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的花(外四篇)
2022-01-06经典散文
[db:简介]
庄稼的花(外四篇)
石广田
石广田
1、庄稼的花
庄稼的花没有几种是漂亮可人的。比如小麦、玉米、水稻,说是“扬花”,其实你不注意,根本看不到花;即使注意了,看到的也只是或白或黄的小点儿,没有任何花的形状。再比如黄豆、绿豆、黑豆等豆类,你能看得见花,只是它们也小得可怜,掩映在绿叶里羞羞怯怯的显不出多少影子。
当然,庄稼的花也有稍微漂亮一些的。比如油菜,现在很多地方的油菜田,在春天都成了人们的游览胜地。其实油菜花单瓣的花朵还没有指甲盖大,颜色只是单一的金黄色。但是它们靠着数量上的优势,也算是为庄稼挣回了一点儿声誉。
庄稼的花虽然不漂亮,香气却不比那些漂亮的花儿单薄。辛弃疾在一首词里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足以说明水稻花的清幽。小麦的花香跟水稻的花香差不多一样淡雅,但是玉米的花香却要浓郁得多:当秋天你在扬花的玉米田边行走,一定会浸入你的心脾。如果你不知道玉米也会开花,难免会疑惑不解。
为什么那么多的庄稼的花都不够漂亮呢?是我们的先祖和现代的育种家不够聪明吗?有农学知识的人会告诉你,很多庄稼的花之所以不够漂亮,是因为它们授粉靠的不是外表招蜂引蝶,而是靠自然的风。庄稼的花因此叫做“风媒花”。造物主有时候就是这样幽默,平凡的身影后,却隐含着不可或缺的美味。这些,都多亏了慧眼识真的先人们没有“以貌取人”。
庄稼的花漂亮不漂亮,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要我说,它们不漂亮倒是好事一桩,“自古红颜多薄命”,那些漂亮的花儿如玫瑰往往被人们早早采了去,如果是庄稼,没有了花,是结不出粮食的。诸如果农爱护杏花、桃花,也不是为了浪漫,而是在意花落以后结出的果子。
庄稼获得人们的喜爱乃至离不开,并不是因为花。再美丽的花也容易凋谢,唯有粮食,最终和人结为一体。
2、叶子是村庄的象形文字
每一片叶子,都是太阳用光芒雕刻的象形文字,只有大地和矗立在大地上的村庄,才能够读懂。
小麦、玉米和高粱的叶子像一柄柄锋利的剑,花生、枣树和槐树的叶子像一枚枚椭圆的蛋,红薯、泡桐和杏树的叶子像一颗颗桃形的心,棉花的叶子则像一张张伸开的手掌……它们春发秋落,在天空和大地上恣意书写,记录着村庄的成长和变迁。
四时有序,叶子们或碧绿,或金黄,或火红……鲜艳的果实次第成熟,像一片片涂了油彩的温润的嘴唇,和村庄说着幸福的悄悄话。这样的语言,只有那些住在村庄里的农民,才能够真正听懂:春种秋收冬藏,它们让一年的辛劳收获喜悦,滋养身体和灵魂。
不要以为朴拙的农民不会写诗作文。你看,田野里高高低低、平平仄仄的庄稼,有那位诗人可以写得出如此完美、真实感人的诗篇呢?在大地这张绵延无尽的巨幅宣纸上,按照二十四节气划定的格子,农民们挥洒自如:不优柔、不做作、不矫情,或缓或急,或密或疏,似写诗又如作画。
你可能见过用叶子编织的精美坐垫、手袋以及古朴简洁的工艺品。在你赞叹的时候,可曾领会透它们的涵义?没有罗丹或者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那般神秘,也没有金银珠玉那般富丽堂皇,它们是用双手谱写的赞美太阳和大地的乐章,你可曾听到?
叶子是村庄的象形文字,就像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年都增加一页。你能从《诗经》中看到,能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著述中看到,也能从现代新媒体中看到。它们并不是千古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唯有村庄,才最珍惜那些叶子,再繁盛的花,只不过是字里行间的标点符号罢了。
如果你也爱村庄,就会读懂太阳写给大地的彩笺。
3、村北的田间曾有一条小路
村北的田间曾有一条小路,既狭窄又不平坦,仅能步行。它斜斜地将原本整块的田地,硬生生地切成两块。懒惰的人们不想绕远路去更远的田地,他们抄近路的脚仿佛一把把刀子,将妄图封路的庄稼和野草一遍遍消灭掉。
小路有时候不能行走,因为庄稼要浇水。田埂被一条条重新筑起来,防止水流到外家的田块里,路就泥泞起来。但水还没有来得及干透,脚步就又踏上去,凌乱的脚印格灵灵地像一只只惊恐的眼睛。
种那些田块的人家曾想阻止懒惰的人们继续偷懒,但乡里乡亲碍于面子,总不能站在路口一个人一个人交代。于是秋天犁地的时候,他们就把小路也犁开,打上田埂,种上庄稼。小路就成了田野,消失不见了。
庄稼还没有长出来,三三两两的人群又开始在田野里行走。消失的小路慢慢又恢复成原样:田埂被踩平了,种子被压在地里,幸运些的也只是探一下头,就被脚步踏得踪影全无了。
年复一年,那条小路湿了再干,去了又来,顽强地存在了好多年。
终于有一年,那条小路没有再出现。那一年,人们在田块的一头儿修了一条南北笔直的大路,人可以走,车也可以过。有了这条大路,秋天消失的小路就这么永远消失了。
若干年后,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知道那块田地间曾经有一条小路,他们看见的,只有那条笔直宽阔的大路。那块弥合了小路的田地,已经和其它田块没有任何区别了。
路是让人走的,也是人走出来的。村北田间那条小路的生生灭灭,在一次次证明这个道理。但通向某地的路并非只有一条,也并非不能替代:有了更好的新路,谁还愿意继续去走坎坷不平的老路呢?
4、路是村子生长的方向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草木向太阳……可能没有人会在意,一座村子也有它生长的方向。
一座村子的生长,并不是毫无秩序四面突击,它往往向着某条大路前进。村北有大路,村子就向北生长;村东有大路,村子就向东生长……这样看起来,大路就是村子生长的方向。
有很多大路,如国道、省道,它们往往绕过村子,甚至离村子很远。但距离并不能阻止村子向它们靠近:一座又一座房子,用不了几年,大路两旁就满是人烟了。那些离村子太远的大路旁,会矗立起一座座全新的村子。于是大路不再孤单地向某处延伸,渐渐夹在了村子中间。
夹在村子中间的大路,慢慢变得不够通畅。因为那些路不像城市的路有地下通道或过路天桥,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并且安全地穿过大路来往。村子里的人们开始担惊受怕,路上的司机也小心翼翼放慢车速,但是交通事故还是一年年多起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路开始拒绝村子向它们靠近。那些新路被工人们修得高高在上,仿佛一条条带着闸口的河堤。面对这样的局面,村子变得很识趣,它们不会去爱任何一条“清高”的大路。于是村子向着那些亲切的大路继续生长。
村子为什么非要向着大路生长呢?这个问题就好像“村子里的人为什么非要去城市”一样,难以作答。“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或许就是答案。村子靠近大路甚至把大路围进村子里,就像村子里的人挤到城市一样,都是想实现“变富”的梦想。
村子向着大路生长的历程,或许也折射着村子里的人到城市去的影子:曾经亲切的城市,是不是也会像那些新修的大路一样,有一天也变得高高在上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