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楼那湖那文章
2020-09-24抒情散文华锋
辛卯年(2011年)金秋时节,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我有幸听了著名散文家韩小蕙女士关于旅游文学创作的一个专题讲座。其中,她讲到的一个细节使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有晚上休息之前读书的习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她枕边常读的文章,并且每每有新的领悟
辛卯年(2011年)金秋时节,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我有幸听了著名散文家韩小蕙女士关于旅游文学创作的一个专题讲座。其中,她讲到的一个细节使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有晚上休息之前读书的习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她枕边常读的文章,并且每每有新的领悟。我当时就想:一个当代著名散文家,竟然把一篇古典散文作为镜鉴,足见这篇文章非同寻常的经典意义。听着她的讲座,我从脑子里把《岳阳楼记》“过”了一遍,似有所悟。同时,也记起了我与《岳阳楼记》的“相识”与“相知”。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云南当兵。1984年2月,我在昆明买了一套繁字竖排版的《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版,两册)。第一次读了《岳阳楼记》,就被它迷住了。20多年来,《古文观止》一直是我的枕边书,其中的《岳阳楼记》不知读了多少遍,并且几乎可以背诵了。但是,总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萦绕于脑际:既然是记岳阳楼,那岳阳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楼呢?一次,我读到了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写的《湘行二记》,发现其中就有他重写的《岳阳楼记》。这篇当代名家重写的《岳阳楼记》,就明明白白写了岳阳楼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楼,终于使我得以释怀。汪曾祺先生写道: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厚重,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汪曾祺:《蒲桥集》
汪曾祺先生还写了他对岳阳楼的感觉,并与也处于长江之滨的滕王阁、黄鹤楼作了比较,认为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感到岳阳楼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汪曾祺先生进一步写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他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描述,使我未临其地,如临其境,亦如见其楼了。我读了汪曾祺先生写的《岳阳楼记》,释怀之时,也不禁哑然失笑:这真真“记”的是岳阳楼了!我还想,古今文章的不同写法,大概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汪曾祺的《岳阳楼记》的比较之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然而,虽说是汪曾祺先生的《岳阳楼记》写得很有现代特色和他本人一贯的淡雅本色,但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毕竟是传诵了近千年的经典名篇。范氏写《岳阳楼记》把岳阳楼只略微提及就笔锋一转:“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说明范翁之意不在楼。可是,是否在于洞庭湖呢?
洞庭湖,世称“八百里洞庭”,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这在我读小学上地理课时就知道了。但那只是字面上的概念,至于一片八百里方圆的辽阔水面是个什么样的气象,我一个出生于北方大平原上的人就无法想象了。回想起来,我最先对洞庭湖有点形象感受的是毛泽东的诗句:“洞庭波涌连天雪”。当时想象: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水,波涛奔涌起来像连天的大雪,该是多么的壮美、壮观!可是,诗句毕竟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虽然形象,却无法具体展开描述。后来读到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这诗句诚然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仅从字面上看,也只是写了秋日微风时洞庭湖的景象。而正是《岳阳楼记》,给了我一个全景式并且具体的洞庭湖印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以及“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是概括式描写,一个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是对暴风骤雨中洞庭湖景象的具体描述,仅仅42字,就从多个层面写出了洞庭湖在风雨中“满目萧然”、撼人心魄的景象,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写景状物的文字功力,具有雄浑壮阔之美。而对春日天气晴朗、风浪平静时洞庭湖景象的具体描述,不但写了白昼,而且写了夜晚: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及!
这样的文字,怎不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这样的美景,怎不令人心驰神往,跃跃欲试,一睹为快呢!
然而,众所周知,《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真正的意图不在于写景,而是通过描述不同景色人们所产生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人们阴雨天在洞庭湖看到浪涛滾滾、满目萧然的的肃杀景象,会产生悲凉和忧愁的心情,在春光明媚的时候看到洞庭湖万顷碧水波光粼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会产生心旷神怡的喜乐心情。这一悲一喜,或者说一忧一乐,都是正常的心理感受。《岳阳楼记》所达到的高度,在于文章的最后一节。范仲淹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或许与上面两种情况都不相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因环境的顺心而欣喜,也不因失意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而忧虑,隐退到江湖又为君主而忧虑。结果就是在任时也忧虑,退下来也忧虑。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吧!这最后一句,即人们所熟知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关于忧与乐的议论(结论)一出,陡然使一篇看似写景的文章跃升上了一个旷古未有的崇高境界,并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整篇文章,从而使《岳阳楼记》成为一篇千古不朽之文。
多年来,我在反反复复诵读《岳阳楼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觅这篇文章产生的原因。据有关历史资料,岳阳楼唐开元年间初建,之后多次重修,许多文人墨客到此留下了诗作,但都没有像《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那样广为天下人所知并传诵了近千年,还将不断地或者永远地流传下去。这是为什么呢?文章不长,我从它的字里行间寻找答案,也从一些史料中觅其佐证。寻寻觅觅中,我首先感到作者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是一个有着崇高思想境界的人,是一个具有高尚家国情怀的伟丈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岳阳楼记》这样的文章。同时,我还感到,《岳阳楼记》的产生还与岳阳楼本身和洞庭湖密不可分:如果岳阳楼不是处在洞庭湖畔的江南名楼,如果洞庭湖没有烟波浩渺的数百里方圆之辽阔,也不可能产生《岳阳楼记》这样的文章。
