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观音
2022-01-07抒情散文敬一兵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20 编辑
五年之间我去了两次普陀山,既是为了它的名气也是为了见见观音铜像。观音对我来说可谓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这倒不是我……
五年之间我去了两次普陀山,既是为了它的名气也是为了见见观音铜像。观音对我来说可谓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这倒不是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20 编辑 <br /><br />
五年之间我去了两次普陀山,既是为了它的名气也是为了见见观音铜像。观音对我来说可谓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这倒不是我有多么虔诚和善良引来了观音对我的青睐,而是我在孩提时代就以声音的形式接触到了观音。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儿时的我大部分的乐趣无法用玩具来实现,只能用外婆朗诵的童谣来实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外婆朗诵得最多的童谣是“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嫌话。”我不知道观音是什么就问外婆,外婆想都没想便回答我说观音是神仙。直到我读小学后,我跟随父母去寺庙游玩的时候,才渐渐明白观音的含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妇孺皆知的观音信仰在我的脑袋里不说根深蒂固,但因为观音在我儿时就把自己神仙的形象装进了我的脑袋里,所以别人要想从我的脑袋中将其彻底拔除,估计也是很困难的。
第一次去普陀山是陌生感占了上风。观音是怎样看上了普陀山,然后把一个原本只属于海浪、植物、野鸟和地鼠的岛屿,变成了指点迷津和普度众生的道场呢?如此的疑问类似灌丛上长出来的倒钩刺,拽住我就不肯松开了。第二次就少了陌生感多了再次与观音铜像重逢的期盼与知遇感。好像普陀山并不只是观音歇脚的地方这么简单。好像高二十八米重达七十余吨的铜铸观音并不是供海上来往船只远眺的,而是为我这个在红尘之中跋涉的人专门设置的一处庇护之地。
在舟山驶往普陀山的渡轮上,我在心里营造巨大的观音铜像鸟瞰下的普陀山景象,便忽略了身边的普陀山正在海上营造“万倾风云浮碧玉,孤插苍溟小白华”的景象。等我反应过来二者之间的差别时,我才发现自己在神形契阔之间已经变得世俗、孤单和麻木不仁了。灰蒙蒙的天光和浊黄的海水在船舱外面恣意漫漶。这与其说是等在我踏上普陀山海路上的一次自然情景的展现,还不如确切说成是我世俗、孤单和麻木不仁的晦涩内心世界的一次外泄。船舱内放电视,卖热狗卖饮料,很多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或者玩手机。红尘世界的气息与喧嚣,并没有因为渡船离开了舟山航行在海上而受到一丝一毫的羁押或约束。虽然敬畏佛祖的念头时常在我的脑袋里蠢蠢欲动,可是我还是抗不住红尘的诱惑,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副担架,并任由它马不停蹄地将红尘世界在我的身体上抬进抬出。欲念不尽,抬进抬出的过程就不会停歇。只有普陀山上的观音铜像,才能够像一道门那样把红尘世界关闭在身体外面,才能够让忙忙碌碌抬进抬出的过程彻底停歇下来。对于我这个很想身心脱落清净无为,但始终做不到足不出寺专心修行的人来说,我确实不如一尊观音铜像。说上天说到地,我顶多也就仅仅算是半个观音。
普陀山上满眼寺庙林立的情景,耳边响起的钟鼓、木鱼和潮音洞的海浪声,鼻子里闻到的焚香气味,还有擦肩而过的紫竹、樟树、鹅耳枥以及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正在悉心图解着普陀山的自然面貌和自然原则。它们根本就不愿意分出精力来关注或阻止我的脚步向观音铜像迈进。通向观音铜像的道路是固定的,不固定的只是植物生长的季相、气候和人的心情。普陀山的自然景观和声音气味就是这样不固定姿势和不固定相貌,一个劲地把它们的新奇元素塞进我的眼帘。想起梭罗说过的一句话,神话先于正式的诗歌。这些自然景观和声音气味先于我的到来等在路的两边,仿佛就是专门为了要告诉我说,修行要自觉,要心无杂念,要不受干扰,要持之以恒。即便对我这个恍兮惚兮的人来说,到了普陀山,也应该虔诚一点端庄一些。
站在观音铜像前,很多人在拍照留念。他们希望自己的肉身能够与观音铜像永远连接在一起,藉此沾沾观音杨枝净瓶洒时雨而济苍生带来的福分。这些拍照留念的人,不仅脸上的笑容开成了一朵花,手上还拿着矿泉水瓶子和杂七杂八的零食。夹在他们用观音当背景拍照的情感和咀嚼零食的理智中间,我感到了情感与理智存在的差别正在被放大,却看不出有一根肉质的神经与观音的铜质神经搭在了一起。在观音面前拍照和吃东西是否雅观这个问题仅仅是一个表象,它的实质却泄露出了一些游人“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还没有修成正果。不时还能够听见人们在传递观音铜像开光那天,天空中显现银白色观音菩萨立姿圣像,观音的脚下数度出现荷花般浅红色云彩的说法。我没有拍照,也没有去打听天空中显现银白色观音菩萨立姿圣像的真伪,而是静静地观望着铜铸观音。很多时候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并不一定能够代表地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事物本质。情形简直就像观音铜像与大海和天空的背景,彼此之间完全就是风马牛毫不相干的。
你给观音腾出一份安静,观音就会回馈给你一份天籁。这虽然不是一个真理,但在普陀山上却是一个事实。
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观音铜像都要接受早已超过了自己承受负荷的游人目光扫描。这些目光如果是在我的身上扫描,我会因为眩晕、窘迫、尴尬和莫名其妙而立马躲避的。但观音没有因为游人目光的扫描而显得眩晕、窘迫、尴尬、莫名其妙或者不耐烦,只是静静地用目光安然迎候所有投递在其身上的来访目光。我看观音铜像,观音铜像也在看我。我不知道观音是否认出了我是曾经来过的四川盆地的蛮子?但我却在观音铜像泛出的金属光泽中,认出了舟山历史上一些祖先的影子。
