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旧梦
2022-01-06经典散文
[db:简介]
这座山已经很老,老了就会被人遗忘。好在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它留下一笔: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宝子山是巍巍铜山上的一座山峰,山顶饱满平缓,据传当年邓通就在此处冶铜铸钱。山上至今尚存一些矿坑洞,山坡还有很多地方留有大量矿渣,这是当年采矿炼铜时留下的遗迹。
宝子山下有个天池,原是细流汇聚的山塘。清乾隆年间,乡民扩建该塘为数顷泓池。自此,山乡灌溉便利,水旱无馑。池边有一碑,碑文载民国六年再次扩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村民对坝体加高、加固,蓄水量更大,池面也愈显宏阔。一方三十余亩半天然、半人工的池子,放在平原地方,算不得什么。但放在川西山麓的半山腰,远离溪涧河流的地方,就是大山的子民们水汪汪的希望。
自天池以下,坡势显得缓柔开阔。乡亲们依山开筑大片山田。春夏时节,层层错错的梯田里禾苗青青,秋则漫坡稻谷金黄,间杂绿树和竹林,俨然金嵌玉的玲珑格局。山坡向阳,梯田透气性好,再加上天池水的润泽,所产稻米粒大饱满,煮出的饭香软濡口,是当地一大特产。
近些年,老百姓不再种稻谷,满山遍植茶树。如此一来,天池便卸了持续数百年的灌溉使命,春夏秋冬都绿盈盈地丰满在那里,闲出一片嘉山胜水。池边有一农家乐,我们坐在堤畔木廊下喝茶。微浪与岸壁厮磨出欢快的声音。一叶狭长的木船随风闲漂在水面。数只水鸟掠过,搅乱远处几间青瓦老屋的倒影。竹树掩映的房舍山墙上,笔锋粗朴的毛主席语录还在,只是墨色已经洇淡。大家掏出手机拍这天波开镜的画面,忙着发微信。不过,隐藏在陂塘生烟后面的人文故事,却不是手机镜头能够摄取的。
农家乐主人撒网捕捞几条肥鱼后,给我们摆开农门阵:这里的山本来不叫天凤山,但因为戴思杰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大家就习惯用这个名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一群成都青年来到天凤乡,在天池边开始他们的插队生涯,17岁的戴思杰就是其中之一。这群年青人大多是省城医学院的子弟,好些父辈是颇有名望的专家、教授。这些人身上,流着书香门第、名医世家的血液。他们在天凤山上,住木屋,点油灯,吃玉米面。和当地人一起干粗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刚开始时,他们对山乡生活“水土不服”。不会烧柴火,咽不下粗粮,稚嫩的身体扛不住肩挑背磨的苦。山里人劳动,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年轻人没经验,不知道带干粮上山,或者不会做馍无粮可带。一到下午就饿得头昏眼花,浑身乏力。村民们把自己的玉米馍分给他们吃,大家也不讲究,用沾满泥土的手捧馍猛啃……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清苦、劳作的艰苦都渐渐适应,和村民之间相处也越渐热络。农闲时节,结伴到莲顶山採竹笋,到宝峰土煤窑里背煤炭,打着火把到邻村看坝坝电影,在天池里耍水捉鱼。村子里的牛滚落山崖摔死了,知青和村民攀葛爬藤背回牛肉,在山村坝子里“打牙祭”,一起嚼着老牛肉喝酒,围着火堆唱歌。
我妻子的外婆家就在天凤山。那年夏天,他们家房子着火了。附近几个村子的知青拿着搪瓷脸盆和村民们前来救火。他们一次次冲进烈火危房,抢出衣被、家具和粮食。没有水,大家舀猪圈粪坑里的水泼火。臭烘烘的粪水淋得知青们脸上、身上到处都是。大火扑灭后,他们到天池里清洗身体和衣服。舅舅们讲,如果不是知青们帮抢出那么多东西,后来的生活还真不知会多难捱。
与村民日渐融洽,不代表就能完全融入这片土地。遥远而偏僻的大山里,最难熬的是无聊,最难解的是迷惘,最难克服的是精神世界的苍白与贫瘠。戴思杰和伙伴们找到音乐和书籍,填补内心的空乏。闲暇时,他们在吊脚楼上看小说,在草坡上拉小提琴、吹口琴,在农家小院里为乡亲们说书,聚在天池岸边演奏乐器,一泓清波回荡着悠悠曲调,倒也生出几分“文艺范”的味道。慢慢的,戴思杰们喜欢上了这天凤山,喜欢上苦涩而诗意的山中岁月。当然,也喜欢上了天凤山上美丽的姑娘。