我从齐鲁大地中部的黄河之畔,遥望远逾千里的湘楚大地,那楼那湖那文章,在我心中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于是,在农历癸巳年春三月,我请本地一位擅长标准草书的书法家,将《岳阳楼记》全篇书写,再请本地最好的裱工精心装裱成四条屏,恭恭敬敬挂在我的客厅东墙上。
岳阳楼,洞庭湖,《岳阳楼记》,三者皆不朽,永在我心中。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4-25 21:03 编辑 ]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云南当兵。1984年2月,我在昆明买了一套繁字竖排版的《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版,两册)。第一次读了《岳阳楼记》,就被它迷住了。20多年来,《古文观止》一直是我的枕边书,其中的《岳阳楼记》不知读了多少遍,并且几乎可以背诵了。但是,总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萦绕于脑际:既然是记岳阳楼,那岳阳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楼呢?一次,我读到了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写的《湘行二记》,发现其中就有他重写的《岳阳楼记》。这篇当代名家重写的《岳阳楼记》,就明明白白写了岳阳楼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楼,终于使我得以释怀。汪曾祺先生写道: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厚重,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汪曾祺:《蒲桥集》
汪曾祺先生还写了他对岳阳楼的感觉,并与也处于长江之滨的滕王阁、黄鹤楼作了比较,认为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感到岳阳楼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汪曾祺先生进一步写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他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描述,使我未临其地,如临其境,亦如见其楼了。我读了汪曾祺先生写的《岳阳楼记》,释怀之时,也不禁哑然失笑:这真真“记”的是岳阳楼了!我还想,古今文章的不同写法,大概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汪曾祺的《岳阳楼记》的比较之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然而,虽说是汪曾祺先生的《岳阳楼记》写得很有现代特色和他本人一贯的淡雅本色,但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毕竟是传诵了近千年的经典名篇。范氏写《岳阳楼记》把岳阳楼只略微提及就笔锋一转:“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说明范翁之意不在楼。可是,是否在于洞庭湖呢?
洞庭湖,世称“八百里洞庭”,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这在我读小学上地理课时就知道了。但那只是字面上的概念,至于一片八百里方圆的辽阔水面是个什么样的气象,我一个出生于北方大平原上的人就无法想象了。回想起来,我最先对洞庭湖有点形象感受的是毛泽东的诗句:“洞庭波涌连天雪”。当时想象: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水,波涛奔涌起来像连天的大雪,该是多么的壮美、壮观!可是,诗句毕竟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虽然形象,却无法具体展开描述。后来读到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这诗句诚然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仅从字面上看,也只是写了秋日微风时洞庭湖的景象。而正是《岳阳楼记》,给了我一个全景式并且具体的洞庭湖印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以及“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是概括式描写,一个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是对暴风骤雨中洞庭湖景象的具体描述,仅仅42字,就从多个层面写出了洞庭湖在风雨中“满目萧然”、撼人心魄的景象,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写景状物的文字功力,具有雄浑壮阔之美。而对春日天气晴朗、风浪平静时洞庭湖景象的具体描述,不但写了白昼,而且写了夜晚: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及!
这样的文字,怎不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这样的美景,怎不令人心驰神往,跃跃欲试,一睹为快呢!
然而,众所周知,《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真正的意图不在于写景,而是通过描述不同景色人们所产生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人们阴雨天在洞庭湖看到浪涛滾滾、满目萧然的的肃杀景象,会产生悲凉和忧愁的心情,在春光明媚的时候看到洞庭湖万顷碧水波光粼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会产生心旷神怡的喜乐心情。这一悲一喜,或者说一忧一乐,都是正常的心理感受。《岳阳楼记》所达到的高度,在于文章的最后一节。范仲淹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或许与上面两种情况都不相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因环境的顺心而欣喜,也不因失意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而忧虑,隐退到江湖又为君主而忧虑。结果就是在任时也忧虑,退下来也忧虑。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吧!这最后一句,即人们所熟知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关于忧与乐的议论(结论)一出,陡然使一篇看似写景的文章跃升上了一个旷古未有的崇高境界,并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整篇文章,从而使《岳阳楼记》成为一篇千古不朽之文。
多年来,我在反反复复诵读《岳阳楼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觅这篇文章产生的原因。据有关历史资料,岳阳楼唐开元年间初建,之后多次重修,许多文人墨客到此留下了诗作,但都没有像《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那样广为天下人所知并传诵了近千年,还将不断地或者永远地流传下去。这是为什么呢?文章不长,我从它的字里行间寻找答案,也从一些史料中觅其佐证。寻寻觅觅中,我首先感到作者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是一个有着崇高思想境界的人,是一个具有高尚家国情怀的伟丈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岳阳楼记》这样的文章。同时,我还感到,《岳阳楼记》的产生还与岳阳楼本身和洞庭湖密不可分:如果岳阳楼不是处在洞庭湖畔的江南名楼,如果洞庭湖没有烟波浩渺的数百里方圆之辽阔,也不可能产生《岳阳楼记》这样的文章。
我从齐鲁大地中部的黄河之畔,遥望远逾千里的湘楚大地,那楼那湖那文章,在我心中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于是,在农历癸巳年春三月,我请本地一位擅长标准草书的书法家,将《岳阳楼记》全篇书写,再请本地最好的裱工精心装裱成四条屏,恭恭敬敬挂在我的客厅东墙上。
岳阳楼,洞庭湖,《岳阳楼记》,三者皆不朽,永在我心中。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4-25 21:03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