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炽热炎炎
2022-01-06叙事散文杜永生
炽热炎炎文/杜永生阳光的瀑布从穹苍纷纷拖过,空气中氤氲着层层叠叠的热浪,燠热的南风轻盈轻柔,宣示着大地上生命的繁茂和韧性。连续数日的高温天气,已经到了白炽化的程度了。每天的天气预报,每天的重要提醒,都赶不上温度攀升的迅速。这也好象是多年未遇……
炽热炎炎
文/杜永生
阳光的瀑布从穹苍纷纷拖过,空气中氤氲着层层叠叠的热浪,燠热的南风轻盈轻柔,宣示着大地上生命的繁茂和韧性。 连续数日的高温天气,已经到了白炽化的程度了。每天的天气预报,每天的重要提醒,都赶不上温度攀升的迅速。这也好象是多年未遇的气候了。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温度的差别几乎没有二致,这样的温度下,忙碌的人依旧在忙碌着,特别是农人,他们在这个时候,冒着酷暑,在稻田薅着稗子或杂草。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把稗子薅出来,在阳光的暴晒下,足于葬身。上班的则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感觉时间过的飞快。还是很依恋着这舒适惬意的环境。可是由于电压过低,那转动着的吊扇或运转中的空调,时不时地也要“罢工,”这就使他们精神甚感烦躁或委顿。 从晨曦微露开始,阳光似乎就要急于显示其自身威严威慑的能量,将经过了一个夜晚喘息后还在泛溢着热浪的大地再次推向高潮。天空中没有一丝的云翳,只有深深浅浅的蓝色,阳光尤为刺眼,就像一个人独展在渺远的舞台上恣意,酣畅。街道上和住宅区明显地多了一个声浪,那是空调嗡嗡嗡的鸣叫,尤其是街道两旁的大功率的空调室外机一个劲的嚎着,将更为突出的热息传送开来。 不论是上班或是下班时间,这街道上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五颜六色的装束在少有遮荫的大街上疾行。此刻的红绿灯也像是故意在拖延时间似的,越盯着它越觉得不对劲,那半天跳动一下的数字,让处在骄阳下的骑车人更感恹恹不振。人们似乎对这样的高温很不适应也有所畏惧,女人骑着单车,将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男人则紧皱着眉头,眯缝着眼睛,经受着这滚烫气息的裹胁,街道上两旁的树木在阳光的炙烤下,没精打采,萎蔫干涩。阳光尽情地泼洒下来,可以醒目地发现树叶闪动着式微的晰亮。那些个沿着蒙荫下道路两边商铺或大楼下行走的人们算是比肩接踵,想在此逗留都很难。商场里一下子涌动着潮水般的人流,他们虽然也在各个柜台前串行,可不是在选购商品,这里的凉爽还是怡然留人的。再凉爽的环境也使那些烟瘾很重的男人抗拒不了烟瘾的诱动,不时地走出来抽上一支,他们在门外急速地吸食着,汗珠子吧嗒吧嗒砸在地上,旋即又折进商场。 商场的出口处,一个衣衫蓝缕的老乞丐,蓬乱的头发遮蔽了那张枯黄而瘦削的脸颊,裸露的肩膀上流着新鲜的血液,几只大个的苍蝇盘附在上,贪婪地吸吮着。乞丐无动于衷,是感觉不出疼痛或难受吗?我看不出他的年纪到底有多大,他跪在这里到底有多久了呢?他始终一声不吭,面前的大号的瓷缸子几乎看不出原来的底色,只有那把子还残留零星的白瓷。里面有几枚硬币,路人从他身旁匆匆而过,没有人在意,没有人去施舍,那些拉着父母亲手的孩子倒是瞪着好奇的目光,即使走过,也频繁地回头观望。难道,在他(她)们幼小的心灵里铭记着什么了吗?
