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声音
2022-01-06抒情散文微雨含烟
花开的声音?? 花的疼痛在云里,鸟儿是花的翅膀,花是鸟儿的故乡——苏兰朵??知道她,缘于诗。那时,知道她获了辽宁文学诗歌奖,出了诗集《碎·碎念》。单是这诗集的名字,就把我吸引了。但也只是吸引,看到她的诗并不多,零散的在一些论坛,之后,好象……
花开的声音
?? 花的疼痛在云里,鸟儿是花的翅膀,花是鸟儿的故乡——苏兰朵
??知道她,缘于诗。那时,知道她获了辽宁文学诗歌奖,出了诗集《碎·碎念》。单是这诗集的名字,就把我吸引了。但也只是吸引,看到她的诗并不多,零散的在一些论坛,之后,好象并没怎么关注过她。直到前年末,在《诗选刊》年代大展上再次读到她的诗,才萌生了更深地阅读她的想法。于是在新浪找到她的博客,读到她的新诗和散文。但也只是关注了一段,就又停了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懒人,也是由着性儿的做事,有许多的时间都浪费在自我沉浸之中了。
??再次更深地读到兰朵,是去年读到她的散文《一个人的诗事》。她去领“沈园杯爱情诗赛”的二等奖,然后写到沈园。被她游走式的叙述吸引了,还有她在博客附文贴的一张沈园题着陆游诗句的墙壁吸引。也正是那个时刻起,这个叫苏兰朵的女子在我的阅读中,活灵活现起来。从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个性和喜好,单单从文字,冥冥中的相通和吸引,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好奇和向往。
??在一天内读完一本书,这是很多年没有过的情况了。可是今天,我捧着兰朵的《曳航·船》竟是一口气读完的。说一口气也不对。之前先是读了大概三、四篇便睡着了(我最恨自己的习惯是每当捧读一本书的时候,不超过三页,一定会睡着,但这次居然读了十几页没睡。),然后起床,窝在床上继续读,中间有先生不时打断我的问话,然后是先生放的音乐。起初我很讨厌先生放的音乐打扰我的阅读,可渐渐的我适应了有音乐相伴的阅读。因为这些文字已完全将我带入到一个安静的地带,而不是吵杂。这样读了一些文章,又去婆婆家吃饭,然后回来继续窝在床上读。结果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读完兰朵的散文集。好久没有这种阅读的快感了。这两年订《散文》杂志,每一期来的时候,翻一下不过有一、两篇让我心动的文字而已,大叹不如从前的杂志质量。有时往往一本读下来,留下记忆的少之又少。但今天,阅读的快感再一次涌现了,而更让我高兴的是,文集里的叙述方式是我喜欢的,直抵内心的,像一个邻家的女子在那里娓娓诉说,没有太大的波澜,但却时常给你一些惊喜和意外。
??兰朵是把这本散文集和她的《碎·碎念》诗集一起邮来的。那时,我去她博客看她的新诗,她在留言里要了我的地址,说邮书给我。大概才三天的时间,就收到了她的书。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纸,两本淡雅的集子就捧在手心里了。诗集做得很漂亮,白色的封面,浮雕似的名字,外页是干净的白色,内页是她的黑白照片。略向下的目光,有一种不屑,也有一种成熟。我更喜欢封底的她,着一身旗袍,微卷的短发,侧身,眸子里的目光有一分天真和桀傲,更有一种女性特有的妩媚。在她朋友给她的评论文字里,我看到给她声音的定位——幽蓝色的声音。我不知道这个幽蓝色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但我知道这种幽蓝一定是生命里的,有着她满族血统里的神秘和悠远,也有着她十几年电台主持人的风光和辛酸的一种映射。介绍里还说她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女子,一个让人猜测的女子,忽明忽暗如诗般奇谲的女子。这让我对她充满了好奇。于是打开她寄来的书。诗集的漂亮是不用再说的,可是散文集做得太匆忙了。封面还可以,一只小船泊在水中,有着很安静的倒影。可再翻到里面,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可以说文字印得有些粗糙,并且密密的,这让我有了一些烦躁。看惯了现在发行的书籍,从封面到内文,都印刷得相当精致并适合阅读的。