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有味忆村学(一)
2022-01-06叙事散文百媚生花
青灯有味忆村学(一)我小时候很荣幸,读过两个村学。第一次是五岁多一点,跟着最小的姐姐去本村发蒙,学唸“人”“口”“手”,学写“土”“田”“刀”。 十岁半就毕业了。转到离家十五里的南雅场我大姐那里,上初中。跑了大半年,我大姐却调走了。然后就……
青灯有味忆村学(一)
我小时候很荣幸,读过两个村学。
第一次是五岁多一点,跟着最小的姐姐去本村发蒙,学唸“人”“口”“手”,学写“土”“田”“刀”。 十岁半就毕业了。转到离家十五里的南雅场我大姐那里,上初中。跑了大半年,我大姐却调走了。然后就生了一场病,耽误了小半学期。功课本来就稀松,这下彻底跟不上了。刚好我二姐在临近老家的另一个乡的村小任教,于是转而投奔她,再读一次村学。这一回是从九册念起的,效果还不错,一片回锅肉俨然跻身优等之列,从此顺风顺水,念到大学毕业。
这一篇要说的,是发蒙时读的那个村学的事。
依稀记得是个响晴天,太阳爬上老榆树顶了。正睡懒觉呢,突然被母亲拍醒,说是快去见老师。懵懵懂懂走到满是玉米壳的地坝里,看见一个穿对襟布衬衫的老头,坐在石栏上,用温煦的目光打量我。忘记说了些什么话了,反正是小小的心灵起了一点戒惧,腔子里怦怦直跳。“玖成也是这学期发蒙呢,还有东狗、建成、建太......”母亲在一旁开导我。我小时虽寡言,还是从母亲的唠叨中明白了眼前这件事的不可逆转性:读书这个瘟丧,是不是跟赤脚医生来捉你去种牛痘一样不由分说呢?就算被追得小猪似的满山乱跑一气,到头来不也躲不脱那一针么?
于是乖乖的,背上家里装语录本的红皮小书包,跟着姐姐上学去了。
出金竹湾的农家小院向西,过一坡水田,绕一个山咀,穿卡子湾的老山门往下走,在一挂常年轰隆作响的瀑布前小心穿过一道残损的石板桥,便上了我们县最大的水利工程——三汇水库的大堰。沿着这条老不见水的百里长堰东行20分钟,可以望见丁家坡宽阔的台地上有一座墙皮剥落的大院子,还有一棵浓阴半亩的老柿子树。
柿子树北一溜东西走向的平房,就是我们的村小:红霞小学。
真是名副其实的“小”学:五间房子三个班,三个老师:东头李老师;西头彭老师;老院子西厢朝南的披厦里,还有一位熊老师。
彭老师四十出头,矮壮。腿有点罗圈。小腿肚子格外发达,汗毛郁郁葱葱,像生了一腿盘根错节的铁马鞭(一种粗而硬的杂草)——夏天他挑两百斤的湿谷箩筐在田坎上放小跑,压的。
彭老师的为人,是一种典型的民办老师式的随和。话还没开口,笑容先在脸上雏菊似的绽开来,露出乡下人罕见的一口大白牙。他是一个爽朗的人,笑声相当有感染力。
熊老师三十未足,一双剑眉,身材很有“骨感”。帅,然而寡言,很难见到他的笑容。眉宇间时不时流露一丝忧郁,粗看还以为是城里来的知青。其实他是土生土长的,他的“娅”(读作“呀”,就是他的母亲——我这辈子再没听别的谁如此称呼自己的母亲)天天都坐在老院子西头的桥栏上,一筒一筒不歇气地抽水烟。
熊老师的穿着很耐看,什么衣服穿在他身上都有一股潇洒劲。但熊老师的衣服也是打补丁的,只是补法与众不同。是缝纫机扎的一圈一圈同心圆,像彩色画报上那些工程兵的垫肩。
熊老师据说练过一点拳脚,且喜欢玩猎枪。村里排全本大戏《智取威虎山》的时候,要选一个人扮“打虎上山”的杨子荣,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他——当然是熊老师啊,那还有么子说的!