从铜质的金属光泽里看观音,再看观音周围的普陀山地貌和地势,都沾上了铜质的光泽色调。这样的色调像放大镜般清晰地和盘托出了普陀山的高度是由观音铜像托起的,观音铜像的高度是由金属铜铸造出来的,而金属铜则是随了时间漫无止境的延伸而积淀出来的真相。积淀对人来说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同我身边的普陀山。普陀山乃至整个舟山地区的岩石质地,包括它的历史和在它的身上栖息过的祖先,在时间的长河里都只是瞬间的事情。但它们在我的眼睛里,却是疲惫的漫长的更是疼痛的。透过时间的长度来看普陀山观音铜像的高度和舟山地区的高度,它实际上还是人的高度,包括身体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度。督师奋战亲自开炮抗击再度进犯定海的英军的民族英雄葛云飞,捐资修建定海公学及定海时疫医院的朱葆三,还有唱着世代相传的渔民号子的船工,为出海渔民有去无归而潮魂的孤儿寡母这些草芥人物,他们虽然拥有了骄傲的业绩、自我救赎的历史或者顽强生活的信念所铸就的高度,但他们的肉身还是熬不过金属铜积淀的时间长度。还是熬不过祖先在普陀山上留下来的遗迹存在的时间长度。活着时用生命承受,死后用物质承受,直到化作尘土。这就是历史和生活的本质。如果把普陀山上的观音铜像看成是信仰上永垂不朽的一种形式,那么不朽的外壳是观音铜像,它真正的内核其实还是普陀山和整个舟山地区的祖先精神。舟山地区历史上的祖先,特别是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先辈,他们实际上就是半个观音——他们的肉身是自己的,他们的精神含有与观音信仰类似的成分,属于观音也属于他们为之奋斗的生活及事业。
面对观音铜像,特别是我儿时听过的那首含有观音字眼的童谣,我这个无神论者还是会像我的外婆那样,愿意把祖先当成观音当成神灵来对待。以前我去过很多地方,海拔、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变化都被大同小异的楼房、立交、广告牌和高速公路遮蔽了。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情形就如同我还来不及打盹,就从一条街道来到了另外一条街道上。我很难找到异乡人的那种新鲜感觉。如果不是因为方言、传说、古树、古迹、老房子和习俗这些元素的话,我是绝对说不出一个城市与另外一个城市的区别。这些元素是我区别城市之间特色差异的依据,也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所在。缺少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一座城市的特色就失去了肌肤丰腴骨骼强健所赖以继续存在的血脉。灵魂都是栖居在上面这些元素最集中的地方。普陀山和观音铜像就是一个例子。
像传说,神话,古迹或者人文风情和地方习俗这些充满了神奇和神秘色彩的现象,本身就在冥冥之中昭示出了自然历史有多久,文化底蕴有多深,观音和祖先这些神灵逡巡的时间就有多长的关系。观音铜像的金属色泽在我的认识中,就是神灵从普陀山的寺庙出发又回到寺庙中来的逡巡的一种方式。这种色泽和它所代表的逡巡方式,很像飘飞在风中的蜘蛛丝,透明粘滑而又轻盈婉转。搭载于光泽颗粒上的情愫和意境,充满了不绝如缕、沸反盈天的韵致而变得迂回悠长都不说了,关键是美哉荡乎、乐而不淫、怀恩不露的光泽元素还具有漂裔洁轻浮的性质,暗暗扣合了普陀山的轮廓和观音的神态。难怪我看观音铜像看出了祖先的影子,还有他们与普陀山,与在他们身后才铸造出来的观音铜像分开修行的端倪,都有从容、恬淡、自在和安详的味道。原来,观音铜像已经把我生理和心理感官中城市噪音的尖锐暴戾,特别是像利刃一样留下寒冷气息的污垢洗涤掉了,剩下的全是普陀山的自然环境与佛教环境彼此交融的过程,还有慈悲和仁厚的本真成分。
舟山的历史太久远,我的肉身太沉重,知觉也太迟钝。就是给我的身体插上一双苍鹰的翅膀,我的肉身和我的想象也无法飞起来,通过定海马岙洋坦里出土的夹砂红陶碎片上留下的稻谷痕迹,或者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的砖瓦和梵音去回溯历史留下的足印。追求现实的东西,赖在现实生活安逸的环境里不想走出来,自然而然就成了我这个迟钝的人回避历史的一个手段。在普陀山上的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等很多地方,我都能够看出它们身上披挂上了历史的透明蓑衣。然而,在观音铜像身上我却看不出来它披挂有历史的蓑衣,这大概一是观音铜像修建的时间还没有我活过的岁月长久,观音还来不及披挂蓑衣。二是白云浩浩荡荡从观音铜像头上走过,裹挟了盐分粘稠性质的海风一阵阵拂过观音铜像的时候,观音都没有受其影响终止默默修行的姿态,所以更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要披挂蓑衣了。观音铜像只在乎和迷恋自己凝固的姿势。这种在乎和迷恋的态度,并不是它的固执,而恰恰是它对自己信仰的虔诚表达。
如果有神灵存在的话,神灵与肉身之间时聚时散的关系,应该就是一种虔诚的心灵契约关系。契约暗示了神灵彻底摆脱红尘喧嚣之后的空灵、高雅和恬淡,也暗示了置身在物质文明生活边缘的草芥所具有的淳朴、坚韧、顽强和不息的生命力。两个极端的情形,藉由这尊铜质的观音首尾相连相互过渡,让我发现天堂不在尘埃翻滚的城市里,也不在冷清寂寞的荒野中,而是在我身边的观音铜像身上。这个发现不是出自我的瞳孔,而是来自峡谷般深陷在城市楼房底部的街道上充斥的忧郁元素和低沉的调子。我从内陆城市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的过程,既是从高处往低处走,也是从夏天往秋天走,从细菌招摇噪声喧嚣之处往自然清新之处走的过程。整个过程就像水在斜坡上流淌,完全是一种解脱的情形。只有在城市里呆过很长时间的人才知道,夏天在城市的傍晚中纳凉,然后吃烧烤,喝酒,聊天,闲逛,打牌,搓麻将或者看电视等熬夜方式,其实也是从高处往低处走的一个过程。没有人愿意成为夏天菜板上的一坨肉,任由高温的锋利刀口切割。这个经验充分表明,灵魂更适合栖息在像普陀山观音所置身的海边。
