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随手记(二月读书小札)

2022-01-07抒情散文雨夜昙花
1、张晓风:种种有情,种种可爱世间种种,莫不可爱,莫不有情,却也要有人慧眼识得。这是张晓风的选集,书中收录文章,许多不止读过一遍,也还有一些没有读过。那篇柳也在。那是许多年前了,想写写柳树,有朋友借我书看,其中便有这篇《柳》:“别的树是密码……

1、张晓风:种种有情,种种可爱   世间种种,莫不可爱,莫不有情,却也要有人慧眼识得。   这是张晓风的选集,书中收录文章,许多不止读过一遍,也还有一些没有读过。那篇柳也在。那是许多年前了,想写写柳树,有朋友借我书看,其中便有这篇《柳》:“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于是不再提起柳树。转眼间近三十年过去了,我的柳还是没有写,这篇柳依旧,每每看到“结绳记事”几字时,总会想,不晓得是怎生想出。   其它文章亦然,诗意自不待言,一如既往。有意思的是从书中发现,世间其实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与物,甚至也不用谋篇布局,径直写来便是。   文章往往如此,太过思量,痕迹太重,是妥当文章模样,却一本正经,让人正襟危坐。随手写来,又失之轻浅,读是好读,无甚回味,所以喜欢佐以丽词锦句。要让一切不偏不倚刚刚好,不知道得下多少功夫。   此书中,我喜欢的是那篇问名。之前没有看过,所以是初初谋面的喜悦。想知道自己相遇的每一美好事物姓甚名谁,也不过是视对方为友人,以便提起时,可以像老友般直呼其名。人世间,总容得下这一点小小的痴心吧。   新喜欢的另一篇,名为色识。非常趣致,原来瓷器的颜色也可以写这样一篇妙文。最有意思的则是地篇,以地命名的植物或其它,都可以解出一番深意。其实这番解释并不顶好,好是好在于世的那一份用心。   一路走来,多少事也就那样淡了,过了,又或者完全没有留意到。而这细细一留意,确是种种皆有情,种种皆可爱。    2、朱赢椿:虫子旁   很难去想象,这本书是大陆人写的。这样悠缓的节奏,这样细致的观察,没有功利,也没有所求,只是单纯地把自己看到的虫子,简单地描写出来。当然不能说写得有多好,让人喜欢的是那份宁静,安详。自然我是羡慕的,羡慕作者所花费的那些时间和精力,以及有这样的一个园子任他慢慢地观察。   书中是一文一图或多图,文字不多,随手起,随手落。图片简洁,但又保持着真实,不为了美感而PS。有时还配以手绘图,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虫子的变化。我以为作者是昆虫学家,因为他对虫子的了解程度。百度了一下,原来作者是位美术工作者,或说设计者,他在南京师范大学的随园租了个工作室,累了就带上相机在园子里走一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拍的那些虫子这么清晰:他是搞设计的,对相机的微距一定有很高的要求。   此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对任何虫子并没有个人的爱憎,他对所有的虫子都怀有一种慈悲,包括苍蝇,但他也不当救世主,只是静静地观察,看到千足虫被蚂蚁搬走,看到水中的蚂蚁在挣扎……当然偶尔也会出手,那是他想帮一帮弱者。整个状态是平和的、安静的,读这样的文章,感觉到时光的静止,世界的温和。   在书中,虫子的世界很有趣。蜘蛛错把尺蠖当成枯枝织网,与刺蛾相遇的鼻涕虫,爬在妈妈背上的小蜗牛……一些文字也是有趣的:“鼻涕虫的长相是有点麻烦,关键是整天拖着鼻涕,就像一整个夏天都得了重感冒,所以连个像样的朋友都没有。”“我轻轻跺了一下脚,蝉没有反应,我又重重拍了一下掌,蝉依然没有动弹。再走近细看,蝉好像已经没有了呼吸,连眼睛都变了颜色。原来,这只蝉在做一生的最后一个功课:涅槃。”很美,像童话一样。 3、张英:中国文化现场   按现在一年出二、三十万种书的频率,2011年出的书,应该比较老了,何况还是文化采访。不过我仍然认为,值得一看。   如吴冠中假画调查,简直有触目惊心之感。在利益的包裹下,什么保障都不再有,很可怕。而且,就算吴冠中让委托人在拍卖会上向买家声明的假画,仍然被22万元人民币买走。陈丹青对此却淡然:董其昌有时吩咐女弟子画山水小品应酬客户,由他题签。柯罗是大好人,在世时不少穷画家仿他的画,他会动几笔,签上自己的名,成人之美。相传齐白石从不点破他的伪作,仿得太差,他会自己买下。所以陈丹青说:目前所见的种种假画,我所沮丧的不在其“伪”,而在其“劣”。譬如仿我的签名,为什么不肯稍微认真一点呢。说得如此无奈。其实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的是:这就是一个混乱的市场。好在我没有钱,不可能去买画。它的混乱也就涉及不到我。   谢晋的最后时刻,我认为是写得比较公允的。因为在那个时代,要说什么都不一定能说,别说要拍什么了。“谢晋对那种政治标语口号的电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他本能地把自己的经验和观念渗入到电影中,同时作为一个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导演,他也知道那个时代的政治主题是什么,尽可能在自己的电影中把两者融合在一起。”