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聊借玄想度春寒

2022-01-07抒情散文李兴文
除了祝愿和期待,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惨淡到近乎虚假的阳光是不足陪守的,到风里走走会更好些。虚假的阳光甚或更不足期待——距离真正的春天还有一些时日,在一颗坚强而悲悯的心,充满挫败感的空自等待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走一走,所有不顺意会在风里消解一些……

  除了祝愿和期待,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惨淡到近乎虚假的阳光是不足陪守的,到风里走走会更好些。虚假的阳光甚或更不足期待——距离真正的春天还有一些时日,在一颗坚强而悲悯的心,充满挫败感的空自等待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走一走,所有不顺意会在风里消解一些。
  虽然处在又一个崭新但依然萧瑟而寂寥的年节,毕竟还是年节,萧瑟气象中,还有披红挂绿的。从缺衣少食到衣食具足,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年节,仿佛是从冰冻的泥潭里艰难长出、长高的芦苇——从冰冷而黑暗的泥潭里冒出头来,再把头脸、身子艰难伸出欲解还冻的泥水,高天之上,春日的阳光很遥远,很惨淡。又几场风雨,入夏了,芦苇终于长高了长壮了。青春苦短,未及自恋自赏,又结出洁白的絮,像一首悲壮的歌,唱响在在秋风里。
  那是真的,成长的过程是无法筹划的,在极具魔幻色彩的时间流程里遇到的,总是成长的结果。
  大约开始于十年前吧,感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与年节一同临近的,是一种难言的隐忧与焦虑。那些隐忧与焦虑来势凶猛,一年比一年让我心惊不已,对我构成莫大的压力,让我对年节越来越没有兴趣。
  不大愿意多想过年的事情了?对,因为我在老去。
  但还常常想起少年时代关于年节的感觉,总之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悦和希冀。终于可以期待的饱饭,散发着奇特气味的新衣,终于变成真切的现实,艰难的日子终于愿意给饱受艰难的童年以极度珍稀的喜悦。而转眼之间——那简直是在转眼之间,吃饱饭和穿新衣的事情都不再是可望而不可的。温饱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极度稀缺的时候,它们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当它们变得充盈,它们很快会被另一些无形的东西所代替。首先从心底里逃去如飞的是关于年节喜悦和不断翻新的年节期待。当初那些浅薄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所占的心灵空间,全被中老之际的隐忧和焦虑填得满满的。也好像是在转眼之间,生生地,就从娱乐世界里退了出来,也从热闹非凡的人群里退了出来;生生地,板着一张冷峻的面孔,对这个不曾给过完整而连续美好感觉的世界多有怨艾,不想继续空耗自己的感知能力,而更愿意让自己与神一样的东西在一起。
  还想怎么样呢?常常让自己安静下来,学会独处和发呆,学会玄想,并且玄想到随时都能飘起来。想来想去,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来龙去脉,而不再在乎,是被剥夺了,还是自己心甘情愿地把年节的喜庆和欢场让渡给真正喜欢真正需要它们的人了,自己依然躲在幽静处,把发呆和玄想当成唯最大的乐趣,也当成抗衡这个世界施加给人的异化力量的方式。像一个无比虔诚的教徒那样,给自己创设一种状态。那种状态,在自己,是自由与欢畅,但在别人,也许就像老年痴呆者那样远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与我喜欢与不喜欢都没关系,对我颇有压力感的年节还是按时到来。这种在形式上与我的生活日渐疏离的日子,一次又一次把我逼进了越来越陌生的世界。但我隐隐有知,我在迅速坠落到生活的本质里去,或者说,我正在进入中老者的心灵专属的世界,而城市与年节,根本进不去。