我呆在观音铜像面前的时候,观音铜像一直在用绝不改弦易辙的祥和目光填补着苍天之下的空白,问候着普陀山上的夏天,还有在它身边不断徘徊的我。观音铜像成了灵魂栖息场所和普陀山的一个精神象征,我身临其境后这个印象变得更加可亲可信。如果说纯正、秀丽、朴实和山海相连制造出来的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是普陀山的原始之美,那么观音铜像、普济寺、法雨寺和盘陀庵等祖先留下的佛教遗迹,则是在自然景观身上人为披上的一层靓丽的色泽。彼此和睦相处相互映衬的情形,让普陀山充满了灵性的韵致。是说灵魂更适合,也更愿意栖息在像普陀山观音所置身的海边,原来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观音身上衍射出来的金属光泽和它丰腴圆润的曲线与轮廓制造出来的味道,让我一面回忆一面揣测念佛、诵经、持咒、发露、观析以忏悔罪业的真实背景。观音铜像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衣着神态都是精细精巧的,与我在舟山群岛看见岛屿地形造就的城市精致玲珑的格调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格调既是人对事物精细和深度认识的说明,也是对大海开阔无边雄浑苍茫性质的一种折射,更是对普陀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一次衬托。记得村上春树说过,当我们打算写小说,打算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藏身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说地渗出来,浮现于表面。作家或多或少都须与这毒素正面交锋,分明知道危险,却仍得手法巧妙地处理。
我之所以说这尊观音铜像是一个天堂,就是因为我看上去它简直就如同乐器商行橱窗里铮亮的铜号,金黄的色泽和挺拔的身躯从未被手指摸过未被嘴唇碰触过。没有人染指的东西,才是最干净最自然的东西。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与真实。谎言、贪婪、倾轧、争斗、自私、享受和在物质欲念中摇摆不定的人性毒素,完全有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中,但却很难出现在观音铜像的身上。这样一来,我渐渐明白了观音铜像的神态不是用来美化它和我的感受与体验,而是用来放大自然的细节、弥补记忆的缺陷,以及在普陀山的海风和天光中耐心等待再次由神变成人的出场机会到来。这尊观音铜像的产生是一桩不朽的事情。我不想说最初被创作者铸造出来的时候,是创作者感应到了来自上帝的隐秘召唤。但我不得不说,观音雕塑的出现,是能够肩负起制作者赋予的原始使命的。
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肩负观音的使命,但愿意肩负观音使命的人也绝不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观音铜像在我的眼睛里,渐渐和我在四川川北地区经常接触到的一个大妈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所谓重叠,其实就是从来龙去脉上对单独出现的事物进行的一次复原。大妈说她没有到过普陀山,也没有在普陀山上亲眼目睹过观音铜像。但在我的眼睛里,大妈确实就与观音铜像重叠在了一起。如何解读这个现象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在一本佛书上读到佛我同行身心脱落的文字时,我才明白过来其中的缘由。生活在嘉陵江边的大妈,从小就被她的母亲在江边捡到一个孤儿并将孤儿抚养成人的事情所感动。大妈的母亲病逝化作尘埃后,大妈也接受了冥冥之中她母亲的灵魂召唤,心甘情愿让她母亲的灵魂携带了自己的灵魂,沿循嘉陵江来到大海边的普陀山上逡巡。等到观音铜像建成后,她的母亲就把大妈的灵魂安放在了观音身上。这样一来,大妈的灵魂和大妈留在川北嘉陵江边的肉身,从此开始了神形契阔的彼此迁徙过程,也开始了大妈肩负观音使命的过程。大妈现在身心都皈依了观音菩萨,成了替观音行善修性的一个肉身使者的事实,特别是当我把普陀山上有关观音铜像的见闻说给她听的时候,她的眼睛就会发出炯炯有神的光泽,她的表情就会变得妥帖与惬意的情况,就是对我上述推测的一个最好的佐证。
生活在嘉陵江边的大妈,退休后并没有把时间消耗在打麻将和唠家常上面,而是热衷于观音菩萨普度众生和行善的举动。虽然生活并不十分富裕,但在街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会毫不犹豫上前去关心并慷慨解囊相助。只要她知道了哪家有人病了她会上门去问寒问暖悉心照料。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死了她会去灵堂替亡灵超度。如果别人帮助了她她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加倍报答别人……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琐碎的事情。一滴水可以捕获阳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善心。大妈是一个年近八十的人了,消瘦单薄的身体不是铜铸的,再加上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善举动已经上升到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识形态高度,也没有发觉自己已经站在了仁厚之爱的人性高度上了,所以她只是觉得自己的这些利他行为和善心,完完全全就是纯粹的观音性质,是她在向观音靠拢的一个过程而已。下大雨不能外出的时候,大妈就会在家中设置的佛台前虔诚祈祷,嘴巴里振振有词地念着连她自己都不太明白的“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罗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罗罚曳数怛那怛写”佛经。祈祷完后她就读别人送给她的有关观音菩萨的书籍,还认认真真地把书上她并不完全懂得含义的文字一个一个抄写在本子上。我和她接触了很长一段时间,晓得她对观音菩萨的事情是一知半解的,也晓得她效仿观音有求必应的行为是依葫芦画瓢和出自本能,而非完全出自觉悟的高尚。都说不知者无罪。她不但无罪,而且显得更加可亲可爱,更加难能可贵。她不是普陀山上我见过的观音铜像,勿论身子、神态、姿势还是穿着打扮,一点都不像观音菩萨。但拖在她行善和助人为乐举动后面的影子,却已经暗暗与观音的身子合在了一起。影随肉身而行,神却伴了观音而去。这样的情形恰如一棵树,身子上半截的树干露在泥土外面,而下半截的根却留在了泥土中看不见了。我仰慕普陀山上完整的观音铜像,更仰慕我身边这个大妈的半个观音模样。
