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卖烤红薯的老人

2022-01-06经典散文
[db:简介]


卖烤红薯的老人
                         一枕香梦
       每天清晨,一打开校门,那股烤红薯的浓郁香气就拥挤着扑面而来,活蹦乱跳直往肺腑里窜,一个崭新的日子,仼凭满怀的香气拉扯开生活的帷幕,鲜活而清香。
        那个卖烤红薯的老人,一头银白浅发蓬勃着,显示出老人精神四溢的英姿。时已初冬,早雾水气重重,学生们还只是三三两两来校早读,买薯的人自然就少。老人独自忙乎:一边挨个小心翼翼翻着烤红薯,像怕惊扰了红薯的甜梦,还要爱扶几下薯身,静静的等待生意;一边照看着炉火,添加些柴棍,让它不紧不慢不急不燥地燃烧。性急吃不得热豆腐,性急也烤不出好红薯。太性急了,薯心未熟而表面早已焦黑如炭,像一团团煤炭巴巴,拿在别人手里还要弄黑别人的手,只怕一个也卖不出去;太慢了,来了生意你的烤红薯又没有熟,错过时机丢失了生意。只有不急不燥的烘烤,才能将红薯烤得面皮金黄,像抹上一层油惹人心爱,摸起来温热不烫,撕开皮黄心薯恰似蛋黄一般油黄光亮诱惑你的食欲,未呷心已醉。乌心薯一瓣一瓣分裂开来,宛如绽放的紫色菜花,写满了惬意,充盈着热情,把你的胃逗引得张开大口。没有生意时,老人端坐在烤炉前正襟危坐的样子,时光就从他从从容容的脸庞上走过去,从他烤得活色生香的红薯上走过去,连时光都走得慵懒和宽松。
       有时,我走过去靠近他,关心地问:“师傅,生意好吗?”
         老人淡定地望过来,不紧不慢地回答:“也还过得去吧。”
          我不知道他的“也还过得去”到底是指每天三、四十块钱的收入,或者百、八十元的进项。我只能从他的神态揣摩到他乐知天命的放松与知足。知足者常乐,知足者心安。真的,我们不能勉强每天要有多少生意,收获多少金钱,然而我们能够设定一种心态去接受生活的馈赠,并对生活的馈赠常怀感恩。
         老人总在那个地方卖他的烤红薯。那是一个店面前的屋檐,无论天晴下雨无论春来冬往,也不管卖烤红薯的人是多是少,他只占据着那个固定的地点,最多只是从坎上移动到坎下,或者从坎下移动到坎上。那个地方成了他的一块金字招牌或者不二的店面,我们要吃烤红薯时常说:去买屋檐下那个老人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指他的薯。有一天,那地点从早到晚空着,我时不时有空了就去探看。一日几次竟弄得我的心都空落落的,仿佛总缺少着一个落脚点。真有一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味道。日后才知道他严重感冒了,在家休养生息。第二天,他一出现,那里就热闹起来,买红薯的人突然增多,熙来攘往川流不息。我逮住一位顾客问:“干嘛老爱买他的红薯呢?”那位顾客回答我:“一是红薯烤得好,二是足金足两不克扣人。”能够做到这两点确实是很不容易了,前者说明老人烤红薯的技术,后者说明老人的人品。
        老人总在学生上课后按时悄然退走,下午放学时又准时赶来,很少缺席过。后来,学校里的食堂也有烤红薯卖了,学校又实行半封闭式管理,老人的生意多少就受到影响。
         几年来,我都没有看见过他的老伴或者儿女给他送过东西,比如雨天的雨伞到时的晩餐,或者其它什么。老人永远是一个人,推着用自行车轮胎改造而成的手推车。我问起他的家庭情况时,老人正在往灶里加柴火,老人说:老伴前几年就去逝了,儿女们在外地工作打拼,儿女们不许我做生意的,我现在身体好能吃能动,搞搞副业多劳多得吧。年轻那阵子还不许搞副业咧。老人喜笑着,一付悠然自在的样子。火红火红的柴火映照着他的脸庞,老人红红的脸庞也像一个熟透的烤红薯,不过,他只将自己出售给儿女们,出售给生活出售给时间。老人在时间里浮游,时间在一切事物上流淌。时间无语,薯香温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