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晚上不开空调是没法休息的。房间就像个大炕房,吊扇台扇似乎是个摆设了,呼呼传送的是阵阵热浪,倒是将热息匀和了。这就是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相比较,乡村则是炎炎夏日里纳凉避暑的好去处。不信吗? 这里没有空调。乡村是掩隐在葳蕤葱茏的树丛中的。这里有足够的绿荫吸纳热气,那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房舍也是因了浓荫而凉爽。徐徐的清风拂拂吹来,搅得树叶哗哗作响。敞开着的前后门,风畅朗地穿堂而过。要是夜晚,手里摇着蒲扇串着门、乘着凉,是非常惬怀的。等到真正地周身凉爽了,才回到自己的蚊帐内。帐顶上悬挂着的一个小型电风扇,悠然,缓和的吹动着,习习的风儿足于使人安然入睡。 我们这些生长在农村的人,似乎具有较好的防暑能力。记得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大热天,还是在中午,几个小伙伴经常相约到田野上的河流、水坝、池塘里去叉鱼。每人手里握着一杆自制的鱼叉,穿件“三条襟”(背心)、或光着脚丫子或趿拉着破鞋,头上统一地戴着用柳树条编织的防晒帽,任由太阳火辣灼人也无所谓,无所畏惧。田野上也是到处热浪蒸腾,花草、稻苗的叶片耸拉着,河堤两岸整排柳树上的鸟雀的欢躁声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里去了,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知了”无休无止地高声叫嚷着。走在池塘边或稻田埂上,便有那忽忽拉拉的溅起水花的声响,那是鱼儿虾们不堪炎热或蛰伏在塘边水草处或斜躺在水面纳凉、休憩,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它们的“闲情逸致”而倏地四处逃窜。每次出去,我们都会有收获,因为在炎热的中午,一些乌鱼就会出来产仔,那清亮亮的水面下,一团乌黑悠动的乌鱼仔下面就是大个的乌鱼。它们再怎么隐身也逃不出我们犀利的目光,看准了,一叉下去……也有时候跟在父亲后面去钓黄鳝。这个时候也是钓黄鳝的最佳时机。 如今,这样连续数日的高温天气应该是很不正常的。而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想着能“心静自然凉”么?。不时地在翻看着日历,“立秋”就在8号。赤日还会炽炽吗?炽热还会炎炎吗?但,现在仍有两个冀望,一是能来场暴风雨充分地再洗刷一下闷热;二是在周末能回到乡村里,充分感受旷野中那玄妙、舒畅、爽气、绵密的清风。(全文1973个字,写于8月4日15时4分)
文/杜永生
阳光的瀑布从穹苍纷纷拖过,空气中氤氲着层层叠叠的热浪,燠热的南风轻盈轻柔,宣示着大地上生命的繁茂和韧性。 连续数日的高温天气,已经到了白炽化的程度了。每天的天气预报,每天的重要提醒,都赶不上温度攀升的迅速。这也好象是多年未遇的气候了。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温度的差别几乎没有二致,这样的温度下,忙碌的人依旧在忙碌着,特别是农人,他们在这个时候,冒着酷暑,在稻田薅着稗子或杂草。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把稗子薅出来,在阳光的暴晒下,足于葬身。上班的则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感觉时间过的飞快。还是很依恋着这舒适惬意的环境。可是由于电压过低,那转动着的吊扇或运转中的空调,时不时地也要“罢工,”这就使他们精神甚感烦躁或委顿。 从晨曦微露开始,阳光似乎就要急于显示其自身威严威慑的能量,将经过了一个夜晚喘息后还在泛溢着热浪的大地再次推向高潮。天空中没有一丝的云翳,只有深深浅浅的蓝色,阳光尤为刺眼,就像一个人独展在渺远的舞台上恣意,酣畅。街道上和住宅区明显地多了一个声浪,那是空调嗡嗡嗡的鸣叫,尤其是街道两旁的大功率的空调室外机一个劲的嚎着,将更为突出的热息传送开来。 不论是上班或是下班时间,这街道上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五颜六色的装束在少有遮荫的大街上疾行。