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年轻岁月
2022-01-07叙事散文王建荣
盛开的年轻岁月王建荣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征北击匈奴,这一年霍去病正好十九岁。这一天,十九岁的我们一行五六人陆续从我们谓之的“车斗斗”里跳下,看着彼此灰头土脸的摸样,我们皆相视而笑。由于车里坐不下,我们几个小伙……
盛开的年轻岁月
王建荣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征北击匈奴,这一年霍去病正好十九岁。
这一天,十九岁的我们一行五六人陆续从我们谓之的“车斗斗”里跳下,看着彼此灰头土脸的摸样,我们皆相视而笑。由于车里坐不下,我们几个小伙子便铺了毯子坐在了“车斗斗”里。出发时已近黄昏。望着无垠的草原,吹着晚风,嗅着时时扑来的油菜花香,心,沐浴在这片盛夏的余晖里。一路上,我们在小小的“车斗斗”里促膝而坐,打牌,喝矿泉水,尽管肚子很涨了,可笑声洒了一路,透染了傍晚的色彩。我们一起唱歌,在奔驰的“车斗斗”里,在远离城市的乡村道路上,在清凌凌的风中。歌声,抖动着所有的叶子。我们,像是在挥霍时光,可心却是很滋润和充实。
应朋友之邀,我有幸来到了这片千年的沃土——亚洲第一马场。这里的确偏僻,但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油菜籽生产条件,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这里依旧形成了一个并不发达的小城,也形成了世界级的油菜籽生产基地。从民乐县城出发一路南上,我仿佛成了一段历史的访客,心里充满了厚重感与虔诚。永固城,八卦营,匆匆从我身边擦过。永固餐厅,永固百货部……在现代化乡村服饰的包裹下,仿佛再也无法嗅得到她千百年的烽火味来。车子后面扬起一路的尘土。穿越时空,我仿佛行走在那个古老的街市,满眼的黄沙与凄凉。错落有致的基础院落,一棵高大的白杨孤独的倚在墙角,炎炎的烈日下耷拉着墨绿的叶子。叮叮当当的,一支商运的驼队从我身边经过,骆驼脖颈的铃铛跃着岁月的古铜色。驼背上鼓鼓的驮着些东西,说是要送到口子的那边。驿站的马又急急地奔向了远方,目光的尽头是早已经千年了的雪峰。几个壮汉光着膀子,用一根麻绳束着蓬乱的头发,额头的汗珠顺着黑黑的脸颊流进了浓密的络腮胡子。在尘土飞扬的街头吆喝着最响亮,最淳朴的打铁号子。一抹橘黄的夕阳透染了半边天,矮矮的土屋仿佛也泛着金色的光芒,骡马缓行,叮——咚——叮——咚——重重的铁锤叩问着时光的门壁……而如今只有让我在永固这两个字的夹缝中苦苦寻觅着那段历史,回味着那个庞大的部落和辉煌的单于城。 在军马二场吃过晚饭,且住一晚。才子,老色,一位大哥,还有我,四人住在了一所简单的招待所。马场的夜安静极了,但有些许的寒意。我们开始打牌,开始喝酒。笑声把月光碎了一地。油菜花睡了,蜜蜂睡了,一直到深夜我们也才醉醺醺的睡去。可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清早,天未透亮我便偷偷出去了。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冷冷的风刺进身体,又是油菜花的芳香把我醉倒。像是神来之笔在高山的这片低洼处重重的抹了一笔鲜黄,又随意淋漓的洒了一些彩色的点,便是那各色的蝶儿,蜂儿在这里翩跹着。风轻轻的抚摸过,她是知道的,要爱惜的拂过。辽阔的一片鲜黄荡涤着微微的涟漪。一层一层的直荡到我心里。军马二场的道路结构十分简单,只有一个什子,建筑便分布在四个角落,如此再也没有了多余的巷子。我,一路向东。东方才泛出鱼肚白,可眼前几千亩的油菜花已经是灿烂的,没有阳光的播洒。他们像极了一篇纯真的海,更像是小孩子无邪的眸子。不远处便是焉支山了,在晨曦中,在与天相接的山顶处一条曲线在天际蜿蜒爬行,绵绵不绝,像是大地的心跳起起伏伏,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我静静地踱在路上,天渐渐的明亮起来。