不要说和普陀山的观音铜像比,就是和嘉陵江边的大妈比,我都会感到羞愧难当。我知道我好面子、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态度,距离想当半个观音的念头都还差了一大截。我不清楚观音菩萨的前身肉体究竟是谁?也不晓得观音菩萨适应众生的要求能够现化出多少种不同的身相?这还是次要的。关键的是我到今天也无法望见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和平等无私境界的项背。这是我的软肋,就如同在狂风大作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会像背上刚刚爬过一条凉飕飕的蛇那般惊愕地发现,我是一个一流的胆小鬼,二流的脑残者和三流的男人。我的龌龊决定了我可以想观音也可以利用观音,然而我没有资格当半个观音。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站在普陀山上,顺着观音铜像的目光方向看观音脚下的莲花,三层台座,台座下方的坝子,与坝子相连的小路,遮蔽了小路尽头的植物,植物背后的大海与天空,还有天空西南方我已经看不见了的四川盆地。我沿循观音菩萨的目光看朝着观音走来的游人,简直就像这些游人是被观音点名召见而来的人。离观音而去的人,好像是领受了观音的旨意被派往他方的使者。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所谓生活所谓迁徙便是如此。生活在嘉陵江边的大妈,按照距离来说应该是从观音铜像身边迁徙得很远的人了。更多的人,我从口音上判断是浙江人,所以他们迁徙的距离应该不会太遥远。只要他们把自己的诚意甚至灵魂安放在了观音铜像的身上,那么他们在何方完成观音的使命都是与距离无关的。距离再近,一个人没有了良心也是无法靠近观音菩萨的。距离再远,一个人只要有了助人为乐的善心,他也是和观音菩萨结合在一起的。
我在舟山群岛逗留期间,一直陪伴我的峻毅大姐就是出生在舟山群岛的人。我还没有遇到困难遭受痛苦向她发出虔诚的请求,她就在生活上关心我,在饮食上迁就我,在旅途上照料我,既是以文学的名义,更是以东道主大姐的名义。她的关心和照料,让我一颗原本停留在冬天的心,提前感受到了夏天舟山群岛火热的温度。她也虔诚信奉观音菩萨,退休后一直在浙江慈溪的一个寺庙里当义工。虽然她说她不是观音菩萨,可是她口直心快和助人为乐的热心肠,特别是她津津乐道说普陀山观音的模样,还是让我把她当成了半个肉身的观音菩萨。她的另外半个肉身,则是属于她热爱的文学。
通过峻毅我结识了舟山群岛报社的、医院的、经商的和从舟山政府部门退休的一些朋友,他们个个都是热心肠的耿直人。通过她对舟山群岛历史的介绍,我也结识了新石器时代就在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和从事海盐生产贩运等生息繁衍的舟山祖先,他们彼此精诚团结互帮互助,简直就是一群观音菩萨的化身。通过她的向导,我结识了欣欣向荣的舟山城市——繁忙的港湾,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生活,充满朝气的各式建筑物,荡漾着和谐氛围的市容市貌……透过在街上行走的路人脸上传递出来的自信神情,我不难推断出这些人一直都秉承着他们祖先的遗志,在巴掌大的岛屿上浮游般地不断挖掘和拓展生活的前景,也在巴掌大的岛屿上不断用他们大慈大悲的人性,描绘他们对生存的理解、对危险的警惕和对美学向往的精神蓝图。
真相终于大白。普陀山上留下的高丽道头、新罗礁、历朝历代文人的诗文碑刻、庵院、寺庙和出土文物这些历史痕迹,与今天普陀山茅屋变成了琉璃瓦屋、土路变成了青石路等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更新旅游景观带来的变化,都是人们对生存的理解、对危险的警惕和对美学向往的精神蓝图的规划,都是人的意识的变化。就连始建于1996年的观音铜像也和原来供奉在寺庙中的观音有了质地上的变化。观音铜像在我的眼睛里也只是半个观音。它的身子是铜质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它的信念才属于它自己。这就如同在普陀山上,我和僧人都是肉身的,所不同的是隔在我们之间的袈裟。所有的美,包括观音铜像的美,普陀山的美,舟山群岛的美乃至整个浙江的美,都是生活的美生命的美。这种大美的质地既有岛屿和大海的韵致,也有观音的味道,更有天人合一的人性本质。
普陀山的观音铜像就在舟山人的身边。他们天天浸润在观音菩萨的氛围里,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比我对观音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他们没有把自己的肉身变成铜铸的观音,也没有变成寺庙里泥塑的观音。他们只是通过手腕戴佛珠脖子上挂观音像,抑或隔三岔五去普陀山敬香和参拜观音等方式,继承和演绎着大慈大悲助人为乐的观音信仰。把他们想象成观音菩萨对我这个外地人来说,无疑是一件诗意的事情也是一条令人惊喜的认识线索。是的,我就是在灵感袭来的瞬间,把他们当成了正在和普陀山的那尊观音铜像渐渐重叠贴合的人们了。他们贴合的程度不是完全重叠,二者之间有缝隙,缝隙里面或多或少还梗有海风刮过来的砂砾。情形与我在四川盆地经常看见的,外形酷似两颗心已经重叠了一半的银杏叶是一致的。他们在精神上在人性的本质上向观音菩萨贴合,但却把自己的肉身留在了观音菩萨身体的外边。这与其说他们是半个观音,还不如确切说成是他们不想成为一个完整的观音。观音可以成为他们信仰参照和借鉴的成分,但绝不会成为他们精神甚至生活的囚笼。他们知道他们对生活的追求比观音菩萨更遥远,对仁厚之爱的向往比观音菩萨有求必应的被动情形更积极更主动,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认识理解比观音菩萨更全面更智慧,对自然对历史对现实的融入和把握比观音菩萨更透彻。所谓失障目之叶,得自在菩提是也。维拉斯因为断臂才显得更加美丽和富有神奇的想象韵致。舟山人因为是半个观音,才比真正的完整观音显得更加有爱心,有情趣,有滋味,有色调,有智慧,有才干,有档次。