而兰朵的散文集真是印得粗糙,大概是四号的宋体字,段与段中间的空隙小得可怜,拿在手里,只觉得是密密麻麻的字压在那里,像北方常见的谁家晾在外面的衣服,被冻成了冰,挂在晾衣绳上,等待风,也只有风的翻阅,才可以让这个季节多了些灵动。这书就是这样,如果不是刻意要来寻她,真是少了阅读的吸引。但正因为是她——我好奇了许久的诗人,又因为之前读过她的一些散文,所以便翻开了一篇读下去。没想到的是,印刷不好带来的烦躁随着渐渐深入的阅读而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吸引,而且有些爱不释手的感觉。我是从书的中间部分阅读的,《祖屋风景》、《我和小麦一起经过的夏天》等描述童年记忆的文字一下就抓住了我。于我,那些村庄是陌生的,但随着她的娓娓诉说,我仿佛也跟着她走到崔二家,看崔二的媳妇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娃娃,而兰朵拉着的不是小麦的手,而是我,趁着大人们不注意,摸了小娃娃的脸,并试图将食指伸进娃娃拳头里。然后是向右,看到村庄里的电磨房,初生的粮食气味飘出,清清楚楚的,剥了皮,碎了筋骨……那时候的兰朵一定不是封面那个妩媚的女子形象,而是和与那个长着白皙皮肤的、鼻梁高挺、眼窝深陷的姑姑模样相仿的小女孩。我还要给她配一件白色的布裙,这是读她回忆童年的文字时给我的感觉。有着棉布一样柔软和干爽,也有着棉布一样密实的心思和诉说。
??文集里,她还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她所知道的音乐,音乐人。五轮真弓、诺拉·琼斯、B.B.KING、玛利莲·曼森……这些乐坛上风靡一时的人物都在她的笔下流淌着时代的色彩和丰韵。她写到她十几年前做DJ,在阑酒吧接触过的女孩欣和蕙。蕙的阳光和纯真并不是她主要的表达,她是通过蕙来间接地把弹钢琴的欣推到前面,把一个喜欢穿黑衣的起初并不被她注意的女孩推到明亮的地方。可是这个有着家庭经济负担的女孩过早地担负着家庭的责任,她把青春寄附给一个有钱人,却在后来又什么都失去。在一个离城市偏远的歌厅,兰朵再次邂逅到欣,穿着黑衣的欣已沦落成一位白天在装修材料市场卖材料的售贷员,而夜晚却在歌厅里陪客人玩乐的小姐。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是跟着兰朵一起陷入的,为那个叫欣的女子最后的落迫而叩问人生。更多的画面是:在一架钢琴前,欣面容皎洁,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高贵,目光的终点,无限遥远。
??我确实听到这种幽蓝色的声音了。在一行一行的文字中,是她静静的、穿透纸背进而又直抵内心的声音。那时,她手里夹着一根香烟,喷吐的过程中,迷离的或者是野性的眼神与腾起的烟雾一起。那时,我又看到她在一次次采访中,完成和明星们的交谈,继而是为明星们联系的一场场演出,然后是人去楼空的舞台,她独自一人看着刚刚还火爆的现场,一地的碎屑,记忆的碎屑。她说深谙娱乐圈里的一些事情,一些过气的明星,一些协约后面的圈套。她喜欢米奇、许巍等有个性的音乐人,从歌词到音乐到人,完整的合一。她也说到她的暗恋,那个叫崔欣和L的男孩,那种蔓延在整个初中三年的羞于出口,进而成瘾的暗恋的感觉,及至记了三大本日记,又都烧掉。她仿佛就坐在我们身边讲述她做梦的年纪,有着恍惚的神态,飘逸的长裙,独自穿行在校园、小街。我喜欢这样一个个性极强的女子,从文字到心灵,她的神秘和忽明忽暗,都是我喜欢的一种气息。
??有的时候她是走在阳光里的,有的时候她是躲在灯光不很明亮的一角,有的时候她又是低着头吸烟做深思状的。可我知道她不只是有她自己说的“珍珠般的骨头”,更多的是她有一颗悲闵之心,爱之心。这就成就了她的诗写和散文写作。超越了文字的、空灵的自己。与诗集不同的是,她的散文集的内页是一张彩色照片,身体半侧,脸微微上扬,眸子里是干净的光芒,配以她黑色带着大朵粉花衣裳,她给人的感觉是阳光的、自信的、有着向往的。仍旧是不算长的头发,简洁的自我介绍。我从她博客上知道她最近刚刚完成一部小说的创作。从诗歌到散文再到小说,我相信她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构造场景的穿透力,更相信她对人物的把握和预知。一部一部作品的问世,我仿佛听到花朵绽开的声音。神秘、突然又让人充满期待!