熊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比如教《武松打虎》,课文他一句也不讲,先挑两个聪明点的男生背下来,再喊到家里去耳提面命。到上课那一天,他背着手,捏着一块小木方就进教室了,往讲台上“叭”的一放,满教室嗡嗡不止:这是要干什么呀,大家都把眼睛瞪大了。其实熊老师什么也不干,倒是他挑的学生上去了,清一清嗓子,又是“叭”的一拍:“怀书”(我们那里管评书叫“怀书”)《武松打虎》就开场啦!——满教室鸦雀无声,人人立起耳朵听。
熊老师在我们那一带,跟我的二表兄万奇一样,都是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文革流行大串联的时候,他竟单枪匹马,“串”到北京去了。这在我们闭塞的乡下,可是一件邪乎的事。惜乎运气不佳,熊老师非但没见着毛主席,反弄了一身虱子,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从此再没听说他出过远门。
前年我回了一趟老家。在我们家旁边的水库上,远远看到一个人,顶一个破斗笠,圪蹴在水岸边钓鱼。一问,果然是熊老师。头发早已花白,背也驼了。你很难相信,那么英武的一个人,竟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厮守了一辈子!
熊老师这一生,该怎么说呢?
我看就三个字:未尽才。
这个学校当家的是谁?
当然是我们的李老师。
李老师大名李贻河,五十开外年纪。瘦高,面容清矍。冬天他戴兔灰色栽绒帽(他大概拒绝棕褐色的衣物),穿摩登蓝二马裾棉大衣,薄薄的,洗得发了白。夏天是一身浅蓝或银灰的对襟短衫,旧旧的,布袢上散发出一丝淡淡的肥皂味。流露出一种萧疏的意态,和一点谦抑之美.
不用说,这是一个吃公家饭的人。
这位老师有什么特点么?
这话你去问村里的人,还真是一言难尽。但他们想一想,或许会不约而同告诉你:李老师最大的特点是认真。
的确,李老师差不多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教书最认真的老师。
那年头毛主席好像早就发过话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所以既不兴教学评比,也不搞升学统考。但李老师不理这一套。他特立独行,天天给学生补课:
听写生字,缺胳膊少腿,补。
见天三张小字,潦潦草草鬼画桃符,补。
算术课你手脚并用竟然数出二十一个来,自然也该补。
珠算一百加上去倒着减回来,犹犹豫豫用时超过了两分钟,那还得补。
我们那里的地形,属下川东浅丘地貌,不算太“山”。所以村校的学生全部走读,最远的超过三公里。中午放学一溜小跑回家吃饭,补课是分不出时间的。——那好,放晚学留下来,非补到满地月光不准回家。
我们这个班,年龄最小的是彭老师的儿子廷章,其次就轮到我了,偏偏我属于离家最远的一拨:十队,岩上的。要在大堰上转四个湾,过一道峡谷,翻两轮崖坎。中间有三华里看不到人烟。比较吓人的是峡谷里的那座废庙,大白天都鬼气森森的。庙对门的河滩上,还有几个疑似坟冢的大土堆,相传埋的是庚子年间乱刀砍死的几名“棒老二”。
李老师才不管呢,他补你的课是板上钉钉,爱你没商量。
儿娃子家家,你不是胆小吗?吓一吓,兴许就大了。——他大概就是这么想的。
有个冬天学珠算,霜风刮得呜呜响。我们班打算盘最厉害的是“小大人”付征秀,扎两个羊角辫儿,一打算盘就神采飞扬,得意得直晃。百子加减法她可以双手开弓,同上同下,50秒内一气呵成。男生就差远了,男生里我和玖成算盘对算盘操练,愣是两分半钟打不下来。李老师不满意,放学把我们留住了。满教室一片噼里啪啦的响声,真是天昏地暗。李老师出门一看,乖乖,伸手不见五指了。转身从卧室的枕头底下摸出一支手电递给我们:“人小志气大,啥子都不怕。你们一路放声唱歌,唱五个歌,就跑回家了——听到没有?”他站在老柿子树下,两个小笨蛋跑出老远,还听见他扯起喉咙在那里喊话。
可脑子偏偏不争气。算盘打不好,鬼故事却追着后脑勺上下翻飞。有个鬼故事是我们家一个远房大伯讲的,说他有一次走夜路,经过卡子湾的老庙。看见门槛石上有个火光一明一灭。我大伯不是胆子肥么,凑过去一看,是个跟他一样头皮精光的老头,坐那里抽烟呢。大伯就掏出烟袋来装了一锅,把头偏过去接火,谁知半天也点不燃,用手一摸,对方的火竟然是凉的,一点温度也没有。我大伯可是个暴脾气,“嘣”的一烟锅就砸过去了。那老头“嗞”的一声,不见了。——我大伯这才恍然大悟:天,撞上鬼啦!