五年之间我去了两次普陀山,既是为了它的名气也是为了见见观音铜像。观音对我来说可谓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这倒不是我有多么虔诚和善良引来了观音对我的青睐,而是我在孩提时代就以声音的形式接触到了观音。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儿时的我大部分的乐趣无法用玩具来实现,只能用外婆朗诵的童谣来实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外婆朗诵得最多的童谣是“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嫌话。”我不知道观音是什么就问外婆,外婆想都没想便回答我说观音是神仙。直到我读小学后,我跟随父母去寺庙游玩的时候,才渐渐明白观音的含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妇孺皆知的观音信仰在我的脑袋里不说根深蒂固,但因为观音在我儿时就把自己神仙的形象装进了我的脑袋里,所以别人要想从我的脑袋中将其彻底拔除,估计也是很困难的。
第一次去普陀山是陌生感占了上风。观音是怎样看上了普陀山,然后把一个原本只属于海浪、植物、野鸟和地鼠的岛屿,变成了指点迷津和普度众生的道场呢?如此的疑问类似灌丛上长出来的倒钩刺,拽住我就不肯松开了。第二次就少了陌生感多了再次与观音铜像重逢的期盼与知遇感。好像普陀山并不只是观音歇脚的地方这么简单。好像高二十八米重达七十余吨的铜铸观音并不是供海上来往船只远眺的,而是为我这个在红尘之中跋涉的人专门设置的一处庇护之地。
在舟山驶往普陀山的渡轮上,我在心里营造巨大的观音铜像鸟瞰下的普陀山景象,便忽略了身边的普陀山正在海上营造“万倾风云浮碧玉,孤插苍溟小白华”的景象。等我反应过来二者之间的差别时,我才发现自己在神形契阔之间已经变得世俗、孤单和麻木不仁了。灰蒙蒙的天光和浊黄的海水在船舱外面恣意漫漶。这与其说是等在我踏上普陀山海路上的一次自然情景的展现,还不如确切说成是我世俗、孤单和麻木不仁的晦涩内心世界的一次外泄。船舱内放电视,卖热狗卖饮料,很多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或者玩手机。红尘世界的气息与喧嚣,并没有因为渡船离开了舟山航行在海上而受到一丝一毫的羁押或约束。虽然敬畏佛祖的念头时常在我的脑袋里蠢蠢欲动,可是我还是抗不住红尘的诱惑,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副担架,并任由它马不停蹄地将红尘世界在我的身体上抬进抬出。欲念不尽,抬进抬出的过程就不会停歇。只有普陀山上的观音铜像,才能够像一道门那样把红尘世界关闭在身体外面,才能够让忙忙碌碌抬进抬出的过程彻底停歇下来。对于我这个很想身心脱落清净无为,但始终做不到足不出寺专心修行的人来说,我确实不如一尊观音铜像。说上天说到地,我顶多也就仅仅算是半个观音。
普陀山上满眼寺庙林立的情景,耳边响起的钟鼓、木鱼和潮音洞的海浪声,鼻子里闻到的焚香气味,还有擦肩而过的紫竹、樟树、鹅耳枥以及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正在悉心图解着普陀山的自然面貌和自然原则。它们根本就不愿意分出精力来关注或阻止我的脚步向观音铜像迈进。通向观音铜像的道路是固定的,不固定的只是植物生长的季相、气候和人的心情。普陀山的自然景观和声音气味就是这样不固定姿势和不固定相貌,一个劲地把它们的新奇元素塞进我的眼帘。想起梭罗说过的一句话,神话先于正式的诗歌。这些自然景观和声音气味先于我的到来等在路的两边,仿佛就是专门为了要告诉我说,修行要自觉,要心无杂念,要不受干扰,要持之以恒。即便对我这个恍兮惚兮的人来说,到了普陀山,也应该虔诚一点端庄一些。
站在观音铜像前,很多人在拍照留念。他们希望自己的肉身能够与观音铜像永远连接在一起,藉此沾沾观音杨枝净瓶洒时雨而济苍生带来的福分。这些拍照留念的人,不仅脸上的笑容开成了一朵花,手上还拿着矿泉水瓶子和杂七杂八的零食。夹在他们用观音当背景拍照的情感和咀嚼零食的理智中间,我感到了情感与理智存在的差别正在被放大,却看不出有一根肉质的神经与观音的铜质神经搭在了一起。在观音面前拍照和吃东西是否雅观这个问题仅仅是一个表象,它的实质却泄露出了一些游人“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还没有修成正果。不时还能够听见人们在传递观音铜像开光那天,天空中显现银白色观音菩萨立姿圣像,观音的脚下数度出现荷花般浅红色云彩的说法。我没有拍照,也没有去打听天空中显现银白色观音菩萨立姿圣像的真伪,而是静静地观望着铜铸观音。很多时候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并不一定能够代表地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事物本质。情形简直就像观音铜像与大海和天空的背景,彼此之间完全就是风马牛毫不相干的。
你给观音腾出一份安静,观音就会回馈给你一份天籁。这虽然不是一个真理,但在普陀山上却是一个事实。
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观音铜像都要接受早已超过了自己承受负荷的游人目光扫描。这些目光如果是在我的身上扫描,我会因为眩晕、窘迫、尴尬和莫名其妙而立马躲避的。但观音没有因为游人目光的扫描而显得眩晕、窘迫、尴尬、莫名其妙或者不耐烦,只是静静地用目光安然迎候所有投递在其身上的来访目光。我看观音铜像,观音铜像也在看我。我不知道观音是否认出了我是曾经来过的四川盆地的蛮子?但我却在观音铜像泛出的金属光泽中,认出了舟山历史上一些祖先的影子。
