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时候的中秋味 作者-姚守航
2022-01-07叙事散文墨客书香
儿少无忧虑,成年漂泊舟。金风扫落叶,岁月摧白头。华夏无眠夜,中秋对酒愁。凭栏听淮曲,望月唱苏讴。 ------题记
《散文》·小时候的中秋味文/姚守航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花好月圆的时刻,使我又倍……
《散文》·小时候的中秋味文/姚守航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花好月圆的时刻,使我又倍……
儿少无忧虑,成年漂泊舟。金风扫落叶,岁月摧白头。华夏无眠夜,中秋对酒愁。凭栏听淮曲,望月唱苏讴。 ------题记
《散文》·小时候的中秋味文/姚守航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花好月圆的时刻,使我又倍加的想起了儿时老家的中秋节来。在我们江苏盐城中秋节,老家人俗称她为“八月半”,由于农事的时间大都是以农历为主,就成了这种叫法。虽然很直白,但却承载着故乡人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与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小时候的八月十五,不仅中秋的味道特别浓厚,而且还比较神秘,在我的心中很早就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了。从九月一开学我就开始盼望着佳节的到来,因为中秋一到也就能吃到月饼与平时很少有的水果了。“上冈月饼”是用花生米、核桃、葵花籽、大杏仁、腰果、黑白芝麻、葡萄干、红绿丝、白糖和红糖做馅,再把糯米粉、粘米粉(米粉)、澄粉(小麦淀粉)、牛奶、小苏打、玉米油发酵成面,最后由模具做成月饼放入烤箱进行烘烤。这样带着仁香的 “月饼”是我们的最爱,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尝到,我们常常私下里交换着吃。其实“月饼”里的馅少得可怜,要咬好几口,才能品到一丝丝甜一丝丝香,正因为珍贵,那些时候做的月饼饼香才永远纷飘在我童年的中秋记忆里。
中秋这天,在外寄校读书的哥哥姐姐会不远千里尽量往家里赶,母亲想方设法做一桌丰盛的菜,等待孩子们归来,一家人在月光下一边吃饭闲聊一边饮酒赏月,阖家团聚、其乐融融……所有的传统习俗活动都是在父亲的操持下完成的,祭月、赏月、吃月饼、玩小花灯、掼炮、赏桂花、饮酒等。整个村庄到处人来人往,节日的气氛随意的飘荡在村子上空。平时因忙碌奔波而很少走动的亲朋好友在这一天也要相互登门送去祝福。不仅如此,庄子上一些将要过门的姑娘们在这一天也会收到男方家里送来的礼品。
七八十年代盐阜农村我儿时的老家人过八月十五的心是非常虔诚的,每逢中秋夜父亲都要在院子里设个大香案,桌上摆满月饼、苹果、红枣、李子、葡萄、香蕉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苹果是绝对不能少的,有时将苹果一层层堆积成为宝塔的样子,讲究的时候也会挑选几个大的苹果用刀雕刻成莲纹的模样,把一个特别大的月饼摆放在拼成的莲花座上。在月下,朝着月亮的那个方向,先是在香炉内插上三支香,粘好蜡烛点燃,放大小鞭炮,然后由父亲双膝跪着烧三张折好的冥币,嘴内默默祈祷.......接着父亲再三叩九拜,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最后由母亲切开一个由碗口般大的团圆大月饼依次分给家中的人,让我们必须在皎洁的月光下吃完,才算了结了一年的心事与心愿。因为祭拜月亮的大月饼既饱含着月亮娘娘对敬献者来年的祝福,也深含着农家人对一年来上天赐予的风调雨顺、丰收年景等福报的感激;所以祭拜过月亮的食品是要分给每个家人来吃的,以保佑保五谷丰登与国泰民安以及平平安安。
时光荏苒,我从当初的少不更事变成如今的年逾不惑;白驹过隙,猛然回首,不觉离开家乡已二十多年了,虽说少儿时期的“中秋味”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越来越淡,但小时候中秋的情愫依然伴随我漂泊的日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去年中秋,今年中秋,明年中秋!...... 姚守航 于上海23021.9.12
姚守航 于上海23021.9.12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