中午吃过午饭,我们驱车数十分钟来到了军马场的更远处,大概就是大马营滩了吧。车子行在平坦的路上,两旁是三四千亩油菜籽开的正艳。金灿灿的一片。我们纷纷拿出照相机。天是海蓝的,有几团厚厚的棉花云,脚下便是一片广阔的金黄,焉支山泛着赤褐,我立在这画面的中间,被所有的天然与纯洁洗涤着。我不可以用“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奢侈华贵的诗句,也不可以用“黄地毯”这样俗套无知的形容。那些鲜黄,那些艳丽,不是华贵,不是庸俗,在几千米的高山上它们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化身。还有,这片土地。
再往上走,便是茫茫的草场了。许久没有下过雨,草有些干枯,踩上去,便是断枝的脆响。我不知道,这里岁枯岁荣的草场,当年会是怎样的,或许它们在这块有粪肥有鲜血的土地上一直是静静地生活,这颗草的祖先又会是哪一颗呢?这些涅槃的生灵,我不敢再往下思寻……
风,轻撩起我的头发,举目四望。焉支山和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最能见证那段历史了……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推进河西,进击匈奴。这位十岁就跟着郭解学武,有一身硬功夫的“天子侍中”这一年便随舅舅卫青共讨匈奴。部队刚深入敌人腹地,霍去病便独自带八百精锐轻骑,在主力百里之外进攻匈奴,战绩赫赫。接着又组织了一万精兵从陇西出发,过黄河,由青海北部横穿祁连山出大斗拔谷进入河西走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单于城。而后越过湍急的童子河坝,向焉支山前的大马营滩发起了猛烈地攻击。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拼杀,直捣匈奴的巢穴。过焉支山,追袭千余里,最终也是大获全胜。
站在这片广阔的草场上,我的脚下是阵阵的滚烫,仿佛可以看到这金黄的油菜花之下是悲壮的血流成河;仿佛又看到了偌大的“霍”字旗在西北的烈风中,像黄河水般咆哮翻动。那高大的战马扬起前蹄,一声长嘶,他紧握着长剑一路驰骋向敌人的头颅砍去,厮杀的天昏地暗。最终,战争会结束的,他的下颚,他的长剑,滴着鲜红的血液。这片土地被无数的汉人和匈奴人的血液浇灌。一匹马孤独的站着,望着远处的日落,又低头轻咀一口鲜血渗过的草,沉沉的低吟一声。充满了惆怅的目光望着长眠在它脚下的主人……烽烟,一度让残阳隐隐现现。
从这里向西便可以到扁都口,大业五年,隋炀帝来过。这个一向喜欢游山玩水的皇帝不惜劳命伤财,要亲自来这里犒劳与吐谷浑大战获胜的将士。可是“六月大雪,士卒冻死大半,马驴死者十八九……”其中,就有炀帝的亲姐姐杨丽华。叫我说,隋炀帝是很不划算的。
可惜,直到我们离开时我依旧未有一睹到一匹马的飒爽驰骋,不免有些失落。几片云静静地躺在焉支山的山坡上,宛如一方薄薄的面纱,再也挡不住她那涩涩的娇美。
我们又沿途回来,置身在这片花海之中,心是广阔的。我是多么想在上面躺一会,打几个滚,和它们最亲近的拥抱在一起。可终究,还是我的心这样做了……蓝天,白云,青草,金黄的油菜花,美丽的焉支山,仿佛是一副美妙的油画。我也只是为凡·高感到可惜罢了。
慢慢的从美景中静下来,面对此景,人,总会生出一些莫名的惆怅……
我静静地踱在小城的路上,九点整的钟声刚刚敲响,一路的灯光把这个小小的县城点染的更加繁华和喧闹。解放路口正有一群秦腔爱好者从城市的喧嚣中分离出来,扯着嗓子在夜幕下尽情的吟唱着自己的乐趣。二胡的声音是那么的悠扬,清亮。
我们一一分手作别,可想想此次的军马场之行,依旧未让我释怀。历史,会有多少个十九岁,又会有多少个十九岁的霍去病。似乎,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霍去病永远活在了十九岁,永远年轻着,充满着一腔热血与气吞山河的英雄气魄。而我只是在两千年后的这片土地上沐浴着两千年前吹过的暖风,寻觅着年轻的霍去病,寻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寻着我的年轻。或许,霍去病不会想到两千年后他已成一抔黄土,而依然会有人会怀念起他的年轻;或许,几十年后的我也不会想到我会以我的年轻追味着他的年轻。
爷爷的十九岁,爷爷从未提及,但我想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爷爷的十九岁充满了历史课本里的过往现实。
爸爸的十九岁,已经一个人独自在外打拼着生活,后来才有了这个温暖幸福的家!