从铜质的金属光泽里看观音,再看观音周围的普陀山地貌和地势,都沾上了铜质的光泽色调。这样的色调像放大镜般清晰地和盘托出了普陀山的高度是由观音铜像托起的,观音铜像的高度是由金属铜铸造出来的,而金属铜则是随了时间漫无止境的延伸而积淀出来的真相。积淀对人来说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同我身边的普陀山。普陀山乃至整个舟山地区的岩石质地,包括它的历史和在它的身上栖息过的祖先,在时间的长河里都只是瞬间的事情。但它们在我的眼睛里,却是疲惫的漫长的更是疼痛的。透过时间的长度来看普陀山观音铜像的高度和舟山地区的高度,它实际上还是人的高度,包括身体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度。督师奋战亲自开炮抗击再度进犯定海的英军的民族英雄葛云飞,捐资修建定海公学及定海时疫医院的朱葆三,还有唱着世代相传的渔民号子的船工,为出海渔民有去无归而潮魂的孤儿寡母这些草芥人物,他们虽然拥有了骄傲的业绩、自我救赎的历史或者顽强生活的信念所铸就的高度,但他们的肉身还是熬不过金属铜积淀的时间长度。还是熬不过祖先在普陀山上留下来的遗迹存在的时间长度。活着时用生命承受,死后用物质承受,直到化作尘土。这就是历史和生活的本质。如果把普陀山上的观音铜像看成是信仰上永垂不朽的一种形式,那么不朽的外壳是观音铜像,它真正的内核其实还是普陀山和整个舟山地区的祖先精神。舟山地区历史上的祖先,特别是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先辈,他们实际上就是半个观音——他们的肉身是自己的,他们的精神含有与观音信仰类似的成分,属于观音也属于他们为之奋斗的生活及事业。
面对观音铜像,特别是我儿时听过的那首含有观音字眼的童谣,我这个无神论者还是会像我的外婆那样,愿意把祖先当成观音当成神灵来对待。以前我去过很多地方,海拔、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变化都被大同小异的楼房、立交、广告牌和高速公路遮蔽了。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情形就如同我还来不及打盹,就从一条街道来到了另外一条街道上。我很难找到异乡人的那种新鲜感觉。如果不是因为方言、传说、古树、古迹、老房子和习俗这些元素的话,我是绝对说不出一个城市与另外一个城市的区别。这些元素是我区别城市之间特色差异的依据,也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所在。缺少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一座城市的特色就失去了肌肤丰腴骨骼强健所赖以继续存在的血脉。灵魂都是栖居在上面这些元素最集中的地方。普陀山和观音铜像就是一个例子。
像传说,神话,古迹或者人文风情和地方习俗这些充满了神奇和神秘色彩的现象,本身就在冥冥之中昭示出了自然历史有多久,文化底蕴有多深,观音和祖先这些神灵逡巡的时间就有多长的关系。观音铜像的金属色泽在我的认识中,就是神灵从普陀山的寺庙出发又回到寺庙中来的逡巡的一种方式。这种色泽和它所代表的逡巡方式,很像飘飞在风中的蜘蛛丝,透明粘滑而又轻盈婉转。搭载于光泽颗粒上的情愫和意境,充满了不绝如缕、沸反盈天的韵致而变得迂回悠长都不说了,关键是美哉荡乎、乐而不淫、怀恩不露的光泽元素还具有漂裔洁轻浮的性质,暗暗扣合了普陀山的轮廓和观音的神态。难怪我看观音铜像看出了祖先的影子,还有他们与普陀山,与在他们身后才铸造出来的观音铜像分开修行的端倪,都有从容、恬淡、自在和安详的味道。原来,观音铜像已经把我生理和心理感官中城市噪音的尖锐暴戾,特别是像利刃一样留下寒冷气息的污垢洗涤掉了,剩下的全是普陀山的自然环境与佛教环境彼此交融的过程,还有慈悲和仁厚的本真成分。
舟山的历史太久远,我的肉身太沉重,知觉也太迟钝。就是给我的身体插上一双苍鹰的翅膀,我的肉身和我的想象也无法飞起来,通过定海马岙洋坦里出土的夹砂红陶碎片上留下的稻谷痕迹,或者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的砖瓦和梵音去回溯历史留下的足印。追求现实的东西,赖在现实生活安逸的环境里不想走出来,自然而然就成了我这个迟钝的人回避历史的一个手段。在普陀山上的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等很多地方,我都能够看出它们身上披挂上了历史的透明蓑衣。然而,在观音铜像身上我却看不出来它披挂有历史的蓑衣,这大概一是观音铜像修建的时间还没有我活过的岁月长久,观音还来不及披挂蓑衣。二是白云浩浩荡荡从观音铜像头上走过,裹挟了盐分粘稠性质的海风一阵阵拂过观音铜像的时候,观音都没有受其影响终止默默修行的姿态,所以更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要披挂蓑衣了。观音铜像只在乎和迷恋自己凝固的姿势。这种在乎和迷恋的态度,并不是它的固执,而恰恰是它对自己信仰的虔诚表达。
如果有神灵存在的话,神灵与肉身之间时聚时散的关系,应该就是一种虔诚的心灵契约关系。契约暗示了神灵彻底摆脱红尘喧嚣之后的空灵、高雅和恬淡,也暗示了置身在物质文明生活边缘的草芥所具有的淳朴、坚韧、顽强和不息的生命力。两个极端的情形,藉由这尊铜质的观音首尾相连相互过渡,让我发现天堂不在尘埃翻滚的城市里,也不在冷清寂寞的荒野中,而是在我身边的观音铜像身上。这个发现不是出自我的瞳孔,而是来自峡谷般深陷在城市楼房底部的街道上充斥的忧郁元素和低沉的调子。我从内陆城市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的过程,既是从高处往低处走,也是从夏天往秋天走,从细菌招摇噪声喧嚣之处往自然清新之处走的过程。整个过程就像水在斜坡上流淌,完全是一种解脱的情形。只有在城市里呆过很长时间的人才知道,夏天在城市的傍晚中纳凉,然后吃烧烤,喝酒,聊天,闲逛,打牌,搓麻将或者看电视等熬夜方式,其实也是从高处往低处走的一个过程。没有人愿意成为夏天菜板上的一坨肉,任由高温的锋利刀口切割。这个经验充分表明,灵魂更适合栖息在像普陀山观音所置身的海边。