  但愿这是命运的安排。我几乎每天都要两次穿过空旷的滨河公园,穿过廊桥上聚拢的冷风,穿过车辆时断时续的一段公路,穿过密集而扎眼的红灯笼隔成的过道,穿过白天黑夜都在亮着的流星雨灯阵,穿过街道上零零星星的行人,穿过小城关门闭户安心过年的古老习俗及其沉闷气息。回到家里。风尘仆仆的我,还是孤独的。
  床头柜和沙发上都放着未读完的书。的确,那些书已被搁置得很久很久了,仿佛是我青春年少时翻开的,而整个中年,都奔波在书本以外的世界。那些书是一些宣示,仿佛在努力说明那种卒读是事出有因的,仿佛是比读书更急迫的事情让我安不下心来。长期搁置的书籍本身就代表一种无奈,那种无奈的言下之意是,人到中老,年节所致的隐忧与焦虑与读书大不相宜,中年本身遇上了更多的燃眉之急。而我努力逃离的喧嚷世界,到了年节期间又过于寂静,寂静得让我更加焦虑。好像,我想要逃离的世界对我反讥或嘲弄,我就想展现一些色彩弄出一些声响,作为回击。
  却没有。尤为可笑的是,当我在家里独自坐守孤独,陷入玄想的时候,反而听见外面偶尔传来的一些声响。很明确,那是古老的、至今未曾断绝的鸡鸣声。那些瞬间,一些奇怪的想法就像被雨水浸润的羊粪菌一样在我心里膨胀了:这样粗鄙的小城之所以粗鄙,是因为它迟缓的发育还没有完全蜕掉古老山村的尾——在我的心里,那样的山村与这个小城一直连体,有时候我从小城里眺望山村,有时候,我又从山村里张望尚在远方的这个小城。在我的命运中,小城是这样与我拉上关系的:远远可见一条白色细线一样的公路蛇一样扭动着身子,头尾都通向看不见的远处。偶尔传来短促而紧急的喇叭声,或者悠长而懒散的喇叭声,赶快向山下张望,公路上的汽车就像匆匆前行的小甲虫。汽车消失了,一种遗憾,一种憧憬,从心里袅袅娜娜地升上天空。汽车及喇叭声连接着两个别若霄壤的世界,一个是我极少走出过的山村,一个是远方的城市;山村依然在古代打盹儿,城市还在遥远的未来。我和我的憧憬,都高高地悬在半空。
  是时间赋予我大彻大悟的心智。彻悟的一刻,终于知道人生不过是一个极其滑稽的过程:前半生追逐的未来过于遥远,自己又被乡村死死拉拽难以脱身,终于到达那个未来,竟要花费一个人的数十年时光;后半生终于到达的那个未来,其实比憧憬中的艰难且可怕。投身其中不久,就想奋力反抗竭力逃脱了。但逃脱比投入更不轻松,最大的担忧是再次回到那个乡村——也就无处退去。那是怎样的乡村呢,除了鸡鸣声和狗吠声,剩下的就是人的呼唤声、笑骂声和哭闹声,空气质量最明确的考量对象是人畜粪便的气息所占的比重。除此之外,那个乡村世界让我胆寒的,还有乡民的自私与怯懦,懒散与算计,以及,一直难以驱除的饿和冷。
  年节之后即到仲春。天气长得让人心慌头晕,人的肚皮比寂寥的村子更加空洞,空洞得就像被猪吃光了糠皮的大竹囤——当一想到要退回到那里去,后背就发凉,心里就担惊。觉得在城市里继续委曲求全还是必要的。
  从山村迁移到临河的村子是我命运中的一场意外。人挪一步的结果非同小可,汽车已经从家门前呼啸而过了。听见喇叭声,赶紧出去看,要么汽车正好经过家门,要么已经绝尘而去。每次看到长途班车里坐得满满的人,就想,他们是从很远的远方来,又到很远的远方去的人,在我,他们来的地方和去的地方,都是未来,而不论哪个方向的未来,都是我想去也应该去的。这样一想,那颗激动的心,仿佛要跳出喉咙!
  后来,明确的未来就变成了最近的那个城市。很奇怪?但那时候,在一个少年的认知里,空间和时间就是同一回事。
  从城里回来的人告诉我,我与未来的距离只是一段车程而已。第一次乘车,目的地真的就是县城!自此,我开始把自己的命运悄悄维系给那座小城。
  但我无法跟终于抵达的未来长相厮守。我想要的那个未来,以一辆班车的形式每天从我的家门前经过,但代表未来真正着落的城市还在很远处,从乡村到城市,那一段路还是很遥远的。我很难摆脱那个乡村,我必须跟随它在冻饿和粗鄙中反复沉浮。除了穷匮与饥饿,除了自私与怯懦,除了懒散与算计,还有1970年代的“疯牛病”好像根本无法治愈。另有某年的奇冷——那是真的,人被逼迫,用张贴伟人像和背诵伟人语录的行动来麻痹辘辘饥肠,来忽略身上衣裳露着肘子,裤子露着屁股的窘境。我清楚记得,1976年的春天,有过一场寒流,冻死了竹子,冻死了橘子树,冻死了羊冻死了牛,而侥幸未被冻死的老人惊愕地说,橘子树和竹子,从没听说过会冻死的,但竟给冻死了,这么怪的天象,很少见的!
