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老 郑

2022-01-07叙事散文刘彦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4 编辑

老郑是大槐树镇人,家离那棵百年大槐树仅二十来米,父亲给他起名“大林”,或许有着没说出口的寓意吧。到了上学的年纪,郑大林被父亲送进学校大门。由于学习刻……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4 编辑 <br /><br /> 老郑是大槐树镇人,家离那棵百年大槐树仅二十来米,父亲给他起名“大林”,或许有着没说出口的寓意吧。
到了上学的年纪,郑大林被父亲送进学校大门。由于学习刻苦,人又聪慧,他初中毕业就考取了当时令好多人羡慕不已的师范学校。四年之后,又被分配到家乡的初级中学做了一名教师。那时,他年方二十,一心扑在教学上,教的学生成绩高,管的班升学率也高,是学生家长心目中的“攒劲人”。每每谈及,都夸赞:“小郑,是个好老师!”话音未落,早已竖起了大拇指。
小郑也不负众望,不出三年,就成了全县顶呱呱的骨干教师。大槐树初中的老校长,也慧眼识珠,力推小郑做了教导主任。三年后,又推荐小郑做了副校长。一年后,当老校长退休后,小郑毫无悬念地成了“郑校长”。
做了校长的小郑,血气方刚,雷厉风行,不仅治校有方,而且言行果断。当年,该校毕业年级的成绩,就冲进了全县同类初中的“三强”。县教育局长,也是大槐树镇人,有意提携家乡的后起之秀。于是,小郑很快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大槐树学区的校长。那年,刚过三十岁的小郑,成了全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区校长。
当上学区校长,小郑也算是个受组织部管的“官”,更是大槐树镇教育系统的一方诸侯。小郑的手下,管辖三所初中,二十一所小学,外加三个教学点;教师一百二十多号,学生二千六百多名。小郑意气风发,信心满满,下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小郑借鉴外地改革经验,意欲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此把大槐树镇的教育事业打造成全县的排头兵。小郑的改革,大刀阔斧,先对中心小学教师搞竞聘上岗。结果,有三名教师落聘。这三名教师何去何从,倍受学区内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小郑校长,也意志坚定,大有大浪之中勇者胜的劲头。
落聘的教师中,有一名59岁的老教师,常年体弱多病,也临近退休,去医院开来一张证明,又去人事局弄来一张请假条,小郑只得让人家去安心养病。另一名是个代课教师,眼看转正无望,一气之下干脆撂了挑子,去耕作自家的责任田了。还有一名是分配来不到一年的女教师,由于正在和外县的男同学搞对象,耽误课程请假比较多。大家都聚焦这件事,心想看你郑校长怎么办?
小郑的改革壮举,原以为会在全县产生轰动效应,没想到事与愿违。那时候,小郑的妻子还在几十里外的大柳树初中教书,不仅教着毕业班的课,还是班主任,忙是不允质疑的。小郑也忙,忙着开教育局、乡镇府的会,忙着应付各类检查,忙着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如此,夫妻团聚的次数明显减少。
小郑校长以为改革大功告成,没想到竟然功败垂成。这名女老师平时在校园里转悠,对落聘之事似乎不放在心上。但到了周末,她就堵在学校的门口,郑校长要吃饭她给做,有时还送几两酒过去,也允许小郑去厕所。唯有一点,绝不放小郑出学校大门。那时,信息手段还很不发达,校长的办公室还没装上电话。接连几周不见小郑的人影,小郑的妻子从别处问不出个究竟,就专门寻到学校来了。结果,她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小郑办公室门口的年轻而漂亮的女教师。
其妻火冒三丈,一边哭泣,一边大骂,想不到你郑大林是这样狼心狗肺的人。我累死累活的,既要上课,还要给你喂孩子,你却在这边守上“小老婆”了。这女教师乘机火上浇油,还声称郑校长让她白天给做饭,晚上还强迫糟践她,她自杀的心都有了,一边说一边声泪俱下。他妻子一听,这日子还真是过不下去?于是,跑到教育局大闹,痛斥小郑校长的劣迹。不出几日,此事便闹得满城风雨。如此,小郑当校长的日子到头了,还受到了纪检部门的记过处分。而那位女教师,反而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被抹了校长头衔的小郑,走起路来腰也没以前直挺了,脸上也显出了“老态”,就被人称作“老郑”。一年后,等着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销声匿迹后,教育局长找他谈话:“老郑,我知道你当时吃了哑巴亏。为了补偿,你就到教育督导室做个督学吧,仍然戴你副科级的帽子”。老郑摇身一变,有了督导全县二百二十多所学校的权力,而且还兼管教育系统的劳资、职称等事务。
走马上任,每学期的学校工作大检查,老郑领着一个督查小组。每到一所学校,必听校长的工作汇报,检查完还要召开反馈会议,对各学校的工作还要提几点意见。次数一多,校长们也恍然醒悟,只要招待的标准高,喝的酒档次高,老郑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就好,否则会一落千丈。检查组返回的时候,每个校长都会给老郑备一份“特产”作为礼物。
做教师的职称上不去,工资就高不了。自从老郑管上劳资这一块,每年评职称之前,找老郑的人就格外多,送礼自然不由分说,就连老郑生病住院了,也有老师争先恐后去作陪护,跑前跑后办手续,还心甘情愿包揽吃喝拉撒。老郑享受着这份特殊的待遇,不仅心安理得,还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谁知,一纸红头文件,把老郑正做的好梦打碎了。确切的说,是当头挨了一计闷棍。原来,有人给县委新任郭书记投递了举报老郑受贿的信件。郭书记责成纪检部门彻查此事,经过察访属实,证据确凿。郭书记非常震怒,让组织部连夜发文,免除了老郑的督学职务。教育系统一千八百多名教师听到这一消息,颇感大快人心,心想今后职称评聘再也不用看老郑的脸色了,更不会给老郑当“龟孙子”了。
好多人暗下思忖,老郑受到这个沉重的打击,肯定会一蹶不振起来。事实上,大家都低估了老郑的“能力”。老郑把“脸面”往兜里一装,也不去单位办公室上班,而是每天到县委大院上访,坐在县委郭书记的办公室,你办你的公,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渴了自己倒水喝;你要到县委小灶吃饭,我跟着拿勺子往自己碗里舀;但要出县委大门,郭书记,那没门!如此一来,郭书记的工作没法开展,简直被老郑缠的苦不堪言。于是,就问老郑有啥要求。老郑等的就是这句话,回答说:“既然你免了我的职,破副科级我也不稀罕,你就让人落实我的高级职称!”原本老郑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只能走行政这一条路。但老郑郑重地说:“你不落实也行,我以后就陪你上班了!”郭书记知道遇到了“强手”,只得安排教育局长满足了老郑的要求。
次年年初,老郑就获得了高级职称资格。等到聘任后,每月工资比他任副科级督学时高出了600多元。而且,老郑也不再来单位上班,平日就在街道棋摊上“上班”。如此年轻获得高级职称,而且不用上班的人,在教育系统老郑是唯一一个。人们不由对老郑刮目相看,又一次次竖起大拇指:“老郑,还真是不简单哩!”少顷,又会不知就里似的边摇头边叹息:“老郑,怎么就变成了这样的人了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