我呆在观音铜像面前的时候,观音铜像一直在用绝不改弦易辙的祥和目光填补着苍天之下的空白,问候着普陀山上的夏天,还有在它身边不断徘徊的我。观音铜像成了灵魂栖息场所和普陀山的一个精神象征,我身临其境后这个印象变得更加可亲可信。如果说纯正、秀丽、朴实和山海相连制造出来的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是普陀山的原始之美,那么观音铜像、普济寺、法雨寺和盘陀庵等祖先留下的佛教遗迹,则是在自然景观身上人为披上的一层靓丽的色泽。彼此和睦相处相互映衬的情形,让普陀山充满了灵性的韵致。是说灵魂更适合,也更愿意栖息在像普陀山观音所置身的海边,原来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观音身上衍射出来的金属光泽和它丰腴圆润的曲线与轮廓制造出来的味道,让我一面回忆一面揣测念佛、诵经、持咒、发露、观析以忏悔罪业的真实背景。观音铜像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衣着神态都是精细精巧的,与我在舟山群岛看见岛屿地形造就的城市精致玲珑的格调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格调既是人对事物精细和深度认识的说明,也是对大海开阔无边雄浑苍茫性质的一种折射,更是对普陀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一次衬托。记得村上春树说过,当我们打算写小说,打算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藏身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说地渗出来,浮现于表面。作家或多或少都须与这毒素正面交锋,分明知道危险,却仍得手法巧妙地处理。
我之所以说这尊观音铜像是一个天堂,就是因为我看上去它简直就如同乐器商行橱窗里铮亮的铜号,金黄的色泽和挺拔的身躯从未被手指摸过未被嘴唇碰触过。没有人染指的东西,才是最干净最自然的东西。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与真实。谎言、贪婪、倾轧、争斗、自私、享受和在物质欲念中摇摆不定的人性毒素,完全有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中,但却很难出现在观音铜像的身上。这样一来,我渐渐明白了观音铜像的神态不是用来美化它和我的感受与体验,而是用来放大自然的细节、弥补记忆的缺陷,以及在普陀山的海风和天光中耐心等待再次由神变成人的出场机会到来。这尊观音铜像的产生是一桩不朽的事情。我不想说最初被创作者铸造出来的时候,是创作者感应到了来自上帝的隐秘召唤。但我不得不说,观音雕塑的出现,是能够肩负起制作者赋予的原始使命的。
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肩负观音的使命,但愿意肩负观音使命的人也绝不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观音铜像在我的眼睛里,渐渐和我在四川川北地区经常接触到的一个大妈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所谓重叠,其实就是从来龙去脉上对单独出现的事物进行的一次复原。大妈说她没有到过普陀山,也没有在普陀山上亲眼目睹过观音铜像。但在我的眼睛里,大妈确实就与观音铜像重叠在了一起。如何解读这个现象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在一本佛书上读到佛我同行身心脱落的文字时,我才明白过来其中的缘由。生活在嘉陵江边的大妈,从小就被她的母亲在江边捡到一个孤儿并将孤儿抚养成人的事情所感动。大妈的母亲病逝化作尘埃后,大妈也接受了冥冥之中她母亲的灵魂召唤,心甘情愿让她母亲的灵魂携带了自己的灵魂,沿循嘉陵江来到大海边的普陀山上逡巡。等到观音铜像建成后,她的母亲就把大妈的灵魂安放在了观音身上。这样一来,大妈的灵魂和大妈留在川北嘉陵江边的肉身,从此开始了神形契阔的彼此迁徙过程,也开始了大妈肩负观音使命的过程。大妈现在身心都皈依了观音菩萨,成了替观音行善修性的一个肉身使者的事实,特别是当我把普陀山上有关观音铜像的见闻说给她听的时候,她的眼睛就会发出炯炯有神的光泽,她的表情就会变得妥帖与惬意的情况,就是对我上述推测的一个最好的佐证。
生活在嘉陵江边的大妈,退休后并没有把时间消耗在打麻将和唠家常上面,而是热衷于观音菩萨普度众生和行善的举动。虽然生活并不十分富裕,但在街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会毫不犹豫上前去关心并慷慨解囊相助。只要她知道了哪家有人病了她会上门去问寒问暖悉心照料。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死了她会去灵堂替亡灵超度。如果别人帮助了她她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加倍报答别人……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琐碎的事情。一滴水可以捕获阳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善心。大妈是一个年近八十的人了,消瘦单薄的身体不是铜铸的,再加上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善举动已经上升到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识形态高度,也没有发觉自己已经站在了仁厚之爱的人性高度上了,所以她只是觉得自己的这些利他行为和善心,完完全全就是纯粹的观音性质,是她在向观音靠拢的一个过程而已。下大雨不能外出的时候,大妈就会在家中设置的佛台前虔诚祈祷,嘴巴里振振有词地念着连她自己都不太明白的“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罗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罗罚曳数怛那怛写”佛经。祈祷完后她就读别人送给她的有关观音菩萨的书籍,还认认真真地把书上她并不完全懂得含义的文字一个一个抄写在本子上。我和她接触了很长一段时间,晓得她对观音菩萨的事情是一知半解的,也晓得她效仿观音有求必应的行为是依葫芦画瓢和出自本能,而非完全出自觉悟的高尚。都说不知者无罪。她不但无罪,而且显得更加可亲可爱,更加难能可贵。她不是普陀山上我见过的观音铜像,勿论身子、神态、姿势还是穿着打扮,一点都不像观音菩萨。但拖在她行善和助人为乐举动后面的影子,却已经暗暗与观音的身子合在了一起。影随肉身而行,神却伴了观音而去。这样的情形恰如一棵树,身子上半截的树干露在泥土外面,而下半截的根却留在了泥土中看不见了。我仰慕普陀山上完整的观音铜像,更仰慕我身边这个大妈的半个观音模样。