?????????????????2009.04.19
[ 本帖最后由 微雨含烟 于 2009-4-20 16:18 编辑 ] 声音
?? 花的疼痛在云里,鸟儿是花的翅膀,花是鸟儿的故乡——苏兰朵
??知道她,缘于诗。那时,知道她获了辽宁文学诗歌奖,出了诗集《碎·碎念》。单是这诗集的名字,就把我吸引了。但也只是吸引,看到她的诗并不多,零散的在一些论坛,之后,好象并没怎么关注过她。直到前年末,在《诗选刊》年代大展上再次读到她的诗,才萌生了更深地阅读她的想法。于是在新浪找到她的博客,读到她的新诗和散文。但也只是关注了一段,就又停了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懒人,也是由着性儿的做事,有许多的时间都浪费在自我沉浸之中了。
??再次更深地读到兰朵,是去年读到她的散文《一个人的诗事》。她去领“沈园杯爱情诗赛”的二等奖,然后写到沈园。被她游走式的叙述吸引了,还有她在博客附文贴的一张沈园题着陆游诗句的墙壁吸引。也正是那个时刻起,这个叫苏兰朵的女子在我的阅读中,活灵活现起来。从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个性和喜好,单单从文字,冥冥中的相通和吸引,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好奇和向往。
??在一天内读完一本书,这是很多年没有过的情况了。可是今天,我捧着兰朵的《曳航·船》竟是一口气读完的。说一口气也不对。之前先是读了大概三、四篇便睡着了(我最恨自己的习惯是每当捧读一本书的时候,不超过三页,一定会睡着,但这次居然读了十几页没睡。),然后起床,窝在床上继续读,中间有先生不时打断我的问话,然后是先生放的音乐。起初我很讨厌先生放的音乐打扰我的阅读,可渐渐的我适应了有音乐相伴的阅读。因为这些文字已完全将我带入到一个安静的地带,而不是吵杂。这样读了一些文章,又去婆婆家吃饭,然后回来继续窝在床上读。结果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读完兰朵的散文集。好久没有这种阅读的快感了。这两年订《散文》杂志,每一期来的时候,翻一下不过有一、两篇让我心动的文字而已,大叹不如从前的杂志质量。有时往往一本读下来,留下记忆的少之又少。但今天,阅读的快感再一次涌现了,而更让我高兴的是,文集里的叙述方式是我喜欢的,直抵内心的,像一个邻家的女子在那里娓娓诉说,没有太大的波澜,但却时常给你一些惊喜和意外。
??兰朵是把这本散文集和她的《碎·碎念》诗集一起邮来的。那时,我去她博客看她的新诗,她在留言里要了我的地址,说邮书给我。大概才三天的时间,就收到了她的书。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纸,两本淡雅的集子就捧在手心里了。诗集做得很漂亮,白色的封面,浮雕似的名字,外页是干净的白色,内页是她的黑白照片。略向下的目光,有一种不屑,也有一种成熟。我更喜欢封底的她,着一身旗袍,微卷的短发,侧身,眸子里的目光有一分天真和桀傲,更有一种女性特有的妩媚。在她朋友给她的评论文字里,我看到给她声音的定位——幽蓝色的声音。我不知道这个幽蓝色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但我知道这种幽蓝一定是生命里的,有着她满族血统里的神秘和悠远,也有着她十几年电台主持人的风光和辛酸的一种映射。介绍里还说她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女子,一个让人猜测的女子,忽明忽暗如诗般奇谲的女子。这让我对她充满了好奇。于是打开她寄来的书。诗集的漂亮是不用再说的,可是散文集做得太匆忙了。封面还可以,一只小船泊在水中,有着很安静的倒影。可再翻到里面,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可以说文字印得有些粗糙,并且密密的,这让我有了一些烦躁。看惯了现在发行的书籍,从封面到内文,都印刷得相当精致并适合阅读的。而兰朵的散文集真是印得粗糙,大概是四号的宋体字,段与段中间的空隙小得可怜,拿在手里,只觉得是密密麻麻的字压在那里,像北方常见的谁家晾在外面的衣服,被冻成了冰,挂在晾衣绳上,等待风,也只有风的翻阅,才可以让这个季节多了些灵动。