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乡路漫-----情亦久

2022-01-07叙事散文木林
高速车如长龙,一眼望去声势浩大,绵绵不绝。堵车渐渐地成了一道风景。万万秒的时光在纹丝不动的车队里耗尽。每每此一刻,人们常常用堵车不堵心来安慰自己,消磨无奈的时光。
归乡似箭的心在漫漫等待中交缠着,翻腾着。真正是爱恨交错,别是一番滋味。只得把……

高速车如长龙,一眼望去声势浩大,绵绵不绝。堵车渐渐地成了一道风景。万万秒的时光在纹丝不动的车队里耗尽。每每此一刻,人们常常用堵车不堵心来安慰自己,消磨无奈的时光。
归乡似箭的心在漫漫等待中交缠着,翻腾着。真正是爱恨交错,别是一番滋味。只得把堵车的无聊时光都耗费在聊天中。
多少时光流逝?自从离开家乡,国庆节就从未踏入家乡的土地。春节也有N年未重温那时的热闹温馨了。
时光荏苒,岁月匆忙,对家乡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模糊的只有几处特别的小印痕刹那间仿佛清晰却又徒然溜走。无奈地惊觉,那曾经发生在年少岁月里的一切随着残忍时光逐渐走远。直到某个特殊的时刻才会从记忆深处翻腾出来触动某根弦,使往事重现。却又似梦非梦般地久远。
妈妈深知我怕烈日怕泥土怕那“家伙”,不能适应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至今想到那时走在广袤无垠的田地里顶着烈日给父母送饭都后怕,烈日炙烤着大地,炙烤着辛勤劳作挥汗如雨的父母,炙烤着昏沌沌走在田埂的我。父母的手上沾满了泥土,有些还深深地嵌入指甲缝里。背脊上的汗水一茬又一茬地浸湿衣服,亲密地黏着皮肤,仿佛一对如胶似漆的“恋人”。
一个人走在田埂上是心惊胆颤,深怕突然间从草丛里窜出那个长长的“家伙”,只要一听到风吹草动就心率加速。
一年秋天,路上铺满收割下来的黄豆杆,走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一条已经死了的“家伙”躺在黄豆杆中,吓得大跳大叫,心狂跳得久久不能平静。曾有个男同学还恶作剧用小棍子挑了一条死“家伙”一声不吭地走到我面前,结果可想而知。不敢想象那时的惊吓感觉。
后来一女同学也依法炮制,居然拿了一本故事会,将其中一页画有它样子的图片挂着“坏坏”地笑意压在我的书本上,当时吓得从凳子上弹跳起来,将故事会本能地摔了出去。由于尖叫声音太大,影响到了隔壁班。老师特意跑来将我们批评了。没人“同情”我的惊吓,却被我的夸张举动逗得哈哈大笑。
那时迷恋李野默老师的广播连播。记忆尤深的是路遥的的《平凡的世界》,听得泪如雨下,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孙少平兄弟俩在艰苦生活中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舞着人心。尽管生活对他们不公平,然,他们依然能够勇敢正确地迎战困难。使懵懂的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一切都如第一次听到的外文歌《Yesterday noce more》一样,昔日不能重来了。
这首经典历经数年,依然荡气回肠,愁肠百结。当优美的前奏缓缓而来时,那时的一切恍若就在眼前。
一曲完毕,由生感叹,一切不能重来,早就随着这首歌曲的演唱者卡伦卡朋特兄妹夭失于人世间。
除了听广播、听歌曲还喜欢看武侠看言情,五年级时一次在邻居家看到了梁羽生先生的《白发魔女传》借读后就迷恋上了。
记得当时怕被妈妈察觉,一手打着手电筒一手握着书躲在被窝里偷看。当然看得最多的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了,《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不过,这些早已久远,加至那时也小。只知其名不知其意了。
倒是对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印象深刻。当时,全村只有几家有电视机的。当《射雕》播放时,八队有户人家已买了台彩色的,一到时间点,全村人都很早就涌到他家。伸长脖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屏幕,注意力早已被剧中情节吸引,居然对蚊蝇叮咬居然毫无感觉。
进入初中,琼瑶、岑凯伦的小说进入视野。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上课途中下课睡觉前,书不离手。就连上学放学路上也会躲在田埂里沉湎在小说中。
记得有一次刚把《梦的衣裳》读完,就给另一女同学。正好是班主任老师的课,正当她看得入神时,班主任跑过去拿起书就撕了个稀巴烂。吓得心狂跳不已,好险!从此后,再也不敢上课看小说。