不要说和普陀山的观音铜像比,就是和嘉陵江边的大妈比,我都会感到羞愧难当。我知道我好面子、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态度,距离想当半个观音的念头都还差了一大截。我不清楚观音菩萨的前身肉体究竟是谁?也不晓得观音菩萨适应众生的要求能够现化出多少种不同的身相?这还是次要的。关键的是我到今天也无法望见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和平等无私境界的项背。这是我的软肋,就如同在狂风大作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会像背上刚刚爬过一条凉飕飕的蛇那般惊愕地发现,我是一个一流的胆小鬼,二流的脑残者和三流的男人。我的龌龊决定了我可以想观音也可以利用观音,然而我没有资格当半个观音。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站在普陀山上,顺着观音铜像的目光方向看观音脚下的莲花,三层台座,台座下方的坝子,与坝子相连的小路,遮蔽了小路尽头的植物,植物背后的大海与天空,还有天空西南方我已经看不见了的四川盆地。我沿循观音菩萨的目光看朝着观音走来的游人,简直就像这些游人是被观音点名召见而来的人。离观音而去的人,好像是领受了观音的旨意被派往他方的使者。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所谓生活所谓迁徙便是如此。生活在嘉陵江边的大妈,按照距离来说应该是从观音铜像身边迁徙得很远的人了。更多的人,我从口音上判断是浙江人,所以他们迁徙的距离应该不会太遥远。只要他们把自己的诚意甚至灵魂安放在了观音铜像的身上,那么他们在何方完成观音的使命都是与距离无关的。距离再近,一个人没有了良心也是无法靠近观音菩萨的。距离再远,一个人只要有了助人为乐的善心,他也是和观音菩萨结合在一起的。
我在舟山群岛逗留期间,一直陪伴我的峻毅大姐就是出生在舟山群岛的人。我还没有遇到困难遭受痛苦向她发出虔诚的请求,她就在生活上关心我,在饮食上迁就我,在旅途上照料我,既是以文学的名义,更是以东道主大姐的名义。她的关心和照料,让我一颗原本停留在冬天的心,提前感受到了夏天舟山群岛火热的温度。她也虔诚信奉观音菩萨,退休后一直在浙江慈溪的一个寺庙里当义工。虽然她说她不是观音菩萨,可是她口直心快和助人为乐的热心肠,特别是她津津乐道说普陀山观音的模样,还是让我把她当成了半个肉身的观音菩萨。她的另外半个肉身,则是属于她热爱的文学。
通过峻毅我结识了舟山群岛报社的、医院的、经商的和从舟山政府部门退休的一些朋友,他们个个都是热心肠的耿直人。通过她对舟山群岛历史的介绍,我也结识了新石器时代就在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和从事海盐生产贩运等生息繁衍的舟山祖先,他们彼此精诚团结互帮互助,简直就是一群观音菩萨的化身。通过她的向导,我结识了欣欣向荣的舟山城市——繁忙的港湾,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生活,充满朝气的各式建筑物,荡漾着和谐氛围的市容市貌……透过在街上行走的路人脸上传递出来的自信神情,我不难推断出这些人一直都秉承着他们祖先的遗志,在巴掌大的岛屿上浮游般地不断挖掘和拓展生活的前景,也在巴掌大的岛屿上不断用他们大慈大悲的人性,描绘他们对生存的理解、对危险的警惕和对美学向往的精神蓝图。
真相终于大白。普陀山上留下的高丽道头、新罗礁、历朝历代文人的诗文碑刻、庵院、寺庙和出土文物这些历史痕迹,与今天普陀山茅屋变成了琉璃瓦屋、土路变成了青石路等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更新旅游景观带来的变化,都是人们对生存的理解、对危险的警惕和对美学向往的精神蓝图的规划,都是人的意识的变化。就连始建于1996年的观音铜像也和原来供奉在寺庙中的观音有了质地上的变化。观音铜像在我的眼睛里也只是半个观音。它的身子是铜质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它的信念才属于它自己。这就如同在普陀山上,我和僧人都是肉身的,所不同的是隔在我们之间的袈裟。所有的美,包括观音铜像的美,普陀山的美,舟山群岛的美乃至整个浙江的美,都是生活的美生命的美。这种大美的质地既有岛屿和大海的韵致,也有观音的味道,更有天人合一的人性本质。
普陀山的观音铜像就在舟山人的身边。他们天天浸润在观音菩萨的氛围里,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比我对观音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他们没有把自己的肉身变成铜铸的观音,也没有变成寺庙里泥塑的观音。他们只是通过手腕戴佛珠脖子上挂观音像,抑或隔三岔五去普陀山敬香和参拜观音等方式,继承和演绎着大慈大悲助人为乐的观音信仰。把他们想象成观音菩萨对我这个外地人来说,无疑是一件诗意的事情也是一条令人惊喜的认识线索。是的,我就是在灵感袭来的瞬间,把他们当成了正在和普陀山的那尊观音铜像渐渐重叠贴合的人们了。他们贴合的程度不是完全重叠,二者之间有缝隙,缝隙里面或多或少还梗有海风刮过来的砂砾。情形与我在四川盆地经常看见的,外形酷似两颗心已经重叠了一半的银杏叶是一致的。他们在精神上在人性的本质上向观音菩萨贴合,但却把自己的肉身留在了观音菩萨身体的外边。这与其说他们是半个观音,还不如确切说成是他们不想成为一个完整的观音。观音可以成为他们信仰参照和借鉴的成分,但绝不会成为他们精神甚至生活的囚笼。他们知道他们对生活的追求比观音菩萨更遥远,对仁厚之爱的向往比观音菩萨有求必应的被动情形更积极更主动,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认识理解比观音菩萨更全面更智慧,对自然对历史对现实的融入和把握比观音菩萨更透彻。所谓失障目之叶,得自在菩提是也。维拉斯因为断臂才显得更加美丽和富有神奇的想象韵致。舟山人因为是半个观音,才比真正的完整观音显得更加有爱心,有情趣,有滋味,有色调,有智慧,有才干,有档次。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