在穷乡僻壤之地,怀着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也许还有对山里人苦难生活的怜悯,他们在冰冷的土地上拭擦出爱情的火苗,在寂寞荒村里历练成长。天凤山上憨厚朴实的山民、时而耿直时而扭曲的村长、怪诞的巫师、苍凉的山歌,以及来自远方的巴尔扎克和 violin,交织成戴思杰们世界观里最初的经纬。
三年插队生活,也是戴思杰心中那颗文艺种子疯狂发芽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他爱看书,会拉小提琴。但几乎没有人知晓,在天池边的小木屋里,戴思杰悄悄地进行文学创作。夜深人静,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山村的夜晚。钢笔在纸页上游走时发出的沙沙声,让年轻的心悸动而激奋。窗外的夜色湮灭了通往山外的路,如豆的灯光,却在年青人眼中跳跃。戴思杰将创作的小说寄给沈从文,沈老用毛笔对他的文字圈点、修改后寄了回来。隔着千山万水,他们凭借书信展开忘年之交。在沈从文的鼓励下,戴思杰一直坚持写作……
三年后,戴思杰离开了天凤山。插队的经历激发了他骨子里的那份坚韧。回到久违的都市,戴思杰经过疯狂的学习和努力,终于考上大学。先后在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攻读历史和西方艺术史。1983年底赴法留学,学习艺术和电影。毕业后,戴思杰留在艺术之都巴黎,开始拍摄电视剧、电影。旅法期间,也许是塞纳河上的波光云影让他想起遥远天池的盈盈碧波,巴黎圣母院广场上的鸽群让他怀念天凤山上的鸟语鸣啾,香榭丽舍大道的时髦女郎让他回忆起竹林深处姑娘的歌声。戴思杰根据自己在天凤山插队的生活背景、用法文创作了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特殊的经历、情感,加上非凡的法文创作笔力,使作品迅速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多次再版,被翻译成二十几个国家的不同版本。英文平装本持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畅销榜。
故事和才华的叠加,让戴思杰一夜成名。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后,他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天池边,准备将这里作为拍摄基地。无奈,天凤山的盘山公路狭窄难行,大型机具运不上去,山上的民用电路也无法满足拍摄要求。地方政府当时拿不出数以百万计的资金加宽路面、架设高压电网。带着一本书衣锦还乡,戴思杰最终失落地离开,重寻新的拍摄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借一个叫张家界的地方演绎。就这样,天池错过了一部电影的光影叙事,错过了明星周迅、陈坤、刘烨的身影。
书和电影我都看过,对电影的印象更深。那些唯美的镜头,把年青人的苦闷、沉重与追求再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像一抹绚丽的油彩,那么强烈地涂抹在天凤山这张幽暗的画布上。
如果仅仅是反映山野里的爱情,《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还算不得优秀,这样的情节在太多文艺作品中出现过。小说和电影的出奇之处在结尾,小裁缝出走了。城市来的年轻人点燃了山里姑娘的梦,而她的梦却在山外的远方。这样的结局,颇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同样,老磨工的出现仿佛是神来之笔,盐水泡石子下酒,折射了生活的苦、生命的坚韧。
“啥鸟飞来节节高?啥鸟飞来像双刀?啥鸟飞到天池里?啥鸟飞来伏青草……”老磨工酒后犷野、原始的山歌,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拉扯,是作者笔下不可忽略的亮色。
