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摇曳
2022-01-06经典散文
[db:简介]
灯影摇曳
文 沉风
父母亲的影子,总在摇曳的灯光里相伴相随地穿梭,那影影绰绰的模样,俨然催促一场场缠绵秋雨的因子,无数次淋湿了我的梦境,或温暖或落寞。
冬月周日的凌晨,我惯性地醒来,朦朦胧胧中,窗外有一抹灯光顿时让我感到新奇。要是在城里这灯光是很自然很恰当的,毫无新意。在乡下,自我有记忆以来,午夜之后的乡村一般都是一团漆黑,村里人是不会让路灯闲着的,那是耗钱的活。现在我的确是躺在老家的床上,我依然感受到昔日乡村夜里黑暗包裹着令人窒息的宁静。
我醒了,把头伸出窗外。我肯定那是厨房屋外的灯在亮着,余光弥漫到离房子不远处大榕树上的侧面,斑驳的暗影在地面上微微晃动。就是榕树的枝叶不知道是在养神还是在凝视,出奇的安详,但我知道是深秋的夜风在动了。我生点惊喜,这是乡村夜色在为游子演绎它那久违的灵动吗。远处,天际幽蓝,大山的轮廓庞大模糊。
我下到一楼推开厨房的门,时间显示3点,原来我才睡不足三个小时。昨夜一家人聊着聊着,午夜之后才意犹未尽地熄灯休息。此时,父母亲看到我,神情愕然,妈妈低声说,是我影响你们睡觉了吗。
父亲正在大盆里泡鸭子。他用一根小树枝心急火燎地撩开鸭子的毛和翅膀,让沸水渗透。暖热的水汽缓缓升腾,潮湿的灯光在摇曳,父亲的影子投射到墙上,不停地忙碌。满厨房的烟雾气,夹杂着鸭子的腥味钻入鼻子。母亲正在给鸡拔毛,已经拔好毛的鸡鸭装在另一盆子里,干净洁白的,又似乎泛着黄色的光。
弄鸡鸭这些家务活,于我真的不在话下。很小年纪我就跟随父母学做家务。我知道用什么样程度的热水泡鸡鸭到什么程度才不会烂皮,我知道把手抓住鸡鸭脖颈处的毛,用合适的力气紧贴鸡鸭的背部捋下去,什么茸毛细毛连带被拔掉,提高干活效率。这时候,我当然拒绝母亲催我休息早晨要开车的要求。拉起衣袖,我加入父母一起干活。为了不影响楼上的睡梦。我们很少说话,是灯光见证了我们默契的劳作。
直到把十只鸡鸭都弄好了,时间是早上六点钟。今天天气晴朗。
鸡鸭的饲养都是父亲一个人侍弄的,母亲与我们在城里生活。用父亲自己的话说,这是用大米和野草养大的鸡鸭,吃得放心。昨晚连邻里及亲人们满满两桌人,吃完了两只鸭子和两只鸡。剩下的鸡和鸭子,父母亲说给我们兄弟分别拿回城里弄给孙儿孙女们吃。
这次我们是一起回家给父亲过生日的。70岁的父亲口口声声不愿意我们回家来,但是,他却熬夜地准备土特产让我们带回城里的家,他做这一切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心口明显是敞开得阔大的,豁然开朗。既然都来了,他又想让我们早起回去。父亲说,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必须要休息五六次,安全第一。
突然,我似乎钻入一句诗里,“游子身上衣”零距离地贴附在我的心壁上,一会如冰,凉飕飕的,一会如毯,暖洋洋的。
九十年代初期,村里通了高压电。农民的心事是最易掩藏不住的,惊喜若狂写在人们的脸上。那时候我们住的是低矮的土木结构的三间瓦房,烧柴火的烟熏黑了四周的墙壁,在晚上,就一盏煤油灯的光亮,只能照明巴掌大的空间。刮风时节,风从瓦缝间从墙壁裂缝间灌入,煤油灯摇摆不定的焰点显得十分弱小,非常可怜。
但是,我的父母亲,依然在煤油灯昏黄的光晕里忙碌着煮饭喂猪做家务。用母亲的话说,一瓶煤油就一块钱,够用一个月,比交电费节约多了。每当月末,我们四兄弟从学校回家,分别从父母的手中接过伙食费或学费的时候,常常是夜幕下煤油灯光摇曳的时候。窗外的村庄,电灯明亮,如学校里的灯光一样,舒适,诱惑。
一九九八年七月,我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工资中买了一捆电线回家,在屋子中央挂个二十五瓦白炽灯,我记得,夜晚的光亮遍及土墙的角落,晚上,可以看清巴掌里的手纹了。老鼠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在人面前偷吃了。哪想到爸爸在我一离开家,他随后就替换上一个五瓦的白炽灯。我想,也有道理,正如父母所说的,我们家还处在战斗的风口上,还有三个学生呢,钱要用在枪口上。
这些年,城市的红红绿绿,迷乱了我的这双眼睛,我依然愿意在招摇实则沉重的灯影下佯装坦然,遥望虚无星辰的喘不过气来。然而,支撑我们的脚步坚定走向岁月深处的,是灯影里摇曳的影子。