就这么满脑子转着鬼故事,两个小人儿肩膀搂着肩膀,一路狼奔豕突,抱头鼠窜,居然二十分钟就跑回了家。转过门前的大榆树,看见我母亲圪蹴在油灯下剁猪草,总算松了一口气。这时我母亲却骂开了:“你们两个砍脑壳的,恁么冷的天跑得满头大汗,老实说,又躲到哪个旮旯角落踢房子去啦?!”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5-21 11:11 编辑 ]
我小时候很荣幸,读过两个村学。
第一次是五岁多一点,跟着最小的姐姐去本村发蒙,学唸“人”“口”“手”,学写“土”“田”“刀”。 十岁半就毕业了。转到离家十五里的南雅场我大姐那里,上初中。跑了大半年,我大姐却调走了。然后就生了一场病,耽误了小半学期。功课本来就稀松,这下彻底跟不上了。刚好我二姐在临近老家的另一个乡的村小任教,于是转而投奔她,再读一次村学。这一回是从九册念起的,效果还不错,一片回锅肉俨然跻身优等之列,从此顺风顺水,念到大学毕业。
这一篇要说的,是发蒙时读的那个村学的事。
依稀记得是个响晴天,太阳爬上老榆树顶了。正睡懒觉呢,突然被母亲拍醒,说是快去见老师。懵懵懂懂走到满是玉米壳的地坝里,看见一个穿对襟布衬衫的老头,坐在石栏上,用温煦的目光打量我。忘记说了些什么话了,反正是小小的心灵起了一点戒惧,腔子里怦怦直跳。“玖成也是这学期发蒙呢,还有东狗、建成、建太......”母亲在一旁开导我。我小时虽寡言,还是从母亲的唠叨中明白了眼前这件事的不可逆转性:读书这个瘟丧,是不是跟赤脚医生来捉你去种牛痘一样不由分说呢?就算被追得小猪似的满山乱跑一气,到头来不也躲不脱那一针么?
于是乖乖的,背上家里装语录本的红皮小书包,跟着姐姐上学去了。
出金竹湾的农家小院向西,过一坡水田,绕一个山咀,穿卡子湾的老山门往下走,在一挂常年轰隆作响的瀑布前小心穿过一道残损的石板桥,便上了我们县最大的水利工程——三汇水库的大堰。沿着这条老不见水的百里长堰东行20分钟,可以望见丁家坡宽阔的台地上有一座墙皮剥落的大院子,还有一棵浓阴半亩的老柿子树。
柿子树北一溜东西走向的平房,就是我们的村小:红霞小学。
真是名副其实的“小”学:五间房子三个班,三个老师:东头李老师;西头彭老师;老院子西厢朝南的披厦里,还有一位熊老师。
彭老师四十出头,矮壮。腿有点罗圈。小腿肚子格外发达,汗毛郁郁葱葱,像生了一腿盘根错节的铁马鞭(一种粗而硬的杂草)——夏天他挑两百斤的湿谷箩筐在田坎上放小跑,压的。
彭老师的为人,是一种典型的民办老师式的随和。话还没开口,笑容先在脸上雏菊似的绽开来,露出乡下人罕见的一口大白牙。他是一个爽朗的人,笑声相当有感染力。
熊老师三十未足,一双剑眉,身材很有“骨感”。帅,然而寡言,很难见到他的笑容。眉宇间时不时流露一丝忧郁,粗看还以为是城里来的知青。其实他是土生土长的,他的“娅”(读作“呀”,就是他的母亲——我这辈子再没听别的谁如此称呼自己的母亲)天天都坐在老院子西头的桥栏上,一筒一筒不歇气地抽水烟。
熊老师的穿着很耐看,什么衣服穿在他身上都有一股潇洒劲。但熊老师的衣服也是打补丁的,只是补法与众不同。是缝纫机扎的一圈一圈同心圆,像彩色画报上那些工程兵的垫肩。
熊老师据说练过一点拳脚,且喜欢玩猎枪。村里排全本大戏《智取威虎山》的时候,要选一个人扮“打虎上山”的杨子荣,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他——当然是熊老师啊,那还有么子说的!
熊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比如教《武松打虎》,课文他一句也不讲,先挑两个聪明点的男生背下来,再喊到家里去耳提面命。到上课那一天,他背着手,捏着一块小木方就进教室了,往讲台上“叭”的一放,满教室嗡嗡不止:这是要干什么呀,大家都把眼睛瞪大了。其实熊老师什么也不干,倒是他挑的学生上去了,清一清嗓子,又是“叭”的一拍:“怀书”(我们那里管评书叫“怀书”)《武松打虎》就开场啦!——满教室鸦雀无声,人人立起耳朵听。
熊老师在我们那一带,跟我的二表兄万奇一样,都是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文革流行大串联的时候,他竟单枪匹马,“串”到北京去了。这在我们闭塞的乡下,可是一件邪乎的事。惜乎运气不佳,熊老师非但没见着毛主席,反弄了一身虱子,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从此再没听说他出过远门。
前年我回了一趟老家。在我们家旁边的水库上,远远看到一个人,顶一个破斗笠,圪蹴在水岸边钓鱼。一问,果然是熊老师。头发早已花白,背也驼了。你很难相信,那么英武的一个人,竟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厮守了一辈子!
