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不虚忆当年
2022-01-06经典散文
[db:简介]
真实不虚忆当年
——我读《温家宝地质笔记》
今年一月,中华书局出版过一本十一位中外学者的访谈录,《陟彼景山》。戴燕教授作为访谈人,前几日在《文汇报》上接受记者采访,阐述了一个观点,说这些一流的学者都是俗话所说的“干活的人”,他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必定是靠着长期艰苦的工作,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没有捷径可走。”以此来形容我手头的这本《温家宝地质笔记》,我以为是确当的。不管怎样,那些用心“干活的人”,都让人尊敬。
可能由于作者身份的特殊,此书甫一出版,鼓与呼者不少,踩在脚下者想也有,以为不过尔尔,笔记一体,又非他的专项。这都没什么,一本书出来,已经就不单属于作者自己了,无论他是谁。就像我以为一本书的最终完成,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一样,并不止于从印刷厂里出来那一刻。我避重就轻,不谈人——若说人,他是我的老学长,为我们学校题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影响了我,并可能将持续影响下去。这样的话听起来似有沾作者光的嫌疑,是我不想的——那就专说书,我最感兴趣。《温家宝地质笔记》所收共四个部分,野外地质考察笔记,管理工作笔记,调研笔记,和学习研究笔记,可说涵盖的内容多矣。一方面,“这些笔记从不同侧面,客观、真实地记录一个年轻地质队员的成长的历程,同时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地质工作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这是读完这本书的一个收获,眼界大开,没想到在“文化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沟里,会那样安静。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作者取名《地质笔记》对读者是一种误导,可能为了保险起见,其实有点“以偏概全”,不如《温家宝学习笔记》好,再缀一个副标题,那便完美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笔记时隔多年才出版,加上地质工作的专业性,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作者在每类笔记前面专门写了回忆当时工作和生活的文章。这些是我最喜欢读的,比如在《夹皮沟》一节,作者说某日测完剖面归来,“下山时,4个人把一百多公斤的样品背回了驻地。在刺骨的寒风中,每个人都大汗淋漓。”我们也曾有过啊,而且不止一次,既热又冷,有时候心里会嫌苦。可是爬上山顶,视野顿变开阔,或者完成了一项自认为了不得的任务后,心里的欢乐将仅有的一点苦,冲散的找不到了。所以常见的地质人,可能因为和自然打交道广,总很欢乐,脚踏大地,仰望星空。我以为《温家宝地质笔记》的作者就是这样的人。同一节里又说10月份的时候,气温降低,此地实质已进入冬天,“白天,我们不是在赶路就是在工作,马不停蹄,尚不觉得冷。晚上,风刮得猛烈起来,冷风沿着帐篷的小缝隙灌入,寒气逼人,遇到风大时,单帐篷顶上下不停地抖动,发出巨大的声响,睡在帐篷里就如同睡在有人敲击的鼓缶之中。但我们都困倦极了,身体卷缩在鸭绒睡袋中,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早上起来,鸭绒被口,帐篷顶上,常会结一层白霜。”文字的风格从中可以窥见。我读来真是格外亲切,想必在高寒地区出过野外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还有比这更“惨”的一次,晚上下雪不止,早上起来,依旧下个不停,没法上山,都挤到一顶生有炉子的办公帐篷里整理资料,由于雪下得太大,有一顶帐篷被压垮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等重新支起帐篷,加固支架后,太阳出来了,晚上睡觉,加绵的帐篷漏水,一时还解决不了,于是在床头放个盛水的盆子,当晚就在“嘀嗒、嘀嗒”声中睡着了,做梦都怕被子湿,怕雪又压垮了帐篷。现在想来真是如在目前,能不亲切么?这类文字读来真实不虚,自然流露,作者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情意绵绵。书中以此一“今”参证于彼一“古”,因为两者写作时间的不同,互相来看,这本书就相对完整了。
书共三十多个印张,据作者在序言里交代,是从四百多万字的笔记中摘录出来的,厚厚一册,握在手里觉得踏实。在写管理工作笔记和调研笔记的时候,作者已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很快又调到地矿部任职了。下去调研,调研报告还是一字一字写,一句一句改,这些都在影印的书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真实是本书的生命”。其实这本不足怪,在其位当谋其政,属份内事,然而反观现在,一些官员事事都让秘书代劳,所以在念讲话稿时,出现了一些闹笑话的低级问题,引起网上热炒。要我说,他们真该读一下《温家宝地质笔记》。
另有一个问题,是我在读这本书时想到的,上头制定政策者,出发点一般是好的,可为何落实到了下头,有一种可能,就成了一件坏事?以我熟悉的地质行业为例,书中笔记里的一些改革意见,提出的不可谓不早矣,为何有一些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莫不是真应了鲁迅翁的那句话:“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离那些改革意见的提出,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看来依旧深刻,可说极具前瞻性,却也从侧面证明了改革之艰难,之阻力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些都不得不令我们思索。
我是无意间翻开这本书的,其图表之精细,记录之工整,给我很大的震撼。现在仿佛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一来由于工作方式的转变,也可能是人心浮躁所致,这样的图表、记录怕是以后很少会看到了,是让人遗憾的事。那么不妨用地质术语来说,这本书可看成表征一个时代的“化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