一个人与一座山偶然相遇,触发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天池的名字乘着电影的翅膀飞向世界。秀美的山峦上,还残留着主角们的蛛丝马迹。人们试图在天池边,在那些古老的村落里寻找故事的原型。但结果始终是模糊的。也许,在戴思杰们眼中,每一个天凤山的姑娘,都是当年的小裁缝。在乡亲们的印象里,每一个远方来的年轻人,都可以是戴思杰。
宝子山下有个天池,原是细流汇聚的山塘。清乾隆年间,乡民扩建该塘为数顷泓池。自此,山乡灌溉便利,水旱无馑。池边有一碑,碑文载民国六年再次扩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村民对坝体加高、加固,蓄水量更大,池面也愈显宏阔。一方三十余亩半天然、半人工的池子,放在平原地方,算不得什么。但放在川西山麓的半山腰,远离溪涧河流的地方,就是大山的子民们水汪汪的希望。
自天池以下,坡势显得缓柔开阔。乡亲们依山开筑大片山田。春夏时节,层层错错的梯田里禾苗青青,秋则漫坡稻谷金黄,间杂绿树和竹林,俨然金嵌玉的玲珑格局。山坡向阳,梯田透气性好,再加上天池水的润泽,所产稻米粒大饱满,煮出的饭香软濡口,是当地一大特产。
近些年,老百姓不再种稻谷,满山遍植茶树。如此一来,天池便卸了持续数百年的灌溉使命,春夏秋冬都绿盈盈地丰满在那里,闲出一片嘉山胜水。池边有一农家乐,我们坐在堤畔木廊下喝茶。微浪与岸壁厮磨出欢快的声音。一叶狭长的木船随风闲漂在水面。数只水鸟掠过,搅乱远处几间青瓦老屋的倒影。竹树掩映的房舍山墙上,笔锋粗朴的毛主席语录还在,只是墨色已经洇淡。大家掏出手机拍这天波开镜的画面,忙着发微信。不过,隐藏在陂塘生烟后面的人文故事,却不是手机镜头能够摄取的。
农家乐主人撒网捕捞几条肥鱼后,给我们摆开农门阵:这里的山本来不叫天凤山,但因为戴思杰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大家就习惯用这个名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一群成都青年来到天凤乡,在天池边开始他们的插队生涯,17岁的戴思杰就是其中之一。这群年青人大多是省城医学院的子弟,好些父辈是颇有名望的专家、教授。这些人身上,流着书香门第、名医世家的血液。他们在天凤山上,住木屋,点油灯,吃玉米面。和当地人一起干粗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刚开始时,他们对山乡生活“水土不服”。不会烧柴火,咽不下粗粮,稚嫩的身体扛不住肩挑背磨的苦。山里人劳动,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年轻人没经验,不知道带干粮上山,或者不会做馍无粮可带。一到下午就饿得头昏眼花,浑身乏力。村民们把自己的玉米馍分给他们吃,大家也不讲究,用沾满泥土的手捧馍猛啃……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清苦、劳作的艰苦都渐渐适应,和村民之间相处也越渐热络。农闲时节,结伴到莲顶山採竹笋,到宝峰土煤窑里背煤炭,打着火把到邻村看坝坝电影,在天池里耍水捉鱼。村子里的牛滚落山崖摔死了,知青和村民攀葛爬藤背回牛肉,在山村坝子里“打牙祭”,一起嚼着老牛肉喝酒,围着火堆唱歌。
我妻子的外婆家就在天凤山。那年夏天,他们家房子着火了。附近几个村子的知青拿着搪瓷脸盆和村民们前来救火。他们一次次冲进烈火危房,抢出衣被、家具和粮食。没有水,大家舀猪圈粪坑里的水泼火。臭烘烘的粪水淋得知青们脸上、身上到处都是。大火扑灭后,他们到天池里清洗身体和衣服。舅舅们讲,如果不是知青们帮抢出那么多东西,后来的生活还真不知会多难捱。
与村民日渐融洽,不代表就能完全融入这片土地。遥远而偏僻的大山里,最难熬的是无聊,最难解的是迷惘,最难克服的是精神世界的苍白与贫瘠。戴思杰和伙伴们找到音乐和书籍,填补内心的空乏。闲暇时,他们在吊脚楼上看小说,在草坡上拉小提琴、吹口琴,在农家小院里为乡亲们说书,聚在天池岸边演奏乐器,一泓清波回荡着悠悠曲调,倒也生出几分“文艺范”的味道。慢慢的,戴思杰们喜欢上了这天凤山,喜欢上苦涩而诗意的山中岁月。当然,也喜欢上了天凤山上美丽的姑娘。
在穷乡僻壤之地,怀着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也许还有对山里人苦难生活的怜悯,他们在冰冷的土地上拭擦出爱情的火苗,在寂寞荒村里历练成长。天凤山上憨厚朴实的山民、时而耿直时而扭曲的村长、怪诞的巫师、苍凉的山歌,以及来自远方的巴尔扎克和 violin,交织成戴思杰们世界观里最初的经纬。