熊老师这一生,该怎么说呢?
我看就三个字:未尽才。
这个学校当家的是谁?
当然是我们的李老师。
李老师大名李贻河,五十开外年纪。瘦高,面容清矍。冬天他戴兔灰色栽绒帽(他大概拒绝棕褐色的衣物),穿摩登蓝二马裾棉大衣,薄薄的,洗得发了白。夏天是一身浅蓝或银灰的对襟短衫,旧旧的,布袢上散发出一丝淡淡的肥皂味。流露出一种萧疏的意态,和一点谦抑之美.
不用说,这是一个吃公家饭的人。
这位老师有什么特点么?
这话你去问村里的人,还真是一言难尽。但他们想一想,或许会不约而同告诉你:李老师最大的特点是认真。
的确,李老师差不多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教书最认真的老师。
那年头毛主席好像早就发过话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所以既不兴教学评比,也不搞升学统考。但李老师不理这一套。他特立独行,天天给学生补课:
听写生字,缺胳膊少腿,补。
见天三张小字,潦潦草草鬼画桃符,补。
算术课你手脚并用竟然数出二十一个来,自然也该补。
珠算一百加上去倒着减回来,犹犹豫豫用时超过了两分钟,那还得补。
我们那里的地形,属下川东浅丘地貌,不算太“山”。所以村校的学生全部走读,最远的超过三公里。中午放学一溜小跑回家吃饭,补课是分不出时间的。——那好,放晚学留下来,非补到满地月光不准回家。
我们这个班,年龄最小的是彭老师的儿子廷章,其次就轮到我了,偏偏我属于离家最远的一拨:十队,岩上的。要在大堰上转四个湾,过一道峡谷,翻两轮崖坎。中间有三华里看不到人烟。比较吓人的是峡谷里的那座废庙,大白天都鬼气森森的。庙对门的河滩上,还有几个疑似坟冢的大土堆,相传埋的是庚子年间乱刀砍死的几名“棒老二”。
李老师才不管呢,他补你的课是板上钉钉,爱你没商量。
儿娃子家家,你不是胆小吗?吓一吓,兴许就大了。——他大概就是这么想的。
有个冬天学珠算,霜风刮得呜呜响。我们班打算盘最厉害的是“小大人”付征秀,扎两个羊角辫儿,一打算盘就神采飞扬,得意得直晃。百子加减法她可以双手开弓,同上同下,50秒内一气呵成。男生就差远了,男生里我和玖成算盘对算盘操练,愣是两分半钟打不下来。李老师不满意,放学把我们留住了。满教室一片噼里啪啦的响声,真是天昏地暗。李老师出门一看,乖乖,伸手不见五指了。转身从卧室的枕头底下摸出一支手电递给我们:“人小志气大,啥子都不怕。你们一路放声唱歌,唱五个歌,就跑回家了——听到没有?”他站在老柿子树下,两个小笨蛋跑出老远,还听见他扯起喉咙在那里喊话。
可脑子偏偏不争气。算盘打不好,鬼故事却追着后脑勺上下翻飞。有个鬼故事是我们家一个远房大伯讲的,说他有一次走夜路,经过卡子湾的老庙。看见门槛石上有个火光一明一灭。我大伯不是胆子肥么,凑过去一看,是个跟他一样头皮精光的老头,坐那里抽烟呢。大伯就掏出烟袋来装了一锅,把头偏过去接火,谁知半天也点不燃,用手一摸,对方的火竟然是凉的,一点温度也没有。我大伯可是个暴脾气,“嘣”的一烟锅就砸过去了。那老头“嗞”的一声,不见了。——我大伯这才恍然大悟:天,撞上鬼啦!
就这么满脑子转着鬼故事,两个小人儿肩膀搂着肩膀,一路狼奔豕突,抱头鼠窜,居然二十分钟就跑回了家。转过门前的大榆树,看见我母亲圪蹴在油灯下剁猪草,总算松了一口气。这时我母亲却骂开了:“你们两个砍脑壳的,恁么冷的天跑得满头大汗,老实说,又躲到哪个旮旯角落踢房子去啦?!”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5-21 11:11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