我的十九岁,盼了十三年的高考榜上无名,一无所有……
汉武帝元狩六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卒于长安。汉武帝在茂陵仿祁连山的形貌建了一座坟墓,追封为“桓景侯”,出葬之日,让五属国的士卒穿上黑色的衣甲,从长安至茂陵列阵送灵。就这样,霍去病的一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也许只有这样的历史遗憾会给后人们留下无限的叹息与遐想……
抬头望着深邃的夜空,只有一弯清冷的新月。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缓行,似乎,霍去病正骑着高头大马,答答的马蹄声近了,近了,又渐行渐远,最终像这月光般静谧,消逝在黑夜的月影中……
王建荣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征北击匈奴,这一年霍去病正好十九岁。
这一天,十九岁的我们一行五六人陆续从我们谓之的“车斗斗”里跳下,看着彼此灰头土脸的摸样,我们皆相视而笑。由于车里坐不下,我们几个小伙子便铺了毯子坐在了“车斗斗”里。出发时已近黄昏。望着无垠的草原,吹着晚风,嗅着时时扑来的油菜花香,心,沐浴在这片盛夏的余晖里。一路上,我们在小小的“车斗斗”里促膝而坐,打牌,喝矿泉水,尽管肚子很涨了,可笑声洒了一路,透染了傍晚的色彩。我们一起唱歌,在奔驰的“车斗斗”里,在远离城市的乡村道路上,在清凌凌的风中。歌声,抖动着所有的叶子。我们,像是在挥霍时光,可心却是很滋润和充实。
应朋友之邀,我有幸来到了这片千年的沃土——亚洲第一马场。这里的确偏僻,但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油菜籽生产条件,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这里依旧形成了一个并不发达的小城,也形成了世界级的油菜籽生产基地。从民乐县城出发一路南上,我仿佛成了一段历史的访客,心里充满了厚重感与虔诚。永固城,八卦营,匆匆从我身边擦过。永固餐厅,永固百货部……在现代化乡村服饰的包裹下,仿佛再也无法嗅得到她千百年的烽火味来。车子后面扬起一路的尘土。穿越时空,我仿佛行走在那个古老的街市,满眼的黄沙与凄凉。错落有致的基础院落,一棵高大的白杨孤独的倚在墙角,炎炎的烈日下耷拉着墨绿的叶子。叮叮当当的,一支商运的驼队从我身边经过,骆驼脖颈的铃铛跃着岁月的古铜色。驼背上鼓鼓的驮着些东西,说是要送到口子的那边。驿站的马又急急地奔向了远方,目光的尽头是早已经千年了的雪峰。几个壮汉光着膀子,用一根麻绳束着蓬乱的头发,额头的汗珠顺着黑黑的脸颊流进了浓密的络腮胡子。在尘土飞扬的街头吆喝着最响亮,最淳朴的打铁号子。一抹橘黄的夕阳透染了半边天,矮矮的土屋仿佛也泛着金色的光芒,骡马缓行,叮——咚——叮——咚——重重的铁锤叩问着时光的门壁……而如今只有让我在永固这两个字的夹缝中苦苦寻觅着那段历史,回味着那个庞大的部落和辉煌的单于城。 在军马二场吃过晚饭,且住一晚。才子,老色,一位大哥,还有我,四人住在了一所简单的招待所。马场的夜安静极了,但有些许的寒意。我们开始打牌,开始喝酒。笑声把月光碎了一地。油菜花睡了,蜜蜂睡了,一直到深夜我们也才醉醺醺的睡去。可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清早,天未透亮我便偷偷出去了。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冷冷的风刺进身体,又是油菜花的芳香把我醉倒。像是神来之笔在高山的这片低洼处重重的抹了一笔鲜黄,又随意淋漓的洒了一些彩色的点,便是那各色的蝶儿,蜂儿在这里翩跹着。风轻轻的抚摸过,她是知道的,要爱惜的拂过。辽阔的一片鲜黄荡涤着微微的涟漪。一层一层的直荡到我心里。军马二场的道路结构十分简单,只有一个什子,建筑便分布在四个角落,如此再也没有了多余的巷子。我,一路向东。东方才泛出鱼肚白,可眼前几千亩的油菜花已经是灿烂的,没有阳光的播洒。他们像极了一篇纯真的海,更像是小孩子无邪的眸子。不远处便是焉支山了,在晨曦中,在与天相接的山顶处一条曲线在天际蜿蜒爬行,绵绵不绝,像是大地的心跳起起伏伏,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我静静地踱在路上,天渐渐的明亮起来。
中午吃过午饭,我们驱车数十分钟来到了军马场的更远处,大概就是大马营滩了吧。车子行在平坦的路上,两旁是三四千亩油菜籽开的正艳。金灿灿的一片。我们纷纷拿出照相机。天是海蓝的,有几团厚厚的棉花云,脚下便是一片广阔的金黄,焉支山泛着赤褐,我立在这画面的中间,被所有的天然与纯洁洗涤着。我不可以用“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奢侈华贵的诗句,也不可以用“黄地毯”这样俗套无知的形容。那些鲜黄,那些艳丽,不是华贵,不是庸俗,在几千米的高山上它们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化身。还有,这片土地。