三年插队生活,也是戴思杰心中那颗文艺种子疯狂发芽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他爱看书,会拉小提琴。但几乎没有人知晓,在天池边的小木屋里,戴思杰悄悄地进行文学创作。夜深人静,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山村的夜晚。钢笔在纸页上游走时发出的沙沙声,让年轻的心悸动而激奋。窗外的夜色湮灭了通往山外的路,如豆的灯光,却在年青人眼中跳跃。戴思杰将创作的小说寄给沈从文,沈老用毛笔对他的文字圈点、修改后寄了回来。隔着千山万水,他们凭借书信展开忘年之交。在沈从文的鼓励下,戴思杰一直坚持写作……
三年后,戴思杰离开了天凤山。插队的经历激发了他骨子里的那份坚韧。回到久违的都市,戴思杰经过疯狂的学习和努力,终于考上大学。先后在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攻读历史和西方艺术史。1983年底赴法留学,学习艺术和电影。毕业后,戴思杰留在艺术之都巴黎,开始拍摄电视剧、电影。旅法期间,也许是塞纳河上的波光云影让他想起遥远天池的盈盈碧波,巴黎圣母院广场上的鸽群让他怀念天凤山上的鸟语鸣啾,香榭丽舍大道的时髦女郎让他回忆起竹林深处姑娘的歌声。戴思杰根据自己在天凤山插队的生活背景、用法文创作了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特殊的经历、情感,加上非凡的法文创作笔力,使作品迅速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多次再版,被翻译成二十几个国家的不同版本。英文平装本持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畅销榜。
故事和才华的叠加,让戴思杰一夜成名。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后,他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天池边,准备将这里作为拍摄基地。无奈,天凤山的盘山公路狭窄难行,大型机具运不上去,山上的民用电路也无法满足拍摄要求。地方政府当时拿不出数以百万计的资金加宽路面、架设高压电网。带着一本书衣锦还乡,戴思杰最终失落地离开,重寻新的拍摄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借一个叫张家界的地方演绎。就这样,天池错过了一部电影的光影叙事,错过了明星周迅、陈坤、刘烨的身影。
书和电影我都看过,对电影的印象更深。那些唯美的镜头,把年青人的苦闷、沉重与追求再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像一抹绚丽的油彩,那么强烈地涂抹在天凤山这张幽暗的画布上。
如果仅仅是反映山野里的爱情,《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还算不得优秀,这样的情节在太多文艺作品中出现过。小说和电影的出奇之处在结尾,小裁缝出走了。城市来的年轻人点燃了山里姑娘的梦,而她的梦却在山外的远方。这样的结局,颇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同样,老磨工的出现仿佛是神来之笔,盐水泡石子下酒,折射了生活的苦、生命的坚韧。
“啥鸟飞来节节高?啥鸟飞来像双刀?啥鸟飞到天池里?啥鸟飞来伏青草……”老磨工酒后犷野、原始的山歌,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拉扯,是作者笔下不可忽略的亮色。
一个人与一座山偶然相遇,触发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天池的名字乘着电影的翅膀飞向世界。秀美的山峦上,还残留着主角们的蛛丝马迹。人们试图在天池边,在那些古老的村落里寻找故事的原型。但结果始终是模糊的。也许,在戴思杰们眼中,每一个天凤山的姑娘,都是当年的小裁缝。在乡亲们的印象里,每一个远方来的年轻人,都可以是戴思杰。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