  那场冷让我的母亲得过一场重病!往事不堪回首,那么羸弱的母亲居然捡回来一条命,那是比竹子被冻死橘子树被冻死的事情更奇怪的!我几乎不能承受那种冷和惊吓,我甚至担心,我的生命将会过早凋谢在那个反复无常的春天。
  我对遥远的未来已不再抱什么信心,尽管门前每天都响起汽车喇叭声,但再无新意,甚而成了纷扰,相比之下,惨叫一般的鸡鸣声和狗吠声,才与那样的冬天是很相符的。
  那个春天终于过去,活过来的,大概由于长期冻饿的折磨,大家对过去和后来的事情极其麻木。就像那年秋天出现的一场铺天盖地的,幼稚且愚蠢的悲伤,都是因为贫穷又被胁迫,愚昧又被恐吓,让所有人变得矮小而怯懦,也变得像初生的动物一样幼稚而可怜。那年的冬天极度寒冷,不久到来的年节尤其萧瑟沉闷。沉闷到极点,我又在眺望那个作为未来化身的城市了。而我真正终于能够停留在那个作为未来实体的城市,已是两年以后的事情。
  我到达那个城市最初的日子,算不上张狂,但也算不上依然天真。二十年后,当我发现我的中年时光完全牺牲给一套住房,终于从租住处搬进自己的家中,我的狂放气质和浪漫情怀已经丢失得精光。很有讽刺意味,我坐稳那个作为未来化身的城市的标志,居然是那样一套房子!本该尽情狂放尽情浪漫了,但是,一方面我已很疲惫,另一方面,我已不再年轻。有足够本钱狂放浪漫的青春少年已经折戟沉沙风穿金甲,而不能不在程式化的城市生活中日复一日如履薄冰——生活太繁华,人的野心太大,但一个人的力量又太渺小;城市太坚硬,一个人的生命太柔弱。坐在中年的门槛上歇息的时候,终于看清了城市的本来面目:发情的权力依靠城市丰满而强健的体魄,对依赖城市的所有生灵肆意掳掠、奸淫,生活的原本意义和初始价值全被架空。谋生者都是孜孜碌碌的工蚁,权力成为生杀予夺的母蚁,城市本身就是庞大而坚固的蚁穴,没有性、情,只有利、欲。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再说到中年焦虑与苦闷的原因。我好像一直都在躲避一些隐忧的侵扰,也在逃避一些焦虑对我的欺凌。但事实上我根本躲不过。作为一个被生活奴役的人,我绝不认同任何人对生活的赞颂!我只是作为一个不屈服者,把自己的焦虑和烦恼隐藏到沉默和玄想之中。我知道,更多的人和我一样,犯过一些巨大的错误,但我们谁都没有时间和空间去纠正。我们必须接受的,是自己和这种生活一同打造的各不相同的人生。这种结果有人感到不满意,但也有人觉得无所谓。很少有人去思考其中的责任划定: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从来没有用心负过责任,而生活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它默认了一种叫做权力的东西,让极少数人代替大多数人掌握,并以之包揽所有人的责任。
  对一个已经站立在老年门槛外面的人,年节不再迷人,但还要继续忍受诸如隐忧与焦虑之类导致的苦痛。就像一个男人,性功能开始衰退了,才喜剧般地遇上许多年轻漂亮的女人,那些女人都有指向开放的情爱观,但那样的男人肯定要把自己的背紧靠着传统,他一定要用伦理道德把自己装扮得儒雅方正,惟其如此,才不会在女人面前暴露弱点,才会把一个男人的自尊尽可能多保住几分。
  春寒天气,颓败时世,多像那样一个低能的男人,以仇视的态度拒绝了一群漂亮的女人。假以道德但其实无良无德者,他的一切自作其实都在以虚拟的强健向所有人遮掩他的无知与愚蠢。但掩盖终究是掩盖,空洞毕竟是空洞,粗鄙毕竟是粗鄙,野蛮毕竟是野蛮,惨淡到近乎虚假的阳光,给早春寒冷的日子并不能贡献更多的善意和真诚。“九”尽一定花开,颓败日子一定让位于山河肃整气象清明。如同我眺望遥远未来的时候,必须义无反顾脱离鄙陋的乡村。当更多的人奋进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或者已经踏进了未来的门,没有人愿意回到鄙陋的乡村。而所谓乡愁,只是一个掩盖无奈之意的精神标签,是在找不到前路的时候,预先准备的回退之门。那样的乡愁也无法托举一场田园牧歌式的梦。并且,大抒乡愁之情的人,已经或都将坚定地生活在城市,而唯有生活在城市,才会有凭吊乡愁的空间和资格;更有意义的是,放不下乡愁的人应该以城市为平台,凝聚一种力量,废除为我们作为替代的,拆解为我们作为包揽的,那样的未来,才不会有更多的焦虑和隐忧,而怀有乡愁的人们,也可算作更多人的精神导师了。
  除了祝愿与期待,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我还有许多事情可做,比如,把这样的文字写出来,比如把搁置已久的书重新拿起来。这样,无论我身在春寒之中,还是在春寒之外,我的心里总会感到温暖的。
  2019-2-1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