再往上走,便是茫茫的草场了。许久没有下过雨,草有些干枯,踩上去,便是断枝的脆响。我不知道,这里岁枯岁荣的草场,当年会是怎样的,或许它们在这块有粪肥有鲜血的土地上一直是静静地生活,这颗草的祖先又会是哪一颗呢?这些涅槃的生灵,我不敢再往下思寻……
风,轻撩起我的头发,举目四望。焉支山和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最能见证那段历史了……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推进河西,进击匈奴。这位十岁就跟着郭解学武,有一身硬功夫的“天子侍中”这一年便随舅舅卫青共讨匈奴。部队刚深入敌人腹地,霍去病便独自带八百精锐轻骑,在主力百里之外进攻匈奴,战绩赫赫。接着又组织了一万精兵从陇西出发,过黄河,由青海北部横穿祁连山出大斗拔谷进入河西走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单于城。而后越过湍急的童子河坝,向焉支山前的大马营滩发起了猛烈地攻击。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拼杀,直捣匈奴的巢穴。过焉支山,追袭千余里,最终也是大获全胜。
站在这片广阔的草场上,我的脚下是阵阵的滚烫,仿佛可以看到这金黄的油菜花之下是悲壮的血流成河;仿佛又看到了偌大的“霍”字旗在西北的烈风中,像黄河水般咆哮翻动。那高大的战马扬起前蹄,一声长嘶,他紧握着长剑一路驰骋向敌人的头颅砍去,厮杀的天昏地暗。最终,战争会结束的,他的下颚,他的长剑,滴着鲜红的血液。这片土地被无数的汉人和匈奴人的血液浇灌。一匹马孤独的站着,望着远处的日落,又低头轻咀一口鲜血渗过的草,沉沉的低吟一声。充满了惆怅的目光望着长眠在它脚下的主人……烽烟,一度让残阳隐隐现现。
从这里向西便可以到扁都口,大业五年,隋炀帝来过。这个一向喜欢游山玩水的皇帝不惜劳命伤财,要亲自来这里犒劳与吐谷浑大战获胜的将士。可是“六月大雪,士卒冻死大半,马驴死者十八九……”其中,就有炀帝的亲姐姐杨丽华。叫我说,隋炀帝是很不划算的。
可惜,直到我们离开时我依旧未有一睹到一匹马的飒爽驰骋,不免有些失落。几片云静静地躺在焉支山的山坡上,宛如一方薄薄的面纱,再也挡不住她那涩涩的娇美。
我们又沿途回来,置身在这片花海之中,心是广阔的。我是多么想在上面躺一会,打几个滚,和它们最亲近的拥抱在一起。可终究,还是我的心这样做了……蓝天,白云,青草,金黄的油菜花,美丽的焉支山,仿佛是一副美妙的油画。我也只是为凡·高感到可惜罢了。
慢慢的从美景中静下来,面对此景,人,总会生出一些莫名的惆怅……
我静静地踱在小城的路上,九点整的钟声刚刚敲响,一路的灯光把这个小小的县城点染的更加繁华和喧闹。解放路口正有一群秦腔爱好者从城市的喧嚣中分离出来,扯着嗓子在夜幕下尽情的吟唱着自己的乐趣。二胡的声音是那么的悠扬,清亮。
我们一一分手作别,可想想此次的军马场之行,依旧未让我释怀。历史,会有多少个十九岁,又会有多少个十九岁的霍去病。似乎,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霍去病永远活在了十九岁,永远年轻着,充满着一腔热血与气吞山河的英雄气魄。而我只是在两千年后的这片土地上沐浴着两千年前吹过的暖风,寻觅着年轻的霍去病,寻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寻着我的年轻。或许,霍去病不会想到两千年后他已成一抔黄土,而依然会有人会怀念起他的年轻;或许,几十年后的我也不会想到我会以我的年轻追味着他的年轻。
爷爷的十九岁,爷爷从未提及,但我想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爷爷的十九岁充满了历史课本里的过往现实。
爸爸的十九岁,已经一个人独自在外打拼着生活,后来才有了这个温暖幸福的家!
我的十九岁,盼了十三年的高考榜上无名,一无所有……
汉武帝元狩六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卒于长安。汉武帝在茂陵仿祁连山的形貌建了一座坟墓,追封为“桓景侯”,出葬之日,让五属国的士卒穿上黑色的衣甲,从长安至茂陵列阵送灵。就这样,霍去病的一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也许只有这样的历史遗憾会给后人们留下无限的叹息与遐想……
抬头望着深邃的夜空,只有一弯清冷的新月。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缓行,似乎,霍去病正骑着高头大马,答答的马蹄声近了,近了,又渐行渐远,最终像这月光般静谧,消逝在黑夜的月影中……
很赞哦! ()