这书就是这样,如果不是刻意要来寻她,真是少了阅读的吸引。但正因为是她——我好奇了许久的诗人,又因为之前读过她的一些散文,所以便翻开了一篇读下去。没想到的是,印刷不好带来的烦躁随着渐渐深入的阅读而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吸引,而且有些爱不释手的感觉。我是从书的中间部分阅读的,《祖屋风景》、《我和小麦一起经过的夏天》等描述童年记忆的文字一下就抓住了我。于我,那些村庄是陌生的,但随着她的娓娓诉说,我仿佛也跟着她走到崔二家,看崔二的媳妇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娃娃,而兰朵拉着的不是小麦的手,而是我,趁着大人们不注意,摸了小娃娃的脸,并试图将食指伸进娃娃拳头里。然后是向右,看到村庄里的电磨房,初生的粮食气味飘出,清清楚楚的,剥了皮,碎了筋骨……那时候的兰朵一定不是封面那个妩媚的女子形象,而是和与那个长着白皙皮肤的、鼻梁高挺、眼窝深陷的姑姑模样相仿的小女孩。我还要给她配一件白色的布裙,这是读她回忆童年的文字时给我的感觉。有着棉布一样柔软和干爽,也有着棉布一样密实的心思和诉说。
??文集里,她还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她所知道的音乐,音乐人。五轮真弓、诺拉·琼斯、B.B.KING、玛利莲·曼森……这些乐坛上风靡一时的人物都在她的笔下流淌着时代的色彩和丰韵。她写到她十几年前做DJ,在阑酒吧接触过的女孩欣和蕙。蕙的阳光和纯真并不是她主要的表达,她是通过蕙来间接地把弹钢琴的欣推到前面,把一个喜欢穿黑衣的起初并不被她注意的女孩推到明亮的地方。可是这个有着家庭经济负担的女孩过早地担负着家庭的责任,她把青春寄附给一个有钱人,却在后来又什么都失去。在一个离城市偏远的歌厅,兰朵再次邂逅到欣,穿着黑衣的欣已沦落成一位白天在装修材料市场卖材料的售贷员,而夜晚却在歌厅里陪客人玩乐的小姐。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是跟着兰朵一起陷入的,为那个叫欣的女子最后的落迫而叩问人生。更多的画面是:在一架钢琴前,欣面容皎洁,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高贵,目光的终点,无限遥远。
??我确实听到这种幽蓝色的声音了。在一行一行的文字中,是她静静的、穿透纸背进而又直抵内心的声音。那时,她手里夹着一根香烟,喷吐的过程中,迷离的或者是野性的眼神与腾起的烟雾一起。那时,我又看到她在一次次采访中,完成和明星们的交谈,继而是为明星们联系的一场场演出,然后是人去楼空的舞台,她独自一人看着刚刚还火爆的现场,一地的碎屑,记忆的碎屑。她说深谙娱乐圈里的一些事情,一些过气的明星,一些协约后面的圈套。她喜欢米奇、许巍等有个性的音乐人,从歌词到音乐到人,完整的合一。她也说到她的暗恋,那个叫崔欣和L的男孩,那种蔓延在整个初中三年的羞于出口,进而成瘾的暗恋的感觉,及至记了三大本日记,又都烧掉。她仿佛就坐在我们身边讲述她做梦的年纪,有着恍惚的神态,飘逸的长裙,独自穿行在校园、小街。我喜欢这样一个个性极强的女子,从文字到心灵,她的神秘和忽明忽暗,都是我喜欢的一种气息。
??有的时候她是走在阳光里的,有的时候她是躲在灯光不很明亮的一角,有的时候她又是低着头吸烟做深思状的。可我知道她不只是有她自己说的“珍珠般的骨头”,更多的是她有一颗悲闵之心,爱之心。这就成就了她的诗写和散文写作。超越了文字的、空灵的自己。与诗集不同的是,她的散文集的内页是一张彩色照片,身体半侧,脸微微上扬,眸子里是干净的光芒,配以她黑色带着大朵粉花衣裳,她给人的感觉是阳光的、自信的、有着向往的。仍旧是不算长的头发,简洁的自我介绍。我从她博客上知道她最近刚刚完成一部小说的创作。从诗歌到散文再到小说,我相信她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构造场景的穿透力,更相信她对人物的把握和预知。一部一部作品的问世,我仿佛听到花朵绽开的声音。神秘、突然又让人充满期待!
?????????????????2009.04.19
[ 本帖最后由 微雨含烟 于 2009-4-20 16:18 编辑 ] 声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