此刻的红绿灯也像是故意在拖延时间似的,越盯着它越觉得不对劲,那半天跳动一下的数字,让处在骄阳下的骑车人更感恹恹不振。人们似乎对这样的高温很不适应也有所畏惧,女人骑着单车,将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男人则紧皱着眉头,眯缝着眼睛,经受着这滚烫气息的裹胁,街道上两旁的树木在阳光的炙烤下,没精打采,萎蔫干涩。阳光尽情地泼洒下来,可以醒目地发现树叶闪动着式微的晰亮。那些个沿着蒙荫下道路两边商铺或大楼下行走的人们算是比肩接踵,想在此逗留都很难。商场里一下子涌动着潮水般的人流,他们虽然也在各个柜台前串行,可不是在选购商品,这里的凉爽还是怡然留人的。再凉爽的环境也使那些烟瘾很重的男人抗拒不了烟瘾的诱动,不时地走出来抽上一支,他们在门外急速地吸食着,汗珠子吧嗒吧嗒砸在地上,旋即又折进商场。 商场的出口处,一个衣衫蓝缕的老乞丐,蓬乱的头发遮蔽了那张枯黄而瘦削的脸颊,裸露的肩膀上流着新鲜的血液,几只大个的苍蝇盘附在上,贪婪地吸吮着。乞丐无动于衷,是感觉不出疼痛或难受吗?我看不出他的年纪到底有多大,他跪在这里到底有多久了呢?他始终一声不吭,面前的大号的瓷缸子几乎看不出原来的底色,只有那把子还残留零星的白瓷。里面有几枚硬币,路人从他身旁匆匆而过,没有人在意,没有人去施舍,那些拉着父母亲手的孩子倒是瞪着好奇的目光,即使走过,也频繁地回头观望。难道,在他(她)们幼小的心灵里铭记着什么了吗?
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晚上不开空调是没法休息的。房间就像个大炕房,吊扇台扇似乎是个摆设了,呼呼传送的是阵阵热浪,倒是将热息匀和了。这就是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相比较,乡村则是炎炎夏日里纳凉避暑的好去处。不信吗? 这里没有空调。乡村是掩隐在葳蕤葱茏的树丛中的。这里有足够的绿荫吸纳热气,那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房舍也是因了浓荫而凉爽。徐徐的清风拂拂吹来,搅得树叶哗哗作响。敞开着的前后门,风畅朗地穿堂而过。要是夜晚,手里摇着蒲扇串着门、乘着凉,是非常惬怀的。等到真正地周身凉爽了,才回到自己的蚊帐内。帐顶上悬挂着的一个小型电风扇,悠然,缓和的吹动着,习习的风儿足于使人安然入睡。 我们这些生长在农村的人,似乎具有较好的防暑能力。记得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大热天,还是在中午,几个小伙伴经常相约到田野上的河流、水坝、池塘里去叉鱼。每人手里握着一杆自制的鱼叉,穿件“三条襟”(背心)、或光着脚丫子或趿拉着破鞋,头上统一地戴着用柳树条编织的防晒帽,任由太阳火辣灼人也无所谓,无所畏惧。田野上也是到处热浪蒸腾,花草、稻苗的叶片耸拉着,河堤两岸整排柳树上的鸟雀的欢躁声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里去了,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知了”无休无止地高声叫嚷着。走在池塘边或稻田埂上,便有那忽忽拉拉的溅起水花的声响,那是鱼儿虾们不堪炎热或蛰伏在塘边水草处或斜躺在水面纳凉、休憩,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它们的“闲情逸致”而倏地四处逃窜。每次出去,我们都会有收获,因为在炎热的中午,一些乌鱼就会出来产仔,那清亮亮的水面下,一团乌黑悠动的乌鱼仔下面就是大个的乌鱼。它们再怎么隐身也逃不出我们犀利的目光,看准了,一叉下去……也有时候跟在父亲后面去钓黄鳝。这个时候也是钓黄鳝的最佳时机。 如今,这样连续数日的高温天气应该是很不正常的。而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想着能“心静自然凉”么?。不时地在翻看着日历,“立秋”就在8号。赤日还会炽炽吗?炽热还会炎炎吗?但,现在仍有两个冀望,一是能来场暴风雨充分地再洗刷一下闷热;二是在周末能回到乡村里,充分感受旷野中那玄妙、舒畅、爽气、绵密的清风。(全文1973个字,写于8月4日15时4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