虽然后来大家对谢晋的电影有着种种的不满和指责,不过,我还是喜欢《天云山传奇》,在雪地里推着板车前行的那个镜头,仍然让我感动。而他的《春苗》,我却没有看过,文中说:马克穆勒认为这部电影的叙事、调度、场面、人物关系、戏剧冲突,是一部典型的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电影。   对张艺谋、李连杰、冯小刚的采访,我认为有意思的部分是,可以看到他们当年是如何努力的。不过最让人感叹的是,就是这样的人物,其实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是在夹缝中生存。虽然他们有时并不是为了温饱问题。不过,无论如何,他们的一些言论还是让我感动。比如李连杰拍《海洋天堂》,是一个公益影片,他和制作团队都放弃了片酬:“我现在看到,主流媒体都在帮忙去推广我们的电影,没有红包没有饭局,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社会责任感。”冯小刚说到在作品深刻与人性方面的选择时,他选择的是人性。这让我有些恍然。其实很多东西,或许并不是不够深刻,而是你需要那个光明的结尾。就如《集结号》,这么惨的一部电影,至今我记得那天看完后走出影院,满地的阳光。也就是,看了这样的电影,内心是光明的,而不是压抑的。当然一个压抑的结尾会更深刻,但有时候,那么多的深刻其实也是一种做作。当初我不看《唐山大地震》,是担心自己承受不了,现在看到他这么说,感觉就是可以看一看。但看到很多人说:很感动。然后说他们流泪了,我又决定不看了,因为不想那么感动,其实是不想落泪。 4、高晓松:晓说2   有的东西很有趣。只有看这样的节目,读这样的书,才会感觉外面世界真大,我所了解的世界真小,也正因如此,才感觉有趣。当然高晓松是幽默的。中国人要幽默是不容易的,连个洪七公都要演得苦大仇深,所以骨子里的确欠缺幽默这玩意。当看到英国、法国之不同时,忍不住笑了。他说:英国唯一还算著名的牌子,是做雨衣的,快倒时,请了一个法国还是意大利的设计师来改造了一下,把英国雨衣改成了时装。就这段话,把我笑晕了。话中的调侃之意,有趣至极。   科举这章的有趣,是他终于说得让我心服口服。想来只要不是北京户口,都会对考大学的事有些不满。比如北大就闹过“北京人大学”的风波。他解释:这个古代就有。因为江浙两省的人学习太好了,“明清两代的状元里,‘半壁江山’都是江浙两省的”,为了防止朝庭里的官都是这两省的,就搞了个“南北榜”:“南北都有进士,共同管理这个国家。”而清华、北大的名额为什么倾斜北京,根源是历史上的:“清华最开始叫留美预备学校,我们被八国联军打败了以后,有一个庚子赔款,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赔款,一共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加上利息就不知道多少亿两了,恨不得有九亿两。赔款由各省来分摊,清华就是美国人用庚子赔款给我们建的一所大学,等于把钱还给中国人了。美国人是这么定的:清华大学各省招生的指标,就按庚子赔款各省分摊的比例,哪个省分摊得多,哪个省就招生得多。当时浙江、广东分摊得比较多,于是从浙江、广东就招生比较多。后来北京大量的大学,包括很多名校的招生比例都参考了清华的,因为大家不知道怎么定这个招生比例。”原来是这么来的,这样一说,当然只能心服口服了:谁让人家那些省份有钱呢?如果,当年的父母官和父母,知道这笔钱会影响到几代人的读书问题——甚至不知道这影响还要延续几个世纪,只怕真是砸锅卖铁也要去凑这个钱吧。   高晓松还说到了:德裔能征善战,华裔能写会算。说原因是美国人不背乘法口诀,所以简单的一个算术离了计算机都不会。“我的很多朋友的孩子,在中国都考最后一名,到了美国就考第一,永远考第一。有天这孩子考了第二,这孩子说:因为我们班又来了一个中国人。”看了这段后恍然大悟。莹漾的同学,有很大一帮子在美国。有个孩子,中考时没有考好,其父母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就把孩子塞进莹漾就读的高中——还不是自费生。当时,一朋友的侄子想进昆明排名第五位的高中,黑市要价已到18万,排名一、二的学校自然也水涨船高。其家庭的钱与权可见一斑。结果那一年,因被举报,管理得特别严格。那个孩子来读了一周后,为免后患,匆匆转走。其母眼见不是一回事,送出国读高中。莹漾高考那一年,这个孩子的成绩,可以想上哪所大学就去哪所大学,后来,她进了长春藤。这个差距真是惊人,如果在国内,就算拼死拼活考上清华、北大,也不过全球排名三、四十,可是在国外,轻轻松松就上这样的好大学。当然,其他孩子的成绩也非常惊人。当时我以为是国外的教育比较好,看了这本书才明白过来。所以美国高校的教授与硅谷的技术员中,中国人多,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此外,日裔的442团,也非常有意思。但特别有意思的是犹太人: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及与美国政治的关系,能显示这一点的是:“以色列虽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但是还没有哪一个州享受过美国的这种不顾一切的支援。”究其原因,不过有三点:犹太人爱他的祖国,无论人在哪里,国籍在哪里,都热爱以色列,因为爱国,所以也团结;犹太人能赚钱,美国总统竞选是要钱的;犹太人聪明,所以要为国家出主意的国务卿很多是犹太人。