世的通道。现代文明气息从这条通道辐射进来,让东西巷不再“老态”,又有了生命的朝气,也让桂林城从此有了传奇色彩和文化内涵。于是,巷子越久远,故事就越多,历史积淀就越丰厚。
继续在巷子里穿行,我就越能清晰地体会到世界的界限分明。喧嚣繁华与幽静朴实在紧邻的王城根下呈现两个境界。这两个境界显示着城市不同的文化色彩和历史底蕴。走进东巷的一户人家里,看见那些雕花的门窗,虽已被烟火熏得失去本色,却依然可以让人遥想昔日的繁华。一个故事开启了,一本线装书翻开了,历史隐约显露的面容,令人生出无尽的遐想。是谁曾在西窗下读书?又是谁在庭院里留下眼泪和叹息?退思过后,便会顿时生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之感。
岁月轮回,世事更迭,该有多少故事悄然老去,只有东西巷如线,串起名人故居、千年旧事、书香门第等粒粒珍珠,见证往昔的宁静与繁华。这里曾经是桂林商业文化繁华的象征,不仅是商贸聚散中心,更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栖居的首选宝地。特别是近代以来,曾有许多名人绅士在此置业定居,如两广总督岑春煊;前清秀才解放后任桂林市副市长魏继昌;中共著名地下工作者,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赓;清朝“兄弟翰林”龙朝言、龙朝翊两兄弟等都在这住居过。他们不能不在这里翻腾沾染皇家的福气。在这里,如今听老人细数,还能数出类似于“张永发”、“黄昌典”、“巨丰台”、“鸿庆隆”等桂林本土“老字号”,它们在当时都是名噪一时的大牌子。由此,可以看出,东西巷之所以能成为那么多人的居留之所,说明它是一个既适于古人审美趋向、又合乎现代精神气质的所在。
穿行于东西巷那些住宅庭院以及作坊,我觉得巷子里曾经的人物都纷纷与我擦肩而过,我的视线在此刻收进了通透的阳光里,开始感觉巷子里如今营造的悠闲自在的氛围。在这里,糕团店、水果店、杂货店、啡咖店等都“吱呀”一声开门迎客。一些小贩也在巷子里走动,他们当中有卖鸡蛋的、卖蔬菜的,也有缝补的、修伞的、改衣的等等。有些店子的卖家们还一边打麻将,一边吆喝着生意,悠闲自在,似乎在为飞速发展的城市降温祛燥。
晚间,城市闪烁的霓虹渲染着王城根下的东西巷,让夜间的巷子更多了些魅影。月光从云层里斜照下来。光线的柔静是如此的少见,似纤细明亮的绒毛,一缕缕地飘浮着,漂到哪片瓦上,瓦上就会亮闪一片。此时,矮矮的路灯成了巷子里的守望者,它们与漂浮的光影,叠印成优雅的琴键,屋脊上招摇着几株小草,一切都是静静的,像一幅淡淡的水墨。而东西巷就会以这种水墨意境来消化今晚漫长的时光了。
[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3-6-12 17:3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