空闲时,独自立在平房顶台上,沐浴在自然的怀抱里,眺望东南方,在云卷云舒的苍穹里遥想着未来,让思想翱翔在广阔无垠的蓝天下,想象着那个东方城市的景象。
那些年上海的姑奶奶常回老家,带了很多美食与衣物,漫无边际的思绪里会将自己与那个美丽繁华的大都市衔接,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与生养土地的离别交汇成难以言述的惆怅。
说来惭愧,对那片养育我十几年的土地不甚了解。不知一亩地能收多少稻谷?当别人滔滔不绝家乡的种种时,很多应该了解的东西仿佛第一次听说。脑海里唯有是辛劳的父母在那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养育了我。
坐在车窗前看着越来越近的土地,往事便似广告镜头在眼前闪现。那片不变的风景再次闯进来时,心海汹涌,泪水即刻便爬花了整张脸。
近了近了更近了,为了不想让亲戚看到红肿的眼睛便擦干泪水强迫自己恢复常态。再匆匆离乡而去,看到那片土地离越来越远时,又禁不住再次潸然泪下。这一别又不知几时归?
多年后,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也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家乡人的努力拼搏发生了巨变。很多农民自己办起了工厂,开起了公司。
为了鼓励农民种地,农村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在田地里辛苦的农民不但耕耘有收获,还得到政府每年的补贴。但收效甚微,于是政府又另寻良策。实施大片土地承包制,几十亩上百亩的土地由一人承包,完全机械化的种植,将农民的双手从一棵棵庄稼中解放出来。
市县也迅猛发展着,私家车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常常出现拥堵的现象,坐在车中没有来得及细细观赏,从沿途的建筑风景里就已找到了城市现代化的答案。
经济时代的步伐已经淹没了以往的一切,人们在大潮中翻腾时,或多或少地已经失去了旧时代的那份朴实和纯厚了。可我们怀念的恰恰是那份纯纯的让人念念不忘的感情。
那时的人们,兄弟邻里乡情浓厚,谁家菜园里菜势好就去谁家采摘着吃。农忙时节,邻里乡亲互相帮忙抢收稻子。插秧时,谁家秧苗先插好就跑到别家帮忙插上一会。如今这种浓厚的感情已难以寻觅。
回乡短短不长的时间回顾,现实已改变了很多。环境上的,经济上的,思想上的。人的心境也不同以往,即使回家常住,心境不同感觉也大不同,诚然亦找不到最初的感觉,回不到那种状态中。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必须适应潮流。但要明白很多东西是可以不变的,比如:人性的淳朴,人类必备的素质,对知识的追求……
不长的时间里,横越现在生活的城市和家乡的长江上已然横空架起了三座桥梁——江阴大桥,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大大促进了苏南苏北的经济,方便在外闯荡的人们的出行。
如今从沪到盐三小时路程,回家一趟更方便。却总是那么难以成行。因了父母都在身边?因了家中的主屋年久失修已倒塌?似乎是似乎也不是,偶尔回去一次才感觉已体验不到当初的那份情感了。
儿时的伙伴已天涯海角,相见甚难。回乡路依是路漫漫!
张爱玲在新中国成立后,黯然离开故土,踏上异国的路程,这一走再无回头路,历经曲折。回乡无望后在异国孤独凄凉地悄然离世。
余光中正值韶华离开祖国去了台湾,他把归乡路镌在游子的乡愁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
这首诗让多少在外的游子热泪盈眶,产生心的共振?
席慕蓉倾情诉出多少身处异乡游子对故乡的眷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人哪!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都忘不了自己的根。正如殷秀梅所唱: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我们的故乡不管美丑贫穷,在我们的心中就是那么美丽,因为她终究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即使多年后发生面目全非的改变,哪怕是物非人也非!即使经历社会磨砺,看尽沧海桑田。人的阅历、境界、心胸都不复当初,也永远对故乡怀有一份眷念之情!只因为,她是我们永远的爱人。
乡路虽漫漫,情深意久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