当然,犹太人还掌握了媒体和好莱坞。犹太人的聪明简直可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书中举了个例子:2011年获奥斯卡影后的娜塔丽•波特曼,毕业于哈佛,有各种得奖论文,会跳芭蕾舞……   不过,全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写到八十年代的一段:“在我十几岁、二十岁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观的时候,海面上全是灯塔,海面全部被照亮。所以为什么人家管我们这一代人叫“有理想的人”?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基因里有什么理想。而是我们成长在一批理想主义大师的光芒照耀下,我们的海面都被灯塔照亮了,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即使后来灯塔都熄灭了,海上一片漆黑,我们也基本知道那个方向要到哪里去。虽然可能在路上沾染了很多灰尘、泥土,也会被商业所左右,但是大方向不会错。所以你看看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今天不管是成为商业巨头也好,还是成为其他的什么也好,他们自己心里还是有理想的。”   当然,高晓松可能也有些地方说错了。书中就有些点评,说这不对,那错了。越发是这样,就越是有趣。不过我认为他真正厉害的部分在于:走得多,看得多,想得多,然后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超强。因为他根本不准备,张口就讲,侃侃而谈,还说得这么好,非常棒了。   5、高晓松:晓说3   今年一月看《犯罪现场调查》,每天中午每天晚上,一无事就调出来看。当然拍得很精彩,不过,如果配合上这本晓说一起看,就更精彩了。   比如,剧中总会表现出一些情节:群众并不怕警察。他们时常去向警察示威。剧中的警察办起案来非常厉害,但面对群众一点也不威风,还有几分窝囊,甚至不能搜身。剧中的群众时常向警察叫嚣,就是说:你拿我没办法。这些情节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是不太理解的。看了晓说后就明白了:美国法律从各个方面考虑,都不愿意给政府太大的权力。所以警察是不能查人民身份证的,身份证都不能查看,那自然更不能搜身了。   又如剧中的警察大批请假,说自己生病了,隐约透露是为了配合工会争取权益。我一直以为工会就是有钱的时候组织大家看电影呀吃顿饭呀,没钱的时候就完全不存在。晓说里面就讲到了这个工会:美国工会是美国社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工会的强大仅次于三权分立的那三个权。他们的职责就是为会员争取权益,所以高晓松说:他拍《大武生》时,因为是美国第一次有公司雇他拍电影,所以协议都没有看就签了。后来认真看一看协议:“给我笑的,我说这协议,要翻译成中文,我们的资本家,电影公司,周扒皮一样的老板们,都能给气疯。”   剧中,一警察外出跑步时被陷害,说他抢劫杀人,他包里还被塞进三百五十美元。看到这里不仅我晕了,好多看剧的人都晕了,不停地有弹屏出来:“350就抢劫了?”现在我出个门,不装个千儿八百的,心都是虚的。就是去个菜市场,如果要买肉食,也得带三、四百,只买蔬菜,也得带一百。然后高晓松说了:“美国一个正常家庭,连3000美元可能都没有。”所以工会发给他们1250美元,他们是非常高兴的:足够过一个圣诞节。这在我们眼里是无法想象的:1250元,过个春节试试,想到外面吃顿年夜饭都不可能。所以我们不存钱怎么成。   其实我对这一点是最无法理解的,并且问过许多人,包括学经济的,没有人能给我解释清楚。比如说,巴黎的正常工资是2、3000欧元每个月。他们买瓶可乐是2.5欧元,上次厕所是1欧元,买双匡威是5、60欧元。这个很正常,在我们这里,喝瓶可乐,2.5人民币,可以,上次厕所,1元的是私人建的厕所,但买双匡威,不出个几百块,大约买到的是假货。有人解译:因为可乐是国内生产的。那谁说匡威不是国内生产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数年,一直没有答案,不知道原因。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版权问题。他们一部电影里可能会有2至3个编辑,在看谁所占的版权份额多时,并不是按写的字数来算,而是按贡献率来算:有时几句话就是一个规定情境,可能版权就会占到电影的一半。他举的例子是《土拔鼠日》:一个人早晨醒了发现这一天没过,永远就过这一天,来来回回就是这一天。这个情境就占了这部电影的90%版权。这一点特别棒,因为这个其实可以完全杜绝抄袭。现在总是原文抄过来才算抄袭,抄创意,抄构思无法定性。为此,陈洪金总是特别头疼,还写了篇文章谴责这事。但总体是没有办法的。   此外,好莱坞一个剧本必须准备三年才能开机。这也就明白大家为什么一面看美片一面吐槽:要是我们能拍这样的片子就好了。直接不是钱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足够耐心沉得住气的问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