文 沉风
父母亲的影子,总在摇曳的灯光里相伴相随地穿梭,那影影绰绰的模样,俨然催促一场场缠绵秋雨的因子,无数次淋湿了我的梦境,或温暖或落寞。
冬月周日的凌晨,我惯性地醒来,朦朦胧胧中,窗外有一抹灯光顿时让我感到新奇。要是在城里这灯光是很自然很恰当的,毫无新意。在乡下,自我有记忆以来,午夜之后的乡村一般都是一团漆黑,村里人是不会让路灯闲着的,那是耗钱的活。现在我的确是躺在老家的床上,我依然感受到昔日乡村夜里黑暗包裹着令人窒息的宁静。
我醒了,把头伸出窗外。我肯定那是厨房屋外的灯在亮着,余光弥漫到离房子不远处大榕树上的侧面,斑驳的暗影在地面上微微晃动。就是榕树的枝叶不知道是在养神还是在凝视,出奇的安详,但我知道是深秋的夜风在动了。我生点惊喜,这是乡村夜色在为游子演绎它那久违的灵动吗。远处,天际幽蓝,大山的轮廓庞大模糊。
我下到一楼推开厨房的门,时间显示3点,原来我才睡不足三个小时。昨夜一家人聊着聊着,午夜之后才意犹未尽地熄灯休息。此时,父母亲看到我,神情愕然,妈妈低声说,是我影响你们睡觉了吗。
父亲正在大盆里泡鸭子。他用一根小树枝心急火燎地撩开鸭子的毛和翅膀,让沸水渗透。暖热的水汽缓缓升腾,潮湿的灯光在摇曳,父亲的影子投射到墙上,不停地忙碌。满厨房的烟雾气,夹杂着鸭子的腥味钻入鼻子。母亲正在给鸡拔毛,已经拔好毛的鸡鸭装在另一盆子里,干净洁白的,又似乎泛着黄色的光。
弄鸡鸭这些家务活,于我真的不在话下。很小年纪我就跟随父母学做家务。我知道用什么样程度的热水泡鸡鸭到什么程度才不会烂皮,我知道把手抓住鸡鸭脖颈处的毛,用合适的力气紧贴鸡鸭的背部捋下去,什么茸毛细毛连带被拔掉,提高干活效率。这时候,我当然拒绝母亲催我休息早晨要开车的要求。拉起衣袖,我加入父母一起干活。为了不影响楼上的睡梦。我们很少说话,是灯光见证了我们默契的劳作。
直到把十只鸡鸭都弄好了,时间是早上六点钟。今天天气晴朗。
鸡鸭的饲养都是父亲一个人侍弄的,母亲与我们在城里生活。用父亲自己的话说,这是用大米和野草养大的鸡鸭,吃得放心。昨晚连邻里及亲人们满满两桌人,吃完了两只鸭子和两只鸡。剩下的鸡和鸭子,父母亲说给我们兄弟分别拿回城里弄给孙儿孙女们吃。
这次我们是一起回家给父亲过生日的。70岁的父亲口口声声不愿意我们回家来,但是,他却熬夜地准备土特产让我们带回城里的家,他做这一切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心口明显是敞开得阔大的,豁然开朗。既然都来了,他又想让我们早起回去。父亲说,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必须要休息五六次,安全第一。
突然,我似乎钻入一句诗里,“游子身上衣”零距离地贴附在我的心壁上,一会如冰,凉飕飕的,一会如毯,暖洋洋的。
九十年代初期,村里通了高压电。农民的心事是最易掩藏不住的,惊喜若狂写在人们的脸上。那时候我们住的是低矮的土木结构的三间瓦房,烧柴火的烟熏黑了四周的墙壁,在晚上,就一盏煤油灯的光亮,只能照明巴掌大的空间。刮风时节,风从瓦缝间从墙壁裂缝间灌入,煤油灯摇摆不定的焰点显得十分弱小,非常可怜。
但是,我的父母亲,依然在煤油灯昏黄的光晕里忙碌着煮饭喂猪做家务。用母亲的话说,一瓶煤油就一块钱,够用一个月,比交电费节约多了。每当月末,我们四兄弟从学校回家,分别从父母的手中接过伙食费或学费的时候,常常是夜幕下煤油灯光摇曳的时候。窗外的村庄,电灯明亮,如学校里的灯光一样,舒适,诱惑。
一九九八年七月,我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工资中买了一捆电线回家,在屋子中央挂个二十五瓦白炽灯,我记得,夜晚的光亮遍及土墙的角落,晚上,可以看清巴掌里的手纹了。老鼠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在人面前偷吃了。哪想到爸爸在我一离开家,他随后就替换上一个五瓦的白炽灯。我想,也有道理,正如父母所说的,我们家还处在战斗的风口上,还有三个学生呢,钱要用在枪口上。
这些年,城市的红红绿绿,迷乱了我的这双眼睛,我依然愿意在招摇实则沉重的灯影下佯装坦然,遥望虚无星辰的喘不过气来。然而,支撑我们的脚步坚定走向岁月深处的,